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炎不良人 >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羽妃病逝,暴君炎武帝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羽妃病逝,暴君炎武帝

大炎不良人

空气,寒冷。

冬天的脚步不知不觉间就到来了,树枝上的叶子落在大地之上,变成了厚厚的地毯。

炎武帝走在御花园的甬道上,思绪万千,最终停留在一株桃树面前。

一阵寒风吹过,一片叶子飘然落下,这是秋天最后的树叶,从枝头飘落下来,落在地上,细不可闻的清脆声音,写着大自然的音符,在风中飘啊飘。

清晨,天亮的越来越晚,傍晚夜幕降临的越来越早。

冬天是对生命的一种考验,也是对什么的一种进取,更是对什么的一种享受,但更多的还是对生命的一种期盼。

寒风吹过,炎武帝打了个哆嗦,抬起头,目光跃过枝头,看向天空。

天空很高,也很蓝,大地一片茫茫,带着安静,牵着阳光,倾听着冬天的声音。

冬天,没有夏天的炎热,却有着一种自然的冷静和坚朗。

冬天,没有秋天的收获和丰盛,却有着蓄势待发的内敛和睿智。

冬天,就是一幅黑白素描,线条简单,却蕴含着深奥的生命真谛。

冬天像提手优雅的古典乐曲,在静静的诉说,犹如那湖面泛起的点点阳光,又似枝头挂满的音符,歌颂着,传唱着时代的变化,岁月的流逝。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随着寒风的吹拂,炎武帝的声音随风而逝,他眼神迷离,喃喃道:“终究还是朕负了你啊。”

收回目光,低下头,炎武帝迈动脚步,继续前行,一边走,一边喃喃自语道:“此时,若是下一场雪该有多好啊,真想再看你在飞雪之中舞动身姿啊。”

炎武帝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但李建民是。

看似很矛盾,却又很和谐。

在没有遇到她之前,他只是一个纨绔皇子而已,最大的梦想就是,学那游侠儿仗剑走天涯,或者学了读书人负笈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当昔日的皇子,成为现如今的炎武帝,任何的伤春悲秋都是不合时宜的,他是孤独的,也是寂寞的。

身着龙袍,高坐龙椅,俯看天下苍生,他的个人喜好跟天下人的喜好比起来,是那么的不值一提。

继承皇位十七载,他困守皇城十六年,这其中的心酸又有几人领悟呢?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安然啊,朕真的很羡慕你啊。”

不知何时,炎武帝已经独自登上了钦天监的观星楼,凭栏而立,举目远眺。

“当年是否后悔,成为一代帝王?”孙羽墨不知道何时出现在观星楼上,看着李建民的侧脸问道。

“后悔?呵呵!”

李建民闻言,摇摇头道:“已经过去的事情,现在还去思考,还有意义吗?”

孙羽墨点点头,道:“确实没有意义。”

说完这句话,孙羽墨看向摘星楼的方向,说道:“这些年,你做的很好。”

李建民闻言,一脸诧异的看向孙羽墨。

孙羽墨却无视李建民那复杂的表情变化,继续说道:“牺牲了那么多,付出了那么多,才争取到了十六年的时间,你辛苦了,姐姐在九泉之下,也该瞑目了。”

“你......不怪我了?”李建民声音有些颤抖道。

“呵呵!”

孙羽墨转过头,看着李建民,笑着摇摇头道:“怪我?怪你做什么,那是姐姐的选择,不管是你,还是我,都无法改变什么,这些年之所以怪你,其实我是在怪我自己,当年死的不该是她,应该是我。”

李建民看着孙羽墨,神色复杂,久久无言。

“你一个世俗帝王,却做了很多不应该你做的事情,单单就从这一点来说,你比我们做的更好。”

李建民闻言,苦笑着摇摇头道:“我还是无能啊,十多年过去了,做了那么多,死了那么多人,最终还是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身上,真是可笑啊。”

孙羽墨却摇摇头道:“一点儿都不可笑,你做了你该做的,姐姐也做了她该做的,而我也要去做我该做的,至于未来如何,就看他自己的了。”

“你要走了?”

“嗯。”

“去哪儿?”

“在这皇宫困守了十多年,也该出去走走,做一些事情了。”

说到这,孙羽墨看向李建民说道:“留在皇宫,一方面是要等他成长起来,做出决定,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盯着你,他没有让我失望,你也没有让我失望,既如此我也该走了。”

“还会回来吗?”李建民抿了抿嘴唇,然后问道。

“不知道。”

“希望你能回来。”

“呵呵!”

孙羽墨笑着摇摇头道:“最好还是别回来了,当初我们姐妹三人,现如今就剩下我一人了,她们都做了很多事儿,改变了很多东西,现在也该轮到我了,我做不到她们那种程度,只能去给他再争取一些时间了。”

李建民默然无语。

“我走之前,会再次封印那扇门,至于能封印多久,我也不知道,但时间肯定不会太长,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陛下和皇后了。”

“不用,门的事情,我会想办法解决的。”

然而,孙羽墨却摇摇头道:“那扇门你解决不了,死的人已经足够多了,不能再继续死人了,至少陛下和皇后还不能,这些年,陛下很辛苦,可皇后娘娘更辛苦,她一个女人承担了太多太多,为了那扇门,她失去了做母亲的资格,也失去了太多的东西,如果继续下去,她会死的。”

“她已经准备好了,也知道会是这个结果的。”李建民说道。

“十六年了,一个女人能有几个十六年啊,陛下无需多说,暂时封印那扇门,不会对我即将要去做的事情有什么影响的。”

李建民闻言,看着孙羽墨,愣愣无言。

十多年过去了,他还是第一次跟孙羽墨如此心平气和,平心静气的谈话。

“陛下,临走前,我还有一事相求。”

“阁下但说无妨,但凡我能做到的,定当竭尽全力。”

“路,他已经踏上了,决定他已经做出了,他承担的东西太多了,我知道,这些事情本不该他承担的,可他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必须承担起来,可我还是有些私心,有些事儿,我不想他去做,哪怕是他想去做,我也不想天下人知道是他做的,小姐为你们做了太多太多,她的孩子,不该承受某些东西的。”

“阁下请放心,我知道怎么做,恶名就由我来承担好了。”

“多谢陛下。”

说完,孙羽墨对着李建民施了一礼,而李建民见状,也弯腰作揖道:“是我要谢谢你们。”

孙羽墨站起身,转身离去。

“孙姑娘,她......还会回来吗?”

孙羽墨闻言,脚步微微一顿,然后摇摇头道:“小姐早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了,不会回来了。”

“这样啊。”

李建民闻言,心中顿时大失所望,但要说多失望,其实也没有太多。

“若未来,真的像我们想象的那般成功的话,陛下就不用困守皇宫了,可以去外面看看,这大好河山,确实值得看一看。”

“呵呵!”

李建民笑着点点头。

-

元符十七年。

十二月十二日。

羽妃病逝!

这个无论在后宫,还是在朝堂之上,都特立独行,独树一帜的奇女子,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死了。

若是其他帝王,一个嫔妃的病逝,并不会引起多大的波澜,但炎武帝则不同。

炎武帝的后宫本来就很贫瘠,子嗣又不多,哪怕羽妃没能给皇室留下一儿半女,可她终究还是炎武帝的女人。

羽妃病逝,全国哀悼,以勤政闻名的炎武帝,更是连续七日不曾上朝。

在羽妃病逝当日,京城迎来了百年一遇的大雪。

这场大雪来的很急,很大,毫无征兆可言。

整个皇宫被大雪覆盖,银装素裹,煞是好看,而在羽妃曾经居住的宫殿,被全面封禁,沦为了皇宫的禁地。

在禁地之中,有一个大阵,大阵之中有一尊泥塑,正是皇后娘娘南宫琉璃日日礼拜的泥塑。

泥塑是女子形象,在女子脚下有一扇门,原本已经开启的大门,重新被关上,可还是有一道缝隙,在缝隙之中,有三根手指出现,似乎是有什么人被封印在那扇门之中。

羽妃病逝,皇后娘娘哀痛不已,直接大病一场,卧床不起。

直到这个时候,众人才知道,原来羽妃孙羽墨跟皇后娘娘的关系,如此之好。

有传闻,羽妃的病逝给皇后的打击很大,居然一夜白头。

七日之后。

大雪停歇,天空放晴,冰雪开始消融。

就在日出东方的那一刻,皇宫之内,异象凸显,天空有雷劫浮现,皇宫有人破境。

雷劫汹涌,无数天雷从九天之上落下,砸落在皇宫之中,矛头直指羽妃曾经居住的宫殿。

这场雷劫持续的时间很长,足足一个时辰之久,才有消散的迹象。

在天雷落下的时候,京城有人听到凤鸣声,还有来自深渊的哀嚎声。

在最后一道天雷落下的时候,有金凤冲天而起,在天雷之中涅槃重生。

这一日,大炎王朝再添一位证道境大修士,至于此人是谁,无人得知,只知道此人来自皇宫。

很多人猜测,破境之人应该是大炎第一高手云烈。

当然,也有人猜测,可能是大炎王朝皇宫内某个隐藏的大修士。

但不管对方是谁,在这个变故迭起的时候,大炎再多一位证道境修士,那绝对是一件好事儿。

也因为这件事,使得原本哀切的京城,突然变得喜气起来。

而就在这件事发生之后没多久,多日不曾上朝的炎武帝,突然上朝。

这次朝会跟以往都格外不同,炎武帝一口气颁布十数道旨意,每一道旨意都影响深远,使得朝堂上的气氛变得格外的凝重。

“敕封镇北大将军夏侯拓之子夏侯芫,为征北将军,提兵五万,不日挥师北上,讨伐北蛮王庭叛贼,左贤王及其麾下。”

“敕封镇北大将军夏侯拓之子夏侯惇,为骠骑将军,提兵三万,借道北蛮,进入北荒。”

“责令丰州刺史勾孝,云州刺史司空云上,就地征集徭役,负责修筑北蛮防线,男丁十六以上,六十以下,必须服徭役,不限大炎和北蛮,违令者,全家皆斩,三月之前,北蛮防线的所有城池,必须修筑完毕,若是逾期,丰州官场和云州官场,无论大小官员,夷九族。”

这三道旨意颁布之后,朝堂震动,北方官场更是沸腾起来。

夏侯拓儿子众多,其中以夏侯芫和夏侯惇最为骁勇善战。

所有人都想不通的是,大炎王朝明明已经跟北蛮王庭联盟,大炎使团更是在几天前,才抵达北蛮王庭,炎武帝却在这个时候,跟北蛮王庭开战。

当然,炎武帝只是让夏侯芫跟左贤王开战,可跟左贤王开战,无疑是等同于跟北蛮开战。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不知道炎武帝为何要如此。

更让人想不通的是,大炎都要跟北蛮开战了,为何还要派遣夏侯惇去北荒,两国都要交战了,夏侯惇还能借道成功吗?

至于说派遣夏侯惇去北荒的决定,倒是没人反对,因为北荒之变的真相,已经传递回来,北荒不能丢,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如果说,炎武帝这两道军事部署,只是让所有人感到震惊和诧异的话,那在丰州和云州征集徭役的事情,简直就是暴君的行径。

丰州和云州紧挨着北蛮,跟嘉州并称北方门户。

这些年来,北蛮叩关,主要的战争都是发生在嘉州,但是,其他两洲也时常发生小规模的战争。

单论战争的规模,丰州和云州的规模肯定无法跟嘉州相提并论,可要论战争的频繁次数,这两洲丝毫不逊色于嘉州。

为了抵御北蛮南下,千百年来,北方三洲死了很多很多人。

为了建造北蛮防线,朝廷可谓是不遗余力,但是,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无差别的征集徭役。

可以想象,随着这道征集令的下达,丰州和云州绝对会迎来一场大乱,而此次北蛮防线已经修筑到关键时刻,如果在这个时候发生动-乱的话,其影响绝对很大。

因此,当炎武帝在朝堂之上颁布这道旨意的时候,无数官员,不管是处于对两洲百姓的考虑,还是为了炎武帝名声的考虑,亦或者是为了他们的名声考虑,都在这个时候,纷纷站出来,请求炎武帝收回成命。

其中更是不乏肱股之臣,以死相谏。

然而,即便面对如此多人的反对,炎武帝还是一意孤行,以强硬的手段和姿态,下达了这道旨意。

旨意已经下达,已经没有可以回旋的余地,文武百官不管愿意不愿意,都只能严格去执行。

尤其是丰州和云州的官员,在接到这道旨意之后,更是叫苦不迭。

抗旨不遵?

他们自然不敢,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阴奉阳违?

他们更加不敢,此次前去传旨的,不是皇宫内的太监,而是皇宫内卫和御林军。

除此之外,坐镇大炎的四大不良卫之一,坐镇北方的不良玄武-卫,携带七大不良星,第一次出现在众人面前。

不良人已经足够吓人了,而不良卫和不良星的出现,直接断绝了他们阴奉阳违的念头。

事情做的好,两洲官员会被百姓憎恨和厌恶,民心已失,等任务完成之后,他们肯定会百姓扒皮抽筋的。

事情做的不好,那后果更不用说,夷九族。

皇帝说夷九族,那绝对不会漏掉一个人的。

如果只是北方如此,那还不算什么,在这三道旨意颁布之后,炎武帝针对东海、南疆都颁布了一系列的旨意。

其中,殷武被任命为征东将军,带领三万妖兽大军,在东海构建航线和补给线,主要负责东海王朝百姓的迁徙,必须在明年年底之前,把东海王朝百分之七十的百姓都迁徙到大炎境内。

同时,东海沿岸开始无差别征集徭役,修筑港口和军事要塞,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筑造好东海防线。

沿海各个大洲的刺史,都先后接到了旨意,跟丰州和云州的刺史一样,任务完不成,直接夷九族。

南疆边境更是如此。

一时之间,除了中原腹地大洲和西北七洲之外,其他所有大洲的官员,都接到了类似的旨意。

总之一句话,想要活命,就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任务,做不好,就等着被夷九族。

官员的日子不好过,而下面百姓的日子自然更不好过。

暴君炎武帝!

这个名称,在这一系列旨意下达之后,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从何人之口传播开来。

也因为这一系列旨意的出现,各个防线附近的大洲,出现了无数起义军和叛军,但这些起义军和叛军刚出现,就被炎军以铁血的手腕镇压下去了。

在这个时候,很多人开始怀念国师许一凡,希望国师能早日回归,出来解救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