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成语大明 > 第384章 出狱,奇遇

我的成语大明 第384章 出狱,奇遇

作者:轩辕七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48:49

第384章 出狱,奇遇

数日,金华府府衙回信,贬低县令此事冤判六十余人收监,降职并罚俸禄半年,并在此地等候朝廷圣旨。

现在已经派人去各府衙门、关隘要道通缉此人。

令派人随信,勒令释放关押的六十人。由县丞暂时领县令一职,等候朝廷调令,委派官员。

杨星等人被重新叫回堂上,县丞重新询问证言,又去坍塌的事故现场,派人测量,取土样。

又和其他的木匠询问,最终确认隋掌柜雇用的木匠,施工方案不对。

“此地泥土湿润,初挖掘时四周土地还可撑住。再挖掘时,应该在土坑两侧或三侧做支撑,且挖出的泥土应该及时运走,不可随意堆放在土坑四周。

可此坑并没有做支撑,且挖掘出来的泥土堆放四周,加之土坑深度过大,宽度过小,土质也不符合施工的安全要求。与建房书互相违背,加之监工不作为,所以才会酿成悲剧。

按照大明律,监工判处廷杖八十,流三千里。

木匠剥夺其秀才身份,终身禁止考试,廷杖四十,流一千里。

隋大机任用不当,致人死亡,应抄其家产,赔付三人家属共计六百两。

致人伤残,拨付其诊费、药费、生活费用,共计两千两。

此案还差隋大机没有归案,现已各处通缉,悬赏二百两。”

县丞将所有的口供、仵作验伤、现场初次探访记录和二次探访记录、隋大机购买的地契存根等等,一并打包,交往府衙。

然后调动所有官兵,进府抄家搜查。

所有钱财仔细对账,所有家眷下人仔细核对,检查有没有偷带东西。

归衙充公,开始给死者家属赔付,给伤残者赔付,给误关押者赔付。

等案件彻底结束,杨星也准备举办开庙的法天大会。

寺庙里所有弟子穿戴整齐,坐在庙外法台下,集体诵经。

诵经结束后,杨星登台讲话,宣布大庆法王庙正式接纳香火朝拜。

各种前来上香求神的,能排出一里多远。

还有附近的小贩趁机来外围摆摊的,庙里庙外一片沸腾。

有了庙,就有了香火,杨星当初向所有乞丐许的愿望已经实现。

现在庙里弟子不用出去乞讨,可以在庙内整理一切,也可能出外干活,结善缘。

虽然庙里庙外火成一片,庙里的收入噌噌见涨,可杨星知道,此事绝不是长久之计。

在牢里的时候,杨星总是在思考,如果有下次,还会有机会平安出狱嘛?

虽然人都说出家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官府是不会进庙里来抓人。

可这次证明了,只要想抓,没有动不了手的地方。

想要保全寺庙,保全自己和水儿的安全,必须要结交大官。

只要和官场上的人都熟络了,在有可能不怕这些琐事。

结交朱三爷,可惜上次得罪他太狠,连进大牢人家也不会管。

所以,杨星准备收拾行囊和细软之物,带着水儿前往南京。

如果说天下美景在苏杭,那么杨星是必须要从苏杭走一趟,顺着运河北上南京。

刚把计划告诉水儿的时候,水儿是不同意的。她觉得现在每天挣着钱,

看着钱进账是非常美妙的一件事。

杨星跟她陈清利害关系,又好言相劝了许久,水儿这才答应与杨星远去南京。

临行前,杨星再三叮嘱六袋长老照顾好寺庙,然后雇了一艘船顺着河水直奔严州府。

进了严州府城里,水儿的小眼睛滴溜溜地乱转。

街边各种布匹玩物饰品,与蓝溪县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的。

若不是杨星提醒她钱不够,需要省下的时候,水儿准备都买回来。

仅仅一个下午,水儿便忘记了离开寺庙的难过之处。

找了一间客栈,杨星准备歇息,而水儿却还在对着今天买来的东西傻乐。

“星儿星儿,快来看啊,外面有人在放烟花。”

杨星拗不过水儿,只好陪她站在窗前往外看烟花。

“星儿星儿,外面好美啊,带我出去玩吧,好不好。”

“水儿啊,这才是一个府城啊,如果进了苏州城、杭州城,你还不得天天晚上不睡觉?啊哈哈哈。”

水儿一撅小嘴,气鼓鼓地锤了杨星两拳。杨星将水儿拥入怀中,温柔的说道。

“总有一天,我要带你去京城看看。作为天子的脚下,一定比这个小地方还要美。”

水儿娇羞的闭上了眼睛,仿佛已经看到了京城里的模样。

“星儿,我觉得没有必要去那么远,我觉得咱们能在这里定居也挺好的。”

“水儿,你放心,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次日,杨星带着水儿在楼下吃早饭。

正吃着,听旁人说昨夜乌龙山上有人火并,动用大量火器炸药,就跟放烟花一样。

杨星闻言一愣,可转过来又想到,自己是水儿的,索性也不必管什么。

杨星并没有选择在此地停留,而是又雇了一条船,顺着水路往下一座城镇赶去。

坐船的时候,杨星可以清楚的看到乌龙山上冒着黑烟。

船路过乌龙山、富春山最后在天黑之前,到达了桐庐县。

桐庐县城前也有一座山,问过他人才知道,那是桐君山。

面对如此相似的地方,相似的场景,杨星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平静。

水儿也出奇的没有闹,十分懂事的依偎在杨星的身旁。

次日,杨星带着水儿并没有选择继续雇小船,而是选择和一众人坐大船前往。

只因为雇小船太贵,坐大船便宜。

可小船清净,坐大船就没有那么清净了。

两个人坐船,两个人没事闲聊,也不会影响什么,最多和撑船的聊一聊。

一群坐船,好家伙那天南海北啥都能聊。

最常见的就是喜欢盘问对方的老家在哪里,不管走多远都能碰见老乡。

问着问,就问道杨星和水儿了。

杨星也不好意思不会人家,便说道:“金华府兰溪县。”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一群金华府老乡就出来了。

有一个小孩说道:“我是义乌的,我们这一帮人都是义乌的。这次打算奔杭州去,看看能不能奔个出路。”

“我们是东阳的,就离着义乌不远。”另外一伙人背着大锯小锯,好像是

木匠。

有一伙人穿着挺干净,猜不出来是干什么:“我们是永·康的,来杭州好几次了,还是杭州地方大,好干活。”

最后几个穿的破烂,胸口脯子肉翻着,胳膊肉鼓着,应该也是装卸搬家的。“我们是武义的,本来在金华府城干的挺好。这一场灾,都奔金华了,钱也不好挣。”

然后就开始聊自己的家那边有什么,自己出来都经历过什么。

聊着聊着,就聊起了这场灾荒。

每个地方受灾的程度不一样,而且有的地方给放粮,有的地方连粮都看不见。

聊着聊着,大家都羡慕起了出海下西洋的那群人。

有的地方给多少多少钱,有的地方给多少多少地,有的地方啥也不给,都被抓上船,运走了。

有观念开放的,认为走到哪里都行,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最好能盖个大房子,有几亩好田。

当然也有守旧的,认为背井离乡不好,只要有机会就还得会老家祖宅。

也有激进的,认为就应该进京告御状,只要告下了御状,家乡就有救了。

其中也有不少明白事儿的,反驳他:“别听上京告御状能成,就是越衙上告,你都得被打一百大板子。”

“拦皇上御驾,会被身边的官兵拿着一人多高的大刀,给杀死,剁成馅。”

“什么啊,是皇上身边每个太监都有一把弩,谁敢靠前都得被射成野猪。”

“不对不对,是皇城上都有大炮,那大炮一炸就能把一座县城给炸没一半。”

“他说这是对的,而且皇帝出游的时候,喜欢带着老虎溜达。至少得有有二十多只老虎,给皇上拉车。”

“而且咱们这个皇帝喜欢养大鹰,一扇翅膀都能把一头猪给抓出来。”

“皇上还喜欢养蛇,就是那种好几百年,快要蜕变成龙的那种大蛇。一条蛇能有水缸那么粗,能有这条大船那么长。

只要那么当官的不听话,直接抓起来就喂蛇。”

“知道郑和太监下西洋吧?当时是抓到一条快要成龙蛇精,被皇帝杀了之后,用蛇骨当船的龙骨使。

要不然咋能在海里航行那么久的,听说一出去就是三四年。没有这蛇骨,老龙王能同意?”

“不对不对,是船上用夜叉皮绑得鼓,咚咚咚一敲,老龙王就知道了。”

众人是越说越离谱,气得那个人怒吼着的反问道。

“难道就只能任由这群贪官污吏,来饿死咱们家乡父老吗?”

这下所有人都闭嘴了。

又过了一会儿,有人说道:“你不是女的,要是女的去拦御驾,兴许皇上还能看上你。愿意听你的,调兵遣将。”

这个话题似乎永远都没有终点,永远也没有结论。

夜晚到来,所有人都早早地睡下,只等天亮的时候,好下船到岸。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有人因为船体的摇晃,起身准备朝向水里尿一泡。

可眼前的景象似乎有些不对,为什么在河道里行驶的船,会看见一座黑乎乎的东西。

为什么应该岸边的树林村庄,此时变成了与天地一色的水。

突然想起来,大喊道:“坏了,大家快起来,我们被人卖到岛上了。”chaptere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