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明皇太孙 > 460 生存之道

皇明皇太孙 460 生存之道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0:59

460 生存之道

皇明皇太孙

暂时看来确实没有什么朝堂上的大佬站出来,只是一些‘小鱼小虾’在各抒己见。

对于摊丁入亩的政策,自然也是有人支持,当然也有不少人在反对了。大家的意见不同,除了是对两税法的认可,或者是摊丁入亩的一些担忧,也有不少是因为各自的立场。

高坐龙椅的朱允煐很是耐心,放长线钓大鱼的道理,他自然是明白的。更何况现在也就是预热而已,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接下来才是不折不扣的一些个大事了。

很多人其实也都明白,现在的一些人不算是什么重量级的角色,他们的一些观点肯定不算什么。

终于,有大人物站出来了,礼部尚书陈迪站了出来,“起奏陛下,国朝定鼎三十余载,官吏、百姓多是熟悉两税之法制。现如今更改税制,怕是多有扰民。”

“听到蝲蝲蛄叫,就不种田了?”朱允煐直接开口,说道,“既然知两税之法多有弊端,或是国朝政策有些不足。那干脆点,朝堂上下干脆什么都不要做。有变动,就是扰民,是这个道理?礼部上下办事,是不是遵循旧制?百十年前的规矩也不要动了,扰民嘛!”

陈迪立刻跪下,他现在除了请罪之外,难道还能说其他的了?

皇帝话里话外的那些讽刺的意味实在是太明显了,基本上是毫无掩饰的。更何况作为新任礼部尚书,皇帝这是直接在批评礼部了,这敲打的意思自然更加明显了。

垂帘听政的老朱抱着小小朱,说道,“莫要学你爹,都是当皇帝的人了,有些时候说话都没个气度。咱以前是当和尚、当乞丐,在军伍里厮混,咱说话就粗俗了些。你看看你爹,他是在皇宫长大,哪有什么皇帝气概、天家威仪!”

小小朱靠在老朱怀里,说道,“咱就不说本宫,咱更不是孤。旁人都叫咱有威仪,咱在外头有威仪,在家里才不。人家要怕咱,咱是太子。”

虽然小小朱的话看似是有那么点混乱,只是老朱明白小小朱的意思,也非常的开心。

“咱垠儿这么说,也是有道理。”老朱很开心,对小小朱的见识很满意,“咱是太上皇、你爷爷也是皇帝,你爹是现在的皇帝。咱垠儿是太子,人家敬着的、畏着的,是咱几个都是天子。俗一点就俗一点,咱就是淮西布衣。”

‘咱’、‘我’、‘吾’、‘俺’等等,这是大明朝的皇帝、太子或者皇太孙等等经常的自称。甚至是在圣旨上,也是有着这样的一些个称呼。有些时候看起来也确实没有‘天家’威仪,只是这一切,好像也没有那么重要了。

坐在龙椅上的朱允煐继续说道,“旧制,该改的就要改。汝等想来也明白,岁月变迁,以前的东西放在如今未必适合。两税法由何而来,还不是均田制无法沿袭。如今两税法自然有些不足,也就要改了,莫要因噎废食。”

这就是朱允煐的真实想法,这也算得上朱允煐的真实感受。

对于所谓的万世之法,朱允煐是从来都不在意的,他从来都不认为有什么政策就是可以一直执行。如果一点都不去改变,那显然也是不行的,需要与时俱进。

看着陈迪和茹瑺,朱允煐意有所指的说道,“朝廷养士,并非只是养着一些酒囊饭袋。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想来诸位爱卿也是知道这些个道理。领着朝廷的俸禄,就要踏踏实实办事。若是因为政策变动就不动,干脆点致仕,回家得个清闲更好。”

这话,现在看起来是越来越严厉了,皇帝好像是真的有那么一些生气了。

陈迪这个时候跪伏请罪,他才刚刚成为礼部尚书没多久,他现在是达到了仕途的一个顶点。致仕什么的,他现在想都不会去想,他还想着光宗耀祖、施展抱负呢。

当然陈迪也明白,别看现在皇帝说的好像是比较严重。实际上大家也都明白,皇帝也就是现在说说这些而已。或许皇帝会小心眼,不过因为这样的事情就是翻旧账,那还不一定。

除非是什么时候陈迪犯下了大罪,皇帝到时候才会真正的秋后算账......

就让陈迪继续这么跪着好了,朱允煐算得上是一个比较大方的人。不过有些时候,他还是很小心眼的。更何况在这样的时刻,就需要让陈迪跪着,这也算是‘杀鸡儆猴’吧。

就在这个时候,郁新站了出来,说道,“起奏陛下,若是摊丁入亩,想来必是要勘察田亩。”

朱允煐看了一眼郁新,直接说道,“爱卿是太上皇赐名,中进士后授予户部度支主事,随后破格提拔为户部右侍郎。****经对朕说过,他老人家曾问你当年天下户口田赋的数据,以及地理险易情况,爱卿都应答无遗。”

郁新这个时候鞠躬到底,看起来也是更加的规矩了。

朱允煐继续说道,“前些年宗室待遇太过,爱卿也曾进谏削减亲王俸禄五分之四。郡王以下宗室的禄米数额,爱卿也多是参与制定。朕记得开中法,也是爱卿参与制定。是这个理吧?”

皇帝的意思,好像是很明显了,就是要郁新干脆点的闭嘴。

翻起来郁新的这些履历,很明显就是告诉郁新,他是朱家的臣子,能够位居高位都是两代帝王的赏识。所以这个时候,不要忘了君恩,不要在这个时候多嘴什么了。

郁新这个时候,自然也就是乖乖的跪下了,他现在要是再说什么,那就真的是‘不忠不孝’了,那就是辜负皇恩了。毕竟,他当初被太上皇赐名、破格提拔,这可是天恩啊。

至于说现如今在英示朝,他也是得到了英示皇帝的倚重,还是跟着皇帝的脚步更好。

对于皇帝这样有些无赖的做法,一些大臣这个时候心里显然是不舒服的。皇帝这是不讲理了,这是直接的以势压人了,直接堵住了一些人开口的机会了。

郁新这样的情况,显然不只是一个人而已。能够站在朝堂上的,除了他们的个人才华,皇帝给予了机会也是无比重要的。这算起来,都是蒙皇恩啊!

现在要是再开口的话,这一个个的也都是要成为‘不忠’的证据了,这简直是不要脸、不讲理到了极致!而这一招,对于很多的文武大臣来说,也确实够用了。

朱允煐笑了笑,对郁新说道,“爱卿,还是清点本年的赋税,做好明年的朝廷金银用度的规划。”

好嘛,朱允煐这是又给了一个郁新闭嘴的理由,踏踏实实的办好本职工作就好。

既然是户部尚书,掌握着朝廷的钱袋子,这一个个的也都是要做好本职工作。这都年底了,很多的事情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只是要做好今年的工作总结,也要做好明年工作的规划。

都有这么多的事情了,就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要在这里想着其他的事情了。

陈迪和郁新这两位尚书现在都跪在那里,看皇帝的意思是一时半会儿也不会让他们起身了。估计是要等到下朝的时候,这两位才有机会站起来了。

虽然这两位重臣都被皇帝连消带打的给处置了,这确实让不少人看出来了皇帝的决心。但是很明显,也根本不可能就是这两位给处理了,其他人就不敢说话。

暴昭这个时候就很勇士,站了出来,“起奏陛下,清查民田是大事,耗费朝廷......”

“刑部并都察院、大理寺监督就是。”朱允煐直接开口,不给暴昭继续说话的机会,“朝廷此前也多次清查田地、核对户籍,这些事情想来也不会让诸位爱卿为难。照此前清查之举再来一次就是,只是三法司要监督好。”

暴昭满嘴的话就这么给堵住了,因为皇帝这简直是再次不讲理了,直接打断了他的话。

可是能有什么办法呢,皇帝说的那些还是很有道理的。在洪武朝的时候,朝廷就有数次清查田地、人口的举动,这也是历朝历代都会做的事情。

只是洪武朝的时候,清查的规模比较大、力度比较强。而现在英示朝,这一次的清查,顶多也就是力度更强、监督的更加严格而已,看起来也只是这样而已了。

暴昭想要反对,朱允煐其实也能够理解。别看暴昭耿直、公允,但是这是将他放在为官的这个位置,刑部尚书这个位置也是比较适合暴昭。但是暴昭,他家是世代为农,而且还是积累了不少的财富,这也算一个‘富二代’。

很明显,大地主现在是最反对摊丁入亩的,因为这就是让他们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严震直现在就是左右为难了,因为他是不折不扣的大地主。当初能够成为粮长,就是家里的粮食多。可是他从‘小吏’被太上皇简拔,这本来就是重恩了。

更何况严震直当初可是在英示皇帝潜邸时就追随在旁的,资历也就是比茹瑺差一点。

现在严震直是工部尚书,被皇帝委以重任不说,而且现在也是‘皇亲国戚’了。

他天然的就应该算得上是皇帝的追随者,可是如果按照摊丁入亩来的话,严震直和他家族的利益,必然是要受到极大的影响,这显然也是不太符合他的一些利益的。

很多人都在看着严震直,是希望他能够站出来。毕竟能够站在朝堂上的,可不只是说有才华就够。寒门学子能够出现在朝堂上,这确实是有。

只是更多的人也都明白,现如今能够站在朝堂上的,大多也都是一些诗书传家的世家大族。所谓的穷文富武在大明现在不合适,起码是一个王朝开国之初不太合适。

当初和老朱一起打天下的,多半都是一些活不下去的平民百姓。而在乱世当中能够饱读诗书,没有一点家底子的话,显然也是没办法承担的。

装死,严震直现在也只能是选择装死了,他显然也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虽然这样可能会让自己家族的利益受到一些损失,只是这也不是朝廷一下子夺走全部的利益。顶多,也就是积累财富的速度慢一些、积累的财富少一点而已。

想想看卓敬就知道了,那也是和严震直同为皇太孙府出身的,当初一度是可以和茹瑺争锋的。可是因为违逆了皇帝的意思,现在只是布政使,被皇帝打发镇守一方,想要再回朝廷中枢,这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能够得到皇帝的信任,那自然是好事。青史留名、光耀门楣,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是一旦被小心眼的皇帝记仇了,基本上是什么机会都没了,到时候肯定会被打发。

再者就是很多人也都明白,看皇帝现在这样的意思,是没有人可以阻止他‘摊丁入亩’的。

既然是这样,自然也就什么都不要多说的好,胳膊肯定是拧不过大腿的,还是不要用鸡蛋去碰石头,那显然不是什么明智的举动。

看到严震直在装死,朱允煐忍不住笑了起来。而茹瑺这个时候也是在装死,吏部天官其实家里也有不少地,只是这个时候还是不要多说什么比较重要。

文官这边的人就郁闷了,茹瑺和严震直不带头冲锋,这到底是皇帝的心腹啊。而郁新和暴昭,这两位显然分量一般,他们显然也都是没有太多的办法在朝堂上一呼百应。

至于武勋,实际上不少人也是蠢蠢欲动的,这些人也都是家里有着不少的田地,他们显然也不想多交赋税。

可是如果这个时候敢站出来,中山王府的徐辉祖说不定要开始考虑将一些人给‘开除’出徐系一脉了。

而开平王府的常茂顾盼生威,如果哪个武勋敢反对。在朝堂上他大概率是不会打人的,但是下朝后敲黑棍、找麻烦,常茂是绝对做得出来这些事情。

至于其他的武勋,那就不成气候了。还是跟着皇帝的意志来,哪怕心里不太认可,也不能违逆皇帝的意思,这也算武勋的生存之道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