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海权时代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吴郑密约

穿越之海权时代 第一百二十四章 吴郑密约

作者:半老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2:03

第一百二十四章 吴郑密约

穿越之海权时代

在海上漂了十几天后,夏国相吐得七荤八素,从安南到琼州这段海上路途,由于赶上了好天气,海上风平浪静,船只并没有那么颠簸,夏国相并未感受到晕船的滋味。

从琼州到承天府的距离要远上好几倍,自然不可能什么时候都风平浪静,晕船似乎就成了每一个刚上船的人必然要经历的梦魇。

从大员湾登上陆地,夏国相感觉大地都在摇晃,若不是两旁有侍卫扶持着,很可能会一屁股坐在码头上站不起来。

上岸后缓了一天的时间,夏国相才算感觉自己活了过来。在等待郑经接见他的空档,夏国相出了安置他的馆驿在安平的大街上闲逛。

不同于琼州府的粗犷,承天府的郑氏的核心地带竟然有一些异域风情,当然更多的是夏国相熟悉的大明百姓装扮,不过安平城里的百姓看起来要比琼州府的百姓更加的富足,他们的衣着光鲜,很少看到有衣衫褴褛之辈。

甚至夏国相还看到一些留着奇怪的发式、穿着奇怪服饰的人在大街上招摇过市。这些人看起来非常的扎眼,不过郑氏的官府似乎对这些人见怪不怪,并无人干涉。

更让夏国相惊奇的是整个安平除了郑家当家人居住的王城之外,并没有外城城墙。这样一座人口密集的城池,郑氏竟然不修城墙。

这要是遇到强敌来犯,王城就成了最后的防线,这些进不去王城的百姓就会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夏国相的想法符合这个时代的思想,大多数人都认为城墙是对百姓的保护,在危难时能够保护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而郑经从后世穿越而来,他很清楚城墙从来不能真正保护自己的百姓,真正能够保护自己百姓的是国家的强大,百姓富足。

军队能够抵御外敌的侵袭,御敌于国门之外,而百姓富足又如何会揭竿造反?

连续几天的时间,夏国相都是自由活动,可以自己出去闲逛,也可以请馆驿的工作人员陪同做为向导。

除了一些保密的地区不允许进入之外,其他的地方夏国相转了一个遍。安平城如今已经有将近二十万人口,就算放在大陆的城池也算是一个大城。

繁华程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夏国相拿昆明城与安平进行了一个横向对比,得出的结论让他感到沮丧。

昆明城除了少数达官贵人,大部分老百姓普遍贫困,有钱人骑马坐轿,绫罗绸缎衣着光鲜。普通百姓依然是短衣打扮,三餐不继。

而安平城的百姓,就算是贩夫走卒也都是精神饱满,面色红润,这种充足食物带来的健康面貌根本不是粉饰太平就能遮掩过去的。

夏国相连续几天的时间在安平的大街上竟然没有发现一顶轿子,这里的百姓出门要么是走路,要么会乘坐一种叫做公共马车的交通工具。

马车也与昆明的马车有很大的区别,每辆马车都是四个轮子,前面两个轮子小,后面两个轮子大。公共马车有着固定的停靠地点,马车上装点的铃铛隔着老远就会提醒百姓有马车过来了。

夏国相也体验了一回公共马车,上车之后只要向一个上面有小口的箱子里投放两个铜板,就可以一直坐到终点站。中途下车也一样是两个铜板,马车上的管理也不会退给你钱。

进入马车车厢,中间通道两边是一排排的硬木靠背长凳,供乘客乘坐。左边是男子座位,右边是女子座位。

公共马车规定,男子不得挤占女子的座位,即使是女子座位再空闲也不可以。

夏国相觉得这郑氏的地盘上一切都是这么的新鲜,让他感觉就像来到一处世外之地。他很清楚自己看到的只是郑氏的冰山一角,那些不让他看到的地方才是郑氏最核心的地带。

在来到安平三天后,夏国相终于得到了郑经的召见,夏国相也是第一次走进这座充满了异域风情的郑氏宫殿。

在王城大殿内,夏国相向郑经抱拳行礼:“外臣夏国相拜见郑藩主!”

“免礼!欢迎夏先生到我承天府做客,如有招待不周的地方,还请海涵!”

“郑藩主客气,外臣对虚礼并不在意,这次来大员主要还是与郑藩主商讨合作之事。”

郑经哈哈大笑道:“寡人最喜欢合作,大家合作共赢,不知贵部打算如何合作?”

谷諿

“外臣在临出发之前,平西王让外臣给郑藩主带话,郑藩主高举大明的大旗,不知何时反攻大陆?”

夏国相的第一个问题就问的非常犀利,你们既然说是大明,那与满清就是死敌,你们倒是与满清死磕呀!

“我郑氏一直都在与满清作战,不然琼州府可不会白白就交到我郑氏的手中。”

“郑藩主何必敷衍外臣,贵部有舟师之利,拿下一个海外离岛算不得本事,若是贵部能够占据闽浙或者两广,我家王爷承诺必然起兵响应。

贵我两家结成同盟,到时候画地而治也不是不可能,不知贵部可有反攻计划?”

“请问夏先生,拿下琼州不算本事,总比剃发易服有本事多了吧?”

剃发易服就是所有汉人的耻辱,大家都不提的时候,还能装聋作哑,可是被郑经这么赤果果地说出来,那就是彻头彻尾地羞辱。

江南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呐喊还没有消散,一些被压制的声音还在回响。他们这些手握兵权的汉人却甘愿为旗人的鹰犬,被人这么赤果果揭露出来,脸上怎么能挂得住。

“郑藩主!如此咄咄逼人,可不是合作的态度,平西王当年剃发易服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么多年一直紧握兵权,在清廷保持相对超然的存在,就是在等待一个反戈一击的机会。”

“若是寡人没有记错的话,吴将军已经是花甲之年了吧,再等几年吴将军还有精力反戈一击吗?不是寡人危言耸听,满清从来都没有将贵部当成自己人,你们现在不增强实力,难道等着被满清一点点蚕食干净吗?”

夏国相苦笑一声,对郑经的话却无法反驳,他知道郑经说的是事实,明眼人谁都能看的清,可是整个吴军上下根本就没有战胜满清八旗的勇气。

满清八旗这些年的积威已经让这些汉人军队,即使八旗什么都不做,都会让这些汉人军队胆寒三分。

“不满郑藩主!这一点我们上下也看的很清楚,可是真要起兵反抗,又没有必胜的把握,现在与朝廷之间就是尽量维持一个表面上的和气,尽量不撕破脸皮。”

郑经知道夏国相这话说的是实话,若不是如此,吴三桂也不会将他派过来与郑氏接触,知道这一点也就不难猜出夏国相此次来承天府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夏先生!寡人可以郑重给你承诺,一旦贵部与满清开战,我郑氏绝对不会袖手旁观。我郑氏会从另一个方向对满清展开进攻,让满清顾此失彼。”

得到郑经明确的答复,夏国相知道自己的任务算是完成了大半,其他的贸易合作,与这种军事同盟相比那就不叫事。

夏国相此次前来最大目标就是与郑氏达成一个秘密的同盟条约,这种条约必须要落实到纸上,双方的最高领袖签字之后才能生效。

郑经口头答应,那只是代表双方在大方向上一致的,涉及到具体的条约,那必然是要经过一系列的唇枪舌剑。

在郑经接见夏国相的第二天,郑氏与吴三桂代表进行了秘密谈判。谁也不知道双方谈了什么,谈成了什么样的结果。

夏国相在谈判完成后便由陈永华陪同着,再次返回琼州,从琼州府转乘到鸿基的货船抵达鸿基。

在鸿基夏国相随着一百万斤精盐和一百万斤的精铁船队返回云南,随着这批货物抵达云南,郑氏与吴军的贸易合作正式拉开帷幕。

梨花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随着双方贸易的开展,在几年后竟然发展成了一个西南地区颇具规模的集镇,由于地处云南与安南交界之处的河口,吴军将梨花驿更名为河口镇。

郑氏通过与吴军的交易获得了宝贵的铜铅资源,制约郑军新式武器装备的瓶颈彻底打开,而吴军也在两方贸易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有了更大能力装备更多的军队。

就是夹在中间的北郑也在三角贸易中获得不少的好处,首先吴军与郑军的货物在经过红河水道时都要缴纳一些关税,这些关税都是按照事先谈判好的数额进行缴纳。

其次北郑地处红河平原,是最优秀的水稻主产区,一年能够两至三熟,北郑的这些粮食在三角贸易中源源不断地进入云南,满足了吴军的扩军需要。

其次郑氏的商品也不可避免地流入到北郑的市场,北郑更是将郑氏的货物贩卖到了寮国、柬埔寨和暹罗等国。

这些好处使得北郑的口袋逐渐丰盈起来,手里有了钱粮,北郑的心思活泛起来,南边的阮氏没有把握战胜,北边的莫氏就是最好的猎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