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刘辩,雄主 > 第五十四章:讨凉州叛军进程(二)

第五十四章:讨凉州叛军进程(二)

向北过渭水,往冀县北偏西方向行军约六十余里,便可抵达平襄。

虽说汉阳郡的郡治在冀县,但平襄却是战略要地,它西连兰干、东连成纪,只有收复此城,朝廷军队才有可能将凉州的叛军阻隔在汉阳郡;反之,若平襄在叛军手中,那么叛军完全可以一面抗拒冀县,一面向三辅进军。

虽说目前皇甫嵩就驻军在与汉阳郡接壤的三辅之一——右扶风,就是防着叛军突袭三辅,但考虑到皇甫嵩麾下也没多少军队,就算有也是以刚征募的新军居多,朱儁自然希望能早日收复平襄。

虽说就算朝廷军收复了平襄,叛军也可以从汉阳郡北部的安定郡绕路袭击右扶风,但那毕竟是要绕路,更何况之前朱儁以及皇甫嵩就已分别派人与安定太守苏则取得联系,命苏则于郡内多处设置障碍,叛军想要从安定郡突破,也不是那么容易。

八月十一日晌午,董卓率领一万两千河东军抵达平襄城下。

在下令军队原地歇整时,董卓带着李儒与几名将领远远窥视平襄城,见平襄城城墙修得颇高,董卓麾下将领徐荣不解问道:“此等坚城,却不知是如何落到叛军手中,”

董卓摸着胡须说道:“听傅南容所言,据说是城内羌胡杀死城内令吏,投了叛军。”

“真该死!”

徐荣骂了一句。

此时,李儒叹息道:“军中并无攻城器械,倘若强攻此等坚城,怕是军卒要牺牲不少……”

话音刚落,不远处有一名年轻将领开口道:“军师何必叹息?某原为先锋,一通鼓便能攻上城墙!”

董卓转头一看,原来是他麾下都尉华雄,欢喜道:“好,那就由你担任先锋。”

“遵命!”华雄大喜过望。

虽说董卓任命华雄担任先锋,但中军将一职,董卓还是交给了徐荣。

不同于大喜过望的华雄,徐荣为人严肃,但看外表就给人一种稳重可靠的感觉。

攻城之前,董卓想到了朱儁的嘱咐,一拍脑袋道:“我差点忘了,文优(李儒),先派人去投降。”

李儒不解道:“凉州叛军总体势大,城内叛军必不会投降,何必多此一举?”

董卓摇摇头解释道:“朱公伟对我言,若城内叛军战前不肯投降,那么此战我军便不必留下活口。”

李儒一惊,随即惊讶道:“听说朝廷这次下了决心,我原本还不信,如今看来……”

“应该说是陛下下了决心。”董卓带着几分调侃说道。

也是,若非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他也不敢相信那位当今天子竟舍得拿出整整四亿钱来讨贼。

不得不说,此事令朝中群臣皆大感意外。

不多时,李儒派去的人回来了,禀告董卓道:“大人,城内不肯降。”

“好。”

董卓也不意外,点点头说道:“看来今日大杀一番了……攻城!”

一声令下,早已做好攻城准备的徐荣立刻下令各军攻城,而担任先锋的华雄更是身先士卒攻上了城墙,带着数十名河东卒与数倍于他的叛军厮杀,硬生生在城墙上站稳了脚跟,使得后续的河东卒能源源不断地攻上城墙。

虽然期间河东卒多有战死,但总体而言,还是董卓军占据上风。

旋即,但听轰隆一声巨响,随着华雄奋勇杀死守门的叛军、打开城门,徐荣毫不犹豫地挥军杀入城内。

“投降!”

“我等愿意归降!”

见大势已去,城内的叛军纷纷跪地求降。

可惜董卓麾下河东军的将士们已经得到了‘此战不留俘虏’的命令,毫不犹豫举起手中的兵器,朝着那些跪地求饶的叛军砍了下去。

等到董卓进城时,城内的叛军几乎都已被屠杀殆尽,只剩下一些投贼的当地人,慌张逃回了各自家中。

察觉到此事,别部司马张济向董卓禀道:“大人,有兵卒上报,残余的叛卒有人潜逃至城内民宅中,多半是当地人,不知如何处置?”

“找出来,杀!”董卓沉声说道:“此战不留俘虏!”

“遵命!”

在董卓的命令下,河东军的将士们踹开城内的民宅,挨家挨户搜寻叛卒的踪迹,但凡身上的带伤的、有血迹的,不论汉羌胡氐或匈奴,通通拖到屋外格杀。

最开始,大部分河东军士卒还是老老实实按照伤势、血迹等痕迹搜捕逃逸的叛卒,可渐渐地,难免就有人作恶,比如趁机抢掠财物,或看到到美貌女子,见色起意。

期间若有人反抗,这些作恶的河东卒便假以‘逃逸叛卒’的名义将其格杀。

而对此,董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过问。

他可不似卢植、皇甫嵩等人,纵容麾下军卒时而的恶行,便是他一贯笼络军心的手段。

毕竟除此之外,他也没有多余的钱财来赏赐部下。

在董卓的纵容下,平襄城内一片混乱,许多无辜之人惨遭牵连,尤其是家中有些钱财的,或者妻女貌美的,更是遭了祸事。

甚至于,董卓的侄子董璜也趁机带一队卫士去抢掠,而且专挑城内那些大户人家。

直到抢无可抢,麾下将士也发泄地差不多了,董卓这才下令清扫战场,命士卒收拾尸体,将他们统一搬到城外,挖一个深坑掩埋。

随即,董卓便派人回冀县向朱儁复命,传达收复平襄的消息。

朱儁哪知道董卓纵容部下在平襄做下种种恶行,见董卓收复平襄,大为高兴,命董卓暂时驻军平襄,谨防叛军复来夺城。

可这会儿,王国、韩遂、马腾等人尚未就对朝廷兵马展开攻击一事达成意见,就连韩遂也被朱儁之前那份讨贼檄文给吓到了,误以为朝廷从其他十二州调来了十几、二十万军队,暂时做观望之态,想看看汉室朝廷究竟调来多少军队,哪敢立刻就进攻对汉阳郡。

于是此后数日,董卓军驻扎在平襄无所事事。

俗话说得好,尝过一次甜头,难免念念不忘,董卓麾下的河东军在主将的纵容下大多都在平襄城内抢掠了不少财物,有了这一次,自然会想要第二次。

这不,名为李傕的司马就私下对董璜建议:“有军卒打探得知,城外附近多有羌胡、匈奴的居地,王国率叛军攻入汉阳时,当地羌胡与匈奴大多前去投奔,既然他们投贼,何不攻灭?”

董璜仗着乃是董卓的侄子,在平襄一仗中抢得最多,虽然主动献给了叔父许多,但依旧留下不少,听到李傕这话,不免有些心动。

于是他对董卓说道:“叔父,我听说城外有不少羌胡、匈奴的居地,这些人的父兄、同乡昔日大多都投奔王国,留着他们恐是祸害,不如尽早攻灭。”

“呵。”董卓笑了一下,并无反应。

董璜顿时会意,当即带着与他关系亲近的华雄、李傕、郭汜等人率军出城,攻向那几处羌胡、匈奴的居地。

不可否认,平襄县一带的羌胡、匈奴居住,当日确实有不少当地羌胡与匈奴投奔王国,反叛汉室,可投贼的早就投贼了,剩下的这些,都是不愿反叛的。

然而董璜却不管这些,率麾下河东将士攻入当地羌胡、匈奴的村庄,抢掠女人与财物,男人则通通杀死,假称叛军。

时关羽与张飞也已得知董卓军收复了平襄县,奉朱儁之命率河南骑在附近游荡,以便发现叛军复夺平襄的迹象时时好提前通知董卓。

这一日,关羽正率二百余骑河南骑兵在平襄附近游荡,忽然看到平襄城外有火光,心下大为惊疑,忙率骑兵朝着火光处而去。

还未靠近,关羽便隐约听到有一群女子的哭声。

他赶紧快马加鞭率众骑士赶到那村庄,却震惊看到有一伙河东军强行将村内的女子拉到城外,而另一伙河东军则在村内烧杀抢掠。

“住手!”他厉声喝道。

此时村外的河东军中,便有司马李傕,他听到有马蹄之响,转过头来,便看到关羽率领二百余河南骑疾驰而来。

他心下暗叫不妙。

要知道朱儁为董卓接风的那场宴席他也在场,他自然知道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后台硬,他招惹不起,因此赶忙主动迎上前,对关羽解释道:“此乃匈奴人居地,昔日王国攻入汉阳时,当地匈奴人多有投奔,我等恐这些匈奴人亦投叛军,故而引军来攻。”

关羽环视了一眼那些悲哭的女子,又见附近的河东军怀中都塞地鼓鼓囊囊,他心下又哪里还会不明白。

他怒声骂道:“投贼的匈奴,早便已投贼,这些分明就是良顺之民,你等屠戮良民,抢掠财物与女子,与叛军何异?!”

他正骂着,远处快步走来都尉华雄,手持剑鞘目视关羽冷声道:“关云长,太守大人敬你兄与史侯同门,不欲与你等结怨,却不是惧了你等,我劝你识相,休要插手我河东军之事,速速离去……”

关羽闻言眯了眯眼道:“若某不愿识相呢?”

华雄锵地一声抽出利剑,冷笑道:“你且看看我剑利否?”

关羽双目一眯,杀心顿起,握紧偃月刀冷笑道:“你剑利,我的刀未尝不利!”

听到这话,附近的河东军纷纷举起兵器,几乎同时,关羽身后二百余河南骑亦纷纷举起弩具,或拔剑出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