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炎不良人 > 第七百三十九章 欧阳家族的危机

大炎不良人 第七百三十九章 欧阳家族的危机

作者:鬼缔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3:46

第七百三十九章 欧阳家族的危机

大炎不良人第七百三十九章欧阳家族的危机沈言被誉为大炎第一言官,有人将其称之为獬豸,炎武帝更是在私底下称其为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戏称茅石。

大炎王朝虽然以武立国,可相对于其王朝,大炎王朝在言论这方面,还是比较宽松的,不会因言获罪,也有不杀言官的潜规则。

当然,任何一个王朝,都有其弊端所在,虽然大炎王朝不会因言获罪,可在之前的灭佛,灭道的活动当中,还是有不少人,因为言语不当而被拖到午门斩首,在那段时间里,私藏佛经道籍,都会受到责罚,在灭佛和灭道最严苛的时候,还兴起了一段时间的文字狱。

所以说,在皇权时代,没有什么是一定的,也没有什么规矩是不可以打破的,只是,那次灭佛灭道行动之后,虽然把佛门和道教驱逐出境了,可也让大炎王朝遭受重创,在后来的皇帝上位之后,对待佛门和道教变得逐渐宽容起来,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才有了不杀言官的潜规则。

所有规则和秩序的缔造,都是以鲜血和性命作为铺垫。

在不杀言官的规则出现之前,历代言官大多数都是选择明哲保身,即使需要说点什么也会斟酌再三,把话说的密不透风,溜光水滑,充分体现了高超的政治智慧,毕竟,话说不好,可是会掉脑袋的。

可是,在不杀言官的潜规则出现之后,因此言官的风险降低了很多,说得好能流芳千古,说不好最多不过是个贬官,因此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言官,什么事情都去弹劾,而这样的结果就是,很多事情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大部分人的精力都放在了吵架辩论上面,甚至在最严重的时候,出现朝令夕改的滑稽场面。

可是,到了炎宗帝在位的时候,这位从九子夺嫡当中一路杀出来的帝王,开始大大的削弱了御史台的权利,说话可以,但是得小心说话和做事,虽然说不好不会杀头,可做不好事儿,可是会砍头的,这让很多想借此扬名的言官不敢像以前那般啥也不管,看到不顺眼的就去弹劾。

到了炎惠帝、炎文帝和炎武帝这三代君王在位的时候,对言官的权利有所增加,这也导致言官逐渐崛起,不过,虽说权利有所增加,可说不好话,做不好事儿,而丢官罢职的言官也大有人在,沈言只是一个例外而已。

人们戏称沈言为獬豸,是因为獬豸是上古时期的一种妖兽,而且是依附人族的一种圣兽,,据说其长得像麒麟,能分辨是非曲直,善恶忠奸,发现奸佞就会用角把他顶倒然后吃下去,是“公平正义”的化身。

沈言作为御史台大夫,在其为官的这四十多年的时间里,被其弹劾的官员茫茫多,可以这么说,凡是有资格站在金銮殿上的官员,都没有不被他弹劾过的,当然,那些不在金銮殿的官员,也有很多被其弹劾的,其中有些人因为其弹劾,丢官罢职,甚至是被处死的,这种人不在少数,而有的的人离开了长安,被外放到其他洲为官,混的好坏就看他们个人能力了,还有些人则至今还位列朝堂之上,他们不但没有被责罚,反而被重用起来,其中就包括宰相徐肱,还有仆射房巨鹿等等。

在沈言这一生当中,有两个人他不曾弹劾,一个是大柱国许淳,还有一个就是藩王越王,这二人沈言只见过许淳,但是,许淳从踏入政途开始,一直到他因谋逆而被诛,二人都不曾私底下见过面,更不曾有过言语交流,而越王李穗就跟不用说了。

在许一凡想着沈言这个人的时候,欧阳奇也趁机把欧阳家族的危机一一道来。

这件事,起因是十五年前的那场玄武叛乱,不过不是叛乱本身,而是叛乱平息之后发生的一件事儿,这件事跟大皇子有关。

在元符二年,玄武叛乱发生之后,炎武帝的嫡长子,李建业的儿子,还有许淳的儿子,在那场动-乱当中丢失,同时,在这三个丢失的同时,跟其同一年出身的孩子,在长安还有很多,也在那场动-乱当中丢失,其中就包括欧阳鹤轩的大儿子。

很多人以为欧阳奇是欧阳鹤轩的嫡长子,其实不是,在欧阳奇的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不过,不是欧阳鹤轩原配所生,而是小妾生的。

当时,叛乱发生的时候,欧阳鹤轩正好带着小妾在长安办事儿,恰好遇到了那场叛乱,而他们的孩子也在那时候丢失了,事后,当叛乱平息之后,开始追查皇子和叛党余孽的时候,有不少孩子被找到,但是,找到的却全都是尸体。

在那场叛乱当中,除了许淳等人的残党旧部之外,还有一股神秘的势力,在暗中争夺那三个身份非比寻常的孩子,长安城内丢失的那些孩子,全都是用来掩护这三个孩子离开长安的障眼法,据事后统计,长安城当时丢失的孩子,有百余人,男女皆有,而找到的只有十之七八,其中大部分孩子在被找到的时候,男孩无一例外都死了,女孩有的死了,有的还活着。

按理说,欧阳鹤轩自己丢了孩子,在面对朝廷盘查的时候,应该如实道来,可他并没有,他选择隐瞒了这件事,他只是承认自己的小妾怀孕了,但是却对外说孩子天夭了,也就是流产了,那名小妾更是死在了长安当中,欧阳鹤轩说是难产死的,可事实却是,她是被欧阳鹤轩亲手杀死的。

沈言弹劾的事情,不是欧阳鹤轩隐瞒不报自己曾有一子的事实,而是他曾经去过如烟别苑,这才是欧阳家族真正的危机所在。

如烟别苑是皇家别苑,同时又是皇家禁地,是在李建业登基称帝之前就建立的,不过,那个时候,如烟别苑只是一个皇家院落,还不是禁地,可是,在其开始夺嫡并且登基之后,如烟别苑就沦为了禁地,在十六年前,玄武叛乱发生的时候,如烟别苑成为了一片火海,最后沦为一片废墟,虽然在之后重建起来了,可依旧是禁地般的存在。

如烟别苑里有什么,是何人的居所,住着什么人,这些问题至今都是谜,有人说,如烟别苑是炎武帝称帝之前的潜邸,类似于东宫太子府的存在,也有人说,如烟别苑是炎武帝用来金屋藏娇的场所,就像盖庭鹜在关城的金雀楼一样的地方,还有人说,如烟别苑是皇家用来囚禁妖女梦流烟的囚笼。

总而言之,关于如烟别苑的传说很多,可事实真相到底是什么,无人可知,但是,有一件事值得注意的是,当年炎武帝初登大宝,选择御驾亲征,北伐北蛮的时候,皇后、藩王李建业的王妃,还有许淳的妻子,都待在如烟别苑当中,在玄武叛乱发生的时候,如烟别苑被付之一炬,里面的人据说一个都没逃出来。

炎武帝在回到长安之后,曾经下令刑部和大理寺,汇同不良人,共同调查如烟别苑失火的事情,凡是跟如烟别苑有关系的人,不管是守卫也好,还是奴仆丫鬟也罢,即便是挑柴送菜的人,都被这三大机构找到,逐一问话。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些人在被他们找到带走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有人说他们被以叛党的名义给诛杀了,也有人说他们被囚禁在某个地方,可能是大理寺的密牢,也可能是不良人的死牢,还要有人说,这些人被训练成了一支特殊的部队,分散天下各地,寻找那失踪的三个孩子。

沈言弹说欧阳鹤轩进入过如烟别苑,看似是天方夜谭,毕竟,一介商人,没有任何功名在身,别说进入皇家别苑了,就是靠近半分,就会被驱逐,甚至当场格杀,然而,事实确实,在那场动-乱当中,寻常人进入皇家别苑,也不是不可能。

沈言说的这番话,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他这十多年来,不惜耗尽家产的不懈努力之下,才得到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在前段时间,更是被不良人证明了其真实性。

沈言之所以这么做,不单单是为了寻找到大皇子,更重要的还是为了寻找到许淳的儿子,这位一生不曾有朋友,也不曾有子嗣的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许淳的儿子,这件事,满朝文武都知道。

这条消息来源,是源于曾经给如烟别苑送过菜的菜农口中得知的,而这个菜农恰好又是沈言的邻居,二人算是半个朋友,这个老人也没有子嗣,在临终前的时候,硬撑着一口气,等到沈言,然后把这个埋藏了很多年的秘密说了出来。

只是,让人感到疑惑和不解的是,在沈言拿到如此充分确凿的证据之后,炎武帝却没有什么表示,更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在沈言说起这件事之后,当天晚上,那个菜农的家就失火了,而这个菜农的所有存在的证据和痕迹,在第一时间被抹除的干干净净,就仿佛这个人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一般。

不但菜农在京城的一切痕迹被抹除了,其九族也在第一时间消失无踪了,百来号人居然在第一时间消失无踪,出手之人的力量之庞大可想而知,而在大炎王朝能做到这一步的,似乎只有那位身着龙袍的男人了。

在沈言离开御书房之后,炎武帝召见了欧阳睿,二人在御书房密谈了半个时辰,期间谈话无人可知,因为御书房内只有他们二人,不但太监宫女都被驱逐了,就连隐藏在暗处的影卫,都罕见的被挥退下去。

欧阳睿在离开御书房之后,先是去户部坐值,下值之后,他就直接离开了长安城,回到了鄜洲城,回到鄜洲城之后,欧阳睿和欧阳鹤轩在书房待了两个时辰,然后这位年岁不小的老人,又连夜赶回了长安。

在这之后,长安城还是长安城,欧阳睿还是欧阳睿,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受到影响,而沈言也罕见的消停下来,不在弹劾任何人,这让满朝文武很是不习惯,但是,因为这个变化,使得朝堂上的气氛变得诡异起来。

本来,这些事儿,欧阳奇是不知道的,可是,在前不久,关城内乱的事情传到鄜洲城之后,欧阳鹤轩找到了这个嫡长子,语重心长的说了一番话,言语之间有交代遗言的意思,最后就是让欧阳奇想办法,无论如何也要找到许一凡和李承德,请求他们帮忙。

听完了欧阳奇这番讲述之后,许一凡的眼神变得迷离而深邃起来。

对于欧阳鹤轩的大儿子,当年到底是早夭了,还是出现了别的变故,许一凡并不是很关心,想必欧阳奇也不会太在意,许一凡关心的地方有六个。

第一,如烟别苑为何沦为禁地?当年那场玄武叛乱发生之后,为何如烟别苑会被殃及,还有如烟别苑内居住的到底是何人?以及当时聚集在如烟别苑的女人,除了当今皇后之后,其他人好像都死了,那皇后娘娘又是如何幸存下来的呢?

第二,抹除菜农存在痕迹的人到底是谁?会不会是炎武帝?如果是炎武帝的话,他又为何要这么做,既然做了,为何不做的干净利落一些,比如想个办法处死沈言,然后以雷霆手段收拾掉欧阳家族,这种事情对于一个皇帝而言,想要做到,轻松的很,更让许一凡感到不解的是,菜农只是给如烟别苑送过菜而已,他又能知道多少呢,还有他说的哪些话,到底是不是真的,还有待商榷。

更重要的是,菜农既然曾经跟如烟别苑有过关系,那当年刑部、大理寺和不良人三家协查之下,为何漏掉了此人呢,到底是无意间漏掉的,还是有人故意为之的,亦或者这个人跟如烟别苑其实没有什么关系。

如果抹除其痕迹的人不是炎武帝,那这个人又会是谁呢?他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一个跟如烟别苑有关联的人,却成为了大炎第一言官的邻居,这件事本身就值得推敲。

第三,从现在的情形来看,炎武帝似乎并没有要追究这件事的想法,欧阳家为何说他们危在旦夕呢?难道他们真的参与了当年那场叛乱,或者说,他们没有参与叛乱,而是参与了皇子失踪的事情。

若是这样的话,在三大机构十多年的追查之下,怎么可能一点儿痕迹都不显露出来,欧阳家族有这样的实力吗?

许一凡看着欧阳奇,眯起眼睛,暗暗摇头,欧阳家族没有这样的实力,若是有的话,欧阳睿现在也不可能只是一个户部主事。

假设欧阳奇说的这些都是真的话,那有一点儿是可以肯定的,欧阳鹤轩当年在京城,肯定做过些什么,或者是看到了些什么,亦或者他知道了某些事情,而他知道的事情,才是欧阳家族真正的危机所在。

第四,即便欧阳奇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可这跟许一凡还有李承德又有什么关系呢?

李承德不去说,他是越王之子,本身就是皇家成员,越王的职责是镇守蓟州,不会干预王朝权利的更迭,即便他想干预,皇帝也不会答应的,满朝文武大臣也不会答应,若是李承德真的帮欧阳家说话,那欧阳家只会死的更快,更彻底。

而许一凡跟这件事也没有什么关系,先不说他跟欧阳奇才认识,即便是老相识了,在这种可能被牵连的情况下,也不会轻易选择出手的。

对于功利心极强的许一凡而言,欧阳家族还不值得他如此冒险,即便他愿意帮忙,能帮到多少,尚未可知,甚至还可能因为他的帮忙,使得这件事变得更加复杂。

最让许一凡想不通的,还是欧阳鹤轩为何要让欧阳奇来找自己,他自己为何不来,而且既然到了家族生死存亡的时刻,想请许一凡帮忙,办法也有很多,为何选择在包袱斋,以那种蹩脚至极的手段引起自己注意呢?

还有最后一个地方。

想到这儿的时候,许一凡抬起头,看向坐在一旁静悄悄,充分扮演着一个吃瓜听众的诸葛独孤,事关欧阳家族生死的大事儿,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那为何他要让诸葛独孤在场呢,而且从一开始的时候,欧阳奇的目标好像就是诸葛独孤,或者说,欧阳奇一直以他的方式,在把诸葛独孤推到许一凡这边。

这就很有意思了。

诸葛家族是襄洲的世家,欧阳家族是鄜洲的世家,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关联,为何欧阳奇会如此不遗余力的把诸葛孤独牵扯进来呢?

从欧阳奇屏退所有人之后,其下跪也好,祈求也罢,诸葛独孤就像是个局外人一般,对欧阳奇的话丝毫都不感到意外和惊奇,这让许一凡很疑惑,同时也很好奇,但更多的还是谨慎和戒备。

此时此刻,许一凡有种置身棋盘,有人在以他为中心下棋的感觉,这让许一凡很是不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