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792节 苏州调研(一)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792节 苏州调研(一)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792节 苏州调研(一)

东南王及王妃到苏州调研!

调研是领袖来了之后出现的新词,主要指上级领导到地方调查研究,或者是专项的调查研究,配合上

首先视察苏州农田,江南鱼米之乡果然名不虚传,一望无际的田地种满了庄稼,延伸到远处天边,密密麻麻的庄稼尤以水稻田颇为壮观,还有蚕桑、林果和茶叶!

颜常武依旧穿着他的军装,而王妃身材窈窕,穿着绣凤裙装,盘着头发,用面罩掩住了她的花容月貌,被颜常武亲手搀扶着,穿着绣鞋,走在田间!

观察庄稼长势喜人,站在庄稼里,似乎人也得到了升华,感觉到无限的满足。

在听取汇报时,地主官员与农民代表一致表示,农业发展受到了官府空前重视,收成在去年得到了大丰收。

苏州知府苏观生喜形于色,直言道:“王爷训示‘无农不稳’乃真知灼见,臣等施政皆依王爷教导而行,这‘稳’字表现在农田面积和人数上,都比较稳定,做足工作,确保田地不丢荒,有人耕种,从而确保产量!”

苏观生三十岁时才为县学生员。崇祯七年(1634年),选送入国子监肄业。

崇祯九年(1636年),出任无极县知县。因平反冤案,得罪上官,遂遭诬陷。他说:“我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奈我何!”人称“三不要老爷”。去官日,民为其立碑。

崇祯十五年(1642年),出任监纪参赞,总督范志完推荐说他有才干,朝廷晋升他为永平同知,监察军队的作战纪律。

崇祯十六年(1643年),苏观生被调为黄州知府,后改调山东登莱道,管天津卫水师。他为官清廉耿直,做官八年,没有余款,年迈的母亲,尚赖他人资助,才能维持生活。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苏观生逃回南京,升任郎中,到苏州催收粮饷,之后就任苏州知府。

这人在平行空间的历史上闹出了一个黑色大笑话,苏观生有骨气,在广州抗清,力不从心,清兵打到广州家门口,苏观生跑到他一手“提拔”的生死好友吏部都给事中梁鍙处问计。

梁鍙一脸忠义,平静说:“死耳,复何言!”于是两人商定分入厅堂左右的东西房,上吊报国。

梁鍙入房后,自己掐住脖子嗷嗷叫几声,又踢翻凳子给自己“配音”。

影帝!

房外的苏观生认定这位好友已自杀殉国,提笔在墙上大书“大明忠臣义士固当死”,然后上吊自杀殉节。

梁鍙听得真切,马上冲进屋指挥仆人扛着苏观生尸体向清军投降,声言有献“伪大学士”之功,并深获清军嘉奖!

不过呢,苏观生在颜常武的治下,已经摆脱了悲惨的命运,而成为了政坛干将,说得头头是道:“农作物想要好,水肥来当家!水要够,不能少,也不能多,因此官府连同地方士绅出钱出物资,民众出力,利用农闲,因地制宜,大搞农田水利建设,修筑水渠、水坝和蓄水池,挖掘河沟、水塘,保证了农田用水供应!

至于肥料,我们各县各自收取城镇粪肥,正好配合了领袖提倡的‘爱国卫生运动’,如此城镇卫生,农田皆得利;我们还给百姓推行新家具,发放养牛补贴……!”

王妃微笑着,听她丈夫发言:“苏州府农田基本建设、农田灌溉、农田水利蓬勃发展,与苏知府的努力分不开,苏知府非常上心,一府农田产量,甚至达到一省产量(贵州),可见地方主官重视与否,就是关键!大家看苏知府的样子,就知道他常在外面跑……”

只见到苏子壮脸色黝黑,这是晒出来的,人干瘦,这是累的,不再象前明官员,又白又胖又大,那时的官员好做啊,白天不用理公务,不用出外勤不被晒,晚上去秦淮河上班,吃得好,做有益身心健康的运动,活得象头猪那样!

现在的官员不好做,但是做下去的那种满足感是以前的官员无法体现的,才是真正的为民众谋福利,可以载入地方志,自豪无比。

嗯,还有一个好处是:现在官员不用贪污,薪水大幅度提高!

名和利,颜常武渐渐得到了文官阶层的支持。

“除了各阶层重视,还要讲究方法,例如苏知府非常明白水肥的重要性,未雨绸缪,早早作好布置……”

颜常武对苏观生赞誉有加,然后随行记者们提问,苏观生一脸谦逊,说都是领袖的教导、依法依规执行朝廷法律,在南京大学政治系结业,学到了各种新知识……

是的,颜常武肯定搞教育,新建南京大学,他任山长,然后所有的毕业生、结业生都与他挂上了关系,都有师生之谊,尤其是政治系,中高级官员肯定轮训到!

不洗脑哪成呢,新一代的大明文官阶级正在形成,他们干实事少清淡,政坛风气大变!

主要是想舒服地清淡办不到,颜常武重挫言官系统!

言官被取消了封驳权,没有了风闻奏事的特权,还怎么玩得下去。

以前,言官是天之骄子,号称“手握天宪,动辄地动山摇”,现在不兴溜嘴皮子了,而是看猪的屁!

GDP,一个官场新名词,来自领袖,亦即国内生产总值,GDP越高,升官越快,想升官,就得升GDP!

用官员们的玩笑话:“P越大,官越大!”

他们一行走在桑林中,又是无边无际的桑林,长势喜人,苏观生介绍道:“苏州农村中,‘田’一般用于种植粮食作物,而‘地’主要是种植桑树等经济作物,苏州府周边农村在饲养家蚕上,主要有“头蚕”和“二蚕”两个季节,也是春蚕和夏蚕。春蚕季节农村中一般称作“上忙”,而稻作季节习惯上称作“下忙”,蚕稻两作,对农民的经济生活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民间就有“春茧半年粮”的说法。”

春季桑叶嫩绿,叶质好,在清明节后一二月间收春蚕,已经完工。

到达位于苏州城平桥南的苏州织造局,外面就是丝绸一条街,呈现出商贾麇集、商店林立、商品云屯、贸易繁盛的场景!

“看得让人真是酸爽啊!”颜常武满意地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