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第468章 学校改革

明末之席卷天下 第468章 学校改革

作者:金刀老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0:07

第468章 学校改革

现在丁毅每年有八千根大木过来,他以每年存三千根,用五千根的速度,囤积大木。

原本皮岛这边自己砍大木的工人有九成转向其他用工方向,所有造船的木头,靠朝鲜提供和用存货。

丁毅这边只少砍一点用来制炭的木头。

这艘船出来后,将在旅顺和济州之间来回,专门用来训练水师,因为以后水师会配备大量的黄河号战船,必须要水师官兵提前适应。

丁毅等人在李织的带领下,上船看了一遍,众水师将领非常满意。

炮不少,空间大,即能打,又能运。

唯一的缺点就是船速有点慢。

但你要了空间炮又多,自然不可能速度也起来。

因为这个船厂比旅顺那边的船厂还大,丁毅和李织研究过后一致认为,以后旅顺船厂专门造千料以下的船,长生船厂专门造一千料以上的。

但仅有两个船厂是不够的,济州岛那边,在丁毅的计划中,也要造两个船厂,且更大。

现在丁毅有钱有人,唯一能影响他进度的,只有工匠的数量。

如果他工匠足够多,他能一年造五个船厂起来。

但现在造的再多也没有用,造船工匠太少。

这个时代造船工匠比铳匠和铁匠还少,还难找。

丁毅也算有日本和朝鲜的支持,从这两地方弄了不少造船匠过来,还是不够用。

从长生岛回来的路上,丁毅就一直在想,有什么办法能大量的为自己提供船匠工匠铁匠?

靠抢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像自己所想的那样,自己培养。

这些年他专注军事和经济,很少关心学校,上旅顺之后的第二天,他马上叫来李氏,洪安书,这两人在宋哲走后,是教育司的主要负责人,李氏负责女生,洪安书负责男生。

教育司现在共有两座学校,一座在旅顺口,这是新学校,去年刚刚完工,能同时容纳五千人上学。

当时因为面积不够,还毁了二百多亩粮田,把丁毅心痛的半死。

另一座在皮岛,规模小了点,只能容纳二千学生。

旅顺这个学校,用丁毅的话说,就是为了卖学区房。

这几年他在旅顺建了大量的房子,借着上学的理由,去年卖了几千户,当时每户暴卖一百两到三百两,一共卖到八十多万两,好好的大赚了一笔。

可见学区房在古代也是很有市场的。

丁毅这番操作把过去几年发给工匠军官医生老师们的高工资,一下子回收了好多。

这让阮文龙佩服的五体投地。

可惜也仅仅到此为止,因为旅顺这边没地方建房了。

他现在两地四十多万人口,旅顺这片就有十万,实在没地方盖房子了,再盖就要毁田,把农田全毁掉,这是不可能的。

李氏率先向丁毅汇报。

旅顺学校共有五十个班,共二千四百多学生,学生年纪在十岁到十八岁之间。

另有五个班是军中扫盲班,即军中军官每年抽一个月来学字,只学字,和简单数学,每年每人都要参加一个月,有的学了好几年了。

但只要通过考试就不用再来。

如果认真学,很多军官只要一年就能通过考试,现在军中最长纪录是一个把总,学了四年才通过考试,成为大家的笑柄。

而军中普通士兵的学习就由军官们回去教,每五天学一课。

谷璧 这样下来,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学习,丁毅的兵马基本个个都识字,绝对是整个历史上,识字率最多的军队。

另外四十多个班中,有五个班两百多人是学制铳,有五个班两百多人学的船匠,另有五个班三百多人学的是造炮。

还学种田,木匠,缝衣,制甲等等都是一个班一个班的。

所有班都有文化科,即学认字和简单数学。

几个班约五百人,主学的是大明朝的四书五经儒家经典,用前任教育司长宋哲的话说,是为丁毅将来培养地方文官的。

丁毅以前没关注这边,现在才知道这边居然有五百多人主学儒家经典?

主学个毛啊,当然当副课啊。

丁毅决定改革,分级制。

而且听李氏说,仅旅顺10岁到18岁的少年就有上万,这边才两千多人,大家都在排队进来学。

现在只有旅顺的工匠子女,老师子女,军官子女等高等的才能进来学。

距离学校远的百姓子女们,都没机会到学校,因为各堡城都有识字的,采取各堡自己教,基本就是识几个字为主。

难怪我人手不够用了。

现在像复州,金州,北沟城等都有上万人口,很多也有子女在,都是要建立学校的。

“我要成立教育部。”丁毅沉声道:“李氏你任部长,洪安书任副部长。”

两人俱是动容,李氏眉开眼笑,她一介女流,在大明是毫不起眼的存在,但在这里,居然能做官。

“教育部的主要任务,尽快在复州,金州,北沟城,皮岛,长生岛,还有各岛,全部都要建立学校。”

“这么多学校啊?”两人大惊失色,没想到丁大人要搞这么大。

洪安书激动道:“丁大人说过,教育是立国之根本,必须的,必须的。”

他是大明的读书人,在大明没考到功名,但在丁毅这里,他得到了尊重和重用,他是相当激动。

当然要建,不然怎么再卖房子,丁毅想着。

“所有8岁以上,18岁以下的都要上学,没有任何理由。”

两人凝神细听,李氏突然想到什么,随身拿出一个小本本和炭笔,开始记起来。

洪安书也赶紧的,果然也带着。

丁毅看着两人拿本本和书,嘴角微抽,突然想到后世某个大佬说话时,边上一堆人拿着小本本。

“咳咳。”他干咳几声,继续说了。

他采用了后世的方法,旅顺建大学,主要是16-18岁之间的男女,学制三年。

旅顺和金州等其他地方,包括各岛都建小学,主要是8岁到11岁之间的男女孩,学制四年。

旅顺和皮岛有中学,主要是12-15岁男女孩子,学制三年。

小学新近读,主学识字,数学,副课有儒学,队列,骑马三门,小学共五门课。

中学需要到旅顺和皮岛来寄读,每年放寒假和暑假。

主学识字,数学,地理,副课有历史,打铳(射击),弓箭,队列,骑马。共八门课。

大学也是旅顺和皮岛才有,每年放寒暑假。

这时文化课就变成副课了,另按各人选择和学校分配两种,分为制铳,制炮,造船,农事,医学,后勤等不同专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