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炎不良人 > 第二百九十九章 人生百态

大炎不良人 第二百九十九章 人生百态

作者:鬼缔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3:46

第二百九十九章 人生百态

大炎不良人第二百九十九章人生百态除夕夜本来就是一个无比热闹的节日,尤其是都蔚府和刺史府,今晚更是热闹非凡。

随着赵公公携带圣旨,进入东海城,先后去往了刺史府、都蔚府还有沧海别苑,各种消息已经快速传递开来,在这个没有太多娱乐活动的时代,随随便便发生一件事,都会引起人们的关注,更何况,京城来人了,而东海城的官场就那么大,于是,在赵公公去往客栈住下之后,东海城大大小小的官员,都逐一去往刺史府和都蔚府进行道贺。

刺史府!

天还没有完全黑的时候,就有不少官员登门拜访,一方面,是祝贺崔东海加官进爵,官职虽然没有改变,但是,对于这些在体制内混的人来说,既然已经封爵了,那升官还远吗?如果不是镇海大将军殷元魁去了京城,准备西征的事情,而海洲还需要有人坐镇一方的话,估计崔东海已经升官了。

另一方面,则是提前拜年了,一般时候,都是在元旦过后,才开始登门拜访的,但是,这一次不一样,有了圣上的旨意,提前拜年也恰逢其会,是一件好事儿。

在官场上,雪中送炭的事情,很少有人愿意去做,而除非是那种生死大仇,不然也不会有人轻易去做落井下石的勾当,但是,锦上添花的事情,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去做的,比如此刻。

东海城说大不大,说小却也不小,大大小小的官员不多,却也不少,再加上海洲附近一代的知州、知府、县令等等,基本上都在东海城有产业,自从崔东海成为刺史,常年居住在东海城之后,这些人都会携家带口的来东海城过年,毕竟,做官也是一门艺术,相对于能力而言,做人做事有时候更为重要。

从下午开始,各种有品级的官员,都携带者重礼前往刺史府,去了之后,说了几句奉承话、客套话,不管是发自肺腑的,还是纯粹的附炎趋势,重要吗?

不重要,只要人来了,礼物送到位了,那就足够了。

当然了,今天的他们,很忙碌,非常的忙碌,不单单要去刺史府送礼,还要去都蔚府送礼,更重要的,他们还要去沧海别苑送礼。

送礼这件事,可大可小,很考验一个人的能力和城府,以往,整个海洲自然是崔东海和殷元魁最大了,不过,因为殷元魁镇守的不止是海洲,还要其他两洲,过年的时候,殷元魁都在军营当中,而人们送礼,一般都是直接送到将军府,由府中的妇人和管家代为收下,其实,大多是的时候,这些人送去的礼物都不会被留下。

正因为殷元魁常年不在将军府,所以送礼的人每年都有,礼物也准备,只是,他们都知道,不管自己准备的多好,对方都不会收下的,所以大部分人主要的心思还是放在刺史府和都蔚府上。

刺史府自然不用多说,那自然是礼物怎么贵重怎么来了,怎么投其所好,怎么准备了,而给都蔚大人的礼物,虽然没有给大将军和刺史那么贵重,但是,也不会低到哪里去,不过,彼此已经不是初次合作了,每个人该准备什么样的礼物,其实心中都有数的,只是,今年有所不同。

乐萱郡主今年也在东海城过年,既然是皇室成员,自然不敢忽略了,可是,该送什么礼物,才能讨得欢心,这就让很多人为难了。

如果说,许一凡没有出事儿,那自然一切都好说,直接去找许一凡,毕竟,许一凡跟齐若兮她们的关系好,自己作为一方父母官,亲自去往许府,许一凡作为一介布衣,只要自己开口了,许一凡不可能不说些什么的,人情世故嘛,大抵都是如此。

可关键问题是,许一凡现在出事儿了,虽然事情还没有水落石出,可也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轻易的靠近许一凡,万一事情是真的,上面的人一旦追究起来,他们也可能被牵连的。

就这样,该怎么给乐萱郡主送礼成为了一大个不小的难题,而除了乐萱郡主之外,还是燕王之子李嗣源这个世子殿下也在东海城,又该给他送什么礼物,又是一个难题。

这些人之所以都急匆匆的去往刺史府,除了道贺和拜年之外,更多的还是想问问刺史大人,该怎么应对这几位从京城来的富贵人。

对于送礼这件事,崔东海是很反对的,但是,他也知道,下属给上官送礼,那是常态,也是官场的潜规则,他虽然是刺史,在政务上一言九鼎,可是,在这种事情上,他也不好多说什么,犯众怒的事情,他也不会去做。

从下午开始,刺史府有宾客如云,热闹无比,宴席摆了一桌又一桌,使得崔东海疲于应对,烦不胜烦,不过,这些人大多数都是过来露一面,待一会儿,在知道了自己想知道的消息之后,就识趣的离开了。

到的天黑之后,大部分的官员就一一离开,他们离开之后,自然不是回家,而是直奔沧海别苑,过去给郡主请安,时间不长,人到了,礼物到了,在郡主她们面前露一面就够了。

从沧海别苑回来之后,还要去李府,拜访世子殿下,接着还要去都蔚府,之后,又要去自己直系上官府里拜访,等到做完这一切之后,才能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自己家中,吃上一顿团圆饭。

每当这个时候,很多人都要感叹一句:“为官者,大不易啊!”

人生百态,不一而足,东海城这场看似闹剧的情况,其实,在大炎王朝各个地方都在上演,其中最为典型的自然就是长安了。

长安作为京都,官员众多,世家林立,皇亲国戚、皇室宗亲、藩王爵爷、致仕的泰山北斗、儒家的大儒......凡是在京城做官的人,在除夕到来这几天,都要一一去拜访,而除夕之后,更是需要再次逐一拜访,这已经是一种常态了。

京城的官员,尤其是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官员,才会深深地体会到为官者,大不易,京城居,大不易也!

-

李嗣源在应付了诸多前来拜访的官员之后,并没有在李府待多久,而是直接叫来下人,乘坐马车,赶往了沧海别苑。

李府虽大,可是,毕竟不是自己家,偌大的府邸,除了他自己之外,也只有那些幕僚和下人了,而今晚是除夕,他自然要去沧海别苑,如果是以往,到了晚上,他是不能也不适合去沧海别苑的,但是,今天不同,过年嘛,他是皇室宗亲,而齐若兮也是,徐诗芷虽然不是,但是,地位和身份和他们也可以做到平起平坐,更何况,在沧海别苑还有泰山北斗,一代大儒荀德华呢。

李嗣源的带来,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过年在哪里都是一样,该怎么准备,那些下人们心里都有数,这些事情自然不用他们这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来操心了。

吃完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之后,一行人就来到了观海亭闲聊。

虽然现在是冬天,不适合去观海亭待着,但是,对于他们而言,只要想去,所谓的寒冷是不用担心的,能够用银子解决的事情,都不是事情。

原本空旷的观海亭,早已经拉起了厚厚的帷幔,在亭子中间放置着一个大火炉,炭火正旺,人置身在亭子当中,非但不感到寒冷,反而还会感到几分炎热,尤其是透过帷幔,看着外面大雪纷飞的场景,耳边传来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呢。

站在观海亭,既可以眺望一望无际的大海,又可以从这里看到东海城那点点灯火,这种美好的画面,在长安城是很难看到的,当然了,不是不能看到,而是不易看到,毕竟,天子脚下,规矩重重,越是地位崇高的人,他们受到的约束越大,纵然心中有某些想法,也只能是想法了。

李嗣源的心情很好,赵公公这次来宣旨,内容他已经知晓了,而炎武帝让齐若兮她们早日回京的消息,他也知道了,这对于他而言,无疑是一件好事。

这道口谕其中的含义,徐诗芷她们能看明白,而李嗣源自然也无比的清楚,对于李嗣源而言,这次东海城之行,果然没有白费,只要徐诗芷她们回京了,那么,第一件事就是上门提亲,也可能是皇帝赐婚,到了这个时候,一切都算是尘埃落定了。

至于徐诗芷喜不喜欢自己,这个已经不重要了,如果徐诗芷懂事,嫁过来之后,他自然会好好对待徐诗芷的,如果不懂事,他也不会把徐诗芷怎么样,但是,有些事情肯定会出现的。

不过,越是这个时候,越是需要谨慎,尽管他知道,自己跟徐诗芷的事情已经算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但是,这次他来沧海别苑,跟徐诗芷相处的时候,反而更加的有礼有节起来,他不想在这个时候,因为自己的一些莽撞行为,让徐诗芷找到由头,而至于那个因为自己,被弄进大牢的许一凡,已经被他忽略了。

不管许一凡到底是不是叛将之子,对他已经构不成威胁了,就算有一定的威胁,这小子的根基在东海城,而自己的根基则在长安,在西北。

按照李嗣源的预计,只要这次回京,他跟徐诗芷的婚事定下来了,那么他可能就要回西北藩地了,到了那个时候,就算许一凡侥幸在这件事上幸存下来,也只是一个小角色而已,这些年,他在京城踩死的小角色还少吗?

李嗣源心情大好,可是,齐若兮也好,还是徐诗芷也罢,她们的心情都不算好,或者说,心情差到了极点。

徐诗芷的未来已经注定了,看到闺蜜这个样子,在想想自己,齐若兮也是悲从中来,这个除夕,对于她来说,是最难过的一个除夕夜,她只是希望这个除夕夜长一点儿,再长一点儿,这场大雪大一点儿,再大一点儿,这样,她回京的时间就可以延长一些。

当然,她心里也很清楚,这样的拖延其实没有作用,除夕终将会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开始,而大雪终究会停歇,她和徐诗芷也终究要离开东海城,回到那个规矩森严的京城。

相对于齐若兮的悲哀,徐诗芷已经逐渐冷静下来了,或者说,她已经认命了,不管是面对之前那些前来拜访的官员,还是面对李嗣源,徐诗芷表现的有礼有节,也拿出了大家闺秀的气质和姿态。

以前,如果李嗣源跟她说话,她总是爱答不理的,而现在,李嗣源跟她说些什么,她都会回应一二,尽管语气还是有些冷淡,但是,相较于之前,已经改变太多了。

在这个除夕夜,最不受影响的,估计也有荀德华师徒了。

今天来拜访他的官员也不少,不过,大多数人都听闻过这个大儒的脾气,不会在他面前多么的放肆,简单的闲聊几句,就会起身离开,而面对齐若兮也好,徐诗芷也罢,亦或者是世子殿下李嗣源,荀德华都没有表现的多么卑躬屈膝,当然,到了他这个年龄,除了聊聊的数人之外,他也不需要对任何人卑躬屈膝。

在这位大儒看来,齐若兮她们终究是晚辈,是一群孩子,对于她们的婚姻大事,荀德华不好说什么,当然也不会说什么,自古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既然是其家中长辈做出的决定,那就是家务事,他一个外人又能说些什么呢?

当然了,抛开圣人教会,还有世俗规矩之外,他自然也希望这些年轻人可以寻找到自己的幸福,只是,这种事情,这种话,也只能想想而已,他不好说,也不能说。

一行人围坐在火炉边,一边喝着醒酒茶,一边吃着点心瓜果,随便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

戌时一到,夜已经深了,但是李嗣源却没有离开的意思,在这里过夜,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可以在这里等到新年的到来,然后再离开这里。

几个人聊得话题也是五花八门的,讨论更多的还是今天前来拜访他们的官员,说说某某官员是个什么样的人,性格如何,能力如何,将来会有什么成就,有时候也会说说某某官员,在面对她们的时候,那丑态百出的样子,有时候也会说说长安的情况,当然,因为大儒荀德华在场,他们聊的更多的,还是关于读书这件事。

在大部分人看来,他们巴结齐若兮她们,其实主要是冲着她们背后的势力而去,但是,当他们真正的了解齐若兮她们之后,就会发现,不管是齐若兮,还是徐诗芷,亦或者是李嗣源,其实在才华方面,都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

这个也很正常,作为皇室宗亲,宰相之女,她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极好的,齐若兮就不用多说了,她有一个才华横溢的母亲,还有一个同为大儒的父亲,其才情自然不低,而徐诗芷也是如此,徐肱能够成为文官之首,他的文采自然也是很高的,虽然没有大儒这样的称号,可是,看他几个孩子的成就,也可以看的出来,徐肱在治家这方面,做的是很不错的。

至于李嗣源,虽然在京城的时候,因为常年留恋烟花之地,喜欢跟人争风吃醋,一副典型的纨绔子弟的样子,可是,说到他的文采,也没有多少人会出来指摘他的。

长安的花魁,可不是一般的青楼女子,她们无论是在情商,还是在智商上,都是出类拔萃的存在,而能够受到她们青睐的男子,哪个不是大才子,而李嗣源能够驰骋青楼多年,若说他纯粹是仰仗着老爹和皇室宗亲的身份,那是不尽然的。

想要成为一个纨绔,其实也没有那么容易,如果没有点儿真本事,早就不知道被碾死多少回了,而李嗣源能够被人们私底下评价为京城四大纨绔之首,若说他没有真才实学,是不可能的。

当然了,对于这些事情,人们常常是忽略的,是视而不见的,更多的人还是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

就在众人围坐在火炉边,有一搭没一搭闲聊的时候,徐诗芷眼角余光看到东海城内,有大火升起,她下意识的皱了皱眉头,说道:“咦,又走水了。”

众人闻言,顺着徐诗芷的目光看过去,确实发现在东海城内,有一处建筑起火了,火势很猛,把附近照耀的一片光亮。

“估计是谁家下人没注意吧,毕竟,天干物燥的。”李嗣源看了一眼,就收回目光,不以为然的说道。

徐诗芷她们看了一会儿,也没有多说什么,倒是荀德华开口说道:“希望不要死人啊。”

但是,这也只是一种感慨而已,类似于在新春佳节的时候,发生火灾的事情,不是没有,每年都有几次,无非是大过年的,悬挂的灯笼多了,下人没有注意,灯笼倒了,从而引发火灾,此类事情屡见不鲜。

宁致远则始终看着那边,看了一会儿,他脸色大变的说道:“不对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