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成语大明 > 番外篇9 大成

我的成语大明 番外篇9 大成

作者:轩辕七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48:49

番外篇9 大成

我的成语大明番外篇9大成掀开帐帘,只见江苏将军现在大帐中间,与左右各个武官站队相迎。

“末将恭迎公子北!”

“下官恭迎恭迎公子北!”

接着,江苏将军上前主动相迎,并恭请叶小北坐在正位垫子上,江苏着坐在下回手处侍奉。

叶小北也没有含糊,甚至还让赵灵儿站在左手边,表示其地位。

“江将军为我大楚国立功,保王驾、诛佞臣、匡扶社稷。

扶大厦之将倾,救万民于水火。

江将军,实乃我大楚之幸,万民之幸也!”

叶小北很聪明,上来什么事情都没提,就是一顿夸,把你捧的高高的。

江苏很高兴,他手底下那帮将领也很高兴,心想着公子北这次前来,是不是给我们送封赏来了?

“公子谬赞了,此乃我军中将士的本分罢了,不值一提。”

江苏想得很简单,我前客气客气,在顺便暗示一下公子北,是不是应该给自己兑换诺言了。

叶小北怎么可能不知道,他等得就是这句话。

“今日王宫内外整理残渣,朝堂上也在核对官员,处理战后各种政务。

此次前来,一是为了带领将军您上殿请功,为军中上下将士们领赏。

没有想到将军您真贴心,那我们今日就先不用去麻烦我父王了。”

江苏一听,人都傻了。心里暗自埋怨道:“不是说好了为我邀功请赏吗?怎么变成我自己贴心了?真是的,谁爱忠心谁忠去。”

他手下一听,也是一阵无语,是暗发牢骚。说是怪江苏吧,但是江苏他也没说错。要是怪公子北吧,也不成,毕竟人家是楚王的亲儿子。

叶小北看到此处,真的想笑,但是碍于身份,也不能笑。

想骂这帮混蛋吧,也不能骂。

毕竟楚国的兵将都是靠贵族里出人的,能出来就已经很给楚王面子了。要是造反,或者是投敌叛国,你连追都追不回来。

想通了,叶小北便不再纠结怎么处理他们的关系了,只想再利用一番最好。

“那第二呢,是想请江将军召集你军营中能工巧匠,为我父王准备一份大礼,送进王宫大殿。”

江苏一听还有见到楚王的机会,还是送礼这种好事儿,便有了几分兴趣。

“我军中上下所有人等,全凭公子吩咐!”

“好,那事不宜迟,开始行动吧!”

“公子,请!”

“将军请!”

两个人便一前一后出了中军大帐,直奔工匠锻造铺。

叶小北先是跟铜匠们聊起了大锅,并且提醒他们可以用锤子敲砸出内部光滑面。

然后跟其他工匠聊起了如何搭建灶台,以及车床弩、连弩和投石机的制作。

虽然叶小北懂得不多,但好在熟读过墨家残篇和农家机械篇,通识了一点古代制作工艺的皮毛,还算是可以交流。

结果,日落西山,铜匠们才算搞出来一口不太标准的大铜锅。

在夕阳的照耀下,发出闪闪金光的大铜锅,险些失明。

“好东西啊,你们干的不错。”

另一组的灶台垒完了有一段时间,叶小北命令两波人抬着大铜锅上灶。

虽然叶小北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但还是让人抱来木柴和枯草,准备烧灶。

刚引火没到一分钟,顿时整个灶台都被笼罩在烟雾之中。

“咳咳咳,是不是我搞错了什么?”叶小北站在遮住口鼻,暗暗嘀咕道。

赵灵儿却安慰道:“公子,没有任何事情是完美的。我们只要多做几次,总会成功的,不是嘛?”

“唉,以后多做改进吧!”

说着,叶小北吩咐人倒水进锅,准备测试一下烧水的时间。

水沸升泡时,这才观察到铜锅底薄厚不均,日后使用时容易出现问题。

多次测试后,叶小北总结了一些问题,与工匠们多次沟通。

最终月落之时叶小北带走五口大锅,算是把军营中的所有铜锭和矿石均搜刮干净,这才满意的离去。

回到濯衣房内,重新垒灶安锅溜缝,连夜起火熬煮从各宫各院各司搜刮来的材料,直至天明。

叶小北觉得材料煮得差不多了,命人捞出材料,下凉水浸泡降温。

温度合适后,挑出一些不能用的碎渣石子,用细布筛出纸浆,架顶,开始晾晒。

又过了一天,傍晚时分有俾仆来报,说是东西已经晾干,请公子前去检验。

虽然叶小北只睡了一小会儿,但还是打起精神来前去查看。

刚一进门,叶小北就被眼前的场景给震撼到了,两摞木框细筛平躺着比门柱还高,院子里面大大小小的俾仆奴隶都在从房顶上取回细筛。

叶小北上前截下一个木筛,用手轻轻地摸了摸,又撬起一角揭开纸张查看背面。

“唉,着啊,虽得其形,但不得其法,还是不得行啊。”

身旁的赵灵儿接过叶小北手里拿的纸张,也学着叶小北的动作仔细观察起来,却十分高兴的说。

“恭喜公子,造纸大成!”

身边一群俾仆奴隶都在庆祝,各种客套话根本停不下来。

“唉呀,我说夫人呐。

你看这纸张薄厚不均、颜色发黑、气味难闻。上手一摸,比那盖房抹泥墙的还要扎手,甚至与那城墙别无二样咯!”

虽然叶小北很悲观,但是赵灵儿却不介意,伸手拉着叶小北进了内房,劝说叶小北。

没办法,叶小北为了证明这做的的确不好,命人拿来笔墨砚台,现场展示他的顽童水平的书法。

“灵儿,你来看。这纸张洇墨严重,说明这纸张不行啊。”

赵灵儿可怜巴巴的望了一眼叶小北,便询问道:“公子可有它法?”

叶小北却叹息道:“没有别的办法,将所有不好的纸张挑出来,回锅再煮。”

如此又重复了一天一夜,每个环节叶小北都亲自观察指挥,防止出现纸张薄厚不一的情况。

又按照不同的想法实验了几次,才算出了一批好纸,得到了比较让自己满意的纸张。

叶小北命人将所有纸张裁叠整齐,统一放在几个软装内衬的好箱子里,上殿见王。

大殿内文武官员列立两边,楚王熊横坐在正位,叶小北在前领着几个力士抬着箱子上殿。

熊横坐在书案后,发问道:“我儿此时前来,可有要事嘛?”

“回禀父王,今日孩儿要奉献一宝。”叶小北大方行礼道。

“儿啊?可有甚宝,非要此时见我嘛?”

熊横的言外之意就是:你怎么这么不懂事,非要这个时候来找我聊天?

“父王,诸位大臣,请看!”

说着,叶小北撤去红布,掀开箱盖,拿出一沓纸张,让太监送过去。

“我儿,那箱子里可是绢帛嘛?”熊横好奇的抻着脖子询问道。

“父王,还请上手一观。”

熊横有点好奇,便接过太监手里的纸张,仔细看了又看。

“儿啊,这物比绢帛还轻,却没丝绸光滑,难道是濯衣房发现的新布料嘛?”

“父王,此物虽不是布料,但其中的价值却远胜过布料。”叶小北先卖了一个关子。

“哦?”

“父王,您上手书上几字试试。”叶小北提示吸引道。

熊横问言,便让身边的太监研墨,上手书写。

熊横虽然五大三粗一个,但是作为君王,以前作为质子之时,可懂得书画和棋奕。毕竟,他还拿棋盘砸过人的。

试验了几个字,又贴近看了看字迹的情况,满意的点了点头称赞道。

“儿啊,此物书写文字甚好,而且甚轻,日常书信可替代简牍绢帛。”

熊横给的评价挺高,他这么一说,那些文官都想试试,武官也想看看。

接下来,就迎来了一种奇妙的场景,文武官员或坐地或趴地,或贴柱子或者挂墙。总之为了试验这纸张,可谓是想出来各种各样的方法。

结果就是,大家给出了评价还是很高的,但是都在关心这东西的价格和保存时间。

“虽然研究出来很贵,但是只要普及开来价格肯定比竹简木片布料便宜的多。”

得了叶小北对价格的肯定,有人追问道:“公子,那保存方面呢?”

叶小北回想起自己看过的考古新闻,里面就提到过古墓中的颜料和布料以及纸张的问题。

“纸张储存在干净整洁的盒子里,不湿不潮,不霉不腐,可以千年不腐。但就是千年后,见风即化尘。”

那人回道:“百年之后我们都归尘归土了,何况这小物?”

其他人却注意到了其他细节,说道:“公子,这么说,保存它,需要不湿不潮不霉不腐的神奇盒子咯?

如此说来,此物无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