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明皇太孙 > 488 调兵遣将

皇明皇太孙 488 调兵遣将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0:59

488 调兵遣将

皇明皇太孙

大明朝的皇帝有着很大的动静,大明朝廷再次兴兵了。

京军三大营自然要随军出征,现在大明朝的京军可不是摆设。逢战必是让三大营抽调精锐,随同各地卫所征战。现在的三大营,也确实是大明最强的战力,操练很多、军械先进。

大明朝这边的动静不小,尤其是中山公作为副将率领着三大营精锐,并五军都督府一众将领率领大军朝着辽东开拔,很多人瞬间也开始紧张起来了。

其实在四夷馆,实际上是没有朝鲜的学子。这里头也是因为李成桂和李芳远的原因,虽说在朝鲜这边有着浓厚的儒家文化。只是在谋朝篡位后,李成桂所立的朝鲜可是没被大明承认、册封。

再者就是李芳远也继承着李成桂的一些思想,对于大明他们自然是‘事大主义’,自然就是指小国侍奉大国。从古至今,朝鲜人一直都是这样的一个特点。

他们很清楚,因为他们知道朝鲜一旦出现一些事情,大明就要兴师问罪。

所以他们一直是在努力的想要得到大明的册封,想要大明承认他们的地位。但是与此同时,他们也没少做些固城垒蓄粮饷的事情。在想着与大明交好的时候,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其实这么些年来,大明拒绝了很多次朝鲜的贡品。

什么人参、草垫、漆器、狐尾、豹皮和水獭皮等,大明朝可是看不上,更不存在回赐。李芳远把持着朝鲜这几年,也没忘继续‘上供’,在传统贡品侯,还尝试着上供男童,这可是用来做宦官的,或者是貌美的女子、黄金等等。

在大明这边兴师问罪了,李芳远实际上也没有停下来,他现在很紧张。

他一边尝试着派遣使者来到大明陈辩,另一方面赶紧要忙着备战。甚至为了全力对付大明,李芳远甚至尝试着去联系北元余孽,包括他也在试着和缓和女真长久且复杂的关系。

因为大明朝的兴师问罪,李芳远也不得不停止他的一些改革。

比如说李芳远原本满怀期待的想要废除私兵制,想要实行统一的府兵制,集兵权于中央。只是现在这样的计划,只能在这个时候停下来了。

坐在战舰上,耿炳文笑着说道,“这乘船,比起骑马累多了。”

“长兴侯这话说的有理,乘船确实不舒坦。”常升笑着回答说道,“骑马,顶多也就是颠簸些。乘船的话,有些风浪说不准就吐个天翻地覆。这茫茫大洋的,说不准就是船毁人亡。”

耿炳文也是这么一个感觉,虽说大明朝的水师很厉害,耿炳文也不是没参加过水战。只是水战什么的,那都是在江河湖泊当中,可不像是在这茫茫大海上。

耿炳文年纪也不小了,这已经是六十六岁的老将了,他不是很想谈论一些不太吉利的话题,并不是每个人都看穿了生死。

“要说釜山三卫,虽说并无吃空饷之事,只是高丽若是拼死,怕是也难以抗衡。”耿炳文有些担心,还是问道,“咱大明,也只能是天津这边输送粮草、军士?”

常升立刻说道,“以前有个地方也就是汉时所称带方东南大海之中称之为对马国,横亘东瀛、高丽之间,若是在天晴时,可在釜山卫看到东瀛。此前这里也是有些倭寇盘踞,也有东瀛君主所封岛主宗贞盛。”

听到常升这么说,耿炳文自然也就明白了,釜山卫是挡在朝鲜的‘出海口’,是大明盘踞高丽的一个基地。

但是还有这个数百平方公里的岛屿,大明也占据着那里,这是一个天然的中转站,以及大明釜山卫的一个退路。当然对马岛,也是要制衡东瀛。

耿炳文多了一些信心和期待,他的任务是死守,是防止朝鲜想要拼个鱼死网破的一个保证,可不能影响了大明朝对东瀛银矿的控制。

其实耿炳文还有任务,虽说釜山三卫不大可能主动出击,只是釜山三卫存在一天,就可以牵制不少朝鲜军力。若是合适的话,说不定还可以主动出击,进一步的牵制朝鲜军力。

要说能够形成夹击之势,这一次讨伐朝鲜显然有着更大的成功可能性,可以让这一场灭国之战进展的更顺利一些。

这对于耿炳文来说并不算特别难的事情,只是对于他来说,这件事情也没那么简单、轻松。这也打了大半辈子的仗了,耿炳文可不希望在这个时候葬送一世英名。

更何况作为一个沙场宿将,哪怕现在已经年过六旬了,只是有些时候他还是会怀念当初的金戈铁马,他还是很怀念自己年轻时的英武豪迈。

这不出意外的话,会成为他的‘谢幕之战’,他以后再难有机会带领着兵马出现在沙场上了。

如果能够在这个时候有着一些功绩,不说能够‘升级’被封为国公,可是为自己的子嗣留下更多的荫封,这也是耿炳文的一个期待。

到了他这个年龄,很多的时候也不只是为了自己的前程了。对于耿炳文来说,自己这辈子经历的事情足够多了,他现在更希望的还是自己的儿孙能够在武勋集团彻底的站稳脚跟。

不说比肩徐家、常家,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耿炳文期待的,就是他这长兴侯的爵位能够平稳的传承下去,这是比什么都重要的事情。

英示皇帝雄才大略,这一点耿炳文是心里有数的。他也知道不出意外,过几年西北那边肯定还有大战,朝廷势必是要彻底的消灭那些个蒙古余孽,重新掌控西域诸地。

现在年纪大了,只是依然还要去做一些事情,这也没什么好抱怨的,这就是武将的宿命。

也别说什么武将了,那些个文臣也都是一样,都得为君王效力。

只要能够建功立业、只要能够得到重用,这比什么都要强,这自然也就值得让人感觉到骄傲,这也就足够了。

耿炳文这些人在海上乘风破浪,在朝着釜山卫缓缓前行。而在陆地上,徐辉祖率领着大军在朝着辽东集结,沿途也有各地的卫所在抽调精锐。

满头银发的傅友德坐在中军帐,长子是驸马没有出征。已经过继给兄长傅友仁的次子傅春,曾经担任过老朱和小朱的三子傅让,这时候也来到了前线。

至于幼子,当年在讨伐云南的时候战死。

这也没什么,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

哪怕作为大将军,傅友德也做好了自己要战死沙场的准备。想要自己的儿子建功立业,也就做好了他们也有可能会马革裹尸的结局。

“父帅。”傅春满面春风,神采飞扬的说道,“朝廷的粮草已经到了,火油、火器,也到了一批。”

傅友德微微点头,说道,“都说行军打仗,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去沈阳侯那边,清点骑兵、战马。”

傅春忙不迭的走出中军帐,对于察罕这个沈阳侯,傅友德其实有些时候也是不太放心的,只是这一次的大战,还真的不能缺少察罕。

察罕到底是纳哈出的儿子,而纳哈出当初作为元朝的太尉,也曾经和高丽大战。虽说也有一些胜记,不过也曾经被李成桂击败显得非常狼狈。

这一次察罕率军,这也是要一雪前耻。虽说纳哈出也不见得就是‘世之名将’,只是有些个事情也是不得不办的,有些事情也不能装作没有发生。

更何况察罕作为蓝玉帐下大将,虽说追随蓝玉也有诸多功劳。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察罕可是大明的沈阳侯,是大明天子的臣子。他帐下的蒙古骑兵,也一直都是在辽东镇守。

出兵朝鲜,很多人也都曾经有着这样的经历。更何况这些年在辽东,驱赶、厮杀女真诸部,这也是他们的军务之一。

张玉等人也已经率领着人马前来集结,前两年他们马上封侯,而现在早早的就已经得到了授命。对于这些大明的新晋武勋来说,他们没有任何不满,他们只是激动,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又来了。

一个侯爵还不够,他们还想要世袭罔替,他们还希望能够册封国公,他们还有更多的追求和抱负!

大战没什么,这就是武将存在的意义。在现在北边压力不大的情况下,东进攻灭朝鲜,这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这也算得上是武将们的扬名立万的战场。

身佩大将军印,傅友德虽说已经满头银发,只是身躯依然魁梧。他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再次参加一场大战,但是他珍惜现在这样的一个机会。

大半辈子都在战场厮杀,他已经功成名就,不过这还不够。他喜欢这种感觉,他知道自己就是为了战场而存在。

看着手底下的精兵强将,傅友德心里满意。朝廷看似是要兴天兵、讨不义,只是这一场战事,也是早早的就在谋划的,这也可以从辽东这边准备的诸多物资、缁重可以看出来。

既然朝廷早就在为这一场战事而谋划,那么这一战必须要尽全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