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明皇太孙 > 483 议论纷纷

皇明皇太孙 483 议论纷纷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0:59

483 议论纷纷

皇明皇太孙正文卷483议论纷纷皇帝容易多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大概就是因为他们身上的担子实在太重了,他们的权柄实在是太大了。所以自然而然的,就容易去多想一些事情。

担心有人抢了他们的龙椅,担心有**乱天下,或者是担心有人居心叵测等等。

事关储君,很多的事情也是需要担心。虽说小小朱的地位稳固,一般人不会有什么想法。但是难保不会有些人红了眼,选择那么一些极端的做法。

这要是功成,那自然是泼天的富贵了。要是赌输了,大不了全家齐齐整整的被诛杀。

对于一些野心家来说,他们还真的是选择富贵险中求。他们不在乎其他的事情,只是想着要证明自己的价值,或者说惦记着更大的富贵等等。

在小小朱身边有着足够多的人,老朱安排的,或者是小朱安排的,估计也有不少是徐妙清安排的。这都没什么问题,因为这些人一个个的都是希望小小朱健康长大。

只是这还不够,尤其是小小朱要出远门,身边就该有同样可靠的人一起跟着。

其实让朱允熥跟着,多少也是小小朱身边需要一个能够说得上话的长辈。要不然以小小朱的脾气,一般人可没办法制得住那么顽劣的小子。

又是一天到来,朱允煐自然是需要去准备上朝了。对于朱允煐来说,他也是比较期待这一次的早朝,因为他的一些个计划,这个时候也是应该正式在朝堂上提及了。

这么一想,朱允煐自然也是更加的心情愉快。虽说这么些年下来,朱允煐谋划大明周边小国许久了,甚至也可以说是有着一定的成效。

只是这些个事情可不能放松,这样的一些事情执行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机会实际上也不是特别多的。

茹瑺、陈迪等人也是在准备着,他看了一眼武勋那边的‘第一人’徐辉祖,也不得不感叹中山王长子、中山公的气度。有些事情,徐辉祖肯定是知道的,但是半点不漏风声。

作为文官之首的茹瑺,实际上应该是不会去管礼部、鸿胪寺的事情。只是真的要是什么都不管,那也不现实。

更何况有些朝堂大事,这也根本就不是六部当中的某一部能够做的。一些个大事,也是需要精诚合作的。

在文武百官进入奉天殿后,朱允煐才不慌不忙的进入奉天殿,接受百官朝拜。

按照顺序,自然是鸿胪寺官员率先出班。这是报入京谢恩,离京请恩的官员人数,这些人都是前一天在鸿胪寺报备过的。

朱允煐没打算接见,所以这些官员要么是在庭下或午门之外,遥行五拜三叩之礼,行礼之后便可以离开了。

这也是因为没有其他国家的来使,要不然皇帝肯定是要奏报的。

作为五军都督府的头号人物,徐辉祖自然是第一个出班的。

这些其实也是一个流程问题,因为一般来说这些事关军务的事情。那是‘大者宣露布,小者具奏本,俱于早朝未奏事之先宣布,所以张国威而昭武功也’。

这其实也就是做做样子,因为有些个事情不是很方便在朝堂上敞开了来说。而说出来的,基本上也都不是特别机密的事情。

现在可没有边患,也没有什么动荡,徐辉祖自然也就是默不作声,走走流程就好。

接下来的事情,大概也就是很多人认为的真正的‘早朝’,这实际上也就是奏事的这一部分了,这一般来说也确实是早朝的重点部分所在了。

一些重臣,他们的消息是比较灵通的。这些人也一个个的都是有城府的,他们也知道现在不能露出什么破绽,还是要摆出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

至于一些品级较低的,当然这个‘低’也只是相对来说。毕竟能够上早朝的,就没有真正的品级低的官员。只是这些人手里的权力,显然是比较有限的,所以很多的事情他们自然也就不知道了。

该什么样就什么样,虽然有着一些大事要发生,朱允煐现在也不着急,养气的功夫朱允煐早就练出来了。

不要说他现在是坐在龙椅上,就算是他在当皇太孙的那些年,他也都养出来了这些本事。

终于,该来的事情肯定还是来了,“启奏陛下,鸿胪寺有奏。”

“高丽伪王李成桂第四子李芳远于正月二十八日发动军士作乱,李成桂第五子李劳远亦率兵迎战。二者率兵于开城街头激战,李芳干败北。”

谷滰

“李芳干败北后被流放兔山,其下属朴苞等人也被流放,其余参与者皆被处罚。”

“伪王李成桂被流放、软禁于老家等地行宫,皈依佛门。”

鸿胪寺的奏报让朝上一片哗然,‘伪王’就是李成桂,因为大明王朝现在可不承认李成桂的谋朝篡位。这样的无君无父的行为,也确确实实和儒家传统的思想有极大冲突。

其实鸿胪寺的奏报也有一些夸张的地方,比如说李成桂实际上不是被流放。他只是心灰意冷开始幽居,这也是因为他手里的权力确实是被李芳远夺走了。

陈迪这时候也出班说道,“启奏陛下,伪王李成桂自称太上王,两年前李芳远举兵发难。杀死李成桂所立王世子李芳硕与其弟李芳蕃,此二人皆是李成桂正妻所出。李芳远诸子,皆是侧室所出。”

这里头也有说法,因为朝鲜现阶段流行‘众妻’。李成桂的正妻是李成桂在开京娶的妻子,所以称为“京妻”,而侧室是李成桂在故乡娶的妻子,故称为“乡妻”。

其实两年前李芳远发动第一次王子之乱时,朝中不少人对于朝鲜的一些事情就听说过一些了。

只是现如今李芳远发动了第二次王子之乱,这简直就是在挑战大明君臣的底线了,这个李芳远实在是无法无天、无君无父了!

这可是‘夺嫡’,这甚至还是庶出作乱。此前就杀死了嫡子,现在又是同室操戈......这一项项的,都是在挑战传统儒家读书人的底线了,这些事情也都是他们无法容忍的。

朝野上瞬间开始一片低声议论,很多人甚至是无比的愤怒,李芳远的一些所作所为真的是‘天怒人怨’。

茹瑺这个时候也出班了,愤而开口,“启奏陛下,高丽伪王李成桂弑君篡国,其子囚父杀弟。如此悖逆人伦之事,天怒人怨!”

老儒家黄子澄更是痛哭流涕,高丽那边发生的事情在他看来就是不折不扣的人伦惨剧。这样的一些事情也确确实实就是他无法容忍的。

朱允煐这个时候还是没有急着表态,对于他来说也是真的没必要急着表态。说到底就是现在还不适合他这个皇帝下场,他要是下场的话,基本上也就是代表着这件事情定性,以及彻底的做出了决断。

看进程,朱允煐还算的上是比较满意的,虽说现在也是有着一些反对的声音,但是总体来说还不错。

“陛下,高丽本为大明属国。高丽有如此祸事,朝廷当遣使呵斥。”

“荒唐!高丽首鼠两端,此前更是向蒙元称臣、意图侵夺辽东。国朝早已不认高丽属国,岂可遣使?“

“咱看你们才是糊涂!那李成桂父子俱是禽兽!那些人谋朝篡位、囚父弑弟,遣使他们就怕了?要咱说,咱大明当兴天兵!”

“不可、万万不可!昔日隋炀帝东征高丽损兵折将,以至天下动荡。唐太宗讨伐高丽,也未能尽全功。”

“岂可轻说刀兵之事!高丽君臣野蛮......“

“哪来君臣!那些无君无父之辈,自然是当斩尽杀绝!”

这一个个的看起来现在起了冲突了,大家的意见也开始不同了,这大概才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样子了。

虽说大家对于高丽那边发生的事情都是一致的同仇敌忾,看起来一个个的也都是无法容忍那样的一些事情发生,这都是很正常的,因为那边的事情是挑战大家的认知底线,那些事情也确实挑战传统的人伦纲常。

兴师问罪,这可能也是需要有着一些策略了,因为寻常的一些个举动显然是无效的,甚至只会让大明朝廷大丢脸面。

有些人觉得在这个时候遣使问罪就好,只是有些人也觉得这个时候需要更加直接的手段,直接兴兵讨伐才行。

但是这么一来就有问题了,隋唐两朝讨伐高丽的效果并不好,很多人觉得应该吸取前车之鉴,这时候还是不能有太大的行动。

那么有些人也都觉得可以陈兵辽东,威慑一下就好。只要高丽那边的人遣使到来,朝廷可以下旨申斥,这些在他们看来其实也就差不多了,大明朝廷的态度也就可以说明了。

有争议,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没办法达成共识也算得上是大家早就有预料的。

朱允煐现在是真心不着急,他自然还是可以再等等。哪怕他心里已经有了决断,但是不影响朝堂上的重臣们为此事继续讨论。

皇帝虽然独断乾行,只是有些事情也确实不好太过霸道,还是要尊重一下臣子们的。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