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明皇太孙 > 504 皇帝的心意

皇明皇太孙 504 皇帝的心意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0:59

504 皇帝的心意

在中军帐仔细的询问了一些大战的准备工作,傅友德自然也放心不少了。

在遣散众将后,傅友德笑着说道,“有长兴侯和武英侯坐镇辽东、釜山,南北两地守卫,自然没有太大问题。”

徐辉祖也笑着点头,说道,“陛下深谋远虑,自是想到了这些。”

大明朝的实力更加出色,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大明朝也考虑到了高丽这边可能放手一搏,也是考虑到了一旦出现一些变故,高丽可能要攻击釜山或者是进击辽东的事情。

傅友德这个时候继续说道,“此战,大军务必要过鸭绿江。”

这一点也不需要傅友德多提醒,不管是此前汉朝进攻还是隋唐的攻势,鸭绿江可以说是关键点。

其实在以前,中朝边境也是有变化的。

唐朝和新罗的战争之后,新罗和唐朝以大同江为界。这也就是在以后的朝鲜境内,这也是朝鲜第五大河。

随后在王氏高丽和契丹之后,边境向北移动到咸兴以南的定州、宣德、元兴三关。

在老朱派遣大军北伐后,朝里其实也迅速派兵向北推进,占领了图们江—鸭绿江以南的地区。

当初老朱在大同江以南设立铁岭卫,高丽国君可不是认可的。这也就造成了接下来的李成桂率领号称十万的大军过鸭绿江,准备进攻辽东。

虽说那一场大战没打起来,李成桂甚至回军夺去了政权。但是大明朝也不得不将铁岭卫撤到辽河一带。

这些年来李成桂父子没有死心,一直想着向北推进。如果不是当初蓝玉等人的追亡逐北,如果不是两年前的漠北大捷,朝鲜说不定就要继续向北推进了。

“江阴侯在威海卫集结重兵,跨海进攻其黄海道。若是进攻顺遂,可以直取京畿道,兵临首府。”徐辉祖笑着说道,“釜山三卫作势出击,牵制其兵力。只是釜山三卫到底较远,不能持久。”

朝廷看似是三路大军,釜山三卫由北向南。只是谁都能明白,釜山三卫只能牵制一些朝鲜军力,让他们不能集结更多的兵力。

说到底釜山三卫任务特殊,那边一直都是在铸造城池,提防着高丽进攻。釜山三卫的本职工作,还是要做好一个支点,接应东瀛的银矿,这才是关键。

这一路以防守为主,能够牵制一些兵力,以及伺机而动,这才是最主要的。

剩下的两路大军,江阴侯吴高等人率领大军跨渤海支取高丽腹地。这也是汉朝乃至唐朝进攻的路数,毕竟威海卫只需要跨过渤海,就可以兵临城下,让高丽腹背受敌。

这一路大军的任务也不轻松,哪怕大明的水师看起来强盛,只是跨海作战本身就不轻松。

所以主力大军,就是傅友德率领的自辽东而来的精锐了,他们要一路平推而下。

傅友德继续说道,“朝鲜兵力不少,虽说这些年高丽多有内乱,只是到底也有不少百战之士。早些年其号称十万大军进取辽东,实际数怕是不低于五万。”

徐辉祖点了点头,也说道,“大明兴天兵,其国上下必然死守,只会有更多军马。”

这很好理解,当年高丽想要派出号称十万大军的军队去进取辽东,虽然人数有点水分。不过能够拿出来这样的一支军队,其国内必然还有一些军队。

现在大明朝的军队来了,高丽上下必然死守。虽然要提防釜山,也要分兵黄海道,但是更多的兵马是要向北集结。

而且很多人也都明白,攻城战从来都不是轻松的。高丽这边也多有山地,不利于骑兵集结、作战,这对于大明的军队来说也不是什么好消息。

毕竟傅友德率领的大军,当初将蒙古人打的抱头鼠窜,可是多为骑兵,或者是善于克制骑兵的步兵。山地作战、攻城战,对于这些一直在北边野战的大军来说,稍微有点陌生。

想起来了什么,徐辉祖说道,“陛下的旨意,若能速战速决最好。只是若是战事不顺,朝廷大军占据城池。”

这其实对于傅友德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一旦要开战,他的意思自然是直捣黄龙,只管打下来就是。现在要是占据城池,那势必是要分兵的,这显然不好。

只是傅友德也明白,朝廷对于高丽志在必得。说不定要重现汉四郡,甚至将这里拿下分封亲王,就像当年在东瀛做的那些事情一样。

所以现在不只是要打下来,也要留下来一些人治理。说不定朝廷的一些官员们,已经做好了随时接手的准备了。

虽说这样可能是要增加一些难度,但是傅友德也没有什么意见。

朝廷这些年来战事顺遂,傅友德也没少做一些数月之间连克强敌,或者是攻城略地的事情。只是要说持久战,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大明朝做好了足够的准备。

早些年一直在向北边的边军发放棉衣、棉被,煤炉、煤炭也开始更多使用。或者是那些个颗粒化的火药为主的火器等等,这都是大明朝在为这一战而准备,其实也不只是为了高丽而已。

徐辉祖有些羡慕,对傅友德说道,“颍国公朝中老将,深受陛下信赖。此次攻灭高丽后,颍国公恐怕是要攻灭海西、建州女真了。”

傅友德哈哈大笑,他算得上是‘成长型将帅’了,虽然当初随着老朱打天下,年轻那会儿可真出不了头。徐达、常遇春、冯胜这三座大山是开国勋贵难以逾越的大山。

再者就是有着汤和、李文忠等人,大明朝真心不缺少统帅。更何况年轻的蓝玉迅速的崛起,也一度让傅友德感觉到自己好像也难以出头了。但是谁能想到,他迅速崛起了,甚至迅速的碾压了当初看起来一些功绩更多的老牌侯爵。

对于女真,大明朝实际上也是有些看不上,但是看不上不代表就可以无视。

先不说女真曾经建立的金朝强大无比,更是曾经灭辽、灭北宋,占领中原地区。虽说那都是过去式了,而现在的女真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

虽说现在辽东之地归大明,纳哈出降大明后,原本处在蒙元统治下的女真各部悉境归附。

但是女真一直都是各方归属,他们曾经是蒙古人治下,在辽东没有归附前也被高丽管制。

现在的建州女真阿哈出、猛哥帖木儿,现在也多有想要归附的意思。但是这不是他们多么的主动,主要是朝廷前几年统治辽东,设立奴儿干都司,建建州三卫等等,这一切都让女真感觉到压力。

不管是建州女真还是海西女真,一直在各方势力游离。

大明现在就算是强盛了,他们也和蒙元的余部眉来眼去,比如说蒙古阿苏特部的阿鲁台。或者是和高丽的李成桂父子,也多有联系。

甚至他们的势力一直都在,他们也一直想着自治,不愿接受朝廷太多的管制。

说到底就是不服王化,也觉得祖宗能够做到的事情,他们其实也可以做到。这也是这么些年来,女真各部看似分裂,但是始终能够存在的原因,他们一直都在归附各方势力的同时,也是在默默积蓄实力。

彪悍的民风,以及对于恶劣环境的适应,确实让这些部族比较难缠。白山黑水间的活跃,让朝廷大军想要征讨,也是一个麻烦事。

其实徐辉祖等人有些时候也不是很理解,如果说洪武皇帝横扫**,那是因为大明朝需要的是大一统的王朝,所以将燕云乃至辽东收回,那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了。

可是英示皇帝就不一样了,他看起来十分的贪心,对于土地有着一些看起来比较偏执的热情了。

英示皇帝对于大明周边的土地也很热情,看样子是都想要收下。很多的时候,一些蛮荒之地,好像也都是想要给完全收下、纳入版图。

在不少人看来,很多的地方真的没必要拿下来,不是每个蛮荒之地都有银矿。为了那些地方出兵,耗费大量的钱粮,这是不少人觉得非常不划算的事情。

实际上一些人也都觉得辽东这样的地方都无利可图,环境恶劣不说,也多有蛮族,经营这样的地方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的。

只是就算不理解,可是皇帝下了决心,其他人可能也就不好多说什么了。毕竟大明朝的两位皇帝,可不是文官集团或者勋贵集团的提线木偶,这两位太过霸道了一些,很难有人可以改变他们的决心。

其实也有人看得出来,一些蛮荒之地看似没用,只是这些地方打下来了,可以分封亲王,大明朝现在不是藩王拱卫中原,而是亲王开国镇守边境了。

这样的策略到底好不好,那就很难说了,反正皇帝看起来是打算这么做的。

另一方面很多人也看出来了,大明朝现在是在经营辽东。很多曾经附庸蒙古人的异族,正在开垦田地,他们从丛林当中走了出来。

只要这些人有了土地,接受了汉化,那么说不定辽东这样原本苦寒的地方,可以稳定下来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