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明皇太孙 > 428 危机?不,机遇!

皇明皇太孙 428 危机?不,机遇!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0:59

428 危机?不,机遇!

朱允煐很平静,看起来也根本没有在意一些个即将发生的大事。有些事情,他自然是放在心里的,也算得上是相当的有底气。自信十足,自然也就没有说在大事当前的时候心里发怵。

在朝堂上,身穿常服的朱允煐高坐龙椅,看着满堂文武,只是笑了笑。

徐辉祖等人开始依次奏报,但是大家伙也都明白,这时候集中点是在郁新身上。

轮到郁新出班的时候,大家在这个时候也都打起精神了。原因很简单,那个银行是真的要推出来了。此前已经商讨过一些事情,也有很多的风言风语,现在就要彻底明确起来了。

“起奏陛下,银行诸事业已确定条陈。”郁新开口,稍微有那么一点紧张了,“银行之事事关朝廷财赋,臣等不敢擅专。”

朱允煐缓缓开口,说道,“朕知道了,诸位爱卿可有疑惑?”

常茂立刻站出来,一副什么都不懂得样子,“起奏陛下,宝钞业已发行二十余年,天下百姓业已接纳。只是臣愚昧,银行到底是何物?”

郁新在朱允煐的授意下立刻站了出来,银行真正的职责,郁新早就心里有数了。现在在朝堂上说出来银行的职责,自然也就可以发出明确的信号了。

只要将一些事情说清楚了,就可以少很多的风言风语,免得一些人猜来猜去。有着一个足够权威的声音,自然也就意味着可以真正明确银行的意义所在。

在郁新说完,朱允煐看向常茂,“开平公,朕也知道你等会困惑,想来百姓也会困惑。宝钞这些年在市场也算流通,早年间朝廷缺少铜钱,宝钞自然也就流行。这些年来,也看到了不少不足之处。银行,也是为了确保宝钞价值。”

其实这么些年来,朱允煐为了大明的经济发展可谓是呕心沥血,也没少做一些努力。

元朝的时候也有纸币,老朱一开始做纸币,是按照元朝后期的那一套办法来的。只是那时候,朝廷的国库里没有足够的黄金和白银,到底发行多少,也根本不按照国库里面白银的存量来比对的,而是想发就发。

朱允煐稍微懂事一点,就一次次的提醒老朱,这个纸钞不能随意想法就发。而是需要按照当前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发行,必须是有真金白银确保纸钞的价值。

再者就是旧钞回收,这样可以确保市面上的纸钞始终是在一个合理的数字才好。

郁新这个时候又说道,“银行归于户部管辖,朝廷每年发行多少宝钞,不做定数。银行是要调查国库存银,便于随时兑换。发行、回收、销毁宝钞,也是银行之责。”

现在看起来根本就不需要朱允煐多说什么了,有些事情他早就和郁新沟通过。银行的规矩,自然也就是确定下来了,所以自然也就意味着朱允煐现在只需要高坐龙椅就好了。

现在只需要看着郁新舌战群儒就好,这也就意味着根本不需要朱允煐这个皇帝亲自下场,还是看着郁新这个户部尚书发挥。

“还行,虽然现在银行的职责、职能偏保守了一点,不过现阶段也不好冒进。”朱允煐露出点笑容,心里说道,“这么一来的话,朝廷不说节省铜钱,主要是对经济的控制更加明确、强势了。”

不怪朱允煐这么想,而是中国的绝大多数封建王朝,自然也是有着一定的经济活力。只是对于市场经济的重要性,始终不是特别的重视,对于民间的经济活力,有些时候也算得上是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

“现在对于大明的经济状况,就不再是每年只收了多少赋税了。”朱允煐嘴角上翘,心里更是得意,“以后我们大明,也可以知道民间的经济活力。通过银行,也可以知道大明的消费水平、知道大明的真实财富数字。”

哪怕这么说是有点乐观,不过朱允煐确实可以有理由多那么一些期待。

只要有着一定时间的发展,银行一旦四处开花、银行的信誉度彻底建立起来,以后自然也就可以带来很多的好处了。

舌战群儒的郁新其实也明白,关于银行的很多规矩,其实早前有意无意的也都透露过,现如今也就是在朝堂上拿出来,正式公布天下。

自然少不了的一些事情,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会明确起来银行筹备的事情,或者说在应天府、市舶司三处所在地的试点,已经准备完毕了。

只等着太上皇寿诞到来,已经准备好的银行就要被正式推行开来了。这段时间户部不少人,以及银行司的人,一个个的都跟打了鸡血一般,也确确实实早就准备好了。

或许有疑惑,或许也有不屑,但是不管那些朝臣是什么样的心思,银行的推行是势不可挡的大势。

谷簏 实际上对于银行,很多人甚至都觉得那是多此一举的事情。毕竟大明的宝钞发行这么多年,很多人实际上早就习惯了宝钞的存在。

也不得不说朱允煐此前潜移默化的影响,也确确实实给了不少人还算好的印象。发行纸币的数量,或者说如何确保纸钞的价值,朝廷上下其实也都是有着一定心得的。

在下朝后,朱允煐也就回到了武英殿,一些事情他自然也就可以继续批阅奏章了。

“皇爷,东厂有奏报,应天府商贾中,诸多前元大户想要挤兑。”王承恩小心翼翼,对朱允煐说道,“据说业已收集不少宝钞,只待太上皇大寿,便去银行挤兑。”

朱允煐微微抬头,声音当中听不出来息怒,“哦?还有呢?”

王承恩这个时候赶紧说道,“皇爷,东厂的番子也说了。这些年宝钞在市面上却有流通,只是佐以白银、铜钱。一些短视小民,常用宝钞面值八成、九成,兑为银子、铜钱。”

不能说那些人短视,而是纸钞这东西在很多人眼里就是缺少足够的说服力。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人为了将宝钞兑换为白银,也愿意承担一些损失。

至于说朝廷也不是完全不许宝钞兑换白银,只是最初的时候老朱不许宝钞兑换白银,这个开头让不少人心里发憷,那时候的国库的白银是只进不出的。

为了扭转这不好的第一印象,这自然也就意味着朱允煐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朝廷也需要持续不断的建立公信力。

最主要的是随着朝廷开始不断放宽兑换白银的条件,只是到官府去兑换白银,很多人也是不愿意去的,也确实是手续繁琐、不太方便。

王承恩这个时候继续说道,“皇爷,一些青皮无赖,多为那些富户招揽。”

这一下朱允煐也明白了,这些青皮无赖等人,说不定到时候就要帮着去兑换白银。这些,当然也是因为此前大明宝钞兑换白银的流程问题。

此前大量的兑换不是很方便,所以也就出现了一些跑腿的人。而且有些人为了更好的兑换,也会雇佣一些帮闲、身家清白的人去兑换白银,这也是朱允煐知道的一些事情。

在朱允煐不说话的时候,王承恩小心翼翼说道,“皇爷,若是那些青皮闹事,可要让人惩治一番?”

“不用,一些青皮无赖,也闹不出什么事情。”朱允煐笑了起来,很有底气的说道,“那些人若是要闹,就让他们去闹好了。这样也好,让咱看看那些人的家底。”

既然皇帝都已经发话了,王承恩自然也就不会自作聪明。他很清楚,他伺候的这一位主子是多么的英名,那就不要多事,那样说不定只会给陛下添麻烦了。

那些个富家大户将收集来的纸钞兑换为白银,这也不要紧。让这些人将真金白银抬回去,让他们找个地给埋着,朱允煐不需要在意这么些事情。

谁让现在朝廷有底气呢,现在的白银越来越多,自然也就意味着不需要担心挤兑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更何况现在也不是满天下的推行,这也就是几个试点而已,朝廷早就准备足够的白银了,随时可以应付这样的一些局面。

毕竟此前也是经过了认真的调查,纸钞发行如何的数量,大家自然也都是早就心里有数的。在朝堂上说的那些,可不是空口白话而已,而是朝廷就会按照这样的制度来办事。

既然想要建立足够的公信力,那就要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只要度过了这样的危机,自然也就意味着公信力开始建立起来了。

小小的考验而已,朱允煐根本不在乎这些事情,他的底气足着呢,他甚至是‘看热闹不怕事大’,就等着一些跳梁小丑蹦出来给朝廷制造麻烦呢。

很多人都是在等着呢,不管这些人是出于什么样的一个动机,银行的推行确实是牵动不少人的心思。

跳梁小丑不跳梁小丑什么的,朱允煐根本不在意。他可是富有天下的皇帝,而且大明朝的经济状况越发健康,一些小事对于朱允煐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

这一次的危机,实际根本就不是什么危机,这就是展现大明财力的一个表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