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946节 来到失败之地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946节 来到失败之地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946节 来到失败之地

华人大舰队西出,横扫印度次大陆的红毛番据点,红毛番力不能敌,不得不退往非洲。

但他们并不甘心,又为了克制华人进军的步伐,遂采取了“私掠船”的方式,对华人的海上航道进行袭拢。

私掠船,是一种获得国家授权可以拥有武装的民用船只,用来攻击他国(主要是敌国)的商船(甚至军舰——如果力所能及的话)。其实质是国家支持的海盗行为。

私掠船主要从红毛番开始,英国人一直认为,使用这种武装民船去困扰敌人,是最有效、最便宜的办法。

事实上,后来很多国家的政府都使用这些许可证作为国家工具来加强海军,可以使本国在不增加预算情况下,凭空多出一支能攻击敌国商船的海上力量。

红毛番采取这种方式对付华人,也确实给华人造成了很大的麻烦,红毛番船抢掠船只,攻击海岸线,造成华人的不小的损失,导致华人海运不顺,必须加强防御,从而增加成本。

如今华人控制的地盘太大了,防不胜防。民众船只皆装备枪炮,见敌就战,要不有护航舰队随行。

东南舰队战舰就象猎犬一般,四处搜索,捕杀红毛番的私掠船,但红毛番依旧很生猛,只看今天红毛番当着颜常武的面追杀华人商船,颇让他脸面无光,不由地抓狂。

岂能让红毛番猖獗,东南舰队在舰队司令洪熙官的率领下,挺进阿拉伯半鸟,夺取亚丁!

该个港口位于也门西南沿海亚丁湾的西北岸,扼红海与印度洋的出入口,是欧洲、红海至亚洲、太平洋之间的交通要冲,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也是也门的最大海港,

16世纪初,葡萄牙人入侵亚丁。

1517年,土耳其人将整个也门并入奥斯曼帝国版图。

17世纪初,爆发人民起义,奥斯曼帝**队被赶走,之后又再复返。

这里位于奥斯曼帝国统治“末梢”,奥斯曼帝国势力不足以巩固地控制也门,但具备了相当的影响力,加上当地势力交织在一起,还有红毛番热情地过来凑合,很是热闹。

该地与中国亦有点渊源,对于明朝人来说,在遥远的中东地区,有个美丽的“海外仙境”,这里宝石贸易繁荣到满地宝石,风景如同风水画般“美艳动人”,《明史》给它定义的名字叫“阿丹”。

在郑和下西洋期间,阿丹统治者曾接受明朝皇帝封赐,成为大明帝国的一个看不着、摸不着的远洋藩国。后来大明帝国以“远洋航行”劳民伤财为由“海禁”,明朝逐渐于“阿丹”失去联系。

如今华人重回亚丁,计划这一来就不走了!

东南军出动了二千海军陆战队和三千陆军,就轻易夺取了亚丁。

“此处无甚出产,环境恶劣!“年轻的参谋道。

“但这里的港口不错!”年长的参谋则道。

海上亚丁港口风平浪静,一年四季船只都可以顺利通行和停靠,其水域面积广大,可停泊大量船只。

阳光下烈日暴晒,城外是沙漠荒野,气候炎热,热气在地面升腾,扭曲了远处的物体景象。

如果在高处往下望,一片土黄色,鲜见生命之绿,在也门,连人畜饮水都困难,哪有水养树木呵!黄沙漫漫荒塬不乏,也门人的生命力真顽强!

城内是一间间的土房子,民众懒洋洋地坐在地上或者没什么精神地站着,嘴里含着一种植物叶子,有点象草,咀嚼个不停,吃完后就有精神了。

这是他们的嗜好,就是嚼卡特,这里大人、老人、少年、男的女的、富的穷的都是每天嚼卡特,亦叫做卡特草或巧茶,在别人眼里,卡特和草没有什么两样,可在也门人心里,那就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每天,吃过午饭和晚饭,人们必定要聚在一起吃卡特。都已经吃上瘾了,俨然吸了毒品一样,早就成了他们的“国民零食”。

嚼草是一种社交方式,类似于其他国家的烟、酒、茶或者槟郎,那里的部族族长请你吃卡特,是给你面子哦。

当然,东南军官兵是万万不敢沾这种草的,军纪严明,凡吃卡特者,一经发现,开除军籍!

军队总监是陈衷纪,领袖的叔辈,他又是中央军委的副委员长,军队的第三号人物,虽然不能指挥发号施令,但想坏谁的前途是没有问题的。

何止是军人,民间百姓如若发现吸/毒,实行强制戒毒,嗯,费用自出!

有钱就给钱,没钱就通过劳动付钱。

三次发现,即行劳动改造,东南国的劳动改造令人闻风丧胆,国内犯罪率极低,许多地方的监狱空荡荡的,海那边大明的犯罪率也很低,盖因当地官府喜欢把犯人流放到东南国……

“我们的策略是能够在亚丁海湾沿线,控制一块纵深足够大的区域,以便在战略上保护亚丁湾一线的海洋安全就成了,我们不寻求以此为据点而继续西进!”洪官宣布了领袖的策略。

“也就是说我们要的是一个宗主权,但我们不想承担太多的责任,他们惹到我们,就杀光他们,制造出一个无人区也罢!”洪官淡然道。

华人非常清楚来到的是一块注定要失败的地方!

亚丁当地的瘾君子们坐看城头变幻大王旗,有草万事足,珍贵的水资源用来种草。

“此地立足殊不容易!”参谋们纷纷道。

也门有多达几百个部落,仅亚丁附近就有一二三四五六个部落,各个部落都想要称大,加上外面的势力如奥斯曼土耳其、阿拉伯人,多年部落之间争夺资源,一直就没有真正停止过,长年内耗严重,部族之间仇怨很深。

经济?

种草来嗨;

种小麦生存,即使如此,缺水的地方,缺粮。

经济来源依靠来往船只的打赏,想吃饱不容易,想发财更难。

资源匮乏,本来不多的资源也浪费掉(水种卡特)、政令受到部族的阻隔,难以开发。

如此,外围势力、部族、卡特草、水源、宗教……种种原因交织在一起,让敢于宣布“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华人也不敢说什么豪气的话,而只能自己建设好自己的小家,在亚丁关起门来过日子啦!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