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明皇太孙 > 245 心眼

皇明皇太孙 245 心眼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0:59

245 心眼

春闱的风波还在继续,现在看起来不少士子在发泄着不满。更多的还是落地的举人们,他们看起来是有着那么一些不太高兴的,觉得继续闹事没有什么坏处吧。

说不定这么闹事,会让他们的科举之路有着一些变化。毕竟考试都已经结束了,这要是不重新考一次,或者是重新评定等等,他们只能再等三年了。

而这个时候,卓敬等人为首的调查小组开始了组织阅卷,开始准备给士子们一个交代。

卓敬没有觉得后悔,他是那种聪颖绝伦、博学多才的人,智虑深远、大节经天。虽然今上对他有知遇之恩,只是卓敬也觉得自己作为臣子,应该在皇帝出现错误的时候提醒。

实际上历史上的卓敬就是曾密疏建文帝朱允炆,徙封朱棣于南昌,可惜未被采纳。而在朱棣攻入应天府后,被捕的卓敬一再拒绝朱棣的招揽,被杀、株三族。

这样的人是很难说服的,这样的人有着他们自己的一些价值观。为了他们的某些价值观,这些人是不会在意自己的姓名,甚至也不会担心为此牵连家人。

作为甲戌科的状元,张信这两天也是在阅卷。作为宁波府的人,他也算得上是浙东文官集团的成员之一,是这一次复查小组的成员之一。

看着手里的试卷,张信感觉到一言难尽。他觉得给了北方士子三十个名额,实在是太多了。这些士子的文章难以入目,这些文章实在是太糟糕了。

“卓侍郎,此次科举,怕就是这般了。”张信看向卓敬,开口说道,“一些士子大多是在说朝廷科举不公,想来这也是污蔑之言。”

卓敬微微点头,叹了口气说道,“本官此前也曾随陛下去北平,知晓北地荒蛮。只是没有想到我大明开国三十载,北地士子竟如此薄学!”

“茹尚书和两位驸马怕是心里不高兴,他们恪尽职守,如今朝野上下却多是对三位考官的质疑。”张信忧心忡忡,说道,“也不怪陛下如此生气,北地士子的才学确实不足。”

卓敬微微点头,随即也说道,“陛下英明睿智,某一度曾满腔愤懑。只是想着陛下或被蒙蔽,只是想着如今仕林沸反盈天,某这是难以下台了。”

沉默片刻后的张信说道,“下官也曾听闻,陛下对于北地士子多有优待。如今北地文风不盛,陛下也多有鼓励。只是如今闹出这一出,以后怕是三十个名额也都没了。”

这一下卓敬也沉默起来了,南北榜刚刚出现的时候,确实让人感觉到有些疑惑不解,也觉得非常没必要。要么就是一榜,要么就是干脆一点分开考试好了。

可是现在再看看,陛下这么做,说不定还真的就是在给北地的士子一些机会,在给北地的学子一些激励。只可惜,很多人看起来不是很领情,不理解陛下的良苦用心。

旁人不见得多么了解当今天子,但是作为曾经的天子心腹,卓敬很了解当今天子。

现在闹事的虽然也有南方士子,可是去礼部伸冤的,去拦文武百官轿子,或者是在大街小巷散播朝廷不公言论的,大多还是北地士子。

以卓敬对当今天子的了解,这些闹事的北地士子可能害了之后应试的士子。现在将事情闹得这么大,朝廷说不定会取消南北榜,让所有的士子直接凭文章来,不是所谓的名额等等。

卓敬看向张信,忽然问道,“状元公,若你是主考官,会录几人?”

“怕也只是二三十。”张信有些不确定,也有些无奈,“这些北地士子,也就是这么个数了,再多就该是咱南方士子不高兴了。”

卓敬板着脸,说道,“这可不能再说,那些北地士子现在多是在闹,说是三位考官有意偏颇南方士子。南方士子也好、北方士子也罢,都是我大明的士子。”

张信立刻闭口不言,南北对立、地域歧视,现在还真的不能再说了。说到底就是因为这一次士子闹事,多半也是喊着什么对北方士子不公平之类的。

卓敬叹了口气,说道,“几人我等已经阅卷结束,也该回禀陛下了。”

确实应该回禀天子,这个时候不只是这些天子在等着,文武百官或者天下仕林也都是在等着。百姓们在看着,想要知道这一次的朝廷如何应对这一次的波澜。

这可不是什么小事情,这一次的春闱实属闹出来了太大的风波,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

包括卓敬,他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冲动一次。他多少也能猜出来,自己的仕途肯定是要发生巨大的转变了,或许他不再是天子的心腹了。至于是贬官还是被天子找个理由杀头,卓敬现在心里也没底。

只是现在的卓敬也根本顾不上这些事情了,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做好自己的本分。既然自己主动选择了质疑了这一次的科举,也蒙天子信任承担起来复核的重任。那么既然已经知道了一些事情,也该回禀陛下,将这件事情彻底完结了。

继续闹哄哄的也不是个事,这个时候就该彻底的尘埃落定,免得天下臣民人心不稳、物议绯绯。

朱允煐这个时候可没有闲着,既然他想要将一些事情做好,既然他选择了推波助澜。那么这也就很简单了,自然也就意味着朱允煐需要将这一次的波澜进一步的扩大。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去完成自己的目标。说到底这一次的科举,就是朱允煐朝着一些人、朝着一些事情发难的理由。至于说搭进去了一个自己的班底,也没什么关系。

卓敬有才华,似乎也是忠诚的,只是这个人没办法重用,关键时刻容易掉链子。

宋忠递来了帖子,朱允煐看似漫不经心的在翻阅着。跪伏在地的宋忠不敢说话,他不知道陛下为何要针对这一科的士子,也根本没必要去在意那些事情。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好奇心太重了容易死。

这个帖子里多是记录了一些名字,基本上都是闹事的那些士子们的名字,以及他们的一些所作所为。很明显这些人现在是闹腾的厉害,闹的朝野上下人尽皆知、物议绯绯。

但是千万不要指望什么法不责众之类的事情,不管是南方士子还是北方士子,不管是什么样的理由,这个时候既然选择了闹事,就要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

读书人的待遇实在是太高了,在蒙元的时候被划归‘下九流’一个个的也不敢闹事。但是到了汉人坐天下的大明,一个个的还是在尝试着不断的去努力,想要爬到更高层的位置。

这就有点不识抬举了,想要回到两宋时期的文人天堂,那简直就是在做梦。

在宋忠离开后,朱允煐问道,“锦衣卫那边,可还有人假公济私?”

王承恩立刻回答道,“回皇爷,想来是有的。不过到底是极少的,奴婢心里知晓。”

平衡吧,锦衣卫要用,但是动车也需要用。虽然原则上来说锦衣卫和东厂一内一外,只是他们也需要相互制衡,毕竟这两个特务机构的属性实在太特殊了,如果没有一定的制约,这就是两个怪兽了,此前的锦衣卫畸形的模样就是前车之鉴。

朱允煐的心情很不错,看起来这些事情就要‘大功告成’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允煐也就需要做好一些收尾的工作,可不能前功尽弃了。

“读书人,还真的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朱允煐有些戏谑的自言自语说道,“他们要是稍微争点气,我还可以来一个狠的。可是现在,也只能是温水煮青蛙了。”

看看,这大概也就是大权在握的皇帝有着底气。别看现在外面乱糟糟的,但是对朱允煐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影响,也显然没有将这件事情当做一回事。

老朱又来溜达了,这就让朱允煐好奇了,“皇爷爷,你都退位了,消息被孙儿还灵通?”

“咱总得留一手啊,免得你闹出乱子来,咱也好帮你收拾。”老朱也不理朱允煐的吐槽,笑着说道,“等咱要闭眼的时候,该全给你的就给你。”

朱允煐也乐了起来,说道,“其实皇爷爷现在也就是留了点耳目,孙儿就是觉得吧,虽然孙儿不见得多成大器,但是皇爷爷也不能总把孙儿当孩子。”

老朱哈哈大笑,看着朱允煐说道,“那可不成,你就是当了皇帝,也是咱的孙儿。咱不说现在没闭眼,就算咱蹬了腿,该看着你还是要看着你。”

好吧,这也是长辈们普遍的心思,在他们的眼里,孩子永远是长不大的。

还是聊正事,朱允煐说道,“皇爷爷,明日就去朝堂坐坐,接下来几日孙儿也该动手了。那些读书人,是该好好的整治一番了。”

老朱忍不住乐了起来,得以无比说道,“咱打下来天下,想着优待士人。咱孙儿,一项项的都给收回来!不愧是咱孙儿,那些读书人可玩不过你!那些人,就是要给咱老朱家打工了!”

这说的,好歹也是大明的太上皇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小地主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