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明皇太孙 > 506 皇帝的决心

皇明皇太孙 506 皇帝的决心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0:59

506 皇帝的决心

朱允煐还是很感激老朱的,因为老朱将大明的底子打的非常牢靠,这也使得朱允煐这个后继之君可以放手施为。他不需要考虑什么中兴,或者是考虑太多的休养生息。

国家的底子比较厚,这也是朱允煐现在可以放开手脚、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的原因。

很多人以为老朱不擅长经济、不擅长休养生息,那简直就是在开玩笑。先不说老朱开国之初百废待兴,虽然不至于像刘邦当初想要找四匹毛色相同的马都找不到,但是大明开国之初确实艰难,曾经繁华的扬州几乎成为空城。

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也只能说明当初的大明确实是比较艰难。

可是现在呢,朱允煐不认为自己搞了个银矿或者是从南洋捞回来了不少香料、宝石或者金银就振兴了国家。不信的话想想历史,就算是经历了靖难之役,国家算得上是元气大伤。

不过即使是这样,也不妨碍朱棣数次北伐,而且搞了好几次郑和下西洋,甚至还不包括兴建天津、迁都北平。

这里头自然也有朱棣父子励精图治的原因,不过要是没有老朱打下来的扎实基础,也不可能在短短时间里恢复民生,不可能有着那般强悍的实力。

朱允煐很清楚,现在的大明比起历史上更加的强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别的可以暂且不说,没有靖难之役,自然也就不会伤了元气,没有因为内讧导致损兵折将。因为朱允煐的存在,勋贵集团也保留了不少元气,常系一脉没有被一扫而空。

至于说对于火器的持续发展,或者是大明海船的持续进步,这也都可以算得上是朱允煐的一些小小功劳,他看起来还是做了不少事情的。

茹瑺就觉得当今天子是明君,他很早之前就知道这一点了,因为他是当今天子曾经的伴读,他可以说是看着天子长大的。

但是即使是这样,他也不认为自己就多么厉害。天子早慧,这一点茹瑺比谁都清楚。天子心机深沉,这是茹瑺早就发现的事情,更何况天子的雄心壮志,茹瑺也多少是能够知道一些的。

而天子要是心狠手辣起来,茹瑺一点都不意外,这也是他觉得很正常的事情。

所谓慈不掌兵,为君的更是要赏罚分明,让人知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会宁侯张温确实有功劳,只是这些横行不法的勋贵被惩处,也不是一个两个了。顶多也就是以前是洪武皇帝处置,那些勋贵的下场更加凄惨一些。

张温成为了被杀鸡儆猴的对象了,成为了英示皇帝即位后第一个被褫夺爵位、全家流放的侯爵,一个分量不轻的勋贵。

对于张温的遭遇,茹瑺也没有什么同情,毕竟他们不算是一个群体。再者就是作为吏部尚书,茹瑺也很清楚英示皇帝对于整顿吏治的重视,张温这个时候犯事,只能说撞在了枪口上。

面对英示皇帝,茹瑺现在也越来越有压力了,大概也是因为英示皇帝的君威看起来越来越重了,现在的英示皇帝,很多时候越来越像洪武皇帝了。

这样的感受,估计也不只是茹瑺一个人才有,能够在朝堂上立足的,很多人估计也都是感受到了。

其实很多人也清楚,当时还是皇太孙的时候,不少人就觉得朱允煐要是即位,说不定就是一个洪武皇帝,毕竟这是洪武皇帝教出来的,性格和做事风格很多时候还是比较相似的。

这些人的一些预测,现在也越发得到了证实。皇太孙时期不做太多的掩饰,只不过很多时候一些锅都是洪武皇帝背的,毕竟皇太孙时期批阅了奏折也是需要上报给老朱审核。

而现在当了皇帝大权在握,这就少了背锅的对象了,很多的事情大家也就知道是英示皇帝的手笔了,看起来和洪武皇帝时期没什么改变。

“陛下,三法司也已开始清查吏治。”茹瑺努力保持着平静,说道,“自吏部始,也已查明一些犯官徇私舞弊、贪赃枉法。”

朱允煐一点都不意外,把玩着宝印说道,“这也正常,吏部到底掌着铨选、考课、爵勋之政,甄别流品、清浊、臧否。莫要说吏部了,兵部、五军都督府,每年都有不少文武跑官,多有勾连。”

这是事实,有些事情朱允煐很清楚,文武百官乃至天下百姓也都是心里有数的,这也是屡禁不止的。

茹瑺赶紧跪下,态度还是要表明,“臣有罪。”

朱允煐看似是不置可否,说道,“既然有罪,那就许你戴罪立功。吏部到底是六部之首,掌天下官吏。吏部不清,谈何吏治。”

看着跪着的茹瑺,朱允煐继续说道,“罚俸三月吧,以观后效。”

别看茹瑺是朱允煐的第一心腹,只是处罚起来,朱允煐显然是不会太过手下留情。对于心腹的处罚,朱允煐也不是第一次这么做了,比如说卓敬这个曾经的心腹,朱允煐到现在都没打算召回朝堂。

有些时候朱允煐也自认为有那么一点刻薄寡恩的,一旦对有些人失去了耐心和信任,朱允煐显然是不会给那些人太多的机会。

或许看似留下一些余地,那也只是因为那些人看起来还是有着一些可取之处,还是有着一些存在的价值和必要。

处罚茹瑺,这绝对不是朱允煐小气。虽然大明朝官员的待遇确实不怎么样,肯定是比不上两宋时期的官员待遇之厚,不过朱允煐显然也是不缺茹瑺三个月的俸禄。

现在处罚茹瑺,单纯的就是朱允煐对于吏部有些不太满意,茹瑺这个吏部尚书自然也就受到了牵连,这也是因为茹瑺本身有那么点失职,这一切也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更何况朱允煐也没打算给茹瑺留些体面,这件事情肯定是要上邸报的,是要宣传出去的。

一个张温就有些分量了,现在六部尚书之首的吏部尚书也受到牵连,皇帝的头号心腹也因为吏治被惩处,这显然不是什么小事情了。

皇帝整治吏治的决心很坚决,这就是一种决心的体现,这就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情。文武百官看似风光,也应该谨言慎行,不要以为有了权柄就可以为所欲为。

茹瑺离开后,常茂再次屁颠屁颠的来了,“陛下,真让臣奉旨抄家?”

“怎么了?”朱允煐忍不住乐了起来,说道,“大舅可是于心不忍了?”

常茂摇了摇头,说道,“臣本就和张温没多少来往,自然不会不忍心。就是臣去抄家,怕是有人会说臣弄权。”

谁让常茂是常遇春之后呢,更是当今天子的大舅。这样的一个外戚去抄家,实际上也不算太出格,顶多也就是会有那么一些闲言碎语而已。

至于说徐辉祖不在应天府,常茂自然也就是武勋的旗帜。这个时候让常茂去抄家,或许也会让一些武勋感觉到‘兔死狐悲’,会觉得大明朝的武勋实在是太过生计艰难。

毕竟常茂这个勋贵之首,这也是在帮着皇帝,和皇帝一个鼻孔出气,根本没有太多的去考虑勋贵集团的利益。

朱允煐也没多在意,只是笑着说道,“大舅,咱也不讳言。大舅身份特殊,咱只要在位,大舅怕是不好有实权。咱开平王府一脉,也当和那些勋贵割裂开来。”

听到朱允煐说的这么明白,常茂自然也明白了,“臣领旨。”

其实常茂自己也清楚,当今天子是他外甥,常茂自然也就不好掌权了,谁让外戚的身份十分的特殊和敏感呢,更何况这还是常遇春的嫡子,身份更加敏感。

外戚干政这样的事情,历朝历代的君主或者是臣子,也都是比较忌惮这样的事情。

也就是很多人知道常茂纨绔挑不起大梁,要不然常茂在朝中很有可能成为靶子。

就像现在的徐辉祖一样,别看现在似乎是很特殊,只是过几年的话,英示皇帝肯定是要扶植其他的力量,慢慢的将徐辉祖架空、闲置。

既然皇帝都这么说了,常茂自然也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虽然他确实有些纨绔,也做过不少糊涂事。可是常茂对于很多的事情,也算得上是心里有数的。

朱允煐继续说道,“大舅也该明白,若非咱大权独握,开平王府一脉必然是朝臣攻讦对象。”

常茂连连点头,如果不是因为英示皇帝大权在握,开平王府一脉还真的是要成为很多人攻讦的对象。

毕竟攻击外戚,这看起来是成本最低的一个手段,可以在士林迅速扬名,甚至可以成为简在帝心的大臣,这样的事情自然也是很多人想要上位的手段了。

常茂想了想,忽然说道,“陛下,张温府上还有几匹不错的马。当年守兰州、伐蜀、讨西羌、征云南、从北伐,多有斩获。其人,倒是喜欢败军之将甲胄、兵刃,要不咱搬回去?”

看着常茂,朱允煐好像明白他的宝贝弟弟到底是怎么学歪了。

常茂这到底是自污,还是单纯的就是想着要占小便宜,朱允煐自个现在都有点搞不清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