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炎不良人 > 第一千一十五章 我点一把火,让他们看到光

第一千一十五章 我点一把火,让他们看到光

甘州之乱,抛开云关镇那场大战不说,死了近两万人。

这个数字,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很多,然而对于偌大的甘州来说,其实很少,不敢说九牛一毛,可真的不算多。

甘州的官场、江湖、军队、各方势力,很多都是罪该万死的角色,然而,镇西军在洗地的时候,也只是杀了那么影响力最大的人物而已,至于很多小喽啰要么被收编了,要么被关押了。

如果让武英叡来做这件事,这些人,不管大小,估计都会被坑杀,那到底有多少人,估计是以万为单位的。

许一凡说自己心软,真不是谦虚。

武英叡说许一凡做的已经不错了,也不是夸赞之词,而是真的觉得许一凡做的不错。

杀人容易,救人难啊。

那些在甘州为非作歹,宛如土皇帝的人,太多太多了,根本杀不完,即便这次杀完了,要不了多久,新的一批就会冒出来,到了那个时候怎么办?

继续杀吗?

显然不可能的。

抓大放小,这是许一凡的策略。

当然,许一凡虽然没有杀这些人,却也把这些人充分的利用起来了。

现在在涪州和巫州的战场上,死的最多的就是炮灰。

四大边军当中,许一凡跟殷元魁,还有秦之豹的关系最好,而夏侯拓和武英叡跟许一凡没有交际,但是,夏侯拓对许一凡有好感,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反而是武英叡,即便许一凡成为了护国大将军,成为了国师,他对许一凡的态度,依旧是不咸不淡,始终带着审视的意味在里面。

但是,这一次武英叡对许一凡改观不少,尤其是许一凡在甘州做的那些事,井井有条,让他很满意。

虽然许一凡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般,在甘州直接大开杀戒,用鲜血洗地,可许一凡的手段更直接,也更有效。

屠灭一个甘州,武英叡能做,其他任何一个武将都能做,但唯独许一凡不能做,因为他不单单是护国大将军,还是国师。

甘州再怎么腐烂,甘州的百姓也是大炎王朝的子民,作为一个国师,如果连一个甘州都容不下,那如何容得下其他的人呢?

“你这样做,甘州虽然短时间恢复平静,可那是因为有你坐镇,而镇南军这边有反叛,一旦反叛平息,你又离开了甘州,甘州肯定会乱的,而且比之前更乱,你想好怎么做了吗?”武英叡看着许一凡的侧脸问道。

“呵呵!”

许一凡笑了笑,说道:“放心吧,乱不了。”

“嗯?”

武英叡愣了一下,下意识问道:“何以见得?”

许一凡却答非所问道:“很多人都以为这个世界,是世家和修行者说了算,是皇室说了算,可你们有没有想过,世家也好,皇室也罢,亦或者修行势力,他们能够存在,并且强大,依靠的是什么?”

武英叡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许一凡,静等下文。

“是民心,有人曾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老百姓就是那水,甘州腐烂不堪,乱象横生,这是不争的事实,想要根除这个问题,依靠外力是不够的,真正能解决问题的,还得是甘州自身。”

听到许一凡这么说,武英叡陷入沉思。

良久之后,他看向许一凡,突然说道:“在镇西军进行屠杀的时候,那些起义军是你安排的吧?”

许一凡并没有否认,点点头道:“我只是让人去引导了一下,当有人站起来的时候,自然会有无数追随者,我只是因势利导,推出来了几个首领,至于其他人都是自己加入的。”

“用百姓的力量去对抗甘州的各方势力,有意思。”武英叡笑着说道。

许一凡转过头,看着武英叡的眼睛,认真说道:“千万不要小看百姓的力量。”

“你真以为,甘州腐烂不堪这些年,那些百姓真的没有怨言吗?真的不想反抗吗?”

许一凡摇摇头,自顾自的说道:“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不能反抗,你可能不知道,在起义军出现的时候,甘州暗藏了多少民间力量,这些力量都是百姓自己形成的,如果没有他们的加入,你真当那些由平头百姓组成的起义军,能够势如破竹,攻城拔寨吗?”

武英叡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点点头。

确实,甘州发生的事情,武英叡都知道,只是,他人不在甘州,所知道的事情都是下面的人去打探,然后整理转述过来的,其中很多细节都湮灭在这一次次整理当中。

当甘州出现起义军的时候,武英叡就感到很奇怪,这起义军出现的速度和数量,大大超出他的预料了。

当时,武英叡就猜到,这其中有许一凡在背后推波助澜的原因,可当许一凡说明其中缘由的时候,武英叡还是震惊了一下。

许一凡则继续说道:“甘州需要改变,首先要改变的不是官场,也不是其他势力的平衡,而是改变甘州百姓的生活环境。”

“哦?详细说说。”

“甘州腐烂不堪,混乱不已,最深受其害的就是百姓,人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一个富家子弟,从小锦衣玉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即便是给他山珍海味,金山银山,他也不会太心动,甚至会觉得索然无味,可是一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人,别说给他吃山珍海味了,就是给他一个馒头,他也会心怀感激的,并且为了这个馒头,他们可以浴血奋战。”

“甘州的百姓苦的太久了,这种苦,不单单是身体上的,更多的还是精神上的,那些鱼肉百姓的势力,就是一座座压在他们头上的大山,让他们喘不过气来,现在,我把这座大山搬走了,让他们重见天日,你说如果我离开了,这些被搬走的大山又回来了,你觉得他们会答应吗?”

武英叡摇摇头,没有说话。

“当一个人没有看到光明的时候,会认为这个世界就是黑暗的,可当一个人看到光明,并且沐浴过光明的人,衙门的世界就不再是黑暗的,而当有人想要把他们打回黑暗当中的时候,你觉得这些人会不会反抗?”

“因为看到,所以相信,因为相信,所以奋斗,而我只是用火,照亮了他们的世界,让他们看到了光而已,哪怕这道光很短暂,可他们看到了,就会有无数人试图去点燃这道光,去追逐这道光,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就是光。”

“嘶.......”

听到许一凡这么说,武英叡倒吸一口凉气。

倒不是许一凡说的这些,有多么的高深,多么的新奇,而是许一凡说的这些,是很多人想到过的,却没有去做的事情,因为在他们看来,百姓只是百姓,他们能做什么呢?或者说,一群扛着锄头的泥腿子,又能做成什么大事儿呢?

然而,经过许一凡这么一说,武英叡突然发现,他们关注的地方不同,想到的地方不同,看到的风景也不同。

不管是武英叡,还是李建民,亦或者读书人,他们的眼光更多的还是放在世家集团、修行势力身上,而更少有人去关注这些百姓。

不是他们心中没有百姓,而是打心底里觉得,这些百姓无法成事儿,无比给他们带来助力,因此他们选择了忽略。

很多人觉得,许一凡的崛起和一步登天,是运气使然,是靠山太多,可武英叡却知道,许一凡从出现在世人面前,他做的很多事情,其实都不大,都是一些小事儿,真的是很小的小事儿而已。

现如今,让天下人都无比重视的言午堂,里面的成员的出身都不好,不是乞儿就是孤儿,然而,就是这样一群被社会,被世界遗弃的人,却做出了很多惊天动地的事情。

还有镇西军当中的炮灰营和俘虏营,他们在西征大捷之后,成为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对象,要知道,炮灰营的人都是些什么人?

他们是囚犯,是西北三洲的一群死囚、马匪而已,这样的人,死不足惜,可就是这样的人,却在康城守卫战当中,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当一个为非作歹的囚犯,用鲜血,甚至是性命去洗刷他们的罪恶的时候,这样的人,即便曾经的是坏人,可也会被人记住。

至于俘虏营的人,更不用说了,他们手上沾染了多少鲜血,杀害了多少人,没人清楚,然而这群人也成为了他们的袍泽、兄弟、战友,难道真的只因为他们投降了吗?

不,他们是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让所有人都认可了他们。

放在以前,谁会想到这些人,谁又敢用这些人,然而许一凡敢,他不断敢用,而且还是无比信任的用,而这些人也没有让许一凡失望。

影响一个人,改变一个人很容易,可想要影响一群人,改变一群人,其实是很难很难的。

收留乞儿、孤儿,利用囚犯、马匪、俘虏作战,难道没有人想到吗?

当然有,古往今来聪明人很多,用大智慧的人也很多,可为何有人想到了,却没有去做呢?

追根到底,无非就是值不值得的问题。

与其花费心思和精力去收服这群烂人,让他们去作战,还要防备着他们,不如直接从其他地方征集正常人去作战,其效率更高,结果更好。

如果说这些,都曾经有人想到,甚至尝试去做过的话,那么甘州的这场变革呢?

这是一个皇权时代,也是一个修行者和妖兽共存的时代,在那些高来高去的修行者面前,别说平头百姓了,就是那些装备精良的将士,也不过是蝼蚁罢了。

很多人以为,许一凡能够这么快收拾掉甘州,清除掉渣滓,完全是依靠了镇西军和不良人,武英叡曾经也是这么想的,但是现在他却明白,许一凡真正的依仗,不是镇西军,不是不良人,也不是武英叡手中的镇南军,而是甘州的百姓。

武英叡在听完许一凡的一番话之后,久久没有说话,他已经可以预见甘州的未来了。

许一凡说的没错,甘州的问题很大,外力很难根除,只能治标,无法治本,想要解决好问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处理,这是历代朝廷派往甘州的刺史,最为头疼和感到无力的一件事。

这条路走不通,许一凡就另辟蹊径,走了另外一条路。

许一凡搬走了压在甘州百姓头上的大山,让他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沐浴到了阳光,哪怕这座大山只是暂时搬走,可他们看到了,就会滋生想法和野心。

武英叡看着平静的许一凡,没来由想起一件小事儿。

当初,许一凡在康城的时候,曾经跟将士们闲聊,说了一个愚公移山的故事。

故事并没有新颖的地方,许一凡随便一说,众人随便一听,权当一个故事来听,可现在回想起来,武英叡发现,许一凡思考问题的方式,跟所有人都不同。

愚公移山的故事,有人觉得愚公很蠢,明明不可能的事情,为何还要去做呢?想要去外面,直接搬家不就可以了吗?

也有人觉得愚公的精神很可敬,持之以恒,这是很多人都该学习的地方。

然而,武英叡却觉得,许一凡就是那个愚公,只不过,他并没有像愚公那般依靠个人的力量去挖山,而是利用群体的力量去挖山。

一个人挖山,可能一辈子只能挖一点点,可是一群人去挖山,那么这座山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挖空。

甘州的百姓,每一个人都是愚公,以前他们不知道山的那边有什么,也没想过去看看,所以他们大多数一辈子只能是农民,可现在他们看到了山的那边的风景,那他们就会去行动。

当第一个人开始挖山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的人去挖山,就像战场冲锋一样,当一个人开始冲锋的时候,剩余的将士也会跟着冲锋。

“听说你在甘州做了很多事情?”武英叡问道。

许一凡点点头,又摇摇头,说道:“是做了很多,但这些本来就是我们该做的,不是吗?”

武英叡闻言,再次沉默。

人们只看到了许一凡在甘州大开杀戒,只看到他在甘州搞一言堂,很少有人看到他在甘州都做了那些事儿。

扶持杨家成为甘州的第一世家,成为世家的代言人,这只是其一。

让朝廷派遣储备人才,接手甘州的官场,形成新的秩序,这是其二。

在云关镇修建军事要塞,开始大练兵,这是其三。

然而,许一凡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甘州有书院,可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甘州书院已经变质,沦为争权夺利的工具,至于说教书育人,已经成为过去,而这一次,许一凡这个不是儒家弟子的人,率先开刀的就是甘州书院。

整个书院,近三千人,其中有不少人被诛杀当场,还有半数以上的人,直接被逐出书院。

按理说,书院是儒家的地盘,朝廷管不着,而许一凡又不是儒家弟子,更加没有权利干预书院的事情,可许一凡偏偏干预了,而且还杀了不少儒家弟子。

很多人都以为儒家会出面阻拦,甚至为甘州书院的人出头,然而并没有。

许一凡只是宣布逐出甘州书院的弟子,但这需要纵横书院那边承认才行,而在许一凡做之后,纵横书院没有出面,但是那些被逐出书院的人,直接被纵横书院那边给划掉了名字。

剩下的那些书院弟子,则是被带回了纵横书院,被回炉重造,至于他们还能不能继续待在儒家,能不能出来,什么时候出来,那就不得而知了、

甘州书院来了新人,而且是各个大洲抽调的教习先生前来,他们的任务,不是传授学院学生知识,而是教他们做人。

同时,甘州书院对甘州所有百姓开放,只要你愿意读书,想读书,都可以进入书院,而书院也会好好教导他们。

除了书院之外,百货楼、四季楼,已经各大工坊,都纷至沓来,他们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着,影响着甘州百姓的生活,也给很多人有人其他的崛起,出人头地的机会。

另外,许一凡还把神机营在西北三洲的一套,搬到了甘州。

甘州是中原第二大粮仓,本身就具备很大的优势,而神机营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最关键的是,虽然到了春耕末梢,可无数荒地都被开垦出来,让很多百姓有了更多的土地可以耕种。

虽然头几年,这些荒地的收益很少,可只要坚持下去,那么在未来几年当中,这些荒地的产量肯定会上去。

以前说甘州是中原第二粮仓,有些名不副实,因为大部分的土地,都被荒废了,这不是百姓们想荒废,而是被迫荒废的,现在,这些土地再次被耕种起来,那么第二粮仓这个称谓,很快就会再次坐实。

类似的细节的还有很多,这也看得出来,许一凡为了这一刻,准备了很久,而许一凡说,即便他离开了甘州,甘州也乱不起来,不是什么虚妄之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