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炎不良人 > 第二百四十一章 崔东海的忧虑

大炎不良人 第二百四十一章 崔东海的忧虑

作者:鬼缔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3:46

第二百四十一章 崔东海的忧虑

大炎不良人第二百四十一章崔东海的忧虑常哲翰当天就动身回到了东海城。

在回到东海城之后,他直接去了刺史府,把抚仙山矿场这几天发生的一切,事无巨细的汇报了一遍。

崔东海听完之后,连续说了三个好,显然,他对许一凡在抚仙山矿场做的一切是很满意的。

其实,自从许一凡去了抚仙山矿场,那里发生的一切事情,崔东海都是一清二楚的,毕竟,增加生铁这么重要的事情,他不可能不上心,更何况,郡主对这件事也很关心。

对于许一凡在去矿场的第二天,就弄死了罗察,还有百余人,这在崔东海看来,完全不叫事儿,他从来不觉得许一凡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一个能够指挥不良人的人,而且还能够让他们心悦诚服的人,岂是什么简单之辈?

相对于罗察等人的死,崔东海反而对许一凡之后做的一系列事情,很感兴趣,也很好奇。

当初,许一凡在答应去抚仙山矿场的时候,曾经私底下找过崔东海,两个人进行了一次商谈,而商谈的内容,一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许一凡要绝对的指挥权,这一点儿,崔东海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不然,常哲翰堂堂一个府尹,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许一凡在矿场搞事情呢?

在这件事上,崔东海其实做了很多,他不但让府尹常哲翰陪着许一凡一起去了矿场,还给了许一凡一支百人的黑甲兵,另外,在罗察事件发生之后,崔东海这边也展开了行动,他找到了都蔚殷武,对守卫军进行了一次大整顿,清理了一批蛀虫出去,其中有人不但被赶出了守卫军,还给拖到菜市口砍头了,而还有一部分人,直接被关在大牢里面,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只是被赶出了守卫军而已。

这场突如其来,毫无征兆的大地震,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第二,许一凡找崔东海要了很多,其中就包括衣服被褥、生活用品,还有很多的粮食。

对于这些东西,崔东海虽然不知道许一凡到底要做什么,但是,他还是痛快的答应了,东海城很富裕,对于这些东西,是最不缺的,而生活用品,崔东海更是直接从百货楼拿货。

许一凡之前从官府这边拿走了十万五千斤生铁,这可不是白拿的,是需要真金白银的,但是,许一凡并没有给钱,而这一次,许一凡需要这些东西,崔东海就直接从百货楼拿货,用货物抵消一部分钱款。

当然了,除了香皂这些日用品之外,炼铁厂需要的砖块和水泥,包括钢筋,崔东海都是从东兴工厂拿的,前后算下来,许一凡的货款不但抵消了,还稍稍的赚了一笔钱,这也算是互利互惠了。

第三,许一凡要了一千人的名额。

这一千人的名额,是许一凡在帮助官府建造好炼铁厂之后,索要的报酬,对于这个要求,崔东海思索良久,最终也答应了,不过,不是一千,而是七百人。

对于许一凡在矿场说,事后要带走五百人这件事,其实是许一凡早就和崔东海商量好的。

矿场的那些人,他们本身就是罪人,其地位比一般的奴隶还不如,奴隶只要表现的好,是可以脱离贱籍的,可是,这喜人,一辈子都是罪人,除非遇到皇帝大赦天下,这群人才有可能脱离罪籍。

正是因为许一凡提前和崔东海谈好了这些事情,所以许一凡在矿场做的所有事情,才没有遇到任何的阻碍。

这一次,崔东海从常哲翰这里得知,许一凡还要人,他在沉吟良久之后,看着常哲翰问道:“依你看,炼铁厂那边,还需要增加人手吗?”

常哲翰想了想,摇摇头,说道:“具体的我也不清楚,不过,按照他说的来看,现在矿场的人手确实不足。”

崔东海闻言,没有说话,反而皱起了眉头。

“大人,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嘛?”常哲翰问道。

崔东海抬起头,看着常哲翰说道:“我隐隐的感到有些不安。”

“嗯?”

常哲翰一愣,立即问道:“大人何出此言啊?”

崔东海摇摇头,说道:“具体的我也说不上来,你有没有发现,自从那小子从兴安城回来之后,他就变了很多,做了很多事情,他好像很急切的样子,也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情,让他如此的急切。”

常哲翰闻言,也皱了皱眉头,说道:“会不会跟他在兴安城身负重伤有关?”

“可能吧。”崔东海沉默了片刻,最后说道。

“那人手的事情......”常哲翰见崔东海不愿意多说,他就转移话题问道。

“既然需要人,那就给他,刚好,前几天从守卫军清理下来一群蛀虫,现在正关在大牢里呢,你把他们送过去,另外,前几个月,我们不是抓了不少人嘛,反正关在大牢也是浪费粮食,把他们也送过去吧。”

“好,只是......”

常哲翰先是点点头,然后,欲言又止道。

“怎么了?”

“之前抓捕的囚犯还好说,我担心那群守卫军去了之后,可能会闹事儿,矿场那边......”

不等常哲翰说完,崔东海就说道:“这个不用操心,有黑甲兵在,这些人也不敢闹事儿,再说了,你不要小看了那小子,那小子如果狠起来,是很可怕的,他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那...好吧!”

听到崔东海都这么说了,常哲翰也没有继续坚持什么,反正,他也相信,那群前守卫军也不敢闹事,只要他们敢,那他就敢杀人,真以为谈谈府尹会没有几分脾气?

接下来,两个人又聊了一些公务上的事情,常哲翰就起身离开了。

他在离开刺史府之后,又去了一趟自己的府衙,把这几天积攒下来的公务处理完,然后,就去了大牢,直接把一大批囚犯,打包送完抚仙山矿场。

做完这些之后,他才回了一趟家。

在常哲翰离开之后,崔东海并没有急着处理公务,而是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天空,面露忧色。

崔东海此刻在想的还是许一凡的事情,对于许一凡,他越来越看不懂了。

自从这次回来,他就发现,许一凡好像变了很多,做事儿的方式十分的急切,而做事的手段,也十分的犀利。

抚仙山矿场那两三百人,许一凡说杀就杀了,虽然,杀人的是黑甲兵,可是,如果没有许一凡的默许,黑甲兵怎么可能会杀那么多人呢,更让崔东海感到吃惊的是,许一凡明知道罗察有背景,也有官职在身,可是,他还是弄死了罗察,当然,其杀人的手段很巧妙,让那些本来就对罗察无比仇恨的工人弄死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让崔东海想起了一件小事儿。

关于许一凡的资料,他手里也是有一份儿的,而许一凡在安民镇生活的事情,其中就记载了许一凡在年少的时候,曾经被一个流氓欺负过,而这个流氓最终也是被小镇的人活活打死的。

之前,这件小事并没有引起崔东海的注意,毕竟,当时在场的还有安民镇县令的儿子,打死一个流氓也很正常,可是,现在看来,这件事肯定没有那简单。

一个在年少时,就能借刀杀人,现在,同样的事情再次上演,他怎么可能不多想几分。

当然,这些事情都只是小事儿而已,真正引起崔东海注意的,还是两座岛屿的事情,一个是安寿岛,一个海通岛。

安寿岛被人占据了,而且上面出现了一群人数不少的海盗,说是海盗,其实,他们也没有打家劫舍,只是占据了岛屿而已,而这座岛屿是许一凡的,崔东海是知道的。

另外就是海通岛附近的东兴工厂,这座工厂在建造之初,他也是知道的,不过,并没有多想,可是,当东兴工厂开始运转的时候,他才发现,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工厂,却有如此大的能量。

许一凡之前从海角楼买来的一万名奴隶,除了一部分在百货楼和工坊干活的之外,其余的人,都被丢进了东兴工厂,可是,这么多人进去了,东兴工厂还在招人,这说明这个工厂很大,而且很缺人。

如果不是之前有不良人打过招呼,崔东海都要亲自去一探究竟了。

除了这些事情,让崔东海感到忧虑之外,还有一件事让崔东海感到十分的担忧。

在几天前,长安城发生了一件事。

这件事,说大也很大,说小也很小。

时隔十三岁,炎武帝在大朝会上,突然下了一道旨意,要找回失踪多年的大皇子,而且是不惜一切代价。

炎武帝登基已经十四岁年了,虽然,其年龄也不大,四十岁都不到,可是,自从十四年前,发生了五子夺嫡事件,还有十三年前的玄武叛乱事件之后,炎武帝几乎都没有正儿八经的下什么旨意。

每一任皇帝登基之后,有两件家事是备受瞩目的,一个是皇帝的后宫皇后的位置,另外一个就是子嗣问题,准确来说,是太子的位置。

然而,炎武帝登基之后,皇后早就定好了,正是当初的皇子妃,这一点儿,没有什么异议,可是,在子嗣问题上,前几年,还好一些,可是,最近这几年,一直有不少言官御史,不停的上奏折,要求皇帝多多临幸后宫的妃子,选秀纳妃,扩大后宫,为皇室开枝散叶。

可是,这个提议每次被提起,都被皇帝敷衍过去了。

炎武帝现在的后宫,跟之前的大多数皇帝比起来,简直是凋零的可怕,包括皇后在内,整个后宫也只有七名妃子而已,其中,有三名还是在其还是皇子的时候,就跟着他的女人,另外四名,也是在登基的时候,以及后来受不了言官和御史不停上书,才选秀纳妃的结果。

妃子不多,而皇子也很少,至今,也炎武帝也只有五个子嗣,其中还包括在十三年前,玄武叛乱之后,就失踪的大皇子。

五个子嗣,三男两女,抛开大皇子不说,剩下的皇子和公主,最大的也才十二岁,最小的也才两岁而已,虽然皇帝正值春秋鼎盛,可是,对于子嗣这件事,是备受关注的。

虽然,现在立储还早了些,可是,再过几年,也该立储了,国不可一日无君,而朝廷也不能一直没有太子,对于这两个皇子,很多人都是很看重的,但是,以防万一,很多人还是认为,皇帝的子嗣太少了,需要增加几个,更重要的是,剩下的这两个皇子,都不是皇后所生,而是嫔妃所生。

虽然,这些嫔妃在诞下龙子之后,得到了一定的封赏,可是,她们的地位并没有太过于突出,更重要的是,皇帝对这两个皇子,也不是特别的在意,当然,也不能说不在意,而是说,他对这两个皇子,并没有如何的去培养,最关键的是,没有把他们当成未来的储君去培养,这就很有意思了。

这几年,随着两个皇子慢慢的长大,已经有言官开始上奏,请求立储,当然,上奏的人只是极个别的,但是,这已经是一种信号了。

除了要求立储之外,这些言官还要求皇帝,扩大后宫,但是,每次都被皇帝敷衍过去了,可是,就在前不久,又有言官提出这件事之后,皇帝没有像之前那样,敷衍了事,而是就这个话题进行了讨论,准确来说,是发火。

“朕元符元年登基,元符二年,朕御驾亲征北蛮,把整个大后方交给你们,然而,你们呢?先是出了玄武叛乱,又出现了皇帝丢失的情况,十三年了,朕的儿子丢了十三岁年,你们在做什么?你们要朕给你们一个交代,那我的儿子丢了,谁给我一个交代?”

这是炎武帝的原话,当皇帝语气平静的说出这番话之后,整个大殿上,落针可闻。

整个大炎王朝,一个有三个禁忌,一个是十四年前的五子夺嫡,一个是十三年前的玄武叛乱,最后一个就是大皇子于皇宫内丢失的事情。

五子夺嫡自不必多说,这种皇家内部的事情,本身就是禁忌,在新帝登基之后,史官是不会如何记载的,但是,在新帝驾崩之后,这件事肯定会被记录在案的。

玄武叛乱这件事,在叛乱平定之后,炎武帝并没有禁止史官记录,但是,他却从不提起,而一旦有人提了,那就会惹怒龙颜,再加上,当初参与叛乱的众人,除了二皇子之外,其他人都死了,自然不会有人主动提起。

最后一件事,反而是皇帝最看重的一件事,自从大皇子丢失之后,皇帝就下旨寻找,可是,十几年过去了,却一直没有什么动静,虽然,皇帝没有在朝堂上主动说起这事儿,可是,每年都会有不少外出办差的不良人和官员,或杖毙,或当场绞杀,或随便找个理由就给处死了,而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去寻找大皇子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死的人越来越多,朝堂上的那些官员,都集体选择了沉默。

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丢了,都会去寻找,更何况是皇帝的儿子,所以当皇帝时隔多年,再次提起这件事的时候,整个朝堂再次禁声了。

之前,提出要求立储的,还有要求皇帝选秀纳妃的人,这个时候,都不言语了。

历朝历代,太子的人选,都是立长不立幼的,人们常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幺儿,就是这个道理,而一般立次子为太子的情况,要么是大皇子不堪大用,要么是其娘亲或者外戚,犯了大罪,从而被剥夺了这个权利,往往太子的人选,都是长子。

当然,如果其他皇子,表现的比大皇子要好很多,优秀很多,那么,这个太子的位置,也可能是其他的皇子。

当炎武帝下旨,不惜一切代价,动用全国的力量去寻找大皇子的时候,这就说明,皇帝是真的震怒了。

这件事本身,可能没有什么,说到底,就是皇帝的儿子丢了,他被百官逼急了,想要立储,可以,那你们把我的儿子找回来再说,找不回来,其他的都免谈。

对于有些人来说,这件事是一个机会,可是,对于有些人而言,这件事本身就是一场灾祸。

要知道,在元符二年,长安城丢失的孩子,一共有三个,除了皇帝的大皇子之外,还有惠王的儿子也丢失了,而惠王正是炎武帝的大哥,另外,还有叛将许淳的儿子,也在同一时间丢失了。

三个孩子,三个不同的身份,大炎王朝幅员辽阔,人海茫茫,想要找到大皇子,其难度可想而知,甚至大皇子现如今,是否还活着,都不得而知。

当年没有找到,现在十几年过去了,怎么找?如何找?找到之后,又该如何面对这个大皇子?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让人头疼。

崔东海之所以如此忧虑,是因为他知道,许一凡今年刚好十三岁,而许一凡从小是个孤儿,当年,他出现在安民镇的时候,恰好是大皇子丢失几个月之后的事情。

这一切的一切,难道真的是巧合吗?许一凡会是大皇子吗?如果是,那自己该当如何?如果他不是大皇子,而是惠王的儿子,或者叛将许淳的儿子,那又该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