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历史名人:方孝孺

第一百一十四章 历史名人:方孝孺

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

“标儿,这座小世界非同小可,若是把握不住很有可能会导致咱大明陷入混乱的!”在回南京的路上,朱元璋神色凝重的开口。

一个获得了这里面一部分仙道传承的张天真都能掀起那么大的乱子,若是这里的东西流传到江湖上,被那些野生的修仙者得到,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个儿臣知道,所以我在那些研究人员进驻之前已经把一部分大威力的术法先一步收起来了。”

毕竟这些术法全部都是攻击类型的,对研究人员来说也没什么作用。

朱元璋闻言愣了一下,然后不由咧嘴笑了起来。

“不错!”他开口评价道。

“修仙者寿命长,手段多,而且越是修为高深越是无欲无求,从这座小世界中那些人就能看出来,他们修为到高深处甚至连七情六欲都在减少,心中想的只有一个长生,如果一个国家让这样的一群人掌权,不是国家的福分。”

朱元璋说到这里瞥了一眼朱标:“标儿,对此咱们也需要警惕,咱们的身份先是一个国家的掌权者,然后才是超凡者,可千万莫要本末倒置了。”

“儿臣明白了!”朱标赶忙道。

“以后国家军队还是以武夫为主,修仙者就让他们老老实实留在科学院里搞一些研究工作吧!”

“那里才是最适合他们的去处。”

闻言朱标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从这一战中就能看出来,武夫的确是最适合战场的超凡者,无论面对什么类型的敌人都能快速适应

若是等以后枪械进一步发展,让武夫装备上强大的枪械提高攻击距离,甚至开上可以飞天遁地的铁甲,那场面,朱标只是想一想都觉得刺激。

很快,三个月的时间悄然而过。

这座被朱标命名为一号基地的小世界中的各类术法、阵法已经全部被转移到了须弥幻界之中。

至于那个小世界本身,未来可以当做练兵场来用。

那里与世隔绝,还有古代炼炁士设置的聚灵大阵提高灵气浓郁度,当做特种部队进行封闭训练的训练场再合适不过。

而得到小世界中各种阵法、符篆传承的科学院,同样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

此刻的科学院中就正在进行一场极其重要的科学实验。

一辆有着四个轮子的怪车出现在科学院的广场上,天师府的张正常颇为紧张的坐在上面。

“殿下我开始了!”他搓了搓手道。

“可以!”朱标同样满是期待的点头。

张正常伸手在一个按钮上轻轻一点,顿时这座怪车就轻轻颤抖了起来,然后开始缓缓向前。

没有太大的噪音,没有尾气,这是一辆纯天然无污染的灵能驱动轿车。

确切的说这应该算是一架法器,其所用的材料都是灵材,其上刻有法阵,其核心是一个聚灵阵,由聚灵阵提供灵力,然后带动一系列的机关转动,最终驱动四个轮子。

这驾车和传统法阵最大的不同是,这是一架普通人也可以驾驭的法器。

其虽然是灵力驱动,但全程自动化,如果聚灵阵中的灵气不足只需要更换一个聚灵阵,或者停下等待一段时间就可以了。

说实话想要制造这么一件法器并不容易,之前最困扰科学院的是材料。

他们找不到刻画灵阵的合适材料。

而在一号基地之内整理得到的各种资料传承中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

大周仙朝炼制盔甲的灵材上就刻画有灵阵。

而这也同样适用于这种法器车的制造。

“这车能跑多块?”朱标问道。

“每个时辰差不多能跑三百里。”

“这驾车在聚灵阵中灵气充盈的情况下,能全速跑六个时辰不用停。”张正常笑着道。

“如果把这驾车开到没有灵气的异世界中能否使用?”朱标又问。

“可以的!”

“只要多带几个聚灵阵盘就行了,虽然在无灵的环境下,灵气会持续溢散,但那些练炁士研究的聚灵阵很厉害,想要让一个聚灵阵中的灵气全部溢散出去,差不多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这东西好啊!”

朱标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如果能大规模制作这种法器车,那大明就直接从蒸汽机时代跳到电气时代了。

不对,应该说这是全新的时代。

“现在困扰这种法器车大批量生产的问题是什么?”朱标又问。

“打造这么一辆车需要的人力物力太昂贵了。”

张正常苦着一张脸道:”这驾车上的所有东西都是灵材,另外他没法用模具生产,需要锻造师一件零件一件零件的锻造。”

“纯手工打造啊!”朱标心里忍不住吐糟。

“那就再继续招揽炼器师,这种车可以先依靠人力生产着,成本高价格就往高处标就行了嘛,反正现在大明有钱人也不少!”

“我想那些勋贵、士绅子弟应该对这东西很感兴趣的。”朱标笑着道。

这东西可比那些奢侈品实用多了,朱标相信现如今在大明持续不断改革中获得红利的那些豪富之家是不差这个钱的。

让他们买个车回去开,总好过弄些攻击型法器什么的要好。

“还有,你们不要把目光一直盯着灵材!”

“铁能炼钢,那是不是别的凡材在特殊的环境下也能改变?”

“你们的任务就是找到这种特殊的凡材,代替灵材,降低这种车的成本造价,然后尽可能的让一部分零件用工业流水线来生产。”

“工业化才是咱们的方向!”

“而工业化的核心是效率,这个你们要明白。”

“还有,灵力的研究方向一定要和科技结合在一起,要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是!”身后众人连忙点头。

从科学院回来,朱标回到自己的行宫继续处理政务。

现如今已经是洪武十二年。

而各地官员现在奏报最多的就是请求朝廷修路。

广东、山西、四川、河南,所以的省份都希望朝廷第二条铁路的规划能够经过他们所在的省份。

而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乃是因为第一条铁路的示范效应。

大明第一条铁路在三个月前正式竣工。

为了赶工期,这条铁路是分段,同时开工修建的。

这四年朱标可谓花钱如流水,如果不是有日本持续不断的银子输入,以及清末位面的输血,这条路还真修不起来。

即便如此也整整修了四年之久,甚至若不是有修仙者的减重符篆,大量军中武者的帮忙,四年都不一定能修成。

不说别的,只是跨越长江、黄河两条天堑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灵气复苏带来的变化让这种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减重符篆的应用,让一个普通人也能抱得动万斤钢铁。

蒸汽机的大量普及也让炼铁工坊的效率大幅度提升。

现在这条铁路已经运行了三个月,每天都有冒着黑烟的蒸汽机沿着铁路线北上和南下,沿途所有地区都能感受到这样一条铁路贯穿之后,对当地的深刻影响。

地方官不是瞎子,看到铁路的各种好处,自然都想要分一杯羹,让铁路能开到自己的辖区。

毕竟现在大明官员的升迁可是有着严格的政绩要求的,类似于张居正的考成法,如果在地方做官没有政绩,那想要往上升迁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而若是辖区有了铁路,那地方经济就能被盘活,政绩简直就属于白送。

“铁路的规划是铁路局的事情,自有朝廷的章程,以后这样的奏章一律不要往我这儿送了!”

“不过地方的衙门也可以组建自己的铁路管理局,到时候朝廷的铁路局会升级成为总局,统领地方。”

“地方政府无论是修建公路还是铁路,都可以由铁路局进行规划,然后送到总局报批,原则上朝廷是鼓励这种行为的。”

“至于修路的资金,地方政府可以向皇家中央银行借贷,也可以向各地富户发行股票募集,这个朝廷不管。”

“但有一点要注意,地方修路可以,但想要在路上建立钞关却需要户部批准!”

“这是不准私自建的,明白吗?”

“是!”翰林院的几个小翰林听到朱标的话,顿时就开始奋笔疾书把他的旨意一一记下,然后去和外朝的六部官员接洽。

朱标看了一眼其中一个年轻人。

时代进入洪武朝中期,虽然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但那些在原本历史上大放异彩的人物,依然还是开始逐渐登上历史的大舞台。

方孝孺。

他的名字在明史中绝对如雷贯耳。

因为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了十族的读书人。

若说他是奸臣,他却至死不屈,面对朱棣的屠刀,没有丝毫的软弱,若说他是忠臣,建文帝朱允炆就是被他的一连串政策弄的丢了皇帝位的。

只能说这是一个读书读迂了的人。

对于此人,朱标并没有什么特殊感情,也不会刻意为难,因为历史已经彻底改变,他大概不会再有朱允炆这么一个儿子,大明也不会有建文帝这么一个皇帝。

自然方孝孺也就不可能再做什么顾命大臣。

他最终能走到哪一步,只能看他的造化。

“去吧!”朱标又看了方孝孺一眼,一挥手打发了他离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