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明皇太孙 > 373 瞎想

皇明皇太孙 373 瞎想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0:59

373 瞎想

朱棡的过世,对于大明朝堂的影响其实比较有限,倒是对于宗室这边的影响更大。

很多人在眼巴巴的看着,只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宗室的一些个小心思,怕是很难如愿的。虽然晋恭王不在了,也没有改变当今天子的心意,太上皇也没有想要出面‘力挽狂澜’。

徐妙清这个时候就是比较淡定的,后宫里头很多的公主或者没有成年的皇子想要去乾清宫,包括已经出去开府的亲王,这个时候也都是想要去看看老朱。

可不是担心太上皇被朱允煐这个皇帝给软禁之类的,单纯的就是想要尽尽孝心,或者是在这个时候稍微的表现一下,去争取能够在老朱面前得到更多的恩宠,这才是关键。

比如说宁国公主和安庆公主,这两个嫡女自然好说,带着老朱的外孙入宫请安。朱曦也乖乖的进宫了,作为朱标的嫡女、朱允煐的胞妹,该有的体面自然也是有的。

至于其他的妃子,虽然老朱也有一些妃嫔不在了,但是一度也是有着二十四个妃嫔。老朱也不可能都见,甚至有些妃嫔也就是为老朱诞下子嗣后,不得宠的都没办法见到老朱,几乎是和打入冷宫没有多少区别了。

现在想要去见到老朱、在老朱生病或者难过的时候去请安,也需要皇后徐妙清的允许。

辈分什么的就算了,这些妃嫔就算不上老朱的‘妻子’,算不得老朱家的人,在老朱的眼里等同于生育机器,这就是现实。

就像一些个世家大户,那些个妾的地位也不高。或许有着一些荣华富贵,只是也不要指望有什么家庭地位、社会地位的,有些事情一开始就决定的很清楚。

比如说德妃王氏,徐妙清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至于说王氏想要压过练琼琼,大概就是仗着为朱允煐生了个儿子,觉得自己可以母凭子贵了。说到底皇子的分量,还是要大过公主的。

“娘娘,太子殿下去了皇贵妃那边。”女官一边给徐妙清梳着头一边说道,“皇贵妃那边派人过来了,说是让伺候太子殿下的人过去。”

徐妙清微微点头,说道,“那就让人过去吧,太子入口的都要盯着些。”

虽然练琼琼只是生了一个女儿,但是不代表徐妙清就不仔细。虽然她的身份特殊、地位稳固,只不过有些事情小心一点没大错。她是不需要担心朱允煐其他的妃嫔‘造反’,只不过事关国本的一些事情,自然就不能有半点马虎。

女官又继续说道,“郭惠妃和达定妃、赵贵妃也让人过来了,她们想去太上皇那里请安。”

“让人去告诉双全就是,太上皇愿意见就见。”徐妙清平静开口,只是说道,“召茹瑺妻、女入宫,本宫要见一见。徐王、衡王母妃,徐王妃也一并过来,也召入宫吧。”

这件事情也确实是需要重视起来,好歹也是皇嫂,有些事情也是该徐妙清做主。

吕氏现在早就老实了,以前的她多少还是有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只不过这些年接连不断的打击,她老实了不少。在朱标过世后,她更是无比的本分,现在就守着三个儿子呢。

得到了徐妙清的召见,吕氏立刻过来了,不敢有半点马虎。

大朱在的时候,吕氏还可以幻想大朱登基后她贵为皇后,毕竟也不能是一直没有皇后吧。就算是常氏,也只能是追封为皇后,大明朝应该是有皇后的。

可是大朱不在了,吕氏也只能是‘先皇侧妃’,以后连入朱家宗祠都不行,不是名正言顺的‘妻’,她的地位已经彻彻底底的明确为‘妾’了。

到了春和殿,吕氏心里酸啊。这里是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无比熟悉,但是现在呢,只能说是熟悉而陌生。

宫殿的位置、格局没有什么变化,但是这里现在是皇帝的寝宫,有些规制变了,就不只是东宫。

“臣妾吕氏拜见皇后殿下,见过长公主殿下。”

“臣妹马氏拜见尊嫂皇后殿下,见过长公主殿下。

徐妙清露出温婉笑容,“无需多礼,也都是一家人。”

这是客气话,而这样的客气也就是代表着一种疏离。吕氏和马氏都很清楚,她们的地位比较尴尬。尤其是吕氏,看到了朱曦的时候更是别扭。

朱曦也懒得和吕氏打招呼,只是对马氏说道,“行了,以后常来走动。说起来徐王府和公主府也近,以后多过来走动走动。皇嫂在宫里,你若是也不来,外头人怕是要说皇兄苛待徐王。”

这是意有所指啊,马氏连忙跪下,“长公主教训的是,臣妾知错。”

吕氏心里泛酸,如果她的儿子当了皇帝,朱曦这些人就是任由她拿捏了。可是现在坐在龙椅上的是朱允煐,她的儿媳也只能谨小慎微了。堂堂徐王妃在公主跟前,也只能伏低做小了。

徐妙清笑着打圆场说道,“这一次叫你们过来,就是要说说衡王议亲之事。陛下有意将茹瑺次女指婚,你们是衡王母亲、王嫂,也该知晓这些事情。”

吕氏愣了一下,有些为难的说道,“殿下,茹瑺为吏部尚书、书香门第,门风自然是好的......”

“你的意思是咱皇兄指婚不好了?”朱曦可不惯着吕氏,她还记得那些年吕氏的一系列小动作呢,“皇兄顾念兄弟情谊,照顾衡王,你莫要妇人之见!”

吕氏一下子反应过来,她只是衡王朱允熞的母亲。‘母妃’都算不上,因为朱允熞的母妃只能是常氏。包括朱允炆、朱允熙,他们‘真正的母亲’有且只能是常氏!

看着尴尬、求饶样子的吕氏,徐妙清打圆场说道,“也莫要多心,衡王到底是先皇四子、陛下亲弟,该指婚也是要指婚。茹瑺次女本宫也是见了,颇为温婉、娴熟,和衡王倒也般配。”

这些事情让吕氏、马氏知道,那是给她们面子,知会一声,肯定是轮不到她们做主。这是朱允煐应该做主的事情,不只是因为朱允煐是皇帝,也是兄长。

谷 朱曦这个时候也说道,“老五年岁也差不多了,回头让他上个折子请旨回凤阳观摩祖业。”

吕氏一下子激动起来,回凤阳老家可能是被发配高墙。但是更多的,还是适龄的皇子、皇孙回到老家观摩祖业,再回到应天府的时候,基本上就是要册封了。

朱允熙的年龄也差不多到了封王的年龄了,看起来皇帝有意封王了。虽然可能不是什么‘重号’,但是吕氏也算是早就死心了。就算是她的大儿子当了皇帝,顶多也就是给她的二儿子、三儿子封个富庶点地方为亲王。

可惜的是现如今的天子,不给封地了,只能在应天府窝着。

吕氏自然是连忙谢恩了,她当然也知道皇帝不管怎么样,也都是要给她的三个儿子封王的,这也是要给大朱体面,这也是要为了皇帝的形象。

可是如果皇帝真的要是小心眼,她的三个儿子一个都别想好过,一个个的基本上都是要任由皇帝拿捏。现在想想看自己当初的所作所为,吕氏多少也是有些后悔的,当初怎么就那般蠢笨、有着不该有的心思。

可惜没有后悔药,得罪了皇帝的事情已经没办法挽回了。当然在吕氏的心里,少不了的也是有着那么一些后悔。

比如说没有找对方向,或者说是手段不够,没能将朱允煐给赶下来或者害了。

为了龙椅那个位置,吕氏觉得就算她是‘书香门第’,也会为了那个位子疯狂的。她当然知道亲王尊贵,但是她更加希望的是她的长子能够坐在龙椅上,这样她的儿子就是九五之尊,不用再看其他人的眼色了。

后悔或者是遗憾,对于吕氏来说都已经是无用功了,有些事情是早就注定了的,她的那些个手段或者野心等等,在这个时候看起来也确确实实就算一个笑话而已。

就在女眷们在闲聊的时候,小小朱咋咋呼呼的冲了过来,“娘,咱要出去玩!”

吕氏心里更是酸的厉害,她的幼子年龄都差不多了,皇帝还没有封王。但是这皇太子呢,懵懂的时候就被册立为皇太子,《祖训录》的一些规定,最不遵守的就是太上皇,以及当今皇帝了。

再者就是好歹是天家啊,天潢贵胄的也是需要讲规矩的。可是看看现在倒好,太上皇、皇帝都是时不时‘咱’‘我’‘俺’之类的,一点都没有天家威仪。

这小太子也受影响,好好的‘母后’不称呼,和寻常百姓一般动不动就是‘娘’。

徐妙清有些无奈,对小小朱说道,“娘也不能管,你高祖父和你父皇做主。你今日下午还要骑马,可莫要忘了。”

吕氏更是心里泛酸,好好的儒学不学,和当今皇帝一样,看起来就没有打算当个明君的样子。想想咱的允炆,是那么的聪慧、仁孝且通儒家经典,要是有机会的话,肯定能成明君、圣君。

可惜啊,有些事情,吕氏也只能瞎想了。

吕氏的心里到底是在想些什么也不重要了,她现在也只能是瞎想,甚至是只敢在心里默默的想一想。毕竟现在的大明朝是谁当家做主,这也是谁都能够知道的。

一开始有什么想法不重要,因为可能看起来有点希望,有着一些希望也要去努力,因为那是龙椅。但是现在可不行,再有半点想法的话,一大家子基本上都是要去凤阳高墙过日子了。

小小朱趴在徐妙清的腿上,有些不依了。

到底也是含着金钥匙出生,再者就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小小朱多少也是有着一些娇惯的。

徐妙清继续说道,“过些时日,陛下会令钦天监选个吉日,开府之事也要准备好了。你们回去也要用点心,给老四选些个可靠之人。”

其实吕氏现在基本上是住在孝陵那边,是在给大朱守墓。但是朱允炆已经开府了,只不过他的两个胞弟,现如今也更多的是跟着吕氏在过。

而现在老四朱允熞就要成婚,自然也就不能一直和吕氏住在一起了。甚至严格一点的来说,朱允熞在朱允煐登基封王后,那就应该是搬出来的,他还是有自己的王府。

“臣妾领旨。”吕氏自然是乖乖答应,其实心里也是高兴的,“他跟前也有体己的太监、侍女,若是开府也不怕没有差遣之人。”

徐妙清就严肃起来,提醒着说道,“可不只是差遣之人就够,到时候陛下会赐皇庄、银钱,老四开府后必然是要单过。府上若是没有管家、持家之人,也是一团糟。这些个事情,你们也该心里有数。现如今不是在宫里,不是每个月领个俸禄就好。”

孩子长大了、分家了,也成家立业了,有些事情自然也就是需要谈的比较直白一些了。

对于徐妙清的提醒,吕氏自然是连连附和了。至于马氏则是松了口气,她其实对于朱允熞、朱允熙这两个胞弟,也未必是多么的在意,她在意的是和朱允炆过日子。

更何况自己现在也是有了子嗣,照顾好夫婿、抚育好子嗣,这才是她关心的重点。至于说朱允熞、朱允熙这两个,自然是有婆婆照顾,皇帝也应该管好那两个弟弟。

如果朱允熞成亲,马氏的‘负担’要小一些。朱允熙封王,到时候她和朱允炆也可以名正言顺的不用去管朱允熙了,各自过好自己的日子也就足够了。

徐妙清也做好了皇后、皇嫂的本分,这是她的任务和职责,可不能让外头议论皇帝苛待弟弟的名声。毕竟朱允煐偏宠胞弟的事情,根本不是秘密,就差瞎子都能够看出来这些事情了。

对朱允炆几个,该照顾还是要照顾。就算看吕氏不顺眼,也需要给朱标面子。只要他们不胡闹,朱允煐不介意照顾好这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

不要说朱允煐是皇帝了,在这样的封建时代,一个兄长也应该做好这些事情。身份,有些时候就代表着责任和义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