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833节 劝降鞑靼人(请订阅好买面粉制饼)

第833节 劝降鞑靼人(请订阅好买面粉制饼)

建州左卫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境内)是座小城,县城狭小,一出城门就是郁郁葱葱的林海,河流也多,有上半百之数。

正是满洲鞑靼人的“龙兴之地”,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二月二十一日,老野猪皮出生在赫图阿拉一个小部酋长的家里。

此间森林茂密,所以吹嘘鞑靼人什么“弓马娴熟”那是吹牛P,老野猪皮少年时期与兄弟舒尔哈齐等人是以挖人参、采松子、摘榛子、拾蘑菇、捡木耳等方式为生,而不是过着放牧牛羊,傲啸草原的生活。

之所以会马,是他常至抚顺关马市与汉人、蒙古人进行贸易活动。在此期间,努尔哈赤学会骑马,习得蒙古语,对汉语也有了基本的认知。

他的发家,是他在抚顺期间,曾被辽东总兵李成梁收留,成为其麾下侍从。

傍上恩主后,老野猪皮发达了,和他的儿子黄台吉,加上其他的好基友,以区区不足十万能战之众,硬是将恩主的东家,拥有上亿民众的老大帝国打得面子丢尽,完成了蛇吞象的大业!

说句实话,鞑靼人能够入主中原,老野猪皮和黄台吉以前作梦不敢相信的!

善恶有报应,鞑靼人一夜之间回到造反前,他们在关内关外占据的地盘已经丢失殆尽,连老巢也都快保不住了。

赫图阿拉城旁边不到几千米有费阿拉山城,意思是老的山岗,这里是老野猪皮建立的第一个根据地,明朝称其为“建州老营”。费阿拉建在一处较高的台地上,四周三面环山,一面面对开阔的平地,易守难攻,老野猪皮在此居住了十六年之久。

它拥有近六千米的外城墙,外城墙在险峻的山崖部分利用了天然屏障,也就是说城墙并不完全是人工夯筑,还有利用山险的部分。

继续向里走,在缓坡上可以看出一道向两侧延展的土石隆起,这是960米长的内城墙。

而不远处最高的小山头上有一片平地,则围起了第三道城垣,里面住的是老野猪皮与他的DD舒尔哈奇的家眷,两家人的居所用木栅隔开。这里是费阿拉的制高点。

鞑靼人择高而居,一是长期居住山地,喜欢择高;二是为了安全起见,便于瞭望。

费阿拉的制高点处是鞑靼人的圣地,不敢轻动,自沈阳退出的鞑靼人居于内外城墙以及赫图阿拉城。

在内城一处屋宇里,为数已不多的鞑靼人首领以索尼、谭泰为首,正在听着堂上一个年轻的明朝文官在侃侃而谈。

明官叫做张家玉,字元子,号芷园,广东东莞人,自幼聪明,精通经文诗词书画,好击剑任侠。

此人是学霸,19岁考取秀才,为广州儒学生员。22岁乡试中举人,29岁(明崇祯十六年(1643))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翌年三月,农民起义军李自成部攻入北京,张家玉逃回广东,随即投靠了南明政权,在颜常武座下听用,入兵部为官,合乎他的心意。

颜常武并不反明,他手握大义名份,且东南府自过往起对两广、闽省和江浙地区影响力庞大,张家玉不象其他文官那样高姿态看不起颜常武这个海贼,他积极办差,随北伐军到了北京,又跟随甘辉到了沈阳,接着他加了兵部侍朗头衔,出使费阿拉山城。

“如果你们归降,则尽被赦免,你们三位大汗皆可用大明王礼葬之!你们的首任大汗原本也是大明的臣子嘛!”身处虎狼窝中,张家玉轻松地道。

“赫图阿拉城为你们大汗家族的汤沐邑,管治归你们自行其事,朝廷不派人参与。择一子孙封建州公,世袭罔替,即使有罪被追究,亦不绝其祀,可丹书铁券为凭。”张家玉的意思是说某位建州公犯了事儿被追究,做不成建州公了,但不会因此撤销建州公的爵位,而是换另外一个人当建州公。

要知道,一个稳固政权想要消除异己,是非常容易的事,如朝廷想削某个人的爵位,甚至都不必那个人犯事,在他家族里挑刺,很容易就达到目的,如今这样的处置,表明了了朝廷的诚意。

“赫图阿拉城财政上若有困难,朝廷可以补助!”张家玉继续提出宽厚的条件道。

“至于你等,转为守陵兵,定员三千,不必流放东南亚,如果人数有多,则是候补,随缺随补。”张家玉指出一个变通道。

朝廷称所有活着的鞑靼人都要流放东南亚,说过就要算数,但官字上下两把口,解释权在朝廷,反正都能说得通。

鞑靼人中,谭泰是个强硬派,主张与明人血战到底,他冷笑道:“明清两国交战,仇怨深如大海,尔等竟有如此优待条件,只怕是存心不善,我们万万不能相信你们!”

诸鞑靼人也是半信半疑,张家玉从容道:“你们先大汗黄台吉曾经有言‘归降之地土,即我地土;归降之民,即我民人’,又有‘“皆吾赤子,束归之后,自当加以恩养’!你们这等人(蛮夷)可做得到,我们领袖自然更胜一筹!”

“当你们强盛时,我们坚强,当你们失败后,我们宽恕!”张家玉直截了当地道:“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就贯穿和谐与宽恕之道,遇到仁慈的领袖,是你们的幸运。”

啊!来自天朝的红小兵,是知道那个伟大的政党是如何拥有比海洋还要辽阔的胸怀,她在对待曾经双手沾满中**民鲜血的倭军战俘和投诚、起义的倭军官兵的问题上,是不作侮辱和杀害倭军战俘,并给予优待。

对于倭军官兵的改造非常成功,绝大部分的倭国战犯认识了自己的罪过,忏悔自己的罪行,在回国后都成为了中日友好往来的使者。

杀死俘虏不难,但把俘虏从“魔鬼”变成“人”,可称得上是功德无量!

张家玉说得如此的理直气壮,屋内静了下来。

所有的鞑靼人竟然感觉羞愧,没人再作声,不再置疑他的诚意!

索尼请张家玉离开先去休息,待明国使臣们离开后,鞑靼人高层召开会议,决定是战还是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