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海权时代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双郑会(上)

第一百一十七章 双郑会(上)

穿越之海权时代

郑柞与丁文佐密谋了很长时间,终于敲定了一些细节上的问题,两方之间使者频繁往来沟通,为两王相见做好铺垫。

三天后,郑经与郑柞在升龙府与河内之间一处临时搭建的地点进行了会面。郑柞震惊于郑经的年轻,郑经也没想到这个北郑中兴之主竟然已经垂垂老矣。

不过郑经可不敢小瞧这个能够临危受命,将郑氏从生死边缘拉回来,还能压着阮氏打的枭雄。做为一个晚辈,郑经的姿态放得很低,首先向郑柞躬身施礼道:“晚辈郑经拜见前辈!”

郑经没有称呼郑柞的爵位,也没有自称爵位,因为两人的爵位都是西贝货,上不得台面。郑成功的延平王是流爵,是不可以继承的。

而郑柞的爵位是继承他爹的,他爹的爵位又是后黎朝封的,黎朝国主才是郡王爵位,哪里有资格封王,这也就是礼崩乐坏的乱世,若是承平时节,各个藩属国的王位传承都得宗主国亲自册封,拿不到金印金册那就是非法的。

郑经现在还举着大明这块招牌,当然是不能承认郑柞的爵位,只能以私礼拜见。毕竟他面对的是个能做他祖父的老人,行个晚辈礼也不吃亏。

郑柞没有想到如此年轻的郑经,竟然没有一点儿年轻人的张扬跋扈,在给自己行礼时更是让自己如沐春风。

不禁拿郑经与自己的儿子相比,郑柞发现相差甚远,郑氏有如此雄主兴盛就在眼前,看来自己当初拒绝陈永华确实是错了啊!

“贤侄免礼!贤侄来到安南老夫还未尽地主之谊,失礼了!”郑柞也同样没有强调自己的身份,也是以私人身份回应。这一老一小两个都是成了精的狐狸,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关窍,谁也不会去捅破这层窗户纸。

“是晚辈不请自来失礼了,晚辈此次前来安南并无恶意,只是为了商业合作。至于与贵部发生的军事冲突,晚辈深表遗憾。

郑氏军队一直都在防守,并未主动进攻,不然以我军的能力,贵部那点儿人马根本就逃不走,这一点希望前辈能够明白。”

话说的不好听,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郑柞很想否认这一点,却知道这一点无法否认。不管这个年轻的郑氏之主表现多么的如沐春风,从骨子里依然透出了胜利者的强势。

更为关键的是人家只出动了五千人马,红河上的大船根本就没有参加战斗,若是这些大船也参加战斗,就算倾北郑的全部实力,真的能将这些敌人灭掉吗?

郑柞看着滚滚东流的红河水,长叹一声道:“你们明人有个叫杨慎的,写下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看来老夫真的是老了,已经看不清天下英雄,郑成功有子如此,想必也能含笑九泉。

不过老夫要说一句,我安南人,虽然国小民贫,但是一样有不屈的精神,贵部若是逼迫过甚,我郑氏就算拼了性命也要奋战到底。”

郑经从后世而来,非常清楚安南这个民族的特性,这个民族的韧性非同小可,逼迫过甚绝对会适得其反。

慢慢渗透才是王道,因此郑氏提出的四条通商要求都是冒似公平,实际上内含杀着之棋。只要北郑放开贸易通道,北郑的商业利益早晚都会被郑氏渗透。

一个势力一旦商业命脉掌握在别人手里,尤其当郑氏大量的工业品倾销到北郑的市场,会严重破坏北郑这种小农社会的经济。

当北郑百姓发现,自己辛苦织出来的布匹,质量比郑氏的机织布质量又差,价格又高的时候,北郑的市场就会被郑氏的布匹冲垮。

布匹如此,其他商品也是如此,比如盐铁、武器等。

当北郑百姓都习惯购买郑氏的商品,认为郑氏的商品才是好产品的代名词,再在北郑培养一批买办阶级,让他们通过代理郑氏的商品得利。

甚至利用手里的财富获得权力,他们就会慢慢控制整个北郑的上层,这才是最小成本的控制,比强占土地耗费钱粮,最后却因为损耗严重而退出强上不知多少倍。

“前辈放心,我郑氏目前最大的敌人就是满清,任何能够打击满清的机会,我郑氏都不愿放过,这也是我这次来的目的,还请前辈能够理解。”

郑柞点点头道:“我郑氏之地非常愿意与贵部合作,不过我方也有几个要求,若是贵方能够答应,我郑氏便答应合作。”

郑经笑道:“既然是合作,那就应该有来有往,不知前辈有何要求?”

“我郑氏对贵部的火器印象深刻,希望贵部能够为我部提供一批火器,并帮助我们训练成军。”

“前辈!火器可是我郑氏的杀手锏,而且价格高昂,我们自己都不敢装备太多。不知前辈打算装备多少军队?”

“多了我们也不敢要求,就五千人的装备,以及负责对这五千人进行整编训练!”

郑经叫过何斌问道:“何先生!帮前辈算一下装备五千人马的火器需要多少银子?”

何斌应了一声,沉声说道:“按照我郑军的编制,五千人马就是两镇,需要装备四千杆火铳和一百门火炮。

每杆火铳的造价五十两,一门火炮的造价三千两。光是装备的造价就要五十万两。这还只是物料造价,若是算上工匠的工食银,至少要再加上十万两。

而且有了装备没有弹药还不如烧火棍好使,这弹药的花费更是无法计算,关键要看训练的频率如何,下臣不好估计。”

郑柞听得直咋舌,五千人马的装备就这么贵,那要装备五万人马,岂不是连北郑卖了都不够。

“何先生!你就直接说这子药的单价多少银子?”郑经佯怒道。

“是王上!火药每百斤需要工料三两,含工匠工银至少需要五两,弹丸也是乃是精铁打磨而成,每百发五两银子。火铳一次射击装药三钱,打出一枚弹丸。

若是精训士卒,每日至少需要打放一发弹丸,就算是集训三个月时间,一个士卒的耗费也要达到六七两。

火炮的耗费那就更是一个恐怖的数字,一发炮弹光是制造成本就要二两银子,若是精训炮兵,这成本可比火铳高多了。”

郑柞大概是算数不太好,不知道这些装备要花多少钱。大手一挥,说道:“钱不是问题,只要贵部愿意提供,我郑氏就能出的起这个钱。

不过我部必须见到样品才行,要保证最后得到的火器与样品一致。”

郑经微微一笑:“前辈说的不错,值不值这么多钱当然要验了货才能定。”

周全斌很快便从士卒手中拿到了一支燧发枪,郑经示意何斌接过枪支进行讲解。这支火铳与新式火铳外观没有任何区别,实际上就是一种武器。

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新式火铳有膛线,而且火铳使用的子弹不同。若是两种枪的外观不一致,如何能够骗得过北郑观察郑军人员的眼睛。

何斌接过燧发枪笑着说道:“定西王!请诸位都过过眼,这火铳是我军现在装备的最先进的步兵武器。”

燧发枪在北郑官员、将领的手中都过了一遍,大家都发现这杆枪无论是做工还是工艺都远超安南所装备的火铳。

郑柞看过之后,将燧发枪交到何斌的手中说道:“何先生给我等讲讲这枪的厉害之处吧!”

何斌站起来指着火铳说道:“无论是什么火铳,最关键的都是铳管的制造,铳管制作的越好,就越能保证不会在发射的时候出现炸膛。

我军装备的这款火铳能够保证连续击发一百次不会炸膛,这是我们的大匠亲自做过的试验,其次这款火铳所有铳管的口径都一样,也就是说只要你的弹丸标准,所有士卒手中的弹丸都能互相使用。

相信诸位带兵之人都经历过火铳的口径不一,弹丸的大小不一所造成的装填问题,要么装不进去,要么漏气严重打不远。”

郑根的眼睛亮了,他本来还对这次战败心中不服,可是心里对郑军的火器还是心存畏惧的,一个带兵之人太清楚口径统一的重要性了。

“何先生!你们真的能保证所有的火铳口径都一样吗?”

何斌斩钉截铁地说道:“这位将军放心,若是出现口径不一,我军不收你一文钱。正因为这火铳制造精良,所以才价格昂贵,这是没有办法之事。

而且这杆火铳采用燧石发火,省去了点燃火绳这一步骤,在战场上先敌一步意味着什么,诸位都是经年宿将,就不用何某说了吧!

而且这款火铳还有一个非常优秀的设计,那就是将火门安置在右侧,这样的设计保证了士兵在瞄准射击的时候不被火药燃烧的气流伤到。

单凭这一设计就已经让这款价值倍增,被何况这款火铳还有一些更加人性化的设计,比如防风用的火药池盖,能够背在身上的枪带,看似一些微小的设计,实际上都要花费大量的成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