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840节 大明明的发展(三)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840节 大明明的发展(三)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840节 大明明的发展(三)

其实,国家巡视应该由领袖颜常武进行,他说话更有力,一言九鼎!只是他实在忙碌,已无法北巡以正视听,只好由堵胤锡来完成了。

不管怎么样,官场风气改动是必须的。

晚明时代,商品经济发达,政治高压,人欲横流。士大夫一方面诗词歌赋往来,看似萧散、疏远、清远、淡放,其实一肚子的势利、浮躁、竞取和焦虑。

数十年仕宦浮沉,这些人变得十分世故,而纵欲享乐的积习又使得原本清晰的道德感和君臣大义在生死面前变得苍白甚至可笑。文人士大夫危急关头的卑俗和狡诈让人瞠目结舌,就连贩夫走卒在某些时刻都会比他们高尚得多,甚至秦淮河上的婊子们都强过那些文人!

高尚庄严变成佻薄无耻,豪气凌人变成臣妾意态,悲怆豪放变成奴颜婢膝,壮士情怀变成鹰犬效力。

“岁寒,乃知松柏之后凋!”朝代更迭、出生入死之际,虽不乏抛掷头颅为一笑的书生豪气,但人们更多见到的是明代士人的“中年世故”和混乱年代的诡谲奸诈。观其结果,一场空忙!

官员们的不作为,也让大明航船沉沦,几至灭国!

唯有颜常武雄起,力挽狂澜,硬生生地把一个老大帝国的航行改变。

他在军事上的胜利,使得军人更加信服他的统治,为他掌控国打下基础。

鳄鱼跃龙门,乘风入九重!

在那次直取北京的战役中,靠的不只是运气和武力,还有颜常武的无畏之心,杰出的领导才能!

这充分的体现了颜常武的杰出领军才能,他的智慧,他的用兵如神,他的良好的品德,长远的眼光都为以后他对明朝的统治埋下伏笔。让士兵们,百姓们看到了他的本事,信服与他的领导。

打下了统治的根基后,他制订“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训示也被官员们奉为圭臬,认真执行,从而明帝国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

堵胤锡的巡视确实辛苦,他没有兴师动众,除了由三百军队护送之外,随行人员不超过百人,每到一省,由省副职到省界相迎,各地方官员不得出境迎接。

那时期可没有现代化的发达,有时住宿在荒山野岭中,扎了帐蓬就住下,粗茶淡饭,堵胤锡甘之如饴,作风过硬,以致于报社记者专门写了一篇报道。

交通不发达,堵胤锡每到一地,都指示必须修路,开玩笑说本官的骨架都给颠散了!

于是官员们掀起了修路热潮,然后无师自通地收起了过路费----中国特色无处不在啊。

这样走走看看,走走停停,足足五个月后堵胤锡到达了关外沈阳,正赶上新一批移民有一万人到来,官员们请堵胤锡为民众讲话,堵胤锡不仅为民众讲话鼓劲,还跟随民众,进抵长春以北松花江地区,这是汉民族实际管辖的最北方!

长春地区甚至没有起名,在明朝版图上称为塔木卫、亦东河卫、木古河卫,前明时期只是遥领,并无实管。

而堵胤锡亲临现场,是由军队开路,民众相随,到达松花江边开拓。

这片广大的地区有绵延葱绿的山脉和广袤的平原,一下子把大家给吸引住了。

这里适合建农场!

“在这里创建个农场的话,你说该打多少粮啊……”身穿一身工人服装的堵胤锡感慨无限。

他没穿他的官服,而是穿上工人装与民众准备一起干活!

六月的第二天,天不亮就趟沼泽、穿荆棘,在当地猎人的引领下,来到一条小河旁的岗地上停下来。望着近处风光无限的山峦、脚下的清清河水和黑黝黝的土地,这位大明要员禁不住喊到“好极了,这可是个大粮仓啊!你们看,东靠原始森林,西边是平原望不到边,有山有水,就在这儿建个点儿。”

于是,就在这里奠定了一座城市的基础,人们把她称为“雄晓!”

雄晓城的建设是艰苦的,人们排干沼泽,开垦荒原,平整土地,开辟道路,修建房屋,然后耕耘出农田,兴建水利……千头万绪,唯有一个字:干!

堵胤锡亲自拿起锄头,与移民们一起干活!

白天他体力劳动,有什么就干什么,什么需要就干什么。

干得腰酸背痛,满手起水泡!

到了晚上,他又执笔向朝廷写报告,写明拓荒的经过、遇到的困难和如何解决困难,发展生产!

拓荒是艰苦而单调的,人们以为这位大官只是作秀,但真没想到,他在那里整整呆了三个月,吃住与大家一起,干活和大家一道,绝不含糊!

他这样的大官都是如此了,以身作则,其他的官员还能怎么样!

官员们也的捋起袖子,抓起了锄头,进行了积极的劳动。

大家你追我赶的,赶在冬天来临之前,让所有的人都住上了保暖设施良好的房间,备好了过冬的物资,而农场也呈现稚形,第二年就可以播种种植!

说到东北,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寒冷,毕竟它位于中国北部,纬度高,冬季气温骤降,积雪也很常见,这样的寒冷地方能不能生长食物?事实上,东北地区的特点是“山水草地”皆合适,平原多,水源丰富,粮食种植优势明显!

农田种植小麦、玉米、高梁,让人惊异的是,领袖有指示,要在东北种植水稻。

南方作物水稻种在东北地区?

对领袖的信服让大家执行了他的命令,经过多年的育种培植,发展水稻种植业,竟然成为了水稻界的新星,每年稻米产量惊人!

大明不断地向东北地区投入人力和资金,东北地区发展迅猛,粮食出产多,畜牧业发达,再有大豆、甜菜、亚麻、苹果、雪梨等经济作物亦有了长足的发展。

自然,少不得煤铁工业的建立,以及人参、鹿茸和貂皮、林业的出产,东北地区成为了大明的宝库!

仅仅三十年时间,汉人的步伐就推进到达黑龙江流域,组织开发三江平原!

他们以武力保卫自己的劳动果实,任何胆敢阻止他们前进的外族一概遭遇枪击,绝不手软。

遇敌必战,不仅仅是军队的教条,也是东北人的要律,东北人的强悍,冠于全国!

东北的大发展有如车轮滚滚向前,在前进的道路上,汉人们含辛茹苦,他们筚路蓝缕,砥砺前行,他们战天斗地,以豪迈无前的大无畏精神战胜了一切困难,也得到丰厚的回报,劳动改变生活,劳动改变命运!

……

多年后,当垂垂老矣的堵胤锡在东北开发回顾展览馆里,站在那幅“堵胤锡为雄晓城奠基”的画作上驻足,仿佛走进了时间隧道里,想起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岁月如歌,人会变,唯有勤奋的精神永恒!

这,正是中华民族取得胜利的保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