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第437章 粗制滥造

明末之席卷天下 第437章 粗制滥造

作者:金刀老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0:07

第437章 粗制滥造

鲁密铳的枪机只有七个零件,燧发枪的枪机是九个零件,而簧轮枪的枪机是二十一个零件,这也是为什么簧轮枪这么难造,又贵的原因之一。

簧轮枪零件多,而且精度要求高,丁毅这边就是精度不达标,所以连打到十枪就要换。

丁毅很快来到匠作局做簧轮枪的车间,这边新建了一个小的铁炉,另在建一个大的铁炉,边上还有地方正在拓展,为以后增产为准备。

李忠义拿过一件零件给丁毅看,这是他们前期工匠们用手工按着欧州的原型做出来的,这是精度最高的一批零件,有一小半用了精钢,一大半用了黄铜。

若是用这样的零件组装一把簧轮枪,连打三十枪都可以。

但你这样干,全岛工匠啥事不干,就造簧轮枪吧。

“按大人的流水线来说,假设二十一人分别造二十一个零件。”

“每人每天能打造三到五个。”

“但要用掉二十一个工匠好手。”

以前鲁密铳和燧发枪十六个零件加起来,都不如这边用工匠多。

丁毅现在工匠和工人加起来有六千人,但真正能独挡一面,独自做出这种精巧零件的,肯定不到五百,何况匠作局各个部门都要工匠,不是只做簧轮枪的。

全手工打造,将极大影响丁毅其他东西的打造,是极不现实的,也很消耗人力。

因此他们现在用了灌模法,建模来做。

他们把簧轮枪的零件分两批,一批是纯手工,都是比较简单的或者不需要灌模法做的零件,像:药锅盖,燧石夹,锅盖杠杆,主弹簧片,锅盖簧片等,共九个。

李忠义安排了二十七个工匠,每三人做一样,要求大小全部一样,因为难易程度不同,平均下来每个月能做200套左右。

另外比较复杂的,或者说适合灌模法的零件:磨轮,传动炼,转柄,钩杆,扳机等十几个,采用了灌模法。

所谓的灌模法,先手工做出零件,然后用两块粘土当凹模和凸模,把零件轻轻一夹,打开后,中间即有模型,拿出零件,浇灌铜水。

李忠义这边做了一个模型给丁毅试看。

他们用的是钩杆,预先用手工做了二十个钩杆且全部都是木制。

桌面上有两大块粘土,被弄的很平整。

二十钩杆一个个放到粘土上,嵌进一半后,在粘土的一面上刷了层石灰,再用另一半粘土覆盖上,轻轻压了下后,烘干。

再小心分开,拿出零件,两边变干的土中,已经有钩杆的模型形成。

此时再合在一起,拿刀,将尾部一刀切下,正好切到钩杆处,露出口,再往里浇灌铜水。

一下子灌出二十个钩杆。

接着粘土打湿,稍微揉挤,又能再用。

粗制滥造啊,丁毅一看这做出来的质量,真是一踏糊涂,刚出炉的钩杆并不标准,还要手工打磨,关键前期那粘土很容易变形,所以做出来的钩杆标准各不相同,难怪打十枪就要换了。

这质量确实差,虽然效率比较高。

丁毅看的直扰头:“没有别的东西当模具?”

他记得石膏可以用,冷却后就不会变形,还能一直用,质量肯定比这强多了:“有石膏吗?”

大伙面面相觑,似乎不知道这东西。

明朝没石膏吗?丁毅正在郁闷。

突然人群中有人小心翼翼的举手:“丁大人是指药材吗?”

原来明朝石膏用在医药上比较多。

丁毅一边让人把赵理叫来,一边看了其他零件。

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和李忠义说了下:“欧州人把这簧轮枪当贵族的玩具,所以制造比较精良,你看看这转柄,做的多漂亮,表面花纹还这么多?”

“咱们要实用,转柄正面直接平面就行,三角形也行,四角形也行,怎么简单怎么来,不一定要和他一样是圆形,圆形更难加工,更不需要花纹,所以你们注意这些零件,能实用的,都往实用上造,不需要的,直接删掉。”

李忠义等工匠们恍然大悟:“还是丁大人厉害。”他由心赞到。

东江镇所有工匠都在想怎么按照欧州的簧轮枪打造出来,但没想到很多部位和零件,不一定要和欧州的一模一样。

他们以实用和简单为主,像表面好看花纹什么,都可以不要。

有的外壳圆形可以改成方形或三角形,怎么简单,怎么做。

这样又可以省很大的时间和人工。

丁毅又接着看了枪管的制造。

之前工匠们说枪管难造,就是因为簧轮枪枪管比燧发枪细,口径就小了。

这个时代,越小的孔越难钻,他的机床用来钻燧发枪的枪管都很难,更别说簧轮枪了。

工匠们小心翼翼,造一根簧轮枪管的时间,和一根燧发枪管差不多。

好在簧轮枪管短,且比零件耐用。

丁毅看过一圈后,感觉要全面装配部队,也是和燧发枪一样,需要大量的时间。

现在他骑兵也有三千人,以李忠义估计,每骑两支的话,最少要两年才能配齐。

他的燧发枪原本造的就慢,现在加上簧轮枪,想全面更换鲁密铳,更是遥遥无期。

但鲁密铳目前还属于这个时代领先的水平,丁毅倒也不急。

先做一批给哨骑和军官用用,慢慢配吧,丁毅最后无奈道。

他和匠们商量后一致决定,还是造小的,十米内能破甲的那种。

小的比较轻,军官也能带。

且一旦用到手铳,必定是贴身肉搏了,二十米距离明显比较难打中,不如用小的,放进十米内打。

没多久,赵理来到现场,他是丁毅营中最早的医生,现在是旅顺医院的院长,和医学班的老师。

他说,李时珍和张仲景等都用石膏来做药,在药学上用的比较多。

大明朝也有,药店能看到,他们旅顺也经常进购药材,自然也有,但是不多。

丁毅无语了半天,这玩意在明朝居然是药?

最后丁毅走时,让工匠们,根据簧轮枪的特点和燧发枪的特点,想想将来设计出一款燧发短枪,用来替代簧轮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