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 > 第一百九十一章 张角:或许我还能抢救一下?

第一百九十一章 张角:或许我还能抢救一下?

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

“让天下百姓都吃的起饭?”

马元义闻言和身后两个大汉对视一眼,顿时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这是三人十年来,听到的最好笑的笑话。

“后生,莫要大言不惭!”

“你知道养活天下百姓需要多少粮食吗?”

“不要说天下百姓了,就说我们张渠村,全村六十二户,一百五十三人,整个村的人已经断粮三天了。”

“而像我们这样的村子,在现在的中原大地遍地都是,你以为凭借你这几张饼能养活多少人?”

“莫要在大贤良师面目闹笑话了,拿着你的饼,赶紧走吧!”张老头一脸怒意的斥责了朱元璋一顿,不耐烦的挥手想让他们赶紧离开。

“走?”

“张叔,不可能让这些人走了的,万一是朝廷的探子,不但大贤良师的安危保证不了,就连张渠村也要遭殃。”

“这个时候可不能妇人之仁!”

马元义收敛起脸上的笑意,从身后一个大汉手里接过一把刀,再次看向沐英。

他身上战意沸腾,杀意几乎要凝成实质。

“元义,不得无礼!”就在双方剑拔弩张,眼看又要开打的时候,张角再次开口。

他脸上表情有些凝重。

他再次被朱元璋惊到了,倒不是对方埋伏在暗中那些足以杀掉他的人手,而是气度。

他从朱元璋身上感受到了一丝微弱的皇者之气,虽然只有极其微弱的一丝,而且若有若无,但的确是有。

皇者之气这种东西玄之又玄,无法理解,也无法人为制造。

但这东西却又是的的确确存在的。

不但张角相信这种东西,天下所有的士族都相信。

张角很明白自己不可能成为枭雄霸主一般的人物,所以之前十年他一直在寻找这样的人。

但可惜一直都没有找到。

这也是之前黄巾军聚众几十万,但张角一直都压着不想要直接造反的原因,没有这样一个拥有皇者之气的人作为领袖,造反根本不可能成功。

强行造反只能成为炮灰,成为他人嫁衣。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们三个月前因为内奸告密被迫举起反旗,结果就是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几十万人的黄巾军被朝廷大军联合各地大士族冲散,彻底一败涂地。

就连他也中了诅咒,命不久矣。

这虽然和他行事不密有关,但在张角看来,最关键的还是太平军自始至终都没有找到一个合格的领袖。

没想到在自己筹谋二十年的大事彻底功亏一篑的现在竟然碰到了这样拥有皇者之气的人。

这只能说造化弄人啊!

张角嘴角勾起一丝自嘲的笑意。

他仿佛看到了老天爷对自己露出的嘲弄眼神。

“让他们走吧!”

“这样的人不可能是朝廷探子的!”张角叹了口气,满脸疲惫的挥了挥手。

造反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

三个月前黄巾军可以说三样都占全了,若是那个时候朱元璋出现,张角一定会欣喜若狂。

但可惜现在已经不是三个月前了,现在的黄巾军遭遇大败,几十万人彻底被打散,失去了统一性,而且最关键的是他也命不久矣了。

太平军现在已经是一艘将要沉没的大船。

这個时候即便把朱元璋强行拉上船,那等待他的也只能是随着这艘大船一起沉没。

与其白白搭上一个拥有皇格命运的人,倒不如把他留作火种,等待下一个时机。

毕竟虽然接触短暂,但张角还是能看出来,朱元璋是一个能够和普通百姓共情的人。

这在张角看来极其重要。

“这也算是自己能为黄巾军中那些被冲散的兄弟能做的唯一一件事了。

“走!”朱元璋深深的看了一眼张角,没有再多废话,直接带着沐英和朱标离开了这里。

他还没有搞明白张角为何会拒绝自己,也没有搞明白张角现如今的处境,在这里见到张角只能说是一个天大的意外,这并不在他原本的计划之中。

因此,他需要情报,需要大量的情报。

只有掌握了足够的情报,他才能依此做出正确判断,而不是在这里瞎猜。

虽然他们已经研读过东汉末年的历史,也明白现在应该是灵帝末年。

但毕竟现在这里可是神话版三国,和原本的历史早已经有了极大出入了。

所以他还是要等锦衣卫探查到关于这个世界的真实情况再说。

等下一次他再来的时候,无论张角愿意还是不愿意,他都要入主黄巾军。

转眼便是七天过去。

空间门所在的山谷基地中,朱元璋放下锦衣卫初步探查出来的关于这个世界的情况,陷入了沉思。

虽然现在是神话版三国,但历史还是在沿着原本的轨迹在走的。

按照锦衣卫的情报来看,现在应该是汉灵帝中平元年,距离董卓率领西凉军进洛阳还有五年。

现在张角的情况可以说相当糟糕。

太平军被叛徒出卖,遭受重创,死了很多骨干和强者,两个月前张角率领黄巾军主力和皇甫嵩决战,遭遇惨败。

自己也遭遇了不知名强者的诅咒攻击,命不久矣。

可以说如果朱元璋不插手的话,那张角应该会在不久之后病死,黄巾军群龙无首之后,会在未来两到三年内被彻底剿灭。

未来的黄巾军会成为汉末群雄刷资历的重要工具,包括曹操、刘备、孙坚,都是因为刷了黄巾军才刷出巨大声望来的。

可以说若是没有黄巾军起义,就没有后来的三国鼎立了。

当然现在有了朱元璋的加入,这样的事情他自然是不愿意看到的。

因为黄巾军和元末明初的红巾军是类似的组织,都是活不下去的普通泥腿子老百姓组成的。

这些人不造反就只能等着饿死,对此朱元璋最有发言权,所以他要为这些人向天下讨一个公道。

说实话,他比张角幸运的多。

元末根本就没有大的世家豪族了。

经过隋唐两朝的压制,再到后面被大元一遍又一遍的杀戮,让元末环境下的造反环境相当优越。

正是因为没有士族联合统治阶级的压制,他们这些农民起义者才得以在那个乱世一步步走上来,最终走向巅峰。

但在汉末不同,这个时代的士大夫太强大了,多的是控制一县、甚至一州之地的士族。

再加上朝廷的大军围剿,相比起朱元璋那个时代的红巾军起义,黄巾军简直就是地狱开局。

不过现在好了,系统把朱元璋这个外挂送了过来。

有了外挂的黄巾军,将会展现出更加强大的顽强生命力。

张渠村村后一座小院里,张角斜斜的躺在一张摇椅上,正在纳凉。

比起七天前,现在的张角更加消瘦,甚至可以说已经瘦成了皮包骨头。

“大贤良师,您好歹吃一点吧!”

“这可是乡亲们好不容易凑出来的,怎么说也是一片心意啊!”张老汉捧着一碗米粥站在张角面前,苦口婆心的劝说。

“张叔,您还是叫我二娃吧!”

“您是我叔,是从小看着我长大的,怎么也叫我大贤良师了?”

“这是外人叫的!”张角苦笑着道。

“胡说,您是咱张渠村的骄傲,咱自家人若是都真心诚意的供奉你为大贤良师,别人又怎么可能真心诚意?”张老汉一脸认真道。

“骄傲?”

张角叹了口气:“这一仗败的这么彻底,想必乡亲们心里指不定怎么恨我呢?”

“毕竟如果没有我,他们的父亲、儿子、兄弟就不会战死在外面了。”

张角神情闪过一瞬间的恍惚,他好像又回忆起了十年前的往事。

“又说胡话!”

“有我在,我看张渠村的人谁敢说你坏话,老头子我第一个就要抽死他!”

“谁不知道你是为了咱们穷苦老百姓拼命的。”

“可恶的是这个世道。”

“再说了,要不是你,咱们一村的人在十年前就都饿死了。”

听着张老汉喋喋不休的诉说他的功绩,张角再次有些恍惚。

“张叔,我要死了!”

许久,张角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道。

他已经明显感觉到了命运死神的召唤,身中致命诅咒的他,活不过这个冬天了。

这也是他为何在突出朝廷重围后,选择回来这里的原因。

这里是他的老家,是他的根,他想要在自己死的时候,能够落叶归根。

听到张角此言,张老汉两行清泪顿时就留了下来。

“大贤良师,咱们不和朝廷斗了,咱们投降总行了吧!”

“朝廷要杀还是要剐咱们都听着,你有那么大的本事,只要肯为朝廷做事,朝廷一定不会见死不救的。”

“你说是不是?”张老汉道。

“没用的!”

张角苦笑着摇头:“我早已经上了朝廷的必杀名单了!”

“张叔你可千万不要去做傻事。”

“只要你们不说和我的关系,没有人知道我和张渠村有关的。”

“就是……今年冬天咱们张渠村恐怕要饿死人了!”

“对不起了张叔,我食言了,我终究还是没有带回来粮食!”张角再次重重叹了口气。

“张叔,你就别管我了,让我一个人在这儿等死吧!”

“等我死后,就把我烧了,埋在我爹娘的坟前,不要写名字。”张角交代着自己的后事。

“二娃……你!”张老汉张了张嘴,千言万语,却堵在喉咙眼,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大贤良师!”

“那个朱元璋又来了,这次还拉着三大车的东西。”

“他说里面全都是要送给我们的肉饼?”正在这时,马元义一脚踹开房门,满头大汗旳闯了进来。

“什么?”张角眼角微微睁开了一丝,本已心存死志的他,突然就嗅到了一丝极其不同寻常的气息。

他的直觉告诉他,或许,他真的还有可能再抢救一下。

“扶我起来,我亲自去看看!”张角挣扎着起身。

很快他就在马元义的搀扶下来到了村口的大树前,果然看到几天前刚刚见过的那三个人。

不过这次来的不止他们三个,还有更多的人,以及三辆极其怪异的大车。

“这是机关车吗?”张角脸上闪过一丝讶异。

不过他没有开口询问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而是再次看向了朱元璋,等待着他的解释。

“呵呵!”

“老人家,我今天来是回答你几天前的问题来的!”

朱元璋没有去看张角,而是看向张老汉,继续道:“你问我能不能养活天下百姓?”

“我的答案是能!”

“你问我能不能让张渠村全村六十二户,一百五十三人吃饱,我的答案依然是能!”

“前面一个问题的答案你只管拭目以待去看,后面一个问题的答案今天咱就来实现他!”

说到这里,朱元璋一挥手。

身后朱标和沐英猛地拉开了一辆卡车的车厢,显露出期内堆积的满满当当的一车肉饼。

“嘶……!”四周听到动静,赶过来看热闹的张渠村百姓,顿时响起一阵阵吸气,以及咽口水的声音。

“这些真的让我们放开了吃吗?”一个十来岁的半大小子突然满脸希冀的开口问道。

“没错,尽管来吃,不够吃了咱这里还有,今天管够!”朱元璋笑眯眯的道。

“嗖!”这小子听到朱标此言,一个箭步就冲到了车前,两手一手两个肉饼,直接就往嘴里送。

“有肉!”

“这里面有肉!”

“快,大家伙快来吃啊!”小家伙一边狂吃,一边回头朝着村民招呼。

有了人带头,事情就好办多了。

先是小孩子按捺不住,然后是中年人,然后所有人都赶了过去。

“慢点,别抢,所有人都有份!”

“我们今天管饱的!”随车一起来的一个很不起眼的七品官员赵常用在努力的维持着秩序。

对于今天看到的这一幕,他感同身受。

或者说,二十年前他和这里的人们一样,也曾经得到过陛下的救赎。

他是嘉靖位面的人,而且是贫民。

二十年前,他们老家遭遇大洪水。

那一年他才七岁,在全家最绝望,几乎要饿死的时候,正是陛下带着大明的粮食车队源源不断的往他们那里运送粮食。

如果没有那些粮食,他早就死了。

那个时候他就暗暗发过誓。

未来自己一定要做官,他要用这一辈子回报当年陛下送过去的那一车车的救命粮。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