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709节 谁可为帝?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709节 谁可为帝?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709节 谁可为帝?

南京城,礼部大堂!

在经过为崇祯皇帝举哀后,南京勋贵、镇守tj、六部官员、各省部院高官及大儒们济济一堂,商量一件大事。

皇帝没了,谁来作主?

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姓朱的。

明朝留都南京的一些文臣武将决计拥立明室中的藩王,延续明朝,然后挥师北上恢复国土,但具体拥立何人则发生争议。

重臣中包括了阁臣高弘图(南京户部尚书)、枢臣史可法(南京兵部尚书)、(凤阳)督臣马士英、兵部左侍郎杨铖新、内监韩赞周、科臣李沾、台臣左光先、及钱谦益等东林党人,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即镇军tj卢九德。

说实在话,文臣们对于议立这等大事有tj参与是满脸的腻味,但是他们有印鉴,皇帝都没了,没人可以罢免他们,所以他们堂尔皇之地与文臣们坐而论道。

各方争持,大臣们多数以为,根据“皇明祖训”,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在当时明神宗长子光宗一脉已无人能继位,而次子朱常溆甫生即死,三子朱常洵虽已亡故,但长子朱由崧仍健在的情况下,按照兄终弟及、父死子继的顺序,第一人选为福王朱由崧(前有嘉靖帝继位为例)。

钱谦益等东林党人则由于之前的“国本之争”事件,心存芥蒂,违背了东林党在国本之争中的立场,以立贤为名拥神宗弟弟朱翊之子潞王朱常。

国本之争神宗皇帝之子为皇长子朱常洵和福王朱常洵,神宗皇帝欲违反“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之制,另立福王朱常洵为太子接任皇位,结果大臣们反对,是为国本之争,而当时反对的大臣中,多以东林党为主,因此东林党恶了福王一系。

风水轮流转,最支持“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东林党,改弦易辙,变成了支持潞王,结果挨督臣马士英大声嘲笑道:“汝等东林党人不知日后何以见前辈!”

诸东林党人不能答,只好顾左右而言它。

他们羞愧无比,立潞王之议消除,

史可法则可笑之极,主张既要立贤也要立亲,拥立神宗七子桂王朱常瀛。

这位大臣在平行空间的史书上被称为抗清英雄,实际上从议立之事上就看出他的水平,让他领军,大明不亡才怪!

却有来自福建海澄的兵部左侍郎杨铖新提议道:“真正有资格为帝位不是诸王,而是太子!如今京师消息不通,万一太子爷南渡,我等另立新君,诸位何以自处?”

一番话让大伙儿脸上都讪讪的,杨大人真是哪壶不开就提哪壶,大伙儿兴头冲冲地根据自己的亲疏来立君,他这么说法,岂不是指责大家都不忠心于崇祯皇帝!

果然是福建南蛮子,一点都不会做官!

他说得有道理,于是钱谦益婉转地道:“国不可一日无君,既然不立新君,可先立监国,立君之事待定。”

这主意好!

大家暗赞读书人的头脑确实灵活,只要已方提议的藩王人选成为监国,管他什么太子来,统统成为死太子!

大伙儿又热烈地议立哪王可为监国,而杨铖新的脸上并无失落,还是笑吟吟的。

争来争去,镇军tj卢九德力主福王登位,他叫动了数人上殿,大家无不脸上变色!

哪几个?

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

高杰,陕西米脂人,与李自成同邑,同起为盗,原为李自成的部将,绰号翻山鹞,这家伙牛啊,居然搞了李自成的老婆!

高杰身材高大,相貌堂堂,因与自成是同乡,出入内堂自成都不曾提防他。谁料李自成不爱女色,只与兄弟们厮混,他的老婆尹氏空虚寂寞,看上了高杰,那高杰也是胆大,就么这与李自然的老婆私通款曲起来,绿油油的子,就那么戴在未来的大顺皇帝头上。

后来因怕自成发觉,干脆便投降了明军。他人品虽是不堪,作战到是勇猛非常,曾跟随孙传庭一起打李自成,累次立功,官儿越做越大,到明末时已是做到了总兵。

黄得功,号虎山,明末开原卫人,其先自合肥徙。军中号黄闯子。

他行伍出身,积功至副总兵,为京营名将。在于农民军的战争中,黄得功迫降五营兵,擒马武,杀王兴国,破张献忠,战功赫赫。

刘良佐,字明辅,山西大同左卫人。贰臣,因常骑一匹杂色马,人称花马刘,明末总兵。崇祯年间统兵在宿松、庐州一带统兵对农民军作战,升任总兵官,曾与黄得功大破张献忠。

刘泽清,字鹤洲,山东曹县人,出身行伍,崇祯末年升至山东总兵。大顺军迫近北京时,崇祯帝命他率部火速入卫京师,他谎称坠马受伤,拒不奉诏。不久大顺军进入山东,他带领主力向南逃至淮安。

这家伙是有名的“长腿将军”,擅长遇敌先逃。

崇祯十六年(1643年)二月,农民军把开封围困很久了,刘泽清奉命赴援。因为朱家寨离开封城只有八里,他便领兵五千渡过黄河,沿河边在那里扎下营寨,又开挖沟渠引黄河水环绕在军营四周,想依次扎下八个兵营直抵大堤,然后修建一条两侧垒砌墙壁的通道,向城里运送粮食。墙壁尚未砌好,农民军过来争夺,双方相持了三天,各有伤亡。

刘泽清就命令自己的队伍拔营离开,一时间明军仓皇奔逃,士兵们为了争船,很多人掉在水里淹死了。

眼下四人都是军队实力派,各掌一军,有三万到五万人,他们一进大堂,即时高呼道:“如不立福王,我等皆不奉诏也!”

他们相貌凶横,大声夹恶,令人双股战栗,他们带兵,如果不听令,且不说日后对付北虏与大顺政权,要是他们一个不爽,带兵进南京城,都不知道是怎么一个结局!

换作以前,什么时候轮到武将喧哗出头?文臣们不把他们揍得满头包成一尊尊的阿弥陀佛才怪。

今时不同往日,皇帝死了,天下大乱,对于将领,文官们不得不以安抚为上,连史可法都对他们好言劝慰,其余文臣亦在和稀泥,只有兵部左侍郎杨铖新冷笑道:“此乃礼部大堂,军汉上大堂讲礼,如牝鸡司晨,速退!”

他的位置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管惯大头兵,四总兵在他面前,气焰大减,却有马士英出来为他们助拳道:“议立乃大事,唯有文武一心,方可成功!”

马士英不理会杨铖新,向史可法道:“史兵部,你的兵都不愿听你的,你还能议立桂王?!”

史可法闷闷地摇头,再不作声。

见他退缩,马士英朗声道:“今福王殿下登位,已成大局!”

“是吗?”堂外传来一声长笑道:“我这里有更好的人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