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725节 军政之事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725节 军政之事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725节 军政之事

无论是高级班还是中级班的军官们的学习时间都是一个月,结业之后,他们带着使命回到了军队中,立即主持了轰轰烈烈的军队改造。

军队在那个月里一直训练,没有改变,不过饷银是发足的。

等到老长官回来,他们在兵部、总参人员的协助下,对官兵们进行甄别挑选,择其能战者、强壮者留下,为“新明军”的一部分,列为正兵,乃是正规军、野战军。

淘汰下来的官兵进行分流,一部分成为各地驻防的机动乡兵,叫做“团结兵”这样有喜感的名称。

为什么要用“团结兵”?

没别的,因为老大颜常武喜欢这个名字……

其余的确实不合适当兵的,则解甲归田,朝廷出资遣散。

比起以前要好,以前的朝廷要不没有钱,要不有钱也被各级官员克扣,但现在不同,朝廷兵部对于军饷非常重视,确保每一个官兵都能够拿足他们的收入。

所有正兵平均加百分之五十工资!

团结兵加百分之十至二十工资!

离开军队的官兵得到充足的遣散金。

饷银发足,没有谁与钱过不去,如此军队分流改造这么一件大事就轻易的被完成了,没有激起多大的反弹。

颜常武擒贼先擒王的措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各部总兵、参将都认同他的管治,各部老大尚且如此,其他的人无话可说。

部队的变化很大!

东南府的作战军官、政治军官进入各支部队中,按东南府的训练大纲,因地制宜进行训练,

经过整编,在南直隶、江西、湖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均设立了新军,其中南直隶驻扎了高杰、刘泽清共六万人,江西有刘良佐三万人,湖广有黄得功的三万人,至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则均有三万人,加上南京亦有二万人,总共新军达二十万人,团结兵有六万人,加上各支独立军,合计兵力达到了三十万人。

这些军队,全部被东南府所控制,军制如东南府,训练亦如东南府,吃得也是东南府的伙食。

饷银充足,训练充分,挂的是领袖的大幅戎像,军中只知领袖,不知道明帝。

有了他们的支持,加上颜常武自带的东南军十数万,颜常武遂能够大展拳脚。

他下达国公旨令,分别委派了越其杰(马士英妹夫)为江西布政使、袁枢(袁可立之子)为湖广布政使,为三地最高地方指挥连发,陈潜夫(一代名士)为浙江布政使,此三人,都是他所开设的东南府政治学院南京分校的佼佼者,已对他效忠!

军队开学习班,官吏亦开学习班,颜常武在学习班里灌输他的治政理念:忠君(就是听他的话)、发展经济、民生三大方面,主要是讲社会河蟹。

一些官员觉得很难适应,纷纷退群,但亦有一些官员应时而起,越其杰、袁枢、陈潜夫认同他的理念,自然得到了重用。

不过,他这一套在南明官员中争执很大,官员们普遍认为这是对自古以来朝廷牧民的一个巨大的倾覆!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不容倾覆!”内阁中,礼部尚书王铎反对道。

“我们并没有倾覆这一套制度,主要是对民众要好一点,让他们能够活下去,为我们提供兵员和纳税粮!”首辅孙承宗说得明白道。

姚明恭亦道:“孟子曰‘君为轻,民为重’,我们虽不致于如此地步,但要让百姓得到好处,是为正理!”

阁员马士英谄事颜常武,说得粗俗地道:“我们吃肉,百姓喝汤,大家利益均沾!”

对于发展经济,南明官僚普遍有抵触,认为官就管民,哪管得了他们家里吃肉吃饭!

要不是东林党的例子在前,只怕他们早就要跪阙犯颜直谏了!

他们的不合作在所难免,这不要紧,颜常武进宫去见永明帝朱由产。

南京明宫!

南京紫禁城,乃朱重八在南京建造的皇宫,建造前后历时二十余年,占地面积达百万平方米,面积之大,胜过北京明宫!

南京故宫始建于元至正廿六年(1366年),明洪武廿五年(1392年)基本完工,其址选于元集庆城外东北处,迁三山填燕雀湖而建。明故宫为明初三朝皇宫,长达54年之久。直到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南京设立南直隶,仍由皇族和重臣驻守,地位十分重要。

南京故宫坐北向南,有门四座,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入午门为奉天门,内为正殿奉天殿,殿前左右为文楼,武楼。后为华盖殿,谨身殿。内廷有乾清宫和坤宁宫,以及东西六宫。

朱棣北迁后,此后数百年间,南京故宫鲜有修葺,风吹雨打,自然损坏严重。

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夏六月天降雷雨,谨身、华盖等殿被雷电击中起火。

明朝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五月,“南京大风拔太庙树,摧大祀殿及皇城各门兽吻”。

明朝嘉靖元年(1522年),“秋七月,暴风雨,江溢,郊社陵寝宫阙城垣皆坏”。

……

颜常武带着卫队进宫,这是他的特权,所以一些老封建痛恨他身为权臣的飞扬跋扈。

他不想这么高调,但更不想象何进、韩信这些人被宫里人炮制,死于非命,所以保命要紧,别人怎么看是能咬我咩?

一路可见维修工人和物资车辆进进出出,正在忙碌于修葺。

乾清宫则已经修好,但脚手架还没拆光光,带有阵阵石灰气味,颜常武求见,很快被允许进内。

他的卫队摆在乾清宫之外,列出战阵,纹丝不动!

此地乃是大明宫廷的腹心之处,皇帝真要对权臣不利,也不敢在此动手,甚至还要保权臣平安,否则君臣相争之事传出去就是骇人听闻。

“见过陛下!”颜常武很恭敬地下跪行礼。

不冲别的,永明帝是他的岳父,也都值得。

“罢了!”永明帝朱由产挥挥手道,颜常武就站了起来。

朱由产气色很好,他虽然是个傀儡皇帝,但他心态摆得正,知道这个位置本不应轮到他来坐的,如今能够坐上去全赖他面前的这位“贤婿”。

且他没有那种雄视天下之心和管治天下之才,所以他几乎不理事,有事情报来尽说:“甚好,找东南公决定!”

直将明朝的那些忠臣们气炸了,背地里骂他烂泥不上墙,不是朱家的子孙。

因他这样态度,颜常武对他执礼甚恭,孝敬丰厚,敢不敬皇帝者必严惩,因此朱由产日子过得舒心。

“东南公来见朕,可有事?”朱由产问道。

“启奏陛下,凡新朝建立,必开恩科,以揽天下英才,为我朝所用!”颜常武奏上道。

“准奏!”朱由产同意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