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炎不良人 > 第八百七十一章 官场百态

大炎不良人 第八百七十一章 官场百态

作者:鬼缔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3:46

第八百七十一章 官场百态

最新网址:

历代王朝,百官想要崛起,往往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功名学问,一个则是军功,因王朝不同,两条路难易程度不同,同时,王朝所处的时期不同,侧重点也不同。

大炎王朝跟汉朝极其相似,都是以武立国,以儒治国,抛开文人的治国经略之外,首重军功,在汉朝时期,军功分为二十个等级,从而诞生了二十个爵位官职,杀敌越多,功劳越大,地位越是崇高,因此也有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说法。

在汉朝初期的时候,满朝文武当中,武将占据了绝大多数的位置,很多官员都是一路靠杀人杀上来的,很多寒门子弟凭借军功快速崛起,从而位极人臣,而其家族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汉朝的军事力量是在这近万年以来,所有王朝当中,仅次于武朝的王朝,而在汉朝之后,其他王朝始终没有人能超越汉朝,不过,这种崇尚武力的制度,用来一统天下,建立政权是极佳的策略,可若是在统一之后,还一味的尚武,那只会激化矛盾。

说起武将,人们对其最大的印象,就是能征善战,杀人如麻,粗鄙的屠夫,打天下他们可以,坐天下他们就不行了,军功等级制度的出现,使得很多读书无望的人,找到了新的崛起之路,甚至很多文人在看到这条‘捷径’之后,也纷纷弃笔从戎。

武将是靠军功说话,或者说是靠拳头说话,尤其是汉朝的官员,当年汉朝之所以走向覆灭,也是因为汉朝内部出现了极大的问题,问题的症结主要还是源于军功等级制度,导致整个汉朝分崩离析。

在汉朝中后期的时候,文官和武将的矛盾达到了白热化,武将和武将之间的矛盾也无比的尖锐,朝廷和百姓的矛盾更是无比的激烈,内耗极其严重,而汉朝末期的皇帝知道其症结之所在,也想过要去改变,可却有心无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整个王朝滑入深渊。

在汉朝之后,诸多王朝也极其重视军功,不过,有了汉朝的前车之鉴,军功等级制度也只实用于军队,官员分为九品十八级,文官武将都在此列,在战乱时期,武将的地位和权利往往要高于文官,而在和平时期,武将的地位和权利普遍都要比文官低一阶。

大柱国是武将最高的官职,是汉朝就开始设立的,不过,在大多数时候,大柱国只是一个荣誉官职,不长设,一般都是在各大王朝在开国之初,封赏那些劳苦功高的武将,而在王朝稳固之后,大柱国往往都成为了空悬着的官职,有的王朝甚至是没有大柱国这个官职的。

武将梦寐以求的三大官职,大柱国,上柱国,仆射,前两者不长设,仆射一职有的王朝称之为太尉,是跟宰相、丞相并驾齐驱的官职,三公之一,其权利在兵部尚书之上,是一众武将真正的扛把子。

大炎王朝建国近千年,仆射一直存在,担任此官职的人多达百余人,担任时间最久的是开国仆射,一共担任了七十八年,历经三朝,而担任时间最短的,只有三年,大部分仆射在位时间,也就在十几二十年左右,而房巨鹿是近数百年来,唯一一个担任过三朝仆射的人,又是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大柱国和仆射双重身份的人。

在房巨鹿之后,许淳的崛起,被很多人当成是第二个房巨鹿,认为许淳是最有可能接任仆射一职的人,而以许淳当年的经历和功劳而言,他在担任镇国大将军一职之后,等待一段时间,等房巨鹿慢慢退居幕后,他就可以接任了,没有人会有异议,反而觉得理所应当。

可惜,许淳没有等到那一天,在许淳之后,整个大炎王朝居然找不到第二个房巨鹿,也找不到第二个许淳,这不由得让人有些唏嘘。

但是,在这三年的时间里,随着时局的不断变化,新的武将逐渐展露头角,有六人有希望担当此任,除了三位大将军之外,一直在纵横书院读书教书的李承贤,从黄陵走出来的李建泽,以及新起之秀许一凡。

三位大将军虽说有希望担当此任,可机会不大,夏侯拓早期在兵部任职,在许淳离开镇北军之后,他就担任镇北大将军,在炎武帝北伐的时候,更是成为了兵部尚书,遥领兵部近两年,才主动请辞,如果炎武帝有意让夏侯拓担任仆射的话,当初就不会答应夏侯拓的请辞了。

镇南大将军武英叡也不可能,此人在行军打仗方面是可圈可点的,不过,此人十分的保守,无论是治军,还是作战一直都是如此,守成有余,进攻不足,另外,此人有他国血统,其母亲是北蛮人,虽说血脉论在大炎王朝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可在某些重要职位上,还是一个很大的缺点。

至于说殷元魁,在他还是镇海大将军的时候,仆射一职跟他没有多大关系,而在其担任征西大元帅的时候,也没有人看好他,可是,现如今却不同了,他连灭六国,打下了十八座城池,拿下了三洲之地,其功劳之大,一下子就盖过了夏侯拓和武英叡。

当初在封赏西北诸军士的时候,殷元魁成为镇西大元帅,算是撤掉了他镇海大将军的职位,秦之豹担任镇西将军,也就是说,将来执掌西北军权的肯定是秦之豹,镇西大将军这个职位肯定是秦之豹的,那么殷元魁的去处只有三个,要么像当年的许淳一样,回到京城担任镇国大将军,要么就是接替房巨鹿的仆射之职,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给其大柱国的头衔,外加其他的封赏,让其退居二线。

第三种可能性不大,现如今,乱世降临,正是朝廷用人之际,炎武帝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让殷元魁解甲归田,雪藏起来的,因此,在硕果仅存的三位大将军里面,殷元魁是最有可能接替房巨鹿的。

但是,殷元魁虽有大功劳,可他丢了海洲,还间接的葬送了镇海军,这是不争的事实,他若想接替房巨鹿的仆射之职,还需要再立新功,不然是没可能的。

另外就是李承贤、李建泽和许一凡这三个人了。

这三个人之所以被人提出来,原因有很多。

李承贤是越王李穗的嫡长子,既然他不会接替越王之职,那肯定需要另做安排,若李承贤只是一个死读书,读死书的读书人,那他一辈子就只能在书院当一个教书先生了,可李承贤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尤其是在兵法上,极有造诣。

跟一般纸上谈兵的读书人不同,李承贤在书院这些年,为朝廷培养出来了无数人才,其中很多都进入兵部和地方军任职,近两年多以来,很多地方军被换上去的将领,其中有半数都是他的学生、同窗,而这些人在军事才能都很有造诣,由此可见,此人的军事才能如何。

李建泽自然无需多说,昔年的皇子,后来的藩王,若是没有一定的能力,怎么可能参与到玄武叛乱当中去呢,若是没有能力,更不可能在叛乱失败之后,还有无数官员不惜以死为其求情。

不过,这二人都有一个顾忌,他们都是皇室中人,按照祖制,皇室成员是不能担任仆射的,更何况,李承贤是越王之子,越王本身就手握重权,若是在让他坐上了仆射的位置,那越王的权利就太大了,都危机到皇权本身了,而李建泽更不用说了,他可是有前科的,把其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说实话,没人敢放心。

当然,祖制是可以改变的,而顾忌也是可以消除的,只是看炎武帝怎么去想了,会不会重用他们,从今日早朝的情况来看,李建泽被重用是很明显的事情,就是不知道李承政会如何了。

至于说许一凡,他在领兵打仗这方面无需多说,可他想要担任仆射之职,至少还得二十年以后,最起码也要在等十来年,毕竟,他太年轻了,而在这期间,是需要有个人先接替房巨鹿位置的,因此,说是六个人,其实也就是三个人的可能性最大。

-

这天的早朝,可谓是平地起惊雷,很多官员此次上朝,以为重点是诸国使臣前来觐见炎武帝这件事,可没想到,真正的重点居然是炎朝内部的事情。

两年多以前的西征,罪人李建泽离开皇陵,未来的越王继承人李承德入京,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众人一件事,沉寂十多年的炎武帝终于要有所动作了,而事实也确实如此,从前段时间,关城的兵权交替,还有鄜洲城四大家族的轰然倒台,以及最近以及被人渐渐知晓的,朝廷对世家集团的出手,都看的出来,炎武帝确实要有大动作。

今日在朝堂之上,炎武帝让李建泽负责跟诸国和谈,就已经在向百官传递一个消息,朕要重用李建泽,重用一个曾经有谋逆之举的人,历朝历代都是不多见的事情,可百官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想去反驳,就连一向以怼人著称的御史和言官,今日在朝堂上都哑巴了,显然,他们早就得知了这个消息。

离开太和殿的大臣,此时都看懂了一件事,炎武帝打算动房巨鹿这个老泰山,房党要失势了。

这可是一个很重要的讯息,房党自房巨鹿崛起之后,就成为大炎王朝朝堂之上最大的党派,唯一能够与之抗衡的,只有当年的皇子党,以及在炎武帝登基之后,徐肱所在的徐党,即便是处于巅峰时期的许淳所在的许党,跟房巨鹿比起来,还是差了些。

房巨鹿除了是房党的领军人物之外,还有武将的魁首,更是世家集团最大的扛把子,因为房巨鹿所在的房家,也是出身世家集团,不过,自从房巨鹿崛起之后,就早早的把家族迁徙到了长安,算是跟世家集团划分清楚界线了,可是,世家就是世家,怎么可能那么轻易划清楚界线的。

鄜洲城之祸,四大家族的背后,可都是房家的影子,虽然这是这四大家族主动凑上去的,可还是跟房家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炎武帝要对世家集团出手,房巨鹿即便跟世家集团划清楚界线,也会受到牵连,可以这么说,想要动世家集团就必须先动房巨鹿。

在看清楚这一点儿之后,很多官员在离开皇宫之后,就开始思忖着如何应对接下来云波诡异的局面,是提前站队,还是尽快脱离房党,寻找新的靠山,亦或者是要不要趁机落井下石,上前踩一脚。

官场是个浑浊的大泥潭,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想要生存下去,除了自身的能力之外,还需要懂得察言观色,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坐在龙椅的那位想要做什么,然后跟着他的步伐走,只有这样才能屹立不倒。

于是,在退朝之后,整个长安城的官场就开始变得鸡飞狗跳起来,走关系的走关系,写奏折的写奏折,几乎没有人来能够专心做事儿了。

之前,在皇宫之内,李建泽复起之后,鉴于徐肱、房巨鹿都在,还有炎武帝盯着,没人敢主动靠近李建泽,可是,在出了皇宫之后,就有不少了第一时间前去李建泽的府邸,携带重礼,登门拜访。

若是以往,李建泽肯定不会见这些人的,可是,这一次,李建泽没有把这些人拒之门外,而是接见了他们,至于谈话的内容,大多数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话题,耳边马屁声不断,阿谀奉承的话此起彼伏,而李建泽面对这些都一一笑纳,一时之间,整个李府是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俨然一副喜庆的场面。

另一边,越王府那边也是差不多的光景,李承德在退朝之后,跑的最快,在离开皇城之后,他就想直奔许府而去,只是,此时的他穿着一身官服,就这样去,显然不太合适,于是,他就乘坐马车回到府邸,准备换身衣裳再出去。

结果,当他回到府邸的时候,就被府里的管家告知,府上有人来了,来的不是那些官员,而是这些官员家里的管家,这些管家都是携带重礼而来的。

对于这些人的到来,李承德只是过去露了个面,就转身离去。

待到他换好衣服出来的时候,出现在家里的就不是这些官员府邸的管家了,而是那些才下朝,就马不停蹄赶过来的官员们,这让李承德一阵的无语。

要知道,越王府虽然距离皇宫不远,可也不近,李承德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的,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即便如此,他还是被人堵在家里,心中除了无语,更多的还是厌恶。

可即便如此,李承德还是露出笑脸,跟这些第一时间前来拜访他的人,一一寒暄过去,上朝之前的李承德,跟上朝之后的李承德,完全是两个人,上朝之前,他就是一个纨绔子弟,吃喝玩乐,再如何的胡闹也好,胡作非为也罢,都不会有人说什么,最多被人诟病一句金玉其外,败絮其内而已,可现在,他的一举一动都被人盯着,关系的不是他一个人,而是整个越王府,虽然心中看不惯这些官员的嘴脸,可他还是要应付着,毕竟,越王再势大,也需要依仗他人的帮助,李承德想要平稳的接替越王的位置,跟这些人打交道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以后只会越来越多。

在跟这些官员谈笑风生的时候,李承德开始羡慕起许一凡,还是做个闲人好啊。

相对于李建泽和李承德这边的热闹,众星拱月,房巨鹿那边就显得冷清的多,也孤寂的多,这位已经九十多岁的老人,在离开皇宫之后,并没有走向马车,而是双手拢袖,就像一个普通的老人一般,缓缓走在那条十八里的御道之上。

仆人见状,大感意外,原本他是想上前提醒老爷上车的,但是,犹豫一下之后,他还是没有这么做,只是让人驾驶着马车静静的跟在后面,而他则在房巨鹿身后不远处紧紧跟随着。

上朝之前,御道两侧冷冷清清的,退朝之后,御道两侧却异常的热闹和繁忙,很多穿梭在府衙内外的官员,在看到缓步慢行的房巨鹿之后,表情千奇百怪,态度更是不一而足,有人假装没看到,选择无视此人,有人则是朝着房巨鹿遥遥行礼,也有人主动上前寒暄两句,但是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冷眼旁观。

面对这些人不同的态度,房巨鹿还是一如既往,直接无视过去,即便是面对那些主动上前寒暄的人,房巨鹿说话也不多,显然,房巨鹿还是那个房巨鹿。

树倒猢狲散,人走茶凉,这是官场最大的特点,其在位的时候跟其不在位的时候,待遇是不同的,变脸这种东西,不是只有戏子与女子才会,最擅长变脸的还是这些为官之人。

最新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