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654节 历史开的大玩笑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654节 历史开的大玩笑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654节 历史开的大玩笑

且说陈新甲洋洋洒洒,写了大段的奏折,仔细修改过后,觉得没什么问题后,再出外间,空无一人。

外间的东西摆放得好好的,他取了外间的和谈条件文书连同黄台吉的信作为附件,和奏折一道,拿在手里,立即出门,带上仪仗,呜锣打伞坐大轿前向皇宫向皇帝报喜!

当时是下午,宫门还没关闭,听闻他来,有急事,崇祯皇帝立即在乾清宫里接见他。

崇祯皇帝仔细地看过了奏折、和谈条件文书、黄台吉的信时,苍白失血削瘦的脸上尽是喜意!

他激动地道:“好!好!好!”

双方和谈,起初他担心北虏狮子大张口,开出不可接受的条件来,但没想到黄台吉居然是这么讲理,条件是如此的宽大,出乎他的意料。

岁币为黄金一万两,白银一百万两,缎二十万匹,布一百万匹真的不算什么,大明花在辽东的军饷一年都超过了岁币好几倍!

关键是花了钱照样败阵,与清国一旦签订条约,大明士气必定大振,即可把精锐边军移往内地,镇压那些流寇。

他们的末日到了!

在明朝君臣们看来,流寇实为低档货色,战斗力上不得台面,要不是天下各处受灾,官吏不给力,导致剿之不尽,实际上流寇已经死了一茬接一茬。

“朕准了!”崇祯皇帝欣然道:“卿可代替朕前去誓言,等卿完成归来,即入内阁!”

陈新甲大喜叩道:“臣谢主隆恩!”

在他看来,有黄台吉这种态度,明清会谈成功是妥妥的,以功臣之姿返回京师,历尽万历帝、天启帝和崇祯帝三朝的北虏总算告一段落,则他陈新甲以举人身份入阁,改变非进士不可入阁的惯例,谁敢说个不字。

至于崇祯皇帝则是热泪盈眶,北虏暂歇,他可以用此消息告庙,对祖宗们有个交代,他晚上也可以睡得着觉,不至于一日数警,夜不能寝。

君臣两人都不说话,陷入了狂想中,直到午门一阵隐隐约约的喧哗声传来,越来越响亮,崇祯皇帝不悦地道:“这是怎么一回事?来人,去看看。”

话音刚落,却见王承恩手里拿着一张纸,慌慌张张地闯进来,扑到崇祯皇帝案前跪下,也不及行礼,颤声道:“京师塘报(抄送诸臣的报告),说兵部主持我朝与北虏的和谈已成,条件列举出来,言之凿凿,科道官员们都来了,在宫门前跪下,声明要杀卖国贼陈新甲以谢天下!”

“什么?!”无论是崇祯皇帝和陈新甲都大吃一惊。

王承恩膝行上前,把纸递给崇祯皇帝看,他看过,脸色刷地沉了下来,将纸揉成一团,劈面向陈新甲摔了去。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陈新甲一看,身体剧颤,那份纸就是京师塘报,上面列举了与北虏的和谈条件,有两朝约为兄弟之邦、岁币、边界、榷场事,与他给崇祯皇帝的一模一样。

这特M的是怎么一回事?!

崇祯皇帝气极败坏地道:“朕一再要求你保密,你是怎么做的,让朕失望!”

言讫,起身离开,不再理陈新甲。

陈新甲几乎走不稳路,踉踉跄跄退出乾清宫,他脸色惨白,象害了一场大病。

在王承恩的安排下,他绕过午门,另辟蹊径,没与朝臣见面,但听到远处此起彼伏的喊声:“我们要见陛下!”“陈新甲误国卖国,杀陈新甲以谢天下!”

他回到家中,追查是怎么一回事,很快就有了结果。

陈新甲家中有一个书童,为人机灵勤快,深得他的喜爱,为他帮办紧要机密事。

就在陈新甲进了内间,全神贯注写奏折的时候,这个书童来的书房外间,看到和谈条件,误以为这是一份准备传抄的塘报信息。他没有犹豫就让家丁交给各省驻京办事处传抄。

消息过于劲爆,象风暴般地传遍了京城官场!

这一下可惹了大祸,本来是秘密议和,一下子被群臣知晓。

陈新甲找到原因后,气得重责书童,家法侍候,打一百大板!

打得书童皮开肉绽,但又不能将他打死,以便把他推出当替罪羊。

一介书童能顶什么事,陈新甲在劫难逃。

且说朝野震惊,大臣们纷纷弹劾陈新甲贪生怕死、妥协求全、私定议和条款。

明朝有祖训“天子守国门”和“我大明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的对外原则,陈新甲胆大妄为,有违祖宗家法,不杀他还还杀谁。

弹章如雪片般飞来,崇祯皇帝恼火万分,但还是将奏折留中不发。

他下了一道旨意,严斥陈新甲,要他自我解释为什么私下求和。

这下陈新甲炸毛了,俺不是奉了老大你的旨意去谈和的吗,怎么,想让俺当背锅侠?

崇祯皇帝不愿留下一个委屈求和向蛮夷低头的骂名,就把罪名都推到了陈新甲的头上,可是陈新甲也愿意背这个骂名?

他同样不想背这个骂名,于是他上书朝廷,指出这是皇帝的意思,他是奉旨行事,说他不仅无过,反倒有功。

如此不识做,怎么当大臣的!

他只要认罪,包揽责任,崇祯皇帝计划着把板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陈新甲领了责罚对大臣们有个交代就行了。

没想到他拒不认罪,崇祯皇帝不得不下诏将陈新甲罢官夺职,打入天牢!

陈新甲上书朝廷,列举他的功劳,请求宽恕,帝不许!

陈新甲只好散尽家财,只得贿赂高层,给事中廖国遴、杨枝起等多方营救,大学士周延儒、陈演亦大力援救,并且说:“按照国法,敌兵不打到城下来,不应当杀掉兵部尚书。”

崇祯说:“别的不说,使我的七位亲王遇害、受辱,不比敌兵打到城下更严重吗?”。

刑部侍郎徐石麒曰:“人臣无境外交。未有身在朝廷,不告君父而专擅便宜者。新甲私款辱国,当失陷城寨律,当斩。”

其实徐石麒也是睁眼说瞎话,大家都知道陈新甲肯定奉旨行事,但皇帝肯定没有错的,于是上上下下,硬硬说成陈新甲私下求和。

当年陈新甲在九月二十二日被斩于市,又一个大明兵部尚书做鬼,崇祯皇帝果然不愧是“专业兵部尚书粉碎机”呀。

从此朝堂上再也没有人敢提议和的事了,即使大家都觉得议和是最好的办法。而崇祯自己也不好拉下脸来再提议和的事情,就这样上天把大明王朝最后的生路给堵死了!

一个小小的书童,因为一次自作聪明的举动,却主宰了大明王朝的命运,不得不令人唏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