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炎不良人 > 第一千二十五章 我是来杀人的

大炎不良人 第一千二十五章 我是来杀人的

作者:鬼缔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3:46

第一千二十五章 我是来杀人的

大炎不良人

炎城。

位于大炎王朝版图的最西方,这是一个被人遗忘的城池,不管是这里的人,还是这里的物,都在寂静当中成长,也在寂静当中死亡。

炎城比所有的城池都要大,也比所有的城池都要美轮美奂,这是一座被水包裹的城池,一条环城河宛若女子的腰带,环绕着炎城奔流不息,在护城河内外,绿树成荫,在不远处就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地带,这样的城池实属难得,甚至说是堪称神迹。

整座炎城呈现红褐色,远远看去,就像一座静待喷发的火山一般,又宛如一头待人而嗜的远古凶兽。

炎城的建筑材料,不是常见的砖石,也不是木料结构,而是取自一处叫地狱之门的火山口的火山石,逐一建造而成。

单单采集这些火山石,就需要出动无数修士,靠着蚂蚁搬家的手段,一点点累积起来的。

炎城最早的时候,不是什么城池,只是一个小集市而已,当年塔撒哈沙漠的沙人入侵,儒家弟子出现在此,双方用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经过数十年的厮杀,最终战争平息,一个由无数修士和将士组成的小镇子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小镇子形成的时候,最先采用的建筑材料还是常规的砖石结构,然而,这种结构,却总是给沙人可乘之机,有沙土的地方就是沙人进入的通道。

往往一栋建筑才建成没多久,就会被沙人利用他们那得天独厚的能力,将沙土抽取,使其流逝,建筑也随即崩塌,让所有的人的努力,顿时付之东流。

后来,人们又采用了纯木料结构,可这种结构的建筑,不防风,不防火,也不牢固,很容易在战争当中被摧毁。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这种被沙化的土地,想要建设城池,地基需要挖掘很深很深,才能奏效,而地面上的沙土,如果不经过特殊处理,极其被沙人侵入。

为了在这曾经是沙漠,现在是戈壁滩的地方,建造一座攻守兼备的城池,儒家人可谓是煞费苦心。

在炎城方圆五十里的土地,被超五境的大修士,以大神通直接燃烧炙烤了一遍,使其根本无法沙化,地面坚硬如铁,建造城池根本无需打地基,建筑的无比的方便快捷。

另外,为了有效的阻止沙人进攻和渗透,又有大修士使用了搬山倒海的大神通,从地下抽取水脉,在地面上形成一道护城河。

为了不给沙人渗透的机会,也为了炎城的将士少死人,当年的那些修士,寻找了无数材料用来建设城池,选来选去,经过一次次尝试,最终选中了地狱之门附近的火山石。

这是已知的所有建筑材料当中,沙人根本无法利用能力渗透和破坏的石材。

可以想象,那些曾经高高在上,在书院手握书籍,之乎者也的儒家弟子,一个个跑去火山口搬石头,那种场景和模样,是多么的滑稽,又是多么的让人钦佩。

炎城的温度很高,一方面是火山石自身就很吸热,另一方面则是这里的气温一年四季都很高。

在最初的百余年时间里,很多人不是死在跟沙人的战斗当中,而是死在了这种极端的环境当中,寻常人在这里根本无法生存,即便是那些在边关多次历经生死的将士,也很难忍受,甚至一些低境界的修士,也会死在这种恶劣的环境当中。

头无片瓦,又没有充足的水源,持续不断的战斗,很容易逼疯一个人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儒家当中的墨家,可谓是煞费苦心。

但是,现在的炎城,在很多人看来,是一座沙漠上的明珠城池,用许一凡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旅游胜地。

炎城的建筑风格,热烈而粗暴,这里的环境四季如春,环城湖汩汩流动,绿树成荫,在炎城的大后方,还能看到成片成片的农田,这似乎不像是一座用来守备和战斗的城池,反而像是一个隐居的城池。

人的创造力是可怕的!

谁又能想到,在五百年前,这里还是一望无际的沙漠,谁又能想到,在这座美轮美奂的城池之下,埋葬着数不胜数,数以万计的尸骸呢,谁又能想到,曾有无数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呢?

整个炎城都被阵法笼罩着,阵法内跟阵法之外,完全是两个世界。

阵法之内,是四季如春的炎城,而阵法之外,黄沙漫天,温度高的吓人。

这座大阵,是集结了数百位阵法大师,呕心沥血布置完成的,在过去的五百年时间里,又经过无数代阵法大师不断改良修缮,才有了现在的模样。

这既是一座攻防兼备的护城大阵,也是一座夺天地之造化,自成世界的大阵。

了解炎城的人,都说炎城是一个秘境世界,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如果没有这座护城大阵的出现,单单那潺潺流动的河水,就存不住三天,至于那些茂盛的树木也不可能在此生存,而那远方的农田,更是不可能存在。

炎城是大炎王朝最贵的城池,没有之一,即便是国都长安都无法跟其媲美。

的,为了维护这座大阵,其每天消耗的元石就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不过,儒家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建造城池,修建炎城,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在炎城的下方,有一座储量惊人的元石矿,整座大阵的运转,完全由元石矿提供,而在沙漠当中,元气是极其稀薄的,正常修士在这里根本无法修行。

但是炎城却不同,炎城元气的浓郁程度,是远超其他地方的。

在一座元石矿上修建城池,这恐怕只有炎城才有如此的大手笔。

为了守住炎城,在过去的数百年时间里,双方爆发的战争早已经计算了,而每一次战争的爆发,就意外着流血和牺牲。

如果说四大边军是替大炎镇守国门,他们还会被人记住歌颂,而炎城的这二十余万人,就是一群被遗忘,甚至被遗弃的人。

中原的百姓不知道他们,很多势力和修行者不知道他们,甚至朝堂上的很多官员都不知道他们,但有人记得他们。

儒家书院记得他们,不良人记得他们,皇室记得他们,现在又多了一个,许一凡也记得他们。

在炎武帝决定发动国战的时候,镇北军跟北蛮,西征军被西域,镇南军跟南唐,都发生了惊天大战,其中战争最为惨烈的就是西征军了。

然而,真正惨烈和血腥的战争,其实是在炎城。

如果不是炎城的抵挡住了沙人一波又一波,一轮又一轮的进攻,西征军也好,镇西军也罢,甚至是西北三洲,都可能成为过去式。

石族之所以要逃出塔撒哈沙漠,就是塔撒哈沙漠发生了惊天的战争,使得他们不得不逃离,而石族之所以能逃出塔撒哈沙漠,也得益于炎城的帮助,不然,石族估计还没有等到天劫降临,就已经成为灭族。

炎城有二十万人口,人人皆是士卒,可在之前的那一战当中,有十万人援助这里,可最后整个炎城还剩下不到十五万人。

看似伤亡才过半,战死的人数还不到康城的一半,可要知道,炎城的军队是大炎王朝最精锐的一支部队,这里的人,不是武夫就是修行者,当然普通人也有,可如此之多的伤亡,放在任何一个边境,足以推平数倍于他们的敌人。

在国战爆发之后,当西北死伤惨烈的时候,当囚犯都要上阵厮杀的时候,当边关众志成城的时候,很多人在不断以自己的方式援助边关的同时,又在质问儒家弟子在什么。

要知道,在国战爆发的时候,儒家弟子虽然出现在了边关的战场之上,可都是年轻一代的弟子,而真正能取到关键性作用的儒家人,并没有出现。

口口声声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当危难来临的时候,为何不见儒家人呢?

士农工商兵!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儒家把自己的地位抬的如此之高,可当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在哪儿呢?

真正为国浴血奋战的,还是排在最末尾的将士,儒家真的好意思吗?

虚伪!

伪君子!

这是在国战最惨烈的时候,很多人对儒家的最大的印象,而当初,许一凡在康城奋战的时候,也曾这样认为。

然而,当许一凡知道真相之后,他沉默了,他愧疚了,他脸红了。

儒家弟子不是没有出现,他们早就出现了,他们已经为了中原奋战了五百年,死了五百年,只是,他们奋战的地方不为人所知罢了,他们的牺牲也不为人所知罢了。

之前,许一凡就很好奇,儒家作为十大修行体系当中前三甲的修行势力,又是从武朝之后就盘踞中原的势力,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很多才对,可为何,朝堂之上,他们占据的数人,不过三分之一而已,大部分官员都是世家弟子,这很不正常。

一直以来,许一凡都以为大炎王朝和儒家是貌合神离的关系,可当许一凡知道真相之后,才知道儒家为何在朝堂之上人才凋零了。

许一凡之所以选择接手破劫军,在接手破劫军之后,他要再次回到西北,去往炎城,就是因为他觉得,儒家在炎城奋战了五百年,也该换人去死一死了。

随着许一凡接手破劫军,随着他公开表示自己要去炎城。

炎城!

这个不为人所知的城池,第一次出现在所有人面前,而世人也第一次知道儒家这五百年来,为大炎,为中原百姓做了什么。

死守炎城五百年,死守北荒城五百年,天下之士,有谁能做到这一点?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儒家用自己的方式,做到了这一点。

慷慨赴死的不止是那些拿着军饷的边关将士,还有那些曾经手握笔杆子,口中之乎者也的读书人。

许一凡从西北去往长安,途中蒙受了夫子的帮助,而许一凡在京城做的很多事情,也有书院的人在背后协助,可从始至终,许一凡都没有见到夫子。

见与不见,或许都不重要。

子选择许一凡,原因很多,可最大的原因,还是许一凡在西北为百姓做的那些事,为边关将士做的那些事,以及为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做的那些事。

西凉山有碑林七十万,那炎城呢?

在这个被人遗落的地方,在这个不为人所知的地方,是不是也该竖立起一座石碑呢?

许一凡觉得应该竖立起来!

不,许一凡在去往炎城的路上,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要在那深不可测的塔撒哈沙漠,插满石碑,用来纪念那些战死在炎城的将士,这不单单是为了儒家,也是为了那些默默无名战死在这片土地的炎军。

-

风沙镇。

是过了庭洲之后,向西北再去二百里的一座城镇。

这座城镇曾经是儒家跟沙人战斗的第一座城镇,城镇破旧无比,却又热闹无比,因为这里是大炎王朝给炎城输送物资的唯一中转站。

每年通过这里送往炎城的物资是海量的。

当然,这里也是无数奔赴炎城将士最后一次眺望中原的地方,此去路途艰难,可能一去不返,可每年还是有无数人,前赴后继的去往炎城。

没有送别,没有祝愿,有的只有孤单,他们是沙漠的独行者,也是大炎的孤勇者。

这天,在即将日落时分,有两骑出现在风沙镇外。

看着那竖立在不远处,早已经被风化严重的石碑,石碑上风沙镇早已经模糊不清,许一凡眼神迷离。

勒马驻足,许一凡看了一眼天边的夕阳,深深的呼出一口气。

头戴斗笠,面裹轻纱,此时此刻的许一凡,不像一个读书人,也不像一个大将军,他更像是一个江湖侠客。

在许一凡身边,做着同样打扮的,还有剑九。

从瑶台洲离开之后,许一凡和剑九就一路直奔伊洲,在伊洲停留数日,许一凡拿到了他需要的各种情报,同时也根据目前的局势,做出了一系列的计划部署。

在伊洲的时候,许一凡做出的计划部署很多,其中有递交给朝廷的,也有递交给不良人,也有传递给四大边军的,但更多的还是给言午堂的。

这些计划部署很多很复杂,呈现效果的周期很长。

有了这些计划部署,即便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许一凡不在中原,言午堂也能根据这些计划部署,展开有条不紊的运转。

该做的,能做的,即将要做的,许一凡都做了,也计划了,接下来中原会如此,那就看天意了。

“还有多久才能到炎城?”剑九问道。

此时的二人风尘仆仆,可谓是狼狈不堪。

在伊洲把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之后,许一凡就没有再带着剑九闲逛,只是昼夜兼程,直奔炎城而来。

“这里是风沙镇,再往西北而去五百里,就抵达炎城了,按照我们的脚程来看,估计还需要七天时间。”许一凡声音略显嘶哑道。

这是长期不饮水导致的。

“骑马太慢了,我们完全可以御剑前去啊。”剑九闷闷道。

“呵呵!”

许一凡闻言笑了笑,摇摇头道:“这里元气稀薄,御剑的速度是很快,但是对真气的消耗也很大,骑马虽然慢一些,可胜在安全,更何况.......”

说到这,许一凡看向风沙镇的方向,继续说道:“而且我们这次去的不是炎城。”

“不去炎城?”

剑九愣了一下,转过头,看向许一凡,然后问道:“不去炎城,那去哪儿?”

“时不我待,远古秘境已经开启,虽说远古秘境当中杀机重重,把沙族的人钉死在那边,可远古秘境到底能拖着他们多久,现在尚未可知,如果远古秘境太危险,他们抽身而退的话,我们就很被动了,我要在沙族不在的这段时间,先把塔撒哈沙漠给搅乱。”

“就单凭我们两个人?”剑九斜眼看向许一凡。

许一凡摇摇头道:“当然不是,我要练兵,打造一支铁血洪流,而战争是最好的练兵场,也是最好的磨刀石,既然来了,那重要留下些什么吧,沙族抢我的东西,还杀了我那么多学生,真当我许一凡是软柿子,随便揉捏啊,这一次,我不在塔撒哈沙漠杀一个天翻地覆,我就不是许一凡了。”

“你不去跟炎城的人汇合吗?”剑九又问道。

许一凡再次摇摇头,说道:“没有意义,他们知道我来了,也知道我要做什么,这一次,他们需要做的,就是给我做好侯后勤保障工作就可以了。”

“好玩不?”

“嗯?”

(°ー°〃

听到剑九这突如其来的问题,许一凡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好玩不好玩我不知道,我这次来不是来玩的,我是来杀人的。”

“哦!”

剑九深深的看了一眼许一凡,没有再说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