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炎不良人 > 第二百五十六章 镇海大将军殷元魁

大炎不良人 第二百五十六章 镇海大将军殷元魁

作者:鬼缔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3:46

第二百五十六章 镇海大将军殷元魁

大炎不良人第二百五十六章镇海大将军殷元魁在拍卖会结束之后,过了大概五天,许一凡再一次离开了东海城,回到了抚仙山。

抚仙山的炼铁厂已经建造的差不多了,而这一次,去往抚仙山的不单单有许一凡和常哲翰,连此时崔东海还有都蔚殷武都来了,他们之所以来,主要还是看看这个花费了无数人力物力财力的炼铁厂,到底有没有许一凡说的那么好。

在八月二十五号这天,炼铁厂正式启动。

说是这一天启动,其实,从头一天晚上,炼铁厂就开始运作起来,无数的柴火和煤炭,都丢进了炉子里面。

在外面还感觉不到什么,而且是在晚上,在夜风的吹拂下,反而觉得无比的凉爽,可是,当第二天,一群人进入炼铁厂的时候,才发现,里面的温度高的吓人,很多工人都是**着上半身,下半身穿着一条肥大而宽松的裤子在干活儿。

在这里,每个人都汗流浃背,而一块块矿石,在很多人的配合下,被丢进了通红通红的炉子里,开始了炼制。

在整个工厂里面,除了热,还是热,而每一个有工人干活的地方,都放置着一个大水缸,里面装满了干净的清水。

之前,常哲翰还很疑惑,为什么许一凡要让人工人做这么多的大缸,起初,有人说是给炊事班做饭装水用的,又有人说,这是腌制酸菜用的,可是,当他们发现许一凡让人把这些大水缸弄到工厂里面的时候,还是一脸疑惑不解,可是,等到工厂正式开始运转的时候,他们才发现,原来这些水缸是用来存放清水的。

在这里的工人,人手一个大杯子,而这些清水,都是从山顶的山泉引流下来的,水温很低,可是,当这些水被送进来的时候,没多久,就变成温水了,由此可见,这里面的温度有多高了。

除了这些看似不重要的设施之外,许一凡在工厂建造的时候,就让工匠打造他画的图纸,打造了无数模具,而这些模具全都是用钢铁打造的。

崔东海他们在跟着许一凡进入工厂之后,看到那些被炼制出来的铁浆之后,他们惊奇的发现,这些铁浆比他们之前炼制的要多的多,而等到这些铁浆进入模具冷却之后,他们在询问一番之后,得知,按照许一凡提供的炼铁方式,被开采出来的原始铁矿,得到的生铁至少增加了一倍不止。

单单这个结果,就让所有人都感到吃惊,而许一凡却说,这还只是初期,这些工人没有熟练掌握技巧,等到数量掌握之后,这个产量至少还能翻倍。

以前,抚仙山满打满算,一年最多也就能生产一百万斤生铁,这已经很了不起了,而这还是所用旷工,一年十二个月,一天不停歇的赶工下,才能做到,而真实的产量,其实并没有这么高,一年最多能有七八十万斤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现在,按照许一凡设计的工厂来看,产量已经翻了一倍,如果按照之前实际情况的产量来计算,许一凡这个工厂,产量至少在一百四五十万斤左右,这差不多是抚仙山矿场之前两年的产量,而如果等到这些旷工熟练的掌握了炼铁的技巧之后,那么一年生产两百万斤铁,那是肯定的,甚至如果努努力,加大开采力度的话,那一年三百万也是可以想一想的。

而这还是抚仙山矿场一个矿场而已,要知道,大炎王朝类似的矿场,大大小小有近十个左右,如果全都按照这个规模建造,那么,大炎王朝一年至少有两千多万斤的生铁产量,如果在努努力的话,突破三千万斤也不是不可能的。

如此一来,不但解决了往年生铁不足的情况,还能有剩余的,这些生铁除了用作农耕之外,大部分都可以用来更换士卒的兵器和盔甲。

看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是否强大,不单单看那些带兵的将领本事如何,也要看下面那些士卒的战斗力如何,更要看士兵的人数如何,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这些士卒的武器装备如何。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两支同样人数的军队,带兵的将领水平差不多,而士卒受到的训练也是一样的,战斗力相近的情况下,如果一方穿着精良的装备,拿着崭新的武器,另一方拿着破破烂烂的兵器和甲胄,让他们拼杀一场的话,结果往往不会出现太大的意外,不是两败俱伤,或者同归于尽,而是一面倒的屠杀,而被屠杀的肯定是后者,而这就是装备的重要性。

想要提高士兵的存活率,平时的训练很重要,而更重要的还是武器装备上的换代,而想要更换新的装备,往往都需要大量的铁来支撑,而这就需要看一个国家铁的产量了。

以往,朝廷大臣,尤其是工部和兵部的人,都为了铁的产量大伤脑筋,每年到了武器换代的时候,双方都会吵得面红耳赤,可是,除了争吵之外,根本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而现在,许一凡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对于大炎王朝来说,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崔东海看完之后,无比的激动,一个劲的点头,而都蔚殷武在看完之后,也使劲的拍了拍许一凡的肩膀,差点没把许一凡给拍的坐在地上。

众人又在工厂待了几天之后,此时崔东海和都蔚殷武,都纷纷返回了东海城,毕竟,他们还是有很多公务要忙的,抚仙山这边虽然重要,可是,有常哲翰和其他官员在,他们还是很放心的,更重要的是,许一凡还在这儿呢。

崔东海在回到东海城之后,连夜写了一封近万字的奏折,让人以八百里的速度,送往长安。

同一时间,都蔚殷武在回到东海城之后,也写信给了镇海大将军殷元魁,把这件事汇报上去。

殷元魁这个大将军,自从来到海州之后,几乎就待在军营当中,很少回到东海城,而在接到殷武的汇报之后,他当天晚上就带着一队亲兵,赶回了东海城。

第二天,殷元魁就亲自去了抚仙山矿场,亲自去看看矿场的情况。

当殷元魁来到抚仙山矿场的时候,许一凡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大将军。

其实,不管哪个朝代,将军是很多的,其中杂牌将军最多,比如什么征东将军,征西将军之类的,都是杂牌军,他们属于地方武装,虽然有将军的头衔,可手底下的兵,往往只有千余人,最多也不会超过五千人,而这些杂牌将军,他们往往都是一些武将之后,或者一些皇亲国戚,算是皇帝给他们的一种荣耀。

说起来很有意思,类似于这种征东、征西将军,一个校尉的官职都比他们大。

杂牌将军虽然很多,可是,往往用上大将军这个头衔的,往往都是大佬,比如殷元魁这个镇海大将军。

大炎王朝的武将,大致分为八个等级,排在魁首的,毫无疑问是大将军了,大将军属于最高军事统帅,职位等同于宰相,但是,要比宰相略低,除了皇帝、宰相、仆射之外,大将军的位置最高;

其次,是骠骑将军,职位在宰相、仆射、大将军之下,但是,他们的俸禄和大将军等同,在军中威望很高,比如汉朝时期的霍去病,就是骠骑将军;

之后,是车骑将军,职位在骠骑将军之下,只要负责征伐叛军、出使宣召,有战事的时候,负责拜官带兵出征,打完仗之后罢官,其地位十分的显赫。

然后,是卫将军,他们负责统领京城各军,是防卫部队的最高统帅,二品官职,平时掌握禁军,其地位可想而知。

接着,是前、后、左、右将军,官职在九卿之下,负责京城兵士以及边防屯军。

之后,就是四品将军、五品将军,以及杂号将军,而不管是四品将军,还是五品将军,亦或者是杂号将军,其实都是杂牌军,官职有高有低,权利有大有小,但是,跟前面五种将军比起来,他们的权利算是很小的了。

当然,除了这八种常规的将军之外,还有一个三军统帅,大柱国。

这个职位,只在大炎王朝开国的时候,曾经设立过,后来,这个职位就成为了一个象征性的职位,大柱国是武将梦寐以求的官职,就像是文官最想要的谥号文正一般。

人们常说的三公九卿,说的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文官之首,下辖九卿,太尉是武将之首,手握全国的军权,至于御史大夫,他的工作主要是管理图籍、奏折,监察文武百官,当然了,他还有一个更大的职责,就是弹劾,至于弹劾的对象,不但包括文武百官,还有皇帝,总之,不管是朝廷上的事情,还是皇帝的私事,他都有权利弹劾。

说到丞相这个职位,可能很多人很模糊,那提几个人,可能诸位就知道他们的权利到底有多大了。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西汉的萧何,大秦的李斯,大唐的魏征、狄仁杰,还有北宋的王安石,是不是很耳熟,他们的权利有多大,可想而知。

而说到太尉这个职位,不同的朝代,称谓也不同,三国时期,武将之首就是太尉,当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的官职就是太尉,当然,还兼职丞相。

至于御史大夫,光听名字,就知道他们的权利了,权利很大,职位很高,但是,往往下场都不怎么好,不过,想想也是,这些人整天盯着皇帝,皇帝做什么事情,他们都要看着,只要有一点儿没做好,他们就要跳出来指责,一次两次还行,天天如此,年年如此,谁受得了,皇帝也是人啊。

在大炎王朝,虽然也有三公九卿,不过,他们的官职名称有所改变,文官之首是宰相,武将之首是仆射,而御史大夫没有改变,至于大将军,他们的地位,等同于三公。

相对于中国历史上的三公,大炎王朝的三公,权利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削弱,尤其是御史大夫的权利,虽然御史大夫有监察百官的权利,但是,大炎王朝还有一个直接隶属皇帝的机构,而这个就是不良人,真正做到监察百官的,还是不良人,包括御史台的人,都在不良人的监察之下。

言归正传!

当许一凡看到殷元魁的时候,他给许一凡的影响,和想象当中完全不一样。

在许一凡的印象当中,既然是武将,那么,这个人肯定长得五大三粗的,浓眉大眼,一脸络腮胡子的形象,可是,殷元魁却不是。

首先,殷元魁个子不高,按照许一凡的估计,也就在一米七左右,这个个子虽然也不矮了,可是,在众军当中,就显得比较矮了。

其次,殷元魁长得很白净,虽然不像一般的儒生那般,长得油头粉面的,其皮肤也呈现小麦色,但是,跟大多数士卒比起来,就显得很白净了,而且其长相也很英俊,年轻的时候,应该也是一个美男子。

最后,许一凡看到殷元魁的时候,他穿的不是甲胄,而是一身藏青色的儒衫,做着读书人的打扮,如果不是常哲翰告诉许一凡,这个身着儒衫,做读书人打扮的男子是镇海大将军的话,他还以为对方是某个书院的先生呢。

殷元魁给人的感觉,并不是威严,而是温和,就像一个谦谦君子一般,见人未语先笑,脸上总是挂着一副笑脸,这一点儿,和许一凡很像。

殷元魁在看完整个工厂的生产情况之后,对始终跟在身边的许一凡说道:“小子,做的不错,你这可是解决了朝廷的一大难题啊,挽救了无数将士的性命啊。”

“大将军言重了,这些都是小子应该做的。”许一凡连忙谦虚道。

虽然,殷元魁表现的很温和,可是,这种常年待在军中的人,身上那股气势,是无论如何都掩盖不住的,初看会以为殷元魁是个谦谦君子,可是,在接触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发现,殷元魁就像一把藏在剑鞘的剑,虽然看起来朴实无华,可是,一旦靠近它,就会感受到森森剑气。

面对许一凡的谦虚,殷元魁则笑着摇摇头,说道:“你小子在东海城搞出来的这些事情,我在军营当中都知道了,我可是听说了,你小子被人称之为鬼才,嗯,这个评价我很满意,确实是个难得的鬼才。”

许一凡闻言,顿时无语了。

说实话,对于鬼才这个绰号,许一凡是真的不知道,自从回到东海城之外,许一凡很忙,而这两个来月的时间,他几乎都在这里,对于外人怎么评价自己,许一凡是真的不知道。

见许一凡不说话,殷元魁继续说道:“你的这份功劳很大,功在千秋,我估计崔东海那老小子,肯定已经上了一份奏折,等我回去了,也会写奏折上去的,别的不敢说,给你弄个爵位还是很轻松的,侯爵嘛,可能有些困难,但是,弄个伯爵还是没有问题的,最起码,一个子爵是没有任何的问题的。”

“小子惶恐,这些都是小子应该做的,我只是动动嘴皮子,主要的功劳还是常大人,以及那些工匠师傅们,小子可不敢居功。”许一凡再次谦虚道。

殷元魁闻言,深深地看了许一凡几眼,然后笑了起来。

“哈哈...好!好!好!如此年纪,都如此懂得人情世故,真是不容易啊,小子,有没有兴趣到军中磨炼一番啊,只要你肯来,我可以给你一个......”

殷元魁想了想,说道:“给你一个副都蔚如何?如果不愿意当官的,给我当亲兵如何?”

此话一出,显然顿时一片哗然。

要知道,军中的职位都是有讲究的,一支正规的大军当中,除了总指挥,也就是大将军之外,当然,也有人称之为大帅,旗下还有长史和司马,长史就相对于军师、幕僚,相当于现在的参谋长,而司马负责军政和军赋,两个人属于一文一武的存在。

除此之外,还有偏将、参将、都蔚等,之后便是校尉和夫长了。

殷元魁让许一凡去军中,上来就给一个副都蔚的职位,可谓是一步登天,虽然这个职位没有具体的实权,可是,官职在那里放着,本身就是一种权利,而大将军身边的亲兵,那更是了不起了,这些人亲兵要么是经历过无数次生死的老卒,要么是跟了大将军很长时间的人,而亲兵虽然没有具体的职位,但是,能够成为亲兵,本身就是一种权利的象征,他们在军中的地位,不比一些校尉差。

由此可见,殷元魁对许一凡是多么的重视。

然而,面对殷元魁的招揽,许一凡却苦笑着摇摇头,说道:“小子先谢过大将军的美意了,只是,小子俗事繁多,而且年龄又小,去军中似乎不妥,另外,大将军给小子这么大的官职,小子很难服众,所以......”

听到许一凡拒绝了,殷元魁也没有在意,而是伸出手,拍了拍许一凡的肩膀,说道:“也罢,我也知道,贸然让你进入军中,恐怕不妥,那就此作罢,不过,你小子什么想入伍了,直接去找我,或者找阿武也可以,镇海军的大门永远对你敞开。”

“谢过大将军!”许一凡再次抱拳施礼道。

殷元魁看着许一凡,笑着点点头,然后转身离开,临走时,说道:“小子,只要你不谋反,镇海一带三洲之地,都畅通无碍。”

此话一出,现场又是一片哗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