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海权时代 > 第一百六十一章 鳌拜倒台

穿越之海权时代 第一百六十一章 鳌拜倒台

作者:半老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2:03

第一百六十一章 鳌拜倒台

永历二十三年、康熙八年五月十六!

鳌拜的一等公府,瓜尔佳·鳌拜正在侍女的服侍下穿戴官府,马蹄袖挽起,鳌拜挠着剃的光秃秃的头皮,将顶戴扣在头上,顶戴上的双眼花翎异常鲜艳。

原来是皇帝下旨请鳌中堂进宫面圣,前来宣旨的太监态度非常的恭敬,就连鳌拜家的下人打赏的碎银都没敢收。

做为大清朝廷第一权臣,就是皇帝召见也得说个请字。志得意满的鳌拜坐着官轿晃晃悠悠的从大清门进了皇宫,一路上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坐着轿子畅通无阻地来到乾清门外。

门口值守的小宦官眼尖,一眼看到了下轿的鳌拜,连忙大喊一声:“鳌中堂到!”

紧接着宫门里面宦官跟着喊道:“圣上有旨,宣瓜尔佳·鳌拜觐见!”

鳌拜抬脚就进了乾清门,一进门就见小皇帝连龙袍都没有穿,只穿着明黄色的中衣,跟一群旗下子弟正在角力布库。

看到太宗皇帝的子孙如此不堪,鳌拜的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躬身行礼道:“陛下!老臣参见陛下!”

这样的行礼在满清这种主子奴才的语境中已是极不礼貌,正常的觐见应该是跪地打千儿说奴才鳌拜叩见主子。

鳌拜是正黄旗旗籍,皇帝是正黄旗旗主,是他正牌的主子,然而眼下的鳌拜已经完全不把这个小皇帝放在眼里。

然而原本一脸嬉笑表情的小皇帝,突然变了脸,脸上的麻子都变得扭曲起来。大喝一声:“拿下!”

正在嬉戏的旗下子弟听到小皇帝的命令突然暴起,快速地将鳌拜围了起来,为了这一天,小皇帝带着这群少年演练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这些少年配合默契,兼之鳌拜年事已高早已不是当年勇冠三军的巴图鲁勇士,坚持了几个回合之后,便被少年们摁倒在地。

鳌拜挣扎半天也没有挣扎起来,咆哮道:“玄烨!老臣对大清忠心耿耿,一辈子为大清冲锋陷阵,身上被创无数,小娃娃就如此对待功臣,不怕天下人寒心吗?”

“天下人寒心,朕倒是想问问你,你矫诏杀死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的时候可有想过天下人是否寒心。

在朕亲政之后,还能擅杀辅政大臣,你杀苏克萨哈的时候可想过天下人是否寒心。

你结党营私,擅权谋逆的时候可有想过天下人心?”

“老臣没有谋逆,老臣冤枉,老臣恃强专权有,谋逆之事绝对没有啊!”

鳌拜刚被皇帝拿下的时候还没有觉得害怕,可是冷静下来一想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事,冷汗便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这些天小皇帝以各种借口将鳌拜的亲信支出了京城,如今在京城的亲信已经没有几个,就算知道鳌拜被擒拿也掀不起什么大的风浪。

这些谋划若是出自眼前的这个少年之手,这个少年的心思实在是太可怕了,十几岁的年纪就有如此的隐忍之心,下手又如此的果断狠辣。

这些少年就是专门为了擒拿他准备的,没有想到小皇帝为了擒拿自己准备了一年的时间,这么长时间竟然没有露出任何的马脚。

鳌拜怂了,果断地求饶道:“奴才罪该万死,不敢求主子宽恕,只求主子看在奴才为大清戎马一生的份儿上,放过奴才的家小。”

康熙冷笑道:“现在知道后悔不觉得晚了吗?”

鳌拜低头不语,他知道从今天起,他的生死以及家族的兴衰就全部维系在眼前这个十几岁少年的一念之间。

“鳌拜!”

“奴才在!”

“朕不杀你,不是因为你不该死,而是因为你对大清有功,同时也算护持着朕坐稳了皇位,这一点上来说朕还是应该感谢你的。

以后你会被圈禁,你的官职爵位也会虢夺,不过家族能够保全,但愿他们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

鳌拜被拿下的消息,很快便扩散开来,半个月后身在承天府的郑经便得到了鳌拜被拿下的消息,他不禁感慨地对洪磊说道:“这个建奴的少年君主真的不简单啊!”

“王上何出此言?”

“拿下鳌拜是为了铲除权臣,收拢皇权,不杀鳌拜是为了向天下人证明,满清是善待功臣的,即使是如鳌拜这样的大罪,因为功高都能免死,也不牵累家人。

看着吧!这件事在读书人当中一定会被大肆宣扬,小麻子一定会被宣扬成仁君、圣君!”

洪磊点点头道:“确实如此!让臣没想到的是这个建奴的奴酋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魄力,十几岁的年纪正是跳脱的年纪,竟然能有如此的隐忍之心。

利用一群少年假作嬉戏,实际上却是暗布杀招,这心思实在是太可怕了。”

郑经也是认同地点头道:“确实如此,小皇帝一旦坐稳皇位,四海升平之后,一定会把藩镇当成眼中钉,不出寡人的意料,满清朝廷就要开始进行削藩的试探了。

我们的备战也要抓紧了,各个都督府以及地方,都要抓紧预备役人员的训练,争取在战争爆发的时候,我们能够随时派出十万大军对敌进行进攻,而且还不用担心后方的安危。”

“王上!现在军队正在抓紧练兵,无人敢于松懈,前些日子,旧港的林总督刚刚把上半年的关税解送回来。

永历二十三年上半年的关税收入已经达到了五百万两,今年全年实现一千万两关税收入完全没有问题。

吕宋方面唐知府也已经捋顺了各地的关系,今年吕宋就能实现收支平衡,不用王府对吕宋进行补贴。

这个成绩得益于吕宋推出的种植园政策,在承天府权贵并不允许买卖土地,土地完全属于公有,权贵手中有钱却只能压在手里,要么就是存进银行吃利息。

琼州府倒是允许购买,可是好地早已被原本的士绅大族占据,只剩下一些边边角角的土地不能成片,留给了自耕农进行耕种。

只有吕宋既适合农业耕种,又允许土地买卖,不少权贵都跑去吕宋买地,开辟大农场,而且这些权贵在承天府招募了经过预备役训练的单身百姓,组成捕奴队深入吕宋各地进行捕奴。

这些奴隶一部分投入到自己的农场中用于农场劳作,另一部分公然放在了市场上拍卖,一些没有条件组建捕奴队的农场便从捕奴队手中购买奴隶。

而且捕奴队还将相貌不错的土人女人训练成女婢,出售给承天府与琼州府的大户人家,这些女人吃苦耐劳,性格温顺,深受各地大户的喜爱,吕宋婢成了今年权贵间最流行的货物。

单是这一项收入就让权贵们赚的盆满钵满,更别提还有在吕宋投资的种植园的产出。权贵们看到了扩张的好处,对于扩张变得热衷起来。

臣这些天在整理奏疏的时候,看到有不少官员希望开放苏门答腊的种植园买卖,他们希望能够到苏门答腊进行垦殖。”

郑经笑了,自己算是亲手将扩张的种子种下下来,当华夏百姓都能从扩张中带来好处,天下没有人能够反对扩张。

倭国当年打赢了对满清的战争得到了丰厚的好处,这让倭国上下看到了扩张的好处,即使是在与罗刹国的战争中赔的差点当了裤子,却依然能够得到百姓狂热的支持。

就是因为百姓们看到了打赢罗刹国之后在辽东获得好处是长久的利益,是能够让所有倭国百姓都能得到好处的利益。

要不怎么说蘑菇蛋下无冤魂,可以说整个倭国的百姓都在支持倭国的扩张,不能说得到好处的时候叫好,没有好处的时候就说自己是无辜的。

当然做为一个国家的领袖,必须要审时度势,不能被百姓的舆情所左右,一旦做出错误的决定,受到伤害的就是整体的国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