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刘辩,雄主 > 第十四章:东观一行(二)

第十四章:东观一行(二)

史侯刘辩,为人如何?

听杨彪这么一问,蔡琰脑海中闪过诸般画面。

遥想前几日她初进宫时,她心中惴惴不安,迷茫而不知未来,但让她意外的是,那位史侯虽然喜欢逗她,捉弄她,甚至又一次还气哭了她,但有一说一确实对她很好。

“咳,昭姬?”

杨彪一脸古怪地看着蔡琰陷入了沉思,旋即露出了小女儿般的神色,他咳嗽一声提醒。

蔡琰这才醒悟过来,捂住了通红的双颊。

卢植几人看得好笑,不过看到这一幕他们也放心了。

卢植笑着说道:“换一个问题吧……昭姬,你可知道史侯为何与那郭胜如此亲密么?”

“嗯。”蔡琰点点头,旋即神色有些复杂地说道:“据我所知,我进宫一事,便是史侯委托郭……郭常侍。”

从旁马日磾摇头叹息道:“先帝与陛下皆亲信宦官,受宦官蒙蔽,想不到史侯亦……唉!”

卢植与杨彪亦皱着眉头叹息。

见三位伯叔皆面露担忧之色,蔡琰嘴唇微动,在几番欲言又止后,终于忍不住说道:“依小女之见,史侯虽年幼,但却颇有主见,非是他人可以巧言蒙蔽。”

“唔?”

卢植惊异地看向蔡琰,好奇问道:“昭姬莫非知道什么?”

杨彪、马日磾也十分好奇。

但蔡琰却不再开口,低着头一言不发。

见此,卢植、杨彪、马日磾也好似意识到了什么,对视一眼,不再追问。

良久,卢植问蔡琰道:“昭姬觉得我东观如何?”

蔡琰意外地抬起头,却见卢植笑着介绍道:“我东观,藏有诸多天下书籍,五经、诸子、百家,仅归于此,伯父知晓昭姬亦自幼喜好看书,若日后觉得在宫内住得烦闷,不妨多来东观走动、走动。”

蔡琰为人聪慧,岂会不知卢植言外之意,犹豫说道:“这……这却是要史侯允许。”

杨彪连忙说道:“史侯如此宠爱昭姬,岂会不允?”

可能是觉得杨彪表现地太迫切了,卢植咳嗽一声说道:“我几人没有强迫的意思,只是希望……”

“小女明白。”

蔡琰点点头说道:“我尽力而为。”

卢植几人相视一眼,好似隐约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羞愧之意。

随后几人又谈了几句,蔡琰起身说道:“恐史侯挂念,小女不宜久留,先且告辞。”

待卢植几人点头,她从怀中取出她写给蔡邕的书信,委托卢植几人代为派人送到她父亲蔡邕手中。

卢植几人点头答应,旋即又将蔡琰送到楼下。

而此时,刘辩仍在郭胜的陪同下,百无聊赖地参观东观的底楼,瞧见蔡琰,他随口问道:“完事了?”

“嗯。”蔡琰点点头。

见此,刘辩也不与卢植、杨彪、马日磾几人打招呼,带着蔡琰与郭胜离开了。

倒不是他不愿,而是因为郭胜在旁紧张地盯着。

反正日后有的是机会与卢植几人接触,又何必太过于急切,致使十常侍过于紧张呢?

刘辩可不信卢植、杨彪、马日磾几人不曾私底下叮嘱蔡琰什么。

事实上,他之前在殿前故意那样宠溺地对待蔡琰,就是为了提醒这几位朝中大臣:此女是我心头肉,你等可以借她之便与我接触。

这不,见刘辩离开前都不曾与卢植、杨彪等人打招呼,郭胜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或许还以为是自己之前的诋毁起到了效果。

目送刘辩、蔡琰、郭胜几人离开,卢植叹了口气道:“教唆友人之女为我等暗通消息,非是正直之人所为。”

杨彪看了看左右,见四下无人,这才带着几分羞惭之色说道:“我亦不忍,但倘若任由宫中常侍蒙蔽史侯,恐朝廷愈发败坏,国将不存。”

从旁,马日磾点点头,旋即又好奇说道:“话说方才昭姬却言,史侯素有主见,未必会被巧言蒙蔽……子干兄,您说……”

“我亦不知。”

卢植摇了摇头,低头看着手中那封书信,半晌皱着眉说道:“但愿她所言不虚……”

说罢,他低声叮嘱二人道:“今日之事,不可泄漏。”

杨彪、马日磾二人皆是精明之人,自然明白其中利害,连连点头。

片刻后,刘辩带着蔡琰与郭胜回到了甲房殿。

此时甲房殿外已不见行刑的痕迹,之前冯禺等人拷打时留下的血迹,以及余宝等人失禁留下的黄物,都已清理完毕,就仿佛从未发生过。

也是,杖毙几个宦官,对于整个汉宫来说确实不是大事。

相比之下,众人更惊讶于传闻中‘几无帝王威仪’的史侯,居然会在盛怒之下做出杖毙宦官的暴虐之事。

相信不出几日,这件事就会传遍整个汉宫。

回到甲房殿后,郭胜也就告辞了。

告辞前他也不忘提前禀告刘辩,宫中会派来新的房殿令。

不用想也知道,这个新的房殿令,依然是十常侍的人。

对此刘辩也没办法,毕竟目前他还无法彻底拒绝这件事,他只能假借不忿,变相地警告郭胜:“……但愿新来的房殿令莫要像冯禺那样忤逆我,否则……”

郭胜亲身经历杖毙冯禺一事,自然明白刘辩所说的‘否则’是什么意思,连连保证:“理应如此。”

看着郭胜浑然不觉地离开,刘辩心中难免稍稍有些得意。

十常侍很难对付么?

也不难嘛!

不过转念他又告诫自己,现在还不是可以得意的时候,等到日后他大权在握,再来得意也不迟。

瞥了一眼好似想对自己说什么的蔡琰,刘辩板着脸吩咐在殿内当值地几名小宦官:“我要与文姬独处,你等都退下吧!”

那几名小宦官相视一眼,显得有些犹豫。

刘辩眼睛一瞪,愠色斥道:“怎么?你等莫非也想要寻死?”

房殿令冯禺几人被杖毙一事就在眼前,这几名小宦官怎么敢再违抗刘辩,仓皇退下。

见此,刘辩稍有得意挑了下眉,随即拉着蔡琰的手走入房殿的西殿,口中问她道:“不是已委托卢尚书几人代你送抵家书么,为何还一脸不高兴?”

蔡琰犹豫良久,断断续续地说道:“东观有诸多藏书,我……想日后还去看看……”

“真的?”刘辩含笑问道。

看着满脸笑容的刘辩,蔡琰不知怎么有些心慌,轻咬着嘴唇犹豫了许久,最后才低声说道:“其实是几位伯叔……”

她刚说出‘伯叔’二字,她那薄薄两片嘴唇就被刘辩用手堵住了。

她错愕地看着他,却见他一脸欣慰地说道:“不枉我如此宠爱文姬,唔,当奖励一下。”

他……猜到了?

蔡琰惊讶着,忽见刘辩垫脚在她脸上亲了一下,那异样的触觉让她全身微微一颤,心中顿生羞恼,哪里还顾得上思考先前的事。

这小色胚,又趁机占她便宜!

她气地暗暗咬牙。

而与此同时,郭胜已离开甲房殿,走着走着,忽然看到前边出现一队人,仔细一瞧,正是他十常侍之首的张让。

心中转过几个古怪的念头,郭胜笑着迎了上去:“让公。”

相较郭胜,张让可没有什么好心情,只见他挥手示意二人身边的小宦官退到远处,拉着郭胜走到角落,皱着眉头说道:“郭常侍,你怎能纵容史侯杖毙了冯禺?”

可能是听出张让有兴师问罪之意,郭胜心中有些不悦:“他以下犯上、冲撞史侯,还撕坏了史侯的衣饰,你叫我如何保他?况且这厮不安好心,还试图当众扯出让公……”

说着,他有些不怀好意地看了一眼张让:“拜他所赐,史侯对让公很是不满呢。”

“什么?”

张让闻言一惊,怒声骂道:“倘若如此,委实该死!”

说罢,他瞥了一眼看似有些幸灾乐祸的郭胜,意味深长地说道:“郭公,昔日王甫身死那日,汉丰公(曹节)就曾言过,我等唯有联手,方能共存,但愿郭公莫要做一些……”

郭胜心中一凛,有些不悦地说道:“这个咱家当然明白,否则咱家又岂会在史侯面前替让公说话?”

“哦?那要多谢郭公了。”

张让皮笑肉不笑的假意谢过郭胜,旋即又问道:“依郭公之见,今日史侯杖毙冯禺,可是对我等有了什么不满?”

郭胜轻笑道:“冯禺仗着他是让公心腹,自己寻死罢了,明知史侯自幼养在民间,我行我素,他却非要百般阻拦,最后触怒史侯,他不死谁死?”

张让皱眉说道:“可据咱家所知,冯禺是要阻止史侯前去东观……”

“其实那亦不打紧。”

郭胜无所谓地将刘辩到东观后的举动告知了张让,包括刘辩对卢植、杨彪等人视若无睹。

听到这些,张让微微点头:“看来是咱家过于谨慎了。……话说回来,咱家以为史子眇乃得道之人,想不到由他教出来的史侯……罢了,今日之事,还要请郭公在史侯面前替咱家周旋。”

“好说好说。”

虽然有些遗憾于不能趁机踩一脚张让,但能让张让如此低声下气前来恳求,郭胜心中也有些得意。

随即,郭胜便带着张让来到了甲房殿。

“启、启禀史侯,张常侍、郭常侍求见。”

当一名小宦官一脸畏惧地向刘辩时,正在聆听蔡琰抚琴的刘辩,嘴角微不可察地扬起几丝笑意。

倘若他所料不差的话,张让这是亲自来向他赔礼道歉了,顺便撇清与冯禺的关系。

这不奇怪,毕竟历史上张让也是对何进多番妥协退让,直到被逼得没有退路了才决定除掉何进,而如今他刘辩既然已表现出亲善十常侍的姿态,张让又岂会因为一个冯禺而与他敌对呢?

这得好好利用一下,毕竟十常侍……

人数有点多了,甚至其中还有几个是董太后那边的。

提前让十常侍站队,趁机离间分化,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