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明皇太孙 > 450 大布局

皇明皇太孙 450 大布局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0:59

450 大布局

大明朝需要更多的改变,朱允煐也没有打算按部就班,或者说按照原本的历史走势来发展大明。

现如今大明朝当家做主的不是朱允炆,造反成功的朱棣现在在东瀛当国王。

这也就意味着大明朝皇帝的世系没有改变,不是从老朱的嫡长子朱标变成生母成疑、强行嫡系的老四朱棣。

既然是这样,大明朝也没有理由‘优渥’宗室,因为朱允煐足够的根正苗红、名正言顺。就算是他在这里削藩,也是来的正大光明、和风细雨,看不出来有任何的动荡。

哪怕有些宗室心里在埋怨、牢骚,也仅仅只是牢骚而已,他们可不敢多说什么、多做什么。

所以朱允熥和他的叔叔们在计划着出门旅游,也算不得什么。

对于自家弟弟在撺掇着带着叔叔们出门游山玩水,朱允煐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多说什么。

说到底就是朱允煐没有打算将宗室当猪养,没打算让大明朝的宗室唯一的乐趣就是生孩子。

宗室自然需要关注,但是也仅仅只是稍微关注一下就好。他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一大堆的事情等着朱允煐来处理,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咱的生日,也让宗室们跟着沾沾喜。”朱允煐看了看钦天监选出来的时间,说道,“咱现在这个年龄,要不是因为身份特殊,也不能称为‘寿’。可是,还是这么来吧。”

选择在生辰前册封亲王,朱允煐觉得自己还是比较厚道的。虽然他也明白,现如今大明朝的亲王‘含金量’在下降,甚至在这段时间很多人眼里也只有皇帝的生辰。

可是不管怎么说,朱允煐这个皇帝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这也就差不多了。

要说老朱对宗室好,那是不需要怀疑的。而小朱这里也不算差,还是很为宗室考虑的。

王承恩过来了,小声说道,“皇爷,曹国公在外头候着。”

朱允煐微微点了点头,王承恩自然是连忙去传达旨意。李景隆这一次过来,显然也是武苑的事情。这些事情,也是朱允煐筹划许久的大事了。

“表兄,也莫要多礼。”朱允煐笑着抬手,一副很亲厚的样子,“都是自家人,无须多礼。”

虽然皇帝是这么说,但是李景隆可不敢真的就大大咧咧的自认为就不需要遵守礼节了。

实际上李景隆有些时候也是比较纳闷的,按说他的出身、才华,显然是应该得到重用的。可是这么些年来,他始终感觉到自己距离真正的被重用,还是稍微的有点距离。

要说皇帝对他亲厚,那也是有些亲厚的,谁让他是李文忠的嫡长子。可是很多的时候,李景隆也觉得皇帝对他的亲厚,那只是一个表面上的亲厚而已,皇帝信任的是常家的人、是徐家的人。

甚至就算是傅友德、蓝玉,也是超过了他。包括那个沐春,同样也是被皇帝更加信任、委以重任的。

这感觉有那么点微妙,因为自己现在的地位、职司,怎么看也都是皇帝的心腹,是大明朝最是手握重权的重臣之一。

放下心里的那些个想法,李景隆赶紧递上奏章,“陛下,武苑筹备业已完毕。太上皇亲临,多有旨意,臣等拟出章程,还望陛下过目。”

王承恩接过折子递了过来,朱允煐仔细的看着,至于李景隆在这个时候自然也就是候着了。

“看起来还成。”朱允煐露出满意的笑容,说道,“表兄回去就按照此章程来做,五军都督府如今多是荫官,虽也有勋贵考评,只是咱也不是很满意。”

这也是朱允煐的心里话,开国勋贵的腐化堕落的速度超出了朱允煐的想象。尤其是一些个勋二代,虽然也有一些比较出息的,但是少不了的也是有着不少纨绔子弟。

哪怕朱允煐此前也就是制定了武勋袭爵需要考评,只是那多是一种态度,考评的时候也确实算不上有太大的难度。只要不是特别不成器,袭爵的问题不算大。

李景隆自然也就明白了,武苑的第一批学子,显然也就是要从五军都督府那些荫官来选了。

这些人确实是理论上和皇室、大明江山绑在一起的,只是很多人只顾着吃喝玩乐,忘记了他们的父祖在沙场的厮杀。

谷尃 现在将这些个勋二代、勋三代给塞进武苑,不只是他们一个个的都成为国之栋梁,也是想着能够给他们一些压力,尽可能的去延缓大明武勋腐化堕落的速度。

李景隆小心的瞄了一眼朱允煐的脸色,随即说道,“陛下,太上皇有旨意,太子伴读需入武苑。”

“这是好事,咱们这一代人老了,就该是他们治理江山。”朱允煐笑着开口,说道,“就召太子伴读入武苑,他们虽年幼,只是现如今培养,以后也可为太子臂助。”

其实对于李景隆来说,他现在觉得有些为难的地方,其实就是年龄的问题,这一个处理不好就是要让皇帝相当不高兴了。

简单的来说就是皇帝现在还不满三十,皇帝现在还年轻着呢。这个时候就要开始培养皇太子的班底,显然是早了点。

要不然的话,皇太子的那些个伴读二十岁左右,皇帝还是正处壮年呢。一般情况下,皇帝对于这样的局面能够开心那才是怪事了!

只是现在皇帝都这么说了,李景隆自然也就明白了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这对于他来说,也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不需要担心有违太上皇的旨意,也不需要担心惹得皇帝不高兴。

甚至多想一点的话,这也是卖了皇太子一个好!

这么一算下来,李景隆在这一局是赢麻了。哪怕他看起来只是一个办事的人,不过他确确实实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大赢家。

伴君如伴虎暂且不说,他这样的一个身份,自己要维系着和皇室的亲密,就不需要担心手里的权力,就不需要担心曹国公府的门楣,他依然会是大明朝皇室掌控军方的一面旗帜。

看起来武苑的事情确实不需要朱允煐太操心了,这让他比较欣慰和开心,自己谋划许久的事情也有着一些成效了。

在李景隆离开后,朱允煐仔细的看着武苑的章程,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今年稳一稳朝政,进行一些不大不小的改革。”朱允煐忍不住笑了起来,也颇为得意,“卫所改制、换装,再加上练兵。再有一两年的筹备,就可以再次动兵了。”

虽然被老朱认为不是特别具备带兵的天赋,只是朱允煐也没打算一直当一个休养生息、发展民生的皇帝,该打仗的时候肯定还是要打仗,大明也有这样的资本。

下一次动兵,显然也就是西北的那些鞑子了,算起来也是蒙元的残余势力,还是有着一定的实力的,绝对不是那种随意就可以覆灭的蝼蚁。

“只要再有一两年的时间,先不说经济方面的问题,粮草肯定是足够的。”朱允煐忍不住期待起来,也颇为得意,“新式火器不说全部都换上,但是精锐的三大营以及重点的卫所,应该不成问题。”

这个时候也需要考虑一下进一步削弱鞑子的实力了,也要有意识的去削弱他们的战斗力了。

不是说依然严格的限制铁器等等的流出,也包括在其他方面给予他們更多的打击,不给鞑子任何休养生息的机会。

至于说对于高丽或者安南等地的攻略,现如今还不需要着急。因为在这样的年代,那些游牧民族才是中原王朝真正的心腹之患,其他的地方可以稍微的缓一缓。

这些事情也不只是朱允煐心里有数,朝堂上不少有识之士也都是认为大明朝首要的任务,是将北边的游牧民族进一步的削弱,要将那些游牧民族驱赶到更加偏远、苦寒的地方。

“说起来虽然有了火器,只是还没办法让草原只剩下能歌善舞。”朱允煐忍不住自嘲,也有些调侃,“好在我们现在不缺少战马,这算得上是一个好消息了。”

这绝对就是一个好消息了,现如今的大明朝版图不算小,不要说河西走廊了,就算是后世的内蒙等地区,也都是在大明朝的版图之内了。

这样的地方很适合驯养优良的战马,骑兵在这样的年代自然也就是最王牌的军事力量,称得上是战略部队也不为过。

傅友德和蓝玉可都是在练兵,他们现在也都是在积蓄着力量,想要让自己的战绩更加辉煌。

尤其是对于傅友德来说,他也是不折不扣的老将了。或许对于傅友德来说,他也没有更多的时间了,如果接下来两三年内不再次大动兵,他可能也没有精力继续带领大军征战四方了。

看起来还是要抓紧时间才好,哪怕朱允煐比较自信朝廷现在还有一些良将。只是他也知道,相比起开国之初的将星四溢,现在大明朝的将帅水平也是下降了不少。

还是不能停下来啊,还是需要继续努力,朱允煐的很多规划才刚刚起步,这时候可不能有任何的骄傲自满,距离成功还有很远的距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