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593节 庙堂风波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593节 庙堂风波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593节 庙堂风波

如此不敬,这可是两榜进士,崇祯元年录取的天子门生!

没钱的话,儿子都会造老子的反!

旗牌官告辞之后,周六一踱步,独自一人坐大堂上,呆呆出神。

崇祯朝药丸了!

在嘉靖年间,大臣们还会给几十年不上朝的嘉靖皇帝真心的说:只要君臣一体,上下同心,大明朝振兴起来,那不过是“瞬息之间”的事情。

而到了崇祯皇帝的时代,整个社会的失望累积出来的颓废,已经让大臣们只有两个选择了;第一个选择就是甘愿为气数已尽,很快就要灭亡的明朝殉葬,以全气节,例如刘宗周。

另一个就是“上顺天意,下应民心”,顺天应人,为改朝换代搏一把,或者直率的说,就是做腐朽没落的明朝的掘墓人,去创造一个生机勃勃的新时代。

例如孙承宗,这老头子最看得开,他的理念不是为颜常武卖命,也不是为了钱财爵位,而是为了华人去努力,争取阳光下的新地盘。

既然大明烂了,他无力改变,那么就助颜常武开拓东南亚,为华人找一处安居之地!

可以说,从中国传统的,还有当时的具体文化环境来讲,大多数崇祯皇帝身边的大臣们,都是在这两个思想之间来回摇摆的。只是不管摇摆到那端,都是认为明朝已经“没什么戏”了,指不定那天就完蛋了的。

这也是为什么明知是海贼的东南府可以在大明各地大行其道的道理,不知道有多少官吏豪绅向东南府示好。

毕竟东南府与他们同文同种,毕竟东南府已经有了好些大明的官员在那里过得很好,带了一个好头!

给大明官吏豪绅阶层有得选择的话,他们肯定选东南府,不会选择蛮夷,更不会向流寇低头!

大明在走向尽头,而东南府种的树要开花结果了!

周六一叹了口气,收拾一下情怀,作出决定。

他叫来老成家人,低声吩咐几句,老家人面露诧异之色,悄悄离开。

很快地,东南府驻松江办发现了大量的灾民拥过来,七嘴八舌地问他们到东南府的细节,办事人员喜出望外,鼓起如簧之舌,极力游说。

一天就收进了五千灾民,准备移民东南亚!

这是一个极大的突破,松江人有钱,地方富裕,一年移民的不到十来个人,以前设在松江的代办点门可罗雀,现在是门庭若市了。

富甲天下的苏州府也取得了突破,一天移民二千人!

湖州以丝绸出名,要知道中国的丝绸除了自用,许多都出口到倭国和欧洲,赚取大量白银,湖州人非常有钱。

但一天也收到移民三千人!

移民中许多人都是有技术的,他们种地,还把养蚕缫丝技术带到了东南亚,那里虽然热带,但有山有高低,一样找得到地方养蚕,从此,东南亚的丝绸业渐起,至少自给自足。

江南地区大量流失民众,当地的官绅富豪却是麻木不仁,因为那些民众抛弃的土地,可以被他们获得……

国之将亡,必有天灾横祸!

蒲州府大饥!

草木皆被吃光,府民于东南府的办事处前踊跃集合,领取赈粮,之后行路或者坐车,踏上登程。

好在有东南府的力量介入,否则官府于城门外掘坑以埋饿死者,埋且满,饥甚无食的人争到坑内割食其肉,至有父子夫妇相食者!

又有山东沂州蝗灾。

崇祯十三年(1640),蝗遍野盈尺,百树无叶,赤地千里,斗麦二千钱---接近二两银子一斗。

此时,东南府的家伙们笑嘻嘻而来

幸亏有他们来了,否则当地民掘草根剥树皮,父子相食,骸骨纵横,婴儿捐弃满道,人多自竖草标求售,辗转沟壑者无算。

接着在明年春疫疠继起,死亡过半。

惨事没有发生,大量民众离开之后,山东地区就食压力缓解----至少没那么多人掘草根剥树皮,就有得吃了。

也有的地方官和士绅担心流失人口过多,遂降了粮价,地主对于自己的佃户给予支持,社会矛盾缓和。

在庐山修行的大和尚空隐,此人与熊文灿相熟的,素有道行,闻知东南府行径,称为“功德无量!”

而朝廷中的刘宗周闻讯后大怒,严诘户部为什么不抢险救灾,是尸位素餐,无能之辈,他义正辞严,把户部侍郎给骂得抬不起头来!

清流一如既往,火力全开,对户部群起而攻之,骂得户部官员们全体跪低请罪!

然后又骂东南府是食尸鬼,在大明危难之机下黑手,此等不仁不义之辈,早该剿除他们了。

当听闻清流想要他下罪已诏时,崇祯皇帝黑着脸不发一言!

以大学士身份管户部的姚明恭素来好脾气,见刘宗周骂得实在太过分了,站出来道:“说得容易,做起来难。所谓家和万事兴,家衰口不停!你们昨天骂这个,明天骂那个,后天还在骂,统统骂遍了,能够骂死北虏和流寇,能够骂出粮食和银两吗?”

不待清流们反应过来,姚明恭将官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放道:“陛下!道不同不相为谋,老臣受够了,耳朵都被人吵聋了,听不见,不能再为陛下分忧,臣请致仕!”

竟不待皇帝说什么,也没得到准许,径自离开大殿,扬长而去!

皇帝和所有的大臣们惊得呆了!

下面的一堆户部官员,也把官帽统统摘下来道:“臣等无能,请陛下治罪!”

那个户部侍郎更是捉狭地道:“刘(宗周)大人的大道理一堆堆,臣以为,他很合适戴臣的帽子,必有成效!”

“对!”六部官员们齐齐赞同道:“说这么多干什么,你行你上啊!”

“你们!”清流官员们一向骂人骂得爽快,做梦也没想到有这么一着,刘宗周此人,老而弥辣,大怒道:“臣弹劾姚明恭……”

不等他借题发挥,崇祯皇帝站起来,龙袍一挥,干脆利落地道:“退朝!”

朝臣们冷笑一声,纷纷离场,留下一众清流在那里发呆!

那姚明恭回到家里,写了辞章,着家人于第二天天亮前送通政司,他也不等诏书下来,即刻离京。

崇祯皇帝知道他的委屈,感同身受,对他的无礼,竟亦不问!

大明朝廷上闹出这等风波,前所未见!

清流浊流狗咬狗,崇祯皇帝无计可施,一叶知秋,大臣们各怀心思,如之前所讲的一颗红心,二种准备。

而东南府这边风光独好,一船船的移民自江南而来、自内陆而来、自北方、中原大地,自大明处处地方而来。

涓涓细流,汇成大江。

“领袖,我们东南府最新的人口统计,突破了五百万人!”陈衷纪高兴地道!

“我们干得可真的是不赖啊!当浮一大白!”颜常武欣喜万分地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