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炎不良人 > 第一千一十一章 镇西军反叛、甘州的一把火

第一千一十一章 镇西军反叛、甘州的一把火

三月十八。

鄜洲三万拱卫军一路南下,直奔涪州边境,跟镇南军展开对峙;

三月二十四。

六万镇海军,千里奔袭,直插巫州边境,跟镇南军展开对峙。

三月二十五。

瑶台洲五万地方军,从甘州边界一路向东,在南疆和涪州边界跟镇南军展开对峙。

同一时间。

十二万南唐军集结完毕,开始出南夷,挥师北上,兵峰直指巫州。

此时此刻,整个镇南军被重兵包围,使得整个镇南军人心惶惶,军心不稳。

最让人感到担心的是,在南疆边界养伤多年的武英叡,旧伤复发,突然病倒,卧床不起,北堂蛮负责主持镇南军政要务,而副将魏瞳亲率三千铁甲,进入涪州城守卫大将军府。

三月二十七。

镇南军副将北堂蛮,下令开战,镇南军率先跟鄜洲拱卫军交锋。

在北堂蛮率先开战之后,殷武带领着六万镇海军,第一时间对巫洲发起进攻。

一时之间,涪州、巫洲沦为战场。

镇南军反了!

这个消息一出,朝野震动,天下皆惊!

谁都没有想到,仅仅因为甘州之乱,镇南军居然选择了反叛。

在双方开战之后,距离涪州最近的兰州,选择加入镇南军,参与反叛。

随即,秦州和巴州,也先后加入镇南军,参与反叛。

原本只有二十万大军的镇南军,短短数天时间,就增兵到四十万。

在镇南军反叛之后,夏侯拓的镇北军,拔营起寨离开嘉州城,向北推进八十里,陈兵十万,跟北蛮遥遥相望,大有一副随时准备北上开战的架势。

与此同时。

原本驻守在康城的十万镇西军,开始集结大军,拔营起寨,一路向西挺进八十里,双方展开对峙。

才刚刚停歇不到一年的国战,就这样在多方和谈之后没多久,毫无征兆的再次濒临爆发。

大炎王朝这突如其来的骚操作,让很多人都看不懂,也看不明白。

因为镇北军的北上,北蛮王庭第一时间选择集结大军,跟镇北军相隔百里,遥遥对峙。

西域那边也是如此,双方都只是集结大军展开对峙,但也只是对峙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甘州之乱也好,还是新出的远古秘境也罢,都逐渐被人遗忘,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这次镇南军的突然反叛之上。

原本因为炎武帝强势出手,而老实下来的各大势力,在看到镇南军反叛之后,又开始左右摇摆,蠢蠢欲动起来。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世家集团的核心世家,在这个时候,不断没有搞小动作,反而加快了合作的步伐,但是,也有不少世家,在这个时候,公然选择南下,携带海量物资加入镇南军,协助镇南军的反叛。

在阴阳殿出世之后,不良人就展开了对江湖的清洗,很多江湖人士不是被诛杀,就是被通缉,而原本就是一盘散沙的江湖,更是被打的七零八落,而现在镇南军公然反叛,他们仿佛走到了主心骨,纷纷涌入涪州和巫州,协助镇南军作战。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势力之外,还有很多看不见的势力,在这个时候纷纷浮出水面,一时间,妖魔鬼怪,牛鬼蛇神开始粉墨登场。

从镇南军选择反叛开始,原本平静如水的中原,就像是油锅当中滴入一滴水一般,开始沸腾起来。

中原三十六洲,除了处于战火中心和边军交界的几个大洲之外,每个大洲,每个州郡,都出现了各种反叛势力。

有官员登高造反,有江湖人联盟,也有修行者参与其中,而各大王朝的谍子,还有那些来自遥远的不可知之地的人,都开始在这个时候浮现出来。

乱!

整个中原都乱套了。

如果说甘州之乱只是一个开始的话,那么现在的中原,已经呈现出群雄割据的场面。

以往那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表象,直接被人撕开,大炎王朝这个盘踞中原近千年的王朝,也暴露出它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弊端和矛盾。

直到这个时候,满朝文武才看到,大炎王朝的弊端和沉疴是那么的多。

王朝不过千年的诅咒,也在这个时候被人提起,很多人都感到绝望和恐慌。

然而,就在这个全魔乱舞的时期,有三个地方却陷入诡异的平静。

中原的中心长安、富甲天下的东海城,以及刚刚死了无数人的甘州。

长安很平静,不管是民间,还是朝堂之上,都无比的平静,当然,民间之所以平静,是因为久居长安的老百姓,已经安逸了太多年,他们并不担心长安会沦陷,也不相信镇南军有那个实力打到长安来。

至于说朝堂,这段时间,金銮殿上可谓是鸡飞狗跳,满朝文武百官在这个时候,也开始上蹿下跳,不管他们是为了大炎的基业,还是为了自己的官帽子,亦或者是自己的私心,这段时间都开始行动起来,唯独那位坐在龙椅之上的炎武帝,却像是个没事人一般,静静的坐在龙椅之上,看着朝中大臣们争论不休,吵得面红耳赤,甚至拳脚相向。

对于朝中的各项政务,李建民选择了放权,他就像是个局外人一般,置身事外。

在镇南军反叛之后,朝堂上出现了两种声音。

主战和主和。

主战派主要以年轻人居多,尤其是那些武将,这个时候都开始摩拳擦掌,纷纷请-命,要求出战。

主和派主要以年长者为主,十七年前的北伐,十六年前的玄武叛乱,两年前多以前的国战,都让这些人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每一场战争的开始,就是对国库的一种挑战,而现在好不容易平息战争,新的战争就爆发了,很多人都不想打,太烧钱了。

双方每天争吵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可就在这个时候,炎武帝却开启了春闱,新一轮的科举就在这样的情况开始了。

这一次春闱,不单单有科举,还有武举。

不知道是因为战争的缘故,这一次参与科举的人数,是以往的数倍,各洲各院,无数读书人纷纷涌入长安,参加这次春闱。

更有意思的是,即便是在不良人马踏江湖,甚至是血洗江湖的时候,在武举开启之后,很多武人也纷纷涌入长安,准备在长安一鸣惊人。

科举还是老样子,只不过科举的内容主要跟国战、天劫有关,而武举则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正常的武举,还有一部分是修行者的武举。

前者的看头不小,但也没有太新鲜的东西,而修行者的武举就很有意思了,各门各派,各个体系的修行者,这一次纷纷粉墨登场,在那擂台之上,手段迭出,他们实力怎么样,暂且不好说,但绝对非常的花里胡哨,打的很是绚丽。

这也是千百年来,寻常百姓第一次距离修行者这么近,这让很多人都为之疯狂。

南方的战争打的有多惨烈,长安这边就有多热闹,双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东海城这边也无比的寂静,说是寂静,其实是非常热闹的。

自从百货楼出现之后,东海城极其周边的城池,出现了很多工坊和商家,每天来往进出东海城的商人络绎不绝。

如果说长安是中原的政治中心的话,那么东海城就成为了经济中心,每天东海城的流水达到了一个极其惊人的地步。

除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之外,东海城的军事力量,尤其是航海能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曾经的东海三巨头,在海洲沦陷的那段时间里,居然诡异的联合起来,他们联合之后,打造了一支超强的航海舰队,无数海船被打造出来,然后开始探索大海。

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带回来很多新奇的消息,以及各种各样的特产。

这段时间,东海城最大的变化,就是来了很多土著,这些土著以前只是海角楼航海的附属品,意外收获,可不知道从什么开始,这些土著反而成为了出海的最大战利品。

对于这些肤色各异,长相各异的土著,人们在好奇的同时,更多的是鄙夷,然而,这些被带回来的土著,绝大多数都被言午堂吸收。

在许一凡离开东海城之后,言午堂的兵工厂以井喷式的状态,高速发展,而这些土著成为了最佳的劳动力,也成为了言午堂军团的一大兵源。

甚至在殷元魁再次回归,重建镇海军的时候,在镇海军当中出现了一支由土著组成的海上军队,色目军队。

这支色目军队的战斗力,比一般的炎军更强,尤其是在海上的时候,他们就是最好的向导,更是最强的士兵。

另外,东海城在这段时间,已经大变模样,被打造成了一座军事要塞和出海港口。

然而,这只是开始,在殷元魁重建镇海军之后,在登州、苏州、海洲、福州等地,各式各样的军事要塞,都在第一时间拔地而起。

以前,生活在沿海地区的百姓,出海打渔的时候,总是提心吊胆,预防着海盗的出现,然而现在不用了,以东海城为中心,沿海地带有舰队巡逻,极大的保护了沿海百姓的安全。

现在的东海,别说海盗了,就是土著都极少看到。

沿海地带,各种军事要塞的建立,已经让很多人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可这只是开始,在北方,嘉州城以北的地方,新的城池和要塞也在快速的建立当中。

但是,要论起建设速度,恐怕谁也比不了西北那边。

在炎军打下西域三洲之地之后,镇西军以康城为中心,开始在西边建立起了一座座崭新的军事要塞。

天劫降临,末法时期到来,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很多人都从朝廷的各项举动当中,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至于说甘州。

许一凡这位国师的出现,他在沉寂数月之后,再次亮相的时候,给所有人都带来了极大的震动,而很多人对许一凡的印象,也出现了极大的改观。

刽子手!

人屠!

杀神!

......

诸如此类的称呼,随着许一凡在甘州一代,杀人万余人之后而被人们贴上标签。

现如今,谈起许一凡,人们对他最大的感触,就是畏惧。

不,是恐惧!

这是一个比不良人还要可怕的存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把甘州捅了个通透。

聚集了无数罪大恶极之人的云关镇,已经成为过去,而甘州从官场到民间,从江湖到修行界,还要军队,都被血腥的手段阉-割了一遍。

在外人纷纷指责、咒骂、批判许一凡的时候,甘州的老百姓反而欢呼雀跃起来,因为那些以往骑在他们头上的大山,被人一一击碎,而他们也获得了难得的喘息机会,看到了久违的亮光。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只要他们还能勉强活下去,即便活的再难再苦再累,他们都不会选择反抗,因为畏惧,因为害怕,因为没有人站起来反抗。

甘州的百姓苦吗?

苦,很苦,相对于其他地方的人来说,他们可以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甘州势力盘根错节,往往那些大人物的一个小小念头,就会改变很多人的一生。

在过去的无数年里,不是没有人反抗,而是反抗的人很快就被杀死了。

没有比直面死亡,更让人感到恐惧的了,在看到那些敢于反抗的人,死在自己面前的时候,他们选择了妥协,选择了低头,一代人低头,就会导致无数代人低头。

当镇西军在甘州疯狂的杀人的时候,这些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是害怕的,是恐惧的,但在他们的心底,又是充满希望的,希望有人能够营救他们。

当看到无数曾经站在他们头上作恶的人,像死狗一般被拉下来的时候,这些人心中是激动的,是兴奋的。

千年暗室,一灯即明。

他们的世界黑暗的太久了,单单依靠光是不够的,他们需要火,一把燃烧整片天地的大火,才能点燃他们心中不知道被丢到什么角落,甚至都快被磨灭的希望和血性。

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

在镇西军和不良人不断屠杀那些为恶一方,横行乡里的势力的时候,很多地方开始出现了起义军。

起初只是一个人两个人,可很快他们就聚集了很多人。

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很渺小,可一群人的力量却很强大,这些人不是经历生死的将士,也不是身怀绝技的武夫,他们只是一个个面朝黄土背朝天,扛着锄头务农的农民。

当这些人出现的时候,汤义曾第一时间找到许一凡,询问许一凡该怎么办,要不要派兵去剿灭他们,然而,许一凡的回答是不用。

许一凡没有让军队去剿灭这些人,但也没有帮助他们,只是冷冷的看着他们。

星火燎原!

当这一场以上万人鲜血浇灌而点燃的大火熊熊燃烧起来之后,整个甘州彻底的沸腾起来。

其实,当许一凡出现在甘州城的时候,甘州的各大势力已经被收拾的差不多了,而当许一凡下令再犁一遍的时候,真正的主力不是镇西军,也不是玉门关的戍边军,更不是人人畏惧如虎的不良人,而是这些自发组建起来的起义军。

真正了解这片土地的,终究还是生活在这里的百姓。

人民的力量是极其强大的。

这个道理已经有无数先贤前辈们,用鲜血证明过的。

许一凡在抵达甘州城的第三天之后,他就下令镇西军和戍边军停止屠杀,开始有意识的引导和吸纳这些起义军。

许一凡可以给他们发泄心中愤恨的机会,但是,不能让这种无秩序的宣泄扩大,他们需要引导,也需要清理。

如果任由他们一味的屠戮下去,发泄下去,那么他们也会沦为怪物,甚至成为他们曾经最憎恶的那种人,这种情况,在起义军接连胜利之后,就已经开始出现。

甘州烂透了,与其在原有的基础上缝缝补补,不如打破它,正所谓不破不立,破而后立。

这场由许一凡发起,并且引导的变革,就结果而言,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短短大半个月的时间,许一凡聚集了近十万的军队,这支军队很杂,很乱,但是,他们也很纯粹。

在清洗的后期,许一凡让人开始对这近十万的军队,开始梳理、清查,从这十万人当中,挑选一万人出来,组成正规军,而这才是许一凡真正想要的。

十万人当中挑一万人,看似很困难,其实也很简单,把那些人云亦云、滥竽充数、浑水摸鱼,老弱病残,没有什么战斗力的人剔除出去,十万人至少减员了半数以上。

然后再把剩下的人,进行严格的筛查。

如此一来,近十万人到最后只剩下两万左右,这个基数比许一凡想象的要多一些。

当这支军队被筛选出来之后,接下来就是训练,魔鬼般的训练,在这个过程当中,又会剔除掉一部分人,到最后,能剩下多少真正有用的人,那就完全看天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