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炎不良人 > 第七百二十三章 委屈的李承德

大炎不良人 第七百二十三章 委屈的李承德

作者:鬼缔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3:46

第七百二十三章 委屈的李承德

出了关城之后,道路就变得无比的通畅起来,虽然使团队伍的人数不少,可携带的辎重不多,使团每到一个地方,就有人提前安置好一切,这些事情无需许一凡操心,自然有人去做。

在抵达灵洲之前,许一凡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李承德的马车之上,二人时而闲聊,时而饮酒作乐,下下棋,打打牌,作作画,日子过的也算悠闲。

在冬至那天,队伍在一处驿馆休整,下车之后,许一凡要来了不少食材,亲自和面剁馅儿,包了一顿饺子,还做了汤圆和烧腊,使得这支在风雪天也要赶路的队伍,在旅途当中也过了一个冬至。

虽然是风雪天,可队伍的前行速度不慢,只过了四天时间,就抵达了灵洲城。

灵洲城还是一如既往的繁华和热闹,因为接近年关,很多人都在为过年做着准备,因为西北那边正在大建设,很多去往西北的商队,都会在灵洲城这边歇息,这也给灵洲城带来了很大的利益,不说别的,单单就灵洲城的客栈,几乎天天爆满。

当然,许一凡他们来了灵洲城,自然有驿馆客栈给他们居住,在队伍进入灵洲城的时候,灵洲刺史更是亲自来迎接,对方如此做派,自然不是冲着许一凡而来的,而是奔着小王爷李承德来的。

灵洲刺史得知李承德要来灵洲城的时候,直接把刺史府腾了出来,让李承德入住,只是,李承德没有答应,他只是入住了一个叫沁园的大庭院。

沁园的主人是一个叫卫子晋的豪门大户的府邸,算是灵洲城最有钱的人家之一,在得知李承德要入住沁园,卫子晋在短短一个时辰之内就搬离了沁园,扫榻相迎,迎接李承德的到来。

卫子晋年龄不小了,现如今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别看他年龄不小了,可身子骨还十分的硬朗,据说此人喜爱吃肉,顿顿要有肉,无肉不欢,另外,有传言说,卫子晋老当益壮,宝刀未老,都六十多岁的人了,还能夜御二女。

按理说,有着这种生活恶习的人,怎么也是一个大腹便便的胖子,可当许一凡见到此人的时候,发现卫子晋并不胖,当然也不瘦,身高中等,体型中等,保养的极好,若不是那一头银发暴露了他的年纪,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六十来岁的老人。

在马车抵达沁园的时候,卫子晋带着祖孙三代人,跪倒在地,行那三拜九叩的大礼,这让旁人很是诧异,然而许一凡却并不感到意外。

卫子晋虽然落户在灵洲,可他的祖籍却是蓟州,其祖上原先只是蓟州的一个小门小户,家底算不得殷实,不过跟越王府走得近,帮助越王府生财,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从一个小门小户逐渐做大,然后就离开了蓟州,来到灵洲扎根,而李承德选择沁园,显然不是没有一番考量的。

卫子晋一家世代从商,其家底十分的殷实,哪怕是作为一个外来户,可在灵洲城内,卫子晋所在的卫家还是首屈一指的富贵人家,在之前西北战局胶着,瘟疫肆虐的时候,卫家出力不少,运送了大量的物资进入康城,至于这背后有没有越王的授意,那就不得而知了。

面对行此大礼的卫子晋,包裹严实,走出马车的李承德,只是瞥了卫子晋一眼,就径直进入到了府邸当中,而卫子晋却没有丝毫的怨言和不满,连忙招呼人帮忙。

沁园很大,房屋众多,安排使团的人入住,丝毫没有什么问题,当然,大部队肯定不可能入住沁园,他们自会有人安排。

在诸多房屋院落当中,李承德选择住在名叫芭蕉坞的院落当中,而慧缘一行人则被安排在静尘室的院落当中,而许一凡则毗邻住在麒麟苑的院落当中。

对李承德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位年龄不大的小王爷,最希望的就是芭蕉了,只是,芭蕉一般生长在南方,性喜温暖,耐寒力差,在北方和西北极难看到,即便有,也异常的珍贵,可是在蓟州的越王府内,就有一个芭蕉苑的院落。

芭蕉苑内种满了芭蕉,单单为了让这些芭蕉长期存活,每年都需要花费不菲的银两,而李承德最喜欢在下雨天,或者下雪天待在芭蕉苑内,听那雨打芭蕉之声。

卫子晋显然对这位小王爷的脾气秉性相当的了解,在李承德到来之前,就第一时间弄出了一个芭蕉坞,由此可见,卫家的财力之雄厚。

李承德的到来,对于灵洲官场而言,自然是一场盛事,有不少官员在李承德刚刚入住沁园,就递交了拜帖,只是,对于这些官员的拜访,李承德一个都没有见,而理由也很简单,身体抱恙,需要静养。

对于李承德,因为知之甚少,很多人都不清楚他的脾气秉性,在被婉拒之后,这些官员也都识趣的离开了。

入住芭蕉坞之后,李承德就坐在窗边,单手托腮,斜着脑袋,看向院中刚刚种植不久,还绿绿葱葱的芭蕉树,愣愣发呆,侍女司棋站在李承德身后,手指轻柔的帮其揉捏着太阳穴。

像李承德这样的富贵子弟,无论走到哪儿,身边都不缺丫鬟侍女,他对身边人亲近,可也不会学那些文人仕子,事必躬亲,若什么事情都需要他自己来,那他这个小王爷当的岂不是很无趣,很辛苦。

书桌之上,放置着几本泛黄的古籍,这是前不久,他大哥李承贤差人送来的,随着古籍而来的,还有一封书信,书信当中,李承贤并没有责问李承德为何离开蓟州,而是询问他在离开蓟州之后,该读的书籍可曾读完,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好好读书,到了京城他要检查李承德的功课。

这封家信的到来,让李承德很是郁闷,他自从离开蓟州之后,一路上就顾着游山玩水了,那里还记得读书啊,虽然离开的时候,带了不少书籍,可这些书籍现在都在长安城的府邸当中,好不容易出来看看,看书?不存在的。

然而,现在大哥的家书来了,李承德想不读书都不行,因为有人监督他,此刻丫鬟侍书就开口道:“公子,该读书了。”

“嗯。”

李承德闻言,轻轻地嗯了一句,可他的目光依旧落在院内的芭蕉树上,丝毫没有去翻阅书籍的打算。

侍书对此也见怪不怪,而是走过去,拿起书,看着李承德说道:“若公子无心翻书,奴婢读给公子听。”

“嗯。”

见李承德点头,侍书就翻开书籍,轻声细语的读了起来,至于李承德有没有听进去,那就尚未可知了。

其实,李承德很聪明,尤其是在读书这方面,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很多书他翻一遍就能记住,即便此刻他慵懒的坐在那儿,看似没有去听,可侍书读的那些内容,他一字不落的全都记住了。

李承德更多的心思,不在这些书籍之上,也不在如何给大哥回一封家书之上,而是这次长安之行上。

此次,李承德离开蓟州,除了是想要去见好兄弟许一凡,顺便看看三哥李承政之外,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入京面圣,可李承德不想入京,因为他很清楚,他入京之后意味着什么。

李承德不想入京,他也不想许一凡入京,或许别人不知道许一凡的真正身份,李承德却知道,当然,他也是在离开蓟州的时候才知道的。

许一凡的身份很特殊,他一旦入京,很多陈年往事就会被重新翻开,而一旦翻开这些事,就意味着京城要迎来一场新的动荡,会死很多很多人的,而在长安毫无根基可言的许一凡,想要在长安立足,是何其的困难。

就目前许一凡的人脉关系,他在京城的靠山不多,齐若兮算一个,徐肱算半个,至于六部当中的兵部,只能算小半个,而许一凡要面对的可是整个大炎王朝,差不多半数以上的官员和世家,他拿什么跟那些人斗?

齐若兮跟许一凡关系甚好,长公主李钰凝虽然执掌内库,势力很大,可她不见得会为了许一凡而出手,至于说徐肱,许一凡确实救了他女儿,然而,作为一朝宰相,他不会因为家事而轻易站队的,他需要看陛下的意思。

兵部可能会为许一凡出言,然而,兵部不是镇西军的兵部,它是整个大炎王朝的兵部,即便有人愿意为许一凡出言,那也是少数人,在这种情况下,许一凡基本上是孤立无援的存在。

当然,许一凡也不是真的一个靠山都没有,毕竟他是不良人的提司,有这个身份在,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招惹他的,然而,敢跟不良人硬刚的人不是没有,而且还不少,如果仅凭不良人,许一凡终究还是势单力薄了些。

李承德要做的就是想尽办法护住许一凡,这不仅仅是他跟许一凡是朋友的关系,更是越王和他先生的意思,有他在,可保许一凡性命无忧,可这还远远不够。

李承德自从知道许一凡的身份之后,他一直想不通几个问题。

第一,不良帅肯定知道许一凡的身份,可既然他知道了,为何还要把提司腰牌给许一凡?

要知道,不良人提司不是谁都可以担任的,成为了不良人提司,将来是可以执掌不良人的,可如此一来,岂不是说,不良帅不想让许一凡的身份曝光,可既然不想曝光许一凡的身份,又为何不遗余力的栽培他,让他不断建立功勋呢?

第二,当今陛下肯定也知道许一凡的身份,既然知道,为何在前十几年,他不管不问,什么都不做,而现在许一凡已经名声鹊起了,他依旧还是不管不问,炎武帝到底在想什么呢?他对许一凡到底是什么态度,这让人琢磨不透。

第三,他爹越王的态度也很古怪,历代越王都极少插手朝政大事,也极少为了一个人而兴师动众,可这次,在许一凡身份没有曝光之前,越王就已经开始落子了。

在得知许一凡身份的那一刻,李承德开始怀疑一件事,那就是多年前,他跟许一凡那次在太白山的偶遇,之前,他一直以为那是偶遇,可现在看来,那并不是偶遇,而是一场精心安排,却让人看不出任何痕迹的相逢。

李承德想不通的事情还有很多,在见到许一凡之后,李承德就一直在劝说许一凡不要去京城,尽管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年,许一凡在离开安民镇的时候,李承德就知道,许一凡不可能在像个普通人一般,悠哉的过完一生,崛起于东海城,成名于西北,一个是大炎王朝钱财最多的地方,一个是兵峰最锋锐的地方,掌握了这两个地方,基本上就掌握了人和,而他的身份,又无形当中占据了地利,现在唯一欠缺的就是天时。

既然许一凡一定要入京,那李承德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可是,当他收回目光,看向桌子上那封家信的时候,他又无比的郁闷和无奈。

李承贤在家信的最后,语气很严厉的提醒李承德,不要画蛇添足,他现在最好什么都不要做,做的越多,错的就越多,而许一凡的处境就会越危险,虽然李承德不明白这是为何,可他相信李承贤的话。

想到了这些,李承德就回过神来,打断了侍书的读书声,开口问道:“安然在做什么?”

正在给李承德按-摩的司棋,停下动作,说道:“许公子正在院中走桩练拳。”

“《搬山拳》?”

“是的。”

“这拳谱很有名?”李承德好奇的问道。

“在江湖上有一定的名气,不过,熟悉的人不多,此拳谱是从武朝流落在外的拳谱,几经易手,被魏常侍所得,算是一本上佳的拳谱。”司棋轻声道。

“我家有拳谱吗?”

“有,观海厅了不少天下武功秘籍,修行功法,单单拳谱就不下百余种。”

“有比《搬山拳》还好的拳谱吗?”

“自然是有的。”

李承德闻言,眼前一亮,转过头,看向司棋说道:“你熟读观海亭那么多的武功秘籍,默写几本下来,我好送给安然。”

司棋闻言,摇摇头,笑着说道:“默写拳谱不难,可武夫习武,拳谱只是其次,并不是拳谱越好,就越有用,找到适合自己的自己的,更重要,《搬山拳》虽然不是最有名的拳谱,可目前对许公子而言,却是最适合他的。”

“武道一途,不是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嘛,可以多给他几本拳谱,让他借此砥砺武道啊。”

司棋再次摇摇头,说道:“公子说的没错,它山之石确实可以攻玉,但是,对于纯粹武夫而言,拳谱还在其次,武夫想要走好那条路,与他人切磋,如此砥砺才最有效。”

李承德闻言,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是不是可以让战无双给他喂拳啊?”

司棋闻言,则哑然失笑道:“公子,你太过于心急了,许公子才刚刚练拳,连入门都不算,而战无双浸淫武道多年,此时就让他喂拳,还为时过早。”

“那教拳呢?”李承德不死心的问道。

“武夫想要登高,需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教拳只会限制他的成长,让其原本宽敞的阳关大道最后变成独木桥,公子若真的是为了许公子好,最好还是不要如此做。”

听到司棋这么说,李承德顿时有些悻悻然,不在说什么。

司棋看到这一幕,则抿嘴一笑道:“公子也无需担心,许公子虽然起步较晚,可他悟性极好,而且有姜前辈在其身边,肯定不会出岔子的,公子且宽心。”

“我知道了。”

李承德闻言,只是撇撇嘴,然后站起身,说道:“走,去看他练拳去。”

说着话,就要朝外走去,然而,侍女侍书却挡在了李承德面前,轻声道:“公子,今日的功课还未做完,还不能出去。”

此话一出,李承德脸上的肌肉一阵的抽搐,他真的不想读书啊,太枯燥,太乏味了。

“我就去看看,看完就回来读书。”李承德笑着说道。

侍书却看着李承德,笑着摇摇头。

“要不带上书,我们一边看他练拳,一边读书?”

侍书还是坚定的摇摇头,就李承德那跳脱的性子,若是让他出了这个房门,到了许一凡那边,别说读书了,听书都不会去听一下。

作为丫鬟,侍书本不该这样的,可是,没办法,这是世子交代的任务,她不得不执行下去。

李承德还想在开口说些什么,却听到侍书开口道:“公子,你就别为难奴婢了,只要你做完功课,想去就去,奴婢绝不拦着。”

看到站立在面前的侍书,李承德沉默片刻,狠狠瞪了一眼侍书,然后愤愤转身,坐回窗边,从侍书手里拿过书籍,开始低头看书,那模样要有多委屈就有多委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