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刘辩,雄主 > 第三十八章:曹操

我,刘辩,雄主 第三十八章:曹操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43:18

第三十八章:曹操

五月初七,继右中郎将朱儁率军赶赴汉阳郡的十余日后,东郡太守曹操应诏来到雒阳,身边跟着几位同龄的族兄弟,正是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几人。

其中,曹仁、曹洪是曹操同族兄弟,而夏侯惇、夏侯渊则可以称是曹操的表兄弟——考虑到曹氏在故乡沛国谯县与夏侯氏世代交好,多有通婚,说夏侯惇与夏侯渊是曹操的表兄弟也不为过。

在这几位亲近的兄弟当中,以夏侯惇岁数最大,与曹操相差不大,且跟随曹操的日子也最早,早在前几年曹操征讨黄巾贼时,夏侯惇就已经在曹操身边担任裨将了,是后者麾下得力猛将。

后来曹操任东郡太守,夏侯惇也跟着去,出任东郡尉。

至于夏侯渊、曹仁、曹洪等人,则是后来去投奔曹操的,其中曹洪岁数最小,还有十七岁。

除早些年便来过雒阳的曹操与夏侯惇外,夏侯渊、曹仁、曹洪三人初见繁华的雒阳,一时间不禁有些拘束。

甚至曹仁还不禁感慨:“想不到都城如此繁华,若能居住在此就好了。”

曹操嗤笑道:“子孝只见繁华,却不知这繁华背后。”

曹仁、夏侯渊、曹洪三人面面相觑,都不知曹操在嘲讽什么,唯有夏侯惇清楚,毕竟他听曹操提过其出任雒阳北部尉时候发生的事。

“好了。”

他拍拍手说道:“不该问的不要问,咱们先去拜见伯父。”

他口中的伯父,便指曹操之父,曹嵩。

提及曹嵩,曹洪又忍不住问曹操道:“族兄,世伯他真的花一亿买了三公之位?那是最高的官职了吧?”

“一个虚职而已。”

曹操一想到这事他就火大,没好气地回道。

前一阵子他还在东郡担任太守,忽然收到了父亲曹嵩的书信,这才得知其父花了一个亿买到了太尉之职。

在曹仁、夏侯渊、曹洪这等此前基本没走出过谯县的后辈看来,太尉乃是三公之一,是汉室最高的官职。

可曹操又怎么会不知,三公仅仅只是一个背锅的虚职?

尤其是太尉,只要天下出现叛乱,太尉首当其冲就要背锅免职,考虑到自黄巾之乱后的这几年天下各地都不太平,就算要买三公之位,你也买个司徒、司空啊。

曹操也想不通他父亲曹嵩是怎么想的,居然还在信中说什么‘我曹氏四世三公,自为父始也’,他都不想回信。

这有一亿钱干什么不好?

平心而论,曹操其实也明白父亲买太尉之是为了改善且提高他曹氏的名声,免得旁人一提起他曹氏便联想到曹嵩的养父、曹操的祖父,昔中常侍曹腾——虽说其祖曹腾是一位清廉、正直的宦官,甚至还被桓帝封为费亭侯,与士人的关系也不坏,然而在两次党锢之祸的大环境下,朝中士人深恨宦官,连带着曹腾、曹嵩、曹操也难免受到了一些排挤与轻视。

那些暗中歧视曹嵩与曹操的人,尤其是二三十岁的子弟,又怎么会知晓曹腾与张让、赵忠等人之间的区别?只知道都是宦官,且都是中常侍,怕就混为一谈了。

曹操虽然愤慨,但也无力改变这种现状,只能切断与宫内宦官的联系,努力向士人靠拢。

昔日他任雒阳北部尉,杖毙了小黄门蹇硕的叔父,这未尝不是向朝中士人阵营表明心迹,可惜效果不怎么样,最后还是他父亲曹嵩花钱贿赂十常侍才摆平此事,除了明升暗降被调任顿丘令,唯一的收获就是得罪了小黄门蹇硕,朝中士人无人保他。

自那以后,曹操就对投身士人阵营失去了热切,心想爱咋咋地,大不了回谯县闲居。

直至十年前,何进以外戚的身份官拜大将军,这件事逐渐出现转机。

起初何进也被朝中士人排挤,但随着何进表现出亲近士人的心迹,朝中士人便纷纷围聚何进左右,欲借何进的力量对抗宦官,其中就有曹操的密友袁绍,还有曾经看好他,称他‘汉家将亡、安天下必是此人’的何颙,后者当时担任袁绍的幕僚,同时也是何进的幕僚。

得袁绍推荐,曹操也成为了大将军何进阵营中的一员,不过地位一直不高,甚至还因为其祖曹腾是宦官而遭受一些歧视,曹操身边人尝怀疑是否是袁绍恐惧曹操超过他,故而在大将军何进面前说曹操的坏话,但因为没有证据而遭到曹操喝斥。

总而言之,曹操与大将军何进的关系,也就是建立在袁绍、何隅二人的基础上,算是半边缘的成员,远不如袁绍、袁术深得何进器重。

片刻后,曹操带着一干兄弟找到了父亲曹嵩的府邸。

曹嵩在雒阳的府邸只有他与小妾及一干家仆,曹操进府后自报身份后,旋即便呼府内家仆准备酒菜,供他与夏侯惇几人充饥。

直至日落前后,太尉曹嵩才回到府内。

见此,曹操与夏侯惇几人纷纷起身行礼。

待行礼之后,曹操借酒意调侃道:“听说父亲近来过得不太如意?”

“什么?”曹嵩有些不解。

见此,曹操笑道:“儿进城时就听说了,继父亲花一亿钱买了太尉之职后,宫内中官,似张让、赵忠等辈亦花钱买侯,朝中士人由此埋怨父亲。”

听到这话,曹嵩的脸色顿时就沉了下来。

仔细想想,他确实很郁闷,明明是一计高招,想不到险些弄巧成拙。

看了一眼有意取笑自己的儿子,曹嵩冷笑道:“朝中士人排挤为父又如何,为父如今用不到他们了!”

“咦?”

曹操听得一愣,待片刻思忖后惊讶问道:“父亲与何苗攀上关系了?听说那何苗可不好相与,对人从来没有什么好脸色。”

“再想想。”曹嵩得意地挑了挑眉:“往上猜!”

“往上?”曹操的神色变得认真严肃许多,皱着眉头猜测道:“总不会是陛下吧?”

曹嵩白了儿子一眼,没好气地说道:“陛下自然也褒奖为父忠君体国,还赐下一份墨宝,不过为父说的并非陛下,猜吧,你不是从小机灵么?”

素有狡智的曹操还真被问住了,皱着眉头道:“不是陛下,又在河南尹何苗之上,大将军何进?不对……何皇后?也不对……董太后?”

“你以为为父眼老昏花,看不出何氏盖过董氏么?我怎么可能去投靠董太后?”曹嵩没好气地说道:“往下猜……不对,那位暂时在董太后之下。”

“暂时?”曹操皱着眉头实在是猜不到了,摊摊手说道:“孩儿认输了,父亲就直说了吧。”

见此,曹嵩得意说道:“史侯!”

“谁?史侯?”曹操一愣,旋即顿时醒悟过来,表情古怪说道:“何皇后之子?那个年仅的小皇子?”

“休要胡说!”

曹嵩一惊,连忙喝止,看看左右,见除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几人外四下并无外人,这才压低声音道:“你不在雒阳,不知近期发生的事,亦不知那位史侯的聪颖,不可胡言乱语,知道么!”

说着,他在酒桌旁坐下,将自刘辩进宫以来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曹操,曹操听得颇感惊奇,不可思议地问道:“父亲是说,那位史侯离间了十常侍,且收服了张让、赵忠、郭胜几人为己用?”

曹嵩点点头道:“虽没有明确的证据,宫内诸常侍、小黄门亦闭口不谈,但你想想,张让、赵忠、孙璋等人原本相互团结、狼狈为奸,何以突然反目成仇?又偏偏为何是在史侯回宫之后?”

曹操思忖片刻,也觉得这事有点蹊跷。

他忽地笑道:“看来是一位聪慧、狡猾的幼主,有点意思。……父亲与那位史侯攀上交情了?”

“哼。”

曹嵩轻哼一声,甚为得意地说道:“史侯派近侍官宦来见为父,赞为父忠君体国,知晓为国分忧,暗示为父日后多与他走动,这岂不是要结我为外助?”

曹操闻言笑道:“他有大将军与河南尹为外应,哪里需要父亲这个有名无实的太尉做外助?”

曹嵩气地吹胡子瞪眼。

可气归气,其实他也不知那位史侯看上了他什么,毕竟他曹氏可远不如四世三公的袁氏,再者就像眼前这儿子所说的,那位史侯非但有何皇后、大将军何进、河南尹何苗支持,如今更多了卢植、朱儁、皇甫嵩、张温几人,这几人哪一个不比他强?

“莫非史侯是看中了我的钱?”曹嵩忽然有些惊慌,倒不是怕那位史侯盯上了他的钱,而是因为在付出一亿钱后,他这些年来的积蓄也没剩下多少了,他生怕那位史侯在得知实情后改变态度。

“看来得想办法再筹点钱。”他喃喃自语道。

看着不知在那嘀咕什么的父亲,曹操对宫内那位年仅十岁的史侯也产生了几分好奇,摸摸胡须忽然说道:“父亲,既然史侯主动招揽,你不妨带我去见见。孩儿也想看看,到底那位史侯是真的聪颖,还是背后有高人指点。”

“这……”

曹嵩犹豫一下道:“这却是要先请示史侯。”

次日,曹嵩趁着进宫赴太尉署的机会,亲自来到甲房殿,求见刘辩。

待刘辩和颜悦色地将他请入殿内,问及缘由时,曹嵩小心翼翼说道:“我儿孟德,昔日出任东郡太守,今因朝廷征召剿贼而于昨日抵达雒阳,臣与他言及史侯之事,小儿大为惊叹,望能求见史侯一面。”

曹孟德到雒阳了?

听到曹嵩的话,刘辩心中顿生惊喜,毫不亚于昔日卢植告诉他刘备三人已到雒阳。

强忍惊喜,他笑着说道:“我亦久闻曹孟德之名,可惜无缘相见。”

曹嵩大喜,忙于刘辩相约,约定巳时前来拜见。

看着曹嵩匆匆离去时的欢喜模样,刘辩心中亦是激动。

继刘备之后,他终于即将见到另一位当世枭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