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炎不良人 > 第三百三十章 大捷下的危机

大炎不良人 第三百三十章 大捷下的危机

作者:鬼缔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3:46

第三百三十章 大捷下的危机

大炎不良人第三百三十章大捷下的危机夏已过秋已至,转眼之间,时间就到了八月中旬。

自西征军出发之后,全国上下都在关注着这场战争的结果,而随着殷元魁的接连捷报传来,全国上下顿时陷入了一阵狂欢当中,对于之前西征的兵败还有海洲的沦陷,都抛之脑后。

其实,在这次西征展开的时候,很多人对于皇帝任用殷元魁为西征大元帅,是颇有微词的。

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也是正常的,大炎王朝五位大将军,除了殷元魁没有太多的功勋在身在外,其他的四位大将军,可都是功勋彪炳的存在。

镇北大将军夏侯拓,镇守北方二十余年,抵挡了北蛮一次又一次的叩关,劳苦功高,镇南大将军武英叡,镇守南方十余载,其功勋不在夏侯拓之下,而已经阵亡的镇西大将军秦嘉涆,更是在西北镇守了近二十年,他跟西域的战役,大大小小加起来有数百场,其功勋更是不言而喻,至于曾经的镇国大将军许淳,虽然成为了叛将,可是,他可是有着常胜将军的称谓,而唯独殷元魁,这些年来,一直待在东方,管理着镇海军,现如今,镇海军还叛变了,说对殷元魁担任西征大元帅没有意见,那是不可能的,只是,皇命不可违,既然炎武帝选择了任用殷元魁,其他人除了在茶余饭后谈论几句,也不敢多说什么。

说实话,对于这次西征,其实很多人还是不看好的,尽管每个人都希望这场大战可以胜利,可是,从之前的西征兵败,再加上镇海军的叛变这件事出来之后,对于西域,很多人还是很警惕,还带着几分畏惧的成分在里面。

不过,这些担忧和警惕,以及畏惧,都随着西征军在西域的接连大捷而被冲散了,很多文人开始各种吟诗作对,赞扬西征军的勇猛无敌,而武将则直接干脆的多,就是喝酒。

这些人在赞扬殷元魁不愧是国之栋梁的时候,自然也要咒骂贬低前任征西大将军秦嘉涆的昏庸无能,骂其酒囊饭袋的大有人在,说其不配为镇西大将军的人自然也不少,至于秦嘉涆之前在西北边境,辛辛苦苦镇守了近二十年的功勋,被人们选择性的遗忘了。

秦嘉涆的谥号是忠文,看似不低,其实,在武将的谥号当中,这可算不上什么好的谥号。

文官谥号比较多,共计三十三种,正、贞、成、忠、献、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

其中,排在前面的就是文正,文贞了,这两种谥号,是文官终其一生都想要得到的谥号,只是,真正能够得到这两个谥号的文官,却屈指可数,在大炎王朝近千年的历史上,除了少数的几个人得到了文贞这个谥号之外,也只有一人得到了文正的谥号,而这个人就是大炎王朝的开国宰相郑居中。

文官谥号分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分为十一种,大多数文官的谥号,都在是中等或者上等末位选取而已,至于文正、文贞之后的几个谥号,很少有人获得,当然,也很少有人获得下等的谥号,因为一般有这种谥号的人,基本上都被砍头了。

武将的谥号相对于文官来说,就要少很多了,只有文官的一半而已。

武将谥号分为两等,一等谥号以武打头,共计八个,分别是宁、毅、敏、惠、襄、顺、肃、靖;二等谥号以忠打头,总计也是八个,分别是文、武、定、烈、简、肃、毅、敬。

大部分武将,都会选择以武打头,功勋卓著的人,会在一等的谥号当中选取,而功勋一般,或者碌碌无为的人,也会以武打头,在二等谥号当中选取一个,而一些生前职位不高,但是,功勋卓著的武将,会以忠字打头,在一等谥号当中选取一个,算是对其一生的肯定,很少有人会以忠打头,又在二等谥号当中选取谥号的,因为这是对一个人一生的否定。

秦嘉涆的谥号忠文,看似是对其一生的肯定,但是,其实算是一种恶谥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把大炎二十万将士,葬送在了西域。

在西征兵败传回京城,关于对秦嘉涆的谥号,朝堂上是争论了很久的,很多人都提出,给其忠烈的谥号,忠烈放在现在,那绝对是一个褒义词,可是,放在古代,可是一个贬义词。

除了忠烈这个谥号之外,还有人提出,给秦嘉涆忠敬的谥号,不过,最终在一众大臣的商议之下,给了秦嘉涆忠文的谥号,虽然不是什么好谥,但是,也称不上什么恶谥,算是不高不低的一种谥号。

本来,忠文这个谥号并没有什么,可是,在殷元魁这接连大捷的情况下,很多人都觉得,秦嘉涆这个忠文的谥号都过于高了,应该改成忠烈最好。

不过,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秦嘉涆戎马一生,总共五个儿子,其中有两个都战死沙场了,其中他的大儿子,在上次西征的时候,就战死在了白莲佛国的王城之下,他和父亲秦嘉涆背对背作战,杀敌一百八,最终力竭而亡的。

更没有人知道的是,在此次西征当中,秦嘉涆年仅二十五岁的三儿子,还有年仅十六岁的四儿子,就在西征军当中,而且是急先锋。

秦嘉涆五个儿子当中,除了小儿子只有十岁,无法参军之外,剩余的两个儿子,都在此次西征军当中奋勇杀敌。

当然了,可能有人知道,只是,他们选择性的遗忘了而已,但是,真正记得他们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

-

东海城!

虽然这段时间,许一凡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安寿岛上做实验,但是,对于此次西征的战事,他还是无比关心的。

在殷元魁带兵再次灭掉漪汾国、羌国,也终于拿下了白莲佛国之后,许一凡第一时间就得到了相关的情报,对于这些捷报,许一凡并没有表现出多么兴奋的态度。

作为一个当过雇佣兵的许一凡而言,殷元魁这次西征之所以这么顺利,原因有很多,其中,最终的有四点。

第一,漪汾国、羌国,之前已经被秦嘉涆给踏平了,虽然,在短时间内再次复国了,但是,这两个国家,疆域不大,人数也不多,勉强复国,也没有多大的战斗力,至于白莲佛国,在经过上一次的战役之后,本身就伤筋动骨的,他们能拿出来的兵力其实不多。

第二,西域王国众多,除却白莲佛国之外,漪汾国和羌国都算是小王国而已,灭国就灭国了,无伤大雅的事情,大不了,等到战役结束之后,在从其他的王国划分出来一部分疆域给他们立国,或者直接并入其他的王国,而这一次,殷元魁带着三十万大军,是一路横推而去,人数众多不说,其军威士气,正是巅峰时刻,而周围的王国,虽然也出兵协助了,但是,人数都不多。

第三,之前出现在白莲佛国王城之外的重甲兵,还有僧兵,这一次都没有出现。

第四,自然是大炎王朝这一次西征,准备的无比充分,再加上有许一凡提供的一批军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炎军的作战能力。

这些原因结合起来,才有了这次大捷,而在此之后,殷元魁又接连灭掉了白莲佛国附近的两个小国,但是,捷报也到此为止了。

从许一凡得到的情报来看,西域面对大炎王朝的这次西征,选择了退让的态度,而出现这种结果,只有两种可能性,要么,西域知道打不过炎军,选择了退让,算是一种变相的妥协,要么,他们在计划着一项更加重大的行动,而这次行动,可能跟上次他们歼灭秦嘉涆的二十万大军差不多。

相对于前者,许一凡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只是,这种可能性暂时没有出现,许一凡也只是想一想而已,毕竟,他又不在前线,没有第一手情报资料,很难做出判断,现在的这些判断,无非就是纸上谈兵罢了,许一凡只希望殷元魁能看到这一点儿,不要做出愚蠢的决定。

不过,在许一凡看来,殷元魁现在做的这一切,他已经成功从洗刷了自己身上的罪名,只要稳扎稳打,保存下现在的战果,应该是不难的。

夏天过去了,秋天到了,又到了收获的季节,而新一轮的局势变化,也随之展开了。

就在殷元魁携带三十万大军,一路平推过去的时候,北蛮终于坐不住了,他们开始集结兵力,准备南下。

北蛮这么做,原因有三。

其一,秋天来了,冬天还会远吗?一旦进入冬天,北蛮就会出现粮食短缺的情况,如果这个时候,不趁机发动战争,进行一番掳掠的话,那他们这个冬天就会很难熬。

其二,西域战败了,对于北蛮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如果双方打的旗鼓相当,北蛮自然乐的看好戏,可是,现在西域表现的犹如一块豆腐一般,这就让北蛮看不下去了,他如果这个时候不出兵给炎军制造一些麻烦的话,那等到炎军收拾完西域之后,下一个就是北蛮了。

其三,是因为祭祀出世了,从五月份开始,北蛮就出现了大量的祭祀人员,他们的出现,就代表了长生天的旨意,这让北蛮不得不选择南下。

同一时间,南唐也开始蠢蠢欲动,根据无名传来的消息,南唐早在六月份,就开始集结兵力,在七月份,已经有大军出现了南夷和大炎的边境上,双方已经开始了小规模的战役,虽然看起来不痛不痒的,但是,这都是试探性的攻击。

可以说,现在的大炎王朝,面临的是三线作战的情况,眼下来说,这种情况还不算严重,只要殷元魁继续保持这种胜利的态势,那么,对于大炎王朝就是有利的。

朝堂之上既然决定了西征,肯定想到了现在这个局面,肯定有相对应的应对之法,目前看来,一切都在可控的范围当中,之上,许一凡却隐隐的感到有些不安,至于这份不安到底缘起于哪里,暂时还说不清楚,很大程度上,还是来源于西北。

-

在这段时间里,海洲一切都很正常,却也很不正常。

方士出世之后,只是拿下了海州,策反了镇海军而已,对于海州附近的几个洲,他们都没有染指的打算,就此沉寂下来了。

许一凡这边忙的热火朝天,不但的从各地挖人、征兵、开设分店,方士这边却彻底的安静下来。

曾经被烧毁的四季楼,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建造完成了,其样式没有多大的改变,只是建筑材料不同罢了。

对于东海城的人来说,在吃过了四季楼的饭菜之后,长时间不去吃,还是十分怀念的,在四季楼再次开业之后,四季楼的生意堪称火爆,几乎是座无虚席,而之前四季楼的九大残联,也再次被挂了出来。

只是,现在海洲的局势,天下的局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很多读书人的关注点,已经不在这些对联字画上面了,更多的还是在国家大事上面。

文人喜欢谈论国事,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事情,而随着这次西征大捷,他们在四季楼吃饭的时候,谈论最多的还是西征的局势,很多人都在猜殷元魁这次西征,能够灭掉几个王国。

就目前知道的情报,殷元魁已经连续灭掉了五个王国了,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成绩,很多人都在打赌,殷元魁这次至少能灭七国,有人说至少九国,更有人说,殷元魁会率领炎军,打到南陀山去,总之,对于西征的结果,在他们看来,不会发生什么变化的。

因为有剑阁的存在,百货楼和四季楼已经开始遍地开花了,除了海洲附近的几个洲之外,百货楼和四季楼已经入驻剑洲了,其触角已经触碰到了汴洲、陈洲、洛洲,正在朝着京城而去。

而随着百货楼的不断建立分店,许一凡获得的财富,正在与日俱增,可是,许一凡还是缺钱,很缺钱。

首先,海通岛上的军队,吃喝拉撒睡,各种训练的器械、装备,都需要钱、

其次,许一凡现在手下的人可不少,光奴隶就有好几万人,再加上那些给他干活儿的工人,这个基数是庞大的,而养活这么多人,也是很耗费钱财的。

另外,东兴工厂正在不断扩大,而各个工坊也在不断扩建,这些都需要钱去支撑的。

最后,安寿岛才是一个真正的无底洞,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钱,全被许一凡砸在了安寿岛上,至于这些钱都做了什么,没有几个人知道,就算知道这件事的人,也对许一凡的一些做法表示看不懂。

为了获取更多的财富,许一凡又放出来了不少东西,比如玻璃,比如琉璃,还有很多其他的一些小东西,而这些东西的出现,都给众人带来了新的感觉,总之,在短短的数月时间里,许一凡放出来的东西,可谓是太多太多了。

也是在这个时候,所有人才意识到,许一凡身上藏着不少好东西,他们除了选择跟许一凡合作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之前,跟着曹家一起对付许一凡的蓟修杰,还有裴婉慧,不知道是因为海洲发生了变化,还是因为得到了他们被后人的指使,也纷纷选择跟许一凡合作,合作的诚意非常足,许一凡也没有为难他们的意思,只是在某些方面,故意抬高了一些价格之外,并没有对他们做什么。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面发展,然而,新一轮的变化,也在这个秋末冬初的时候发生了。

殷元魁在灭掉白莲佛国之后,又接连灭掉了附近的三个王国,两个小王国,还有一个和白莲佛国差不多的王国,但是,这也是殷元魁此次西征,灭掉的最后一个王国了。

在灭掉了康国之后,一直选择退让态度的西域,终于开始反击了。

西域这一次,集结了五十万大军,虽然这五十万大军,是由众多王国拼凑出来的,但是,就人数而言,炎军这边是不占据优势的。

西征开始的时候,炎军有三十万大军,在连续灭掉六国之后,三十万大军,只剩下了二十万左右,虽然,大炎王朝在第一时间补充了一部分兵源,但是,西征军的大军还是没有恢复到三十万的规模。

三十万对五十万,看似可以打,然而,事情也不是这样的,因为西域的这五十万大军当中,有近二十万的僧兵,这个数目是之前秦嘉涆面临的僧兵的三倍左右,除此之外,对方还有一支五万的重甲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