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炎不良人 > 第七百四十六章 西风楼,凤鸣苑,灵洲肥鱼

第七百四十六章 西风楼,凤鸣苑,灵洲肥鱼

西风楼。

很多人都以为,在皇权时代人们的生活是很匮乏的,其实不然,在皇权时代,虽然没有酒吧歌厅按-摩院这些娱乐场所,可也有不少娱乐场所,比如青楼勾栏画舫,茶馆酒肆赌坊。

鄜洲城位于长安的西北方位,比邻着长安,每日人来人往,行人络绎不绝的进出鄜洲城,给这座城池带来了异样的繁荣,尤其是在年关将至的时候,人流更是如此。

常言道,饱暖思淫-欲,在忙碌了一整天之后,青楼勾栏画舫和赌坊是最好的去处,在鄜洲城大大的青楼有十余个,这还是上的了台面的地方,若要是算上那些半掩门的场所,那鄜洲城的青楼就多了去了,而在这十余个青楼当中,除了潇湘馆这个无论在哪里都是头牌的青楼之外,还有几个本地人开办的青楼,西风楼就是其中一个。

青楼女儿十五六,翠掠云鬟妙装束。

千金学舞拜部头,新来教得凉州曲。

锦鞯少年被花恼,醉把金钗换香草。

西风楼前秋雁飞,舞衣狼籍花颠倒。

青楼往往跟读书人牵连甚广,青楼女子借助文人仕子的诗词扬名,而文人仕子借助她们得以获取名声,彼此之间都是相辅相成的存在,才子佳人有时候说的不是文人仕子跟良家女子的故事,更多的时候,还是说的是他们跟青楼女子的故事。

爱情故事,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是被人们传唱不衰的东西,尤其是以悲剧结尾的爱情故事,更是赚足了人们的眼泪。

西风楼如果单纯就规模和名气而言,自然无法跟把青楼生意遍布整个天下的潇湘馆相提并论,可若是从女子的质量,还有服务态度而言,西风楼是丝毫不逊色潇湘馆的存在,其中又以豢养肥鱼著称。

所谓的肥鱼,跟扬州瘦马很像,其精髓就在一个肥,一个瘦字之上,扬州瘦马天下闻名,是很多达官显贵争相争夺的女子,尤其是长安附近一带,若是谁家没有一房来自扬州的瘦马小妾,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这种说法虽然夸张,却也说明扬州瘦马的风靡程度。

肥鱼最早源于汉朝,那时候的人们普遍偏瘦,喜欢丰腴的东西,尤其是女色这方面,更是将丰腴这一词发挥到了极致,虽然不是以胖为美,却也差不多。

肥鱼最早在灵洲风靡,一方面是灵洲以西的女子,个子往往都十分高挑,骨架大,而这种女子想成为瘦马很难,即便瘦下来了,也很难看,而且因为骨架大,太瘦了手感不好,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硌得慌;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汉朝时期,汉朝的疆域很大,有很多西域和北蛮的女人进入中原,无论是西域还是北蛮的女子,身高往往都比较高,一般来说,都比中原人高半个头左右,而这些地方的女子,大多数都以肉食为主,身体自然无比的丰腴,而这些女子往往都备受有权有势的人追捧,导致很多本地的女子,也逐渐以丰腴为美起来。

肥鱼二字取自泸州的鲈鱼,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鲈鱼绝对是一道珍馐美味,而鲈鱼又以丰腴而著称,因此延伸开来,鲈鱼就用在了这些丰腴女子身上,只是这些女子并不是来自泸州,因此就取一个肥字,于是就有肥鱼的说辞。

扬州瘦马,灵洲肥鱼,在汉朝时期闻名天下,不过,养肥鱼可是个技术活儿,不但要吃得好,穿的好,住得好,还要时刻关注着她们的体重,若是太肥那就是胖,若是太瘦那就干巴巴的,正所谓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就是来形容肥鱼的。

因此,肥鱼虽然风靡于灵洲,可崛起于鄜洲一带,因此肥鱼又被人们称之为鄜洲第四宝,像欧阳奇身边带着的两个美娇娘,一个是扬州瘦马,还有一个就是灵洲肥鱼,这是标准纨绔的标配。

西风楼就是以豢养肥鱼而著称,他们在豢养肥鱼的时候,极其有讲究,除了从小训练她们要懂得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能歌善舞之外,在伺候人这方面,技术堪称一流,若论起玩这门技术,现代人玩的都是古代人玩剩下的。

凤鸣苑,是西风楼众多头牌之一苏小小的闺房,苏小小别看名字当中有两个小字,可她本人却一点儿都不小,尤其是胸前那两座山峰,是能跟秦山相提并论的存在,不过,此女身高不高,天生矮小,又长着一张婴儿脸,身材介于瘦马和肥鱼之间,若是放在其他女子身上,肯定是不伦不类,可放在她身上,却刚刚好。

苏小小年芳二八,正是如花似玉的年龄,她不是鄜洲本地人,却不是来自鄜洲以西,而是来自东边的沧州,她才来鄜洲的时候,也就七八岁而已,至于为何会从遥远的沧州来到鄜洲,这又是另一段故事了,其中心酸如何,不足为外人道也,当然也没人在意一个青楼女子的过往,但凡是沦落风尘的女子,谁没有一段不堪回首的伤心事儿呢。

论长相,苏小小不是西风楼最好的,论身段,她也不占据优势,论文采,西风楼比她有才气的女子,不敢说一抓一大把,可也不少,论技术,那就更无需多说了,一个每次接客完都要哭哭啼啼的女子,技术能好到哪儿去,可是,她依旧是西风楼的头牌之一。

苏小小在少女初长成之后,她开始开门接客的时候,第一个客人就十分的了不得,鄜国公的第五子唐正归,**一夜五千两,这还是只是作为入幕之宾的价格,若是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单单那一晚的消费,至少有七八千两之多,不愧是鄜国公家的公子,简直是豪无人性啊。

苏小小接客不多,毕竟是头牌,不是谁想睡就能睡的,一个月三十天,她至少有大半个月都是闲置的,可就剩下的十来天的时间,她给西风楼带来的利润,是其他女子的数倍不止。

在众多客人当中,有三个人是常客,一个自然就是唐正归了,另外两个是叔侄二人,不过看起来更像是爷孙俩,老的老的走路都需要拄拐,如此年迈,还来青楼,真可谓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啊,亦或者说是宝刀未老,至于年轻的那个,长相如何,相貌如何,外人不曾知晓,其常年头戴斗笠,但是,听其说话的声音,还有其身材来判断,应该是个十几岁的少年郎。

这叔侄二人,每次来的时候,都是二人同行,来了也不找别人,就只选苏小小,按理说,这种一凤战二龙的戏码,在青楼当中是不常见的,尤其是头牌,倒不是难为情,而是跌价儿,影响姑娘们的身价,可有时候银子是个好东西,只要钱到位,没什么是不可以的。

这叔侄二人,外人不知道他们的身份,反正很有钱,相当的有钱,只知道他们姓唐,其他的一概不知,而类似于这种低调而不为人熟知的有钱人,在哪个地方都有,看起来有钱的不一定有钱,看起来没钱的不一定真的没钱,财不外露,低调行事的有钱人大有人在,也没有多少人去深究什么。

青楼本来就是声色犬马的地方,娱乐场所,主要就是玩得开心,苏小小那张婴儿脸,虽然独特,可也不是多么罕见的事情,别的不说,单单潇湘馆就有数名类似的女子,而西风楼在苏小小成名之后,也开始培养了数名这样的女子。

在苏小小刚成名的时候,因为唐正归的一掷千金的举动,确实有很多人选择苏小小,可时间长了,回头客都少了许多,毕竟一碰就哭哭啼啼的女子,初见确实很动人,觉得有趣,可次次如此,那就很扫兴了,更何况,男人都是喜新厌旧的动物。

对于苏小小这种情况,西风楼的老-鸨不是没有把其换下来的想法,只是,有唐正归这个大纨绔在,她想却也不敢,外人可以编排鄜国公,可没人真敢瞧不起鄜国公,反正单靠唐正归一个人,就足以养活苏小小了,于是,对于苏小小这种大半个月都不接客的情况,老-鸨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权当没看到好了。

这个月月初的时候,唐正归几乎是天天来,在凤鸣苑腻歪了十来天,最终被其大哥拽着耳朵给提溜出来了,这才作罢,在唐正归离开之后,没过几天,那个头戴斗笠的少年,就一个人从后门进来了,然后就在凤鸣苑住下了。

这对叔侄除了头几次来的时候,是从正门进来的,其他时候都是从后门而入,而这种情况,在青楼很常见,正所谓,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嘛。

少年来了之后,直接掏出了几根大金条,说是要在凤鸣苑待一段时间,老-鸨对此虽然有些不情愿,觉得这有些坏规矩,可是看在那金灿灿的黄金面子上,也就勉为其难的答应下来了,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苏小小在服侍完唐正归之后,就又开始养膘不接客了,反正没有其他人来,有这么一个大主顾在,也是可以的嘛。

就这样,这个少年就在凤鸣苑住了下来,天天足不出户,二人腻歪在一起,真可谓是郎情妾意浓啊。

凤鸣苑位于青楼最里面的一栋单独的院子,院子不大,很是幽静,一般头牌都有这样的院子,院子大小,装潢如何,往往都根据这些女子的身价,还有她们各自的特点而设计的。

凤鸣苑内还有一个小院,院中种植了两棵梧桐树,树不大,却异常的喜庆,常言道,凤非梧桐不栖,凤鸣苑,凤鸣苑自然是有凤凰在,院中有梧桐也很应景,而这两棵梧桐树可不是西风楼的手笔,而是唐正归的手笔。

此时,已经是夜深人静,正是床上打架的好时机,可凤鸣苑的房间内,情景却很特殊。

房间陈设简单,看似简朴,却很奢华,琴棋书画,古玩珍宝样样都有,而且样样都是精品,而这些东西自然又是那位小少爷的手笔了。

此刻,在房间的一张书案背后,有一男子正提笔在一张地图上写写画画,而在男子身边,有一身穿素色衣服的丰腴女子,正在研磨,随着其手腕的转动,其胸前两座沉甸甸的蒲团,也随之摇晃,在烛火的照耀下,让人见之眩晕,此女正是苏小小。

男子很年轻,大概只有十七八岁的样子,长相俊朗,却天生白发,不单单头发是白的,连带着眉毛都是白的,少年白头,想必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只是,男子这俊朗的脸颊,却异常的苍白,像是多年没照射过阳光一般,配上白发,别有一番韵味,另外,其脸上有一道伤疤,伤疤并不在正脸,而是在右耳旁边,伤疤并不算太大,用头发就可以遮掩住,可男子偏偏没有遮掩。

此刻,男子神色冷峻,身上散发着一种阴冷的气息,其呼吸平稳而悠长,却无声无息,若是闭上眼睛,根本都察觉不到此人的存在,仿佛是个活死人。

男人姓唐,名蓟,现年二十五岁,却在不见天日的密牢当中生活了二十年,他是一名武夫,宗师境界,还是一名修行者,四品初期,而且还是一名剑修,纯粹剑修。

唐蓟无父无母,更没有兄弟姐妹,唯一算是亲人的,也只有一个拄拐的阿公,那个经常陪着他来这里的老人,也姓唐,是唐居中的弟弟唐过。

唐过这个名字,在外人耳中很是陌生,即便是在唐家,也是寂寂无名之辈,可要说起唐居易,很多人可能都会来上一句,那不是唐家最有文采的大才子嘛。

唐家这百余年间,出了不少人才,当年的唐知理,后来的唐居中和唐居易,还有这一点的唐芳歌,都是人才,可以说是家道中兴,然而,这些人才当中,现如今还活着的,只有唐居中和唐芳歌,剩下两个,一个头颅被埋在鄜国公府的大门前,一个现如今已经死在了唐府当中。

唐居易,年少成名,文韬武略直追当年的唐知理,他的领路人正是唐知理,很多人以为当年杀死唐知理的,是唐居中的父亲,其实不是,真正杀死唐知理,亲手割掉他脑袋的,是年仅九岁的唐居易。

唐知理是剑修,唐居易也是剑修,而唐蓟也是剑修,一门三剑修,放在任何一个世家,都是中流砥柱的存在,可事实并非如此,唐知理惨死在自家人手里,唐居易更是在唐知理死后,行走天下,只为寻找一个人,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唐知理的儿子。

唐居易在行走天下的时候,名声不小,可很快就销声匿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在唐居易流落在外的那些年,他做了什么,经历了什么,无人得知,只是在二十多年前,已经是老人的他,拖着残缺之躯,带着一个三岁的男童回到了唐家,成为了唐家的马夫,而那个孩子就是唐蓟。

唐蓟从来到唐家,就很少出现在众人的视野当中,他的住宅很特殊,就在唐家的密牢当中,近二十年如一日,从未离开过,直到三年前,在唐正归逐渐长大之后,他才得以出来。

唐居易先后离开过唐家三次,第一次是击杀唐知理的时候,第二次是在三十多年,他曾回到唐家之后,又悄咪-咪的离开了,最后一次大概是在十多年前的时候,在此之后,他再就一直待在唐家,而其最后一次离开的时候,蓟州越王府多了一个傻子。

唐蓟的一身剑术,都是唐居易亲自传授的,此刻,在书案上放置着一把剑,说是剑,其实更像一根铁皮-条-子,这就是唐蓟的佩剑,也是他父亲,更是他爷爷的遗物。

都说十年磨一剑,他用了二十五年磨剑,现在也该是拔剑出鞘的时候了,唐蓟这次出来,目的只有一个,杀一个人,当他拔剑出鞘之时,就是他身死之际。

“我们一起离开这里好吗?去一个没有人认识你我的地方,男耕女织,过完这辈子好吗?”苏小小看着眼前这个阴冷到骨子的男人,开口说道。

对于苏小小的话,唐蓟头都没抬,更是懒得言语,只是轻轻地摇摇头。

苏小小见状,满眼的绝望,明知道是这个结果,可她还是忍不住开了口。

“你真的要这样做吗?”

唐蓟点点头。

“你会死的。”

唐蓟再次点点头,并没有因为这句话而有任何的表情变化。

“你杀不死他的。”

这一次,唐蓟终于有了表情变化,抬起头,看了一眼身边的女子,开口道:“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呢?”

“可我不想你去。”

“你想不想那是你的事儿,跟我无关。”

唐蓟的话,就像一把锋利无比的刀子一般,深深地刺在女子的心中,她眼中噙满泪花,声音沙哑道:“当真无关吗?”

唐蓟没有去看女子,重新低下头,看向桌子上的地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