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明皇太孙 > 285 心思

皇明皇太孙 285 心思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0:59

285 心思

皇明皇太孙正文卷285心思常蓝氏的溘然长逝让北平府上下比较关注,起码对于官场上的人来说,这是不折不扣的大事。

先不说常蓝氏是蓝玉的姐姐,长姐如母的那一种。就算现在蓝玉大胜,只是对于更多的人来说,他们在意的是常蓝氏是当今圣上的外祖母,这才是他们不得不重视的。

当然勋贵人家在这个时候也都是比较关注的,尤其是来到了北平府的一些勋贵人家。莫要说是常系一脉了,就算是徐系的,这个时候也都需要派人过来吊丧。不只是因为常蓝氏是当今圣上的外祖母,也因为常蓝氏是常遇春的正妻。

就算是宗室这边,坐镇北平府的宗正、晋王朱棡也专程过来吊丧了。

一些命妇到了开平王府,一些和常蓝氏平辈的、或者是辈分稍微低一点的,其实都很羡慕常蓝氏。常蓝氏的荣耀,是她们无比羡慕的,也不敢去比较的。

她的丈夫是常遇春,大儿子承袭了国公,二儿子和小儿子也拼出来了侯爵。女儿是先太子妃,生下来了当今天子。至于说胞弟是凉国公蓝玉,如今也是大明军方的旗帜之一。

可以说常蓝氏不管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是不折不扣的荣耀。在大明,或许也就是先皇后可以比常蓝氏更加成功,其他的女人哪一个骨子里不羡慕常蓝氏啊!

吴王朱允熥双眼通红,他似乎是根本不在意其他人说些什么、议论什么,只是跪在那里给常蓝氏守灵。至于有人要说什么有违礼制,那估计也就是心里嘀咕一下。要是现在敢说出来的话,必然是惹怒朱允熥,说不定也会得罪常家。

“停灵七日后,舅舅们就扶灵回应天府。”朱允熥想起来了什么一般,声音沙哑,“外祖母肯定是要和外祖母葬在一起,皇兄届时也会过去。”

常茂点头,他的父亲常遇春就葬在钟山之下,这也是所谓的‘陪葬孝陵’,是一个臣子的荣耀。

常升看着朱允熥,有些心疼的说道,“外甥,你就别在这边跪着了。你外祖母一直心疼你,若是看到你这样子,她走的也不安心。”

朱允熥看着灵柩,心里也很酸涩,“外祖母走了,我再陪陪她。这几年她老人家在北平,我也很少过来看望她。我在陪陪,外祖母肯定高兴。”

其实朱允熥虽然无比的悲伤,不过觉得还算庆幸。起码他是紧赶慢赶看到了外祖母最后一面,他也知道外祖母走的比较平静,外祖母也没有什么遗憾,这自然让他觉得比较欣慰。

常茂想起来了什么一般,小声问道,“外甥,陛下真的说了要去迎灵?”

“这是自然!”朱允熥理所当然的说道,“可是外祖母有什么交代?咱年岁还小,也不知晓一些习俗。若是外祖母有交代,就按外祖母的交代来。”

常茂这个时候开口了,有些期期艾艾,“她此前也有交代,她是想要和父王合葬。只是她也不想大办后事,陛下若是亲迎倒也说得过去。只是,她不想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也去送葬。”

朱允熥沉默片刻,随即说道,“若外祖母真有这般交代,自然是依外祖母的意思。只是母妃子嗣,也都该过去送送外祖母。要不回到应天府,就不停灵了,直接去钟山?”

常茂就是这个心思,他知道朱允熥做不了主。但是常茂知道他的那个大外甥很有可能对于这件事情无比重视。哪怕看似这几年大外甥来的少了,那也只是因为开平王府现在在北平而已,常家的荣耀和恩宠从来都不缺。

在朱允熥在这边守灵的时候,自然是有着一些快马朝着应天府奔去。

除了朝廷在北边大胜之外,开平王妃过世,这也是不折不扣的大事,自然是需要立刻报告给陛下的。说到底开平王妃的身份太特殊了,谁也不敢在这件事情上打马虎眼。

朱允煐对于这些事情并不知道,这也就是时代的局限性。哪怕大明的驿站比较发达,可是说起来基本上也都是靠驿站,靠快马加急。

朱允煐也算得上是习惯了这些,一些重要的事情说不定延误个十天半个月的。而有些事情说不定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才能够慢慢的传达到大明的一些乡镇,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就是现在的生产力,朱允煐也确确实实没办法要求太多。

什么电话、电报之类的,短时间内还是不要指望了,这也不是说一个人就能够立刻搭建出来的。现在的基础科学不够、现在的技术积累不够,哪怕朱允煐在‘天方夜谭’,能工巧匠们也做不到啊。

虽然心里头有事,不过作为皇帝,朱允煐也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还有很多的政事需要处理好。想要去调整情绪,这对于他来说都是有那么点奢侈的,也是不现实的。

对于这个大明朝的未来规划,朱允煐也需要做好,他必须要勾画出来更加美好的蓝图。

看似风调雨顺的,尤其是现在也有着第一季水稻的收割。虽然在大明很多的地方也只是一年一熟,但是江南、福建这样的地方,还是可以做到一年两熟的。

朱允煐拿着奏折,心情愉快的朝着乾清宫走去,“皇爷爷,咱们的粮仓也该满起来了。再过两年,咱们谷仓里也该是新粮压着旧粮了。”

老朱连忙接过折子,立刻笑了起来,“好啊!这东西才是活命的东西,粮食比啥都重要。银子、金子,遇到了灾荒可没法子填饱肚子。”

朱允煐也笑了起来,大咧咧的说道,“不管是粮食还是银子,我都喜欢!”

朱允煐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是再贪心,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美好的东西,当然是大家都喜欢的,这自然也就是人之常情了。有着这样的想法,再正常不过了。

老朱越看越满意,对朱允煐说道,“这好啊,咱的粮仓满了,也该心里踏实了。手里有了粮食,心里就有底,做事心里也不慌张。”

“是这个道理,手里有粮心中不慌。”朱允煐笑着认可,尤其是对于他这样的皇帝来说,“皇爷爷,上次说的苏州那边的地方,也是该给他们降点税了。咱大明开国三十载,一直都是在那边课以重税,底下人都说你是在报复苏州百姓当年帮着张士诚守城。”

老朱自然也知道这些事情,也不在意,“那些人爱说就说去,咱也不怕那些人说。苏州可是咱的税地,今年年景好不要担心粮食。只是咱减了税,以后遇到了灾荒可咋办?到那时候再想要增税,这就是个麻烦事了。”

朱允煐自然也考虑过这些事情,只是也有些担心,“皇爷爷,海贸的事情你也看到了。咱们的税制要改,现如今的税收还是少了点。”

对于税收这样的话题,老朱自然是无比慎重的,他也知道这件事情不能含糊,这些事情是必须要更加重视的。说到底大明的财政看起来是在好转,只不过有些事情也不能马虎大意。

税收,毫无疑问会影响这个国家的发展,税制也可以说关乎着这个国家的未来。

老朱仔细想了想,对朱允煐说道,“英儿,你说的这事咱也想过。咱此前想的事情有些简单了,有些事情咱以前也没有想到。”

到底是第一次当皇帝,而且登基的时候,老朱即使是努力学习,可是也没办法一下子将所有的事情考虑的很齐全。尤其是为了当好皇帝,有些时候老朱也是需要和一些世家大族,和地主士绅做出一些妥协,哪怕只是小小的妥协。

朱允煐开口,对老朱说道,“孙儿在想着若是合适,咱们得注意土地兼并的事情了。现在有些苗头了,咱大明才开国三十年啊!这么走下去,以后那些土地都归大地主、豪绅了。”

老朱忍不住皱眉,只是也在开玩笑,“读书人的田,你都给限制住了。”

优待读书人,老朱在这件事情做的还算不错。只是这样的事情,也就是相对来说。

元朝的时候,读书人的地位低,但是对读书人也是比较宽容。所以在大明开国之后,还有一些遗老遗少是比较怀念元朝的,那些读书人觉得元朝的时候对读书人比较宽容。

可是现在呢,读书人的地位提升了,可是朱皇帝不断的打压,也让不少读书人感觉到不太满意。尤其是前段时间,新皇帝一下子给读书人免税、免徭役的田地作了限制。

以后想要投献什么的,不说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不存在中了举人,全村、半个县都给土地投献在举人名下免税了。

老朱对于这件事情很重视,他也确实觉得这个事情,是影响国朝根基、自然也就不可能马虎对待了。这个事情不说从长计议吧,不过肯定是需要多多的讨论了。

现在的税制有一些好处,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些不足。

而朱允煐知道这些,自然也就想着要去改变一些事情了。他知道不存在什么完美的政策,但是只要对大明比较好、隐患少一点,那也就足够了。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