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591节 浊流比清流可爱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591节 浊流比清流可爱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591节 浊流比清流可爱

且说大明旧官熊文灿在东南府金山省做得有声有色,而在万里之外的大明,为了他,朝堂上闹成了一锅粥。

曾经被孙承宗讥笑过的刘宗周在金殿上,对熊文灿痛斥道:“……熊某身为朝廷重臣,却不思报国,不顾君恩,遇事而逃……”

他体形高瘦,却声音洪亮,中气充足,这一顿骂,足足有小半个时辰,说脏字也不带重复的,不愧是大明名臣!

最后他来结案陈词道:“当向天下发海捕文书,追捕犯官熊文灿归案,派人向东南府要人,如果他们不给,就宣布东南府为叛逆,褫夺东南侯的名份与爵位,封锁他们的贸易,派出兵船征伐他们!”

“如若不纳臣言,则天下罪人尽皆仿效,出声后往台湾一躲,更有甚者,到了东南府,改头换面,就成了富家翁,如此天理何在!”刘宗周言之凿凿地道。

哗啦一声,地上跪倒一大片的科道谏官,冲着龙椅一齐叩头道:“恳请陛下下旨严惩熊文灿!”

崇祯皇帝手搓脑门,一阵头痛!

刘宗周虽然讨嫌,却言之有理。

熊文灿死不足惜,可他逃掉了,崇祯皇帝的脸往哪搁!

问题是真要是依了刘老贼之言,那就跟东南府开战,打起来,等于大明单挑三大寇,这下齐活了,从北到南,大明遍地开花,都是敌人!

这些年来,崇祯皇帝发现自己给东南府颜大少封的侯爵爵位其实是低了,薄待颜大少了!

不说别的,单说漕运。

中原流寇四起,长江以北各处状况百出,京杭大运河的漕运经常被切断,例如之前黄台吉入寇,攻到通州,通州正是漕运的终点站,结果那里屯积的物资被搬运一空,停泊在那里的大量船只被毁。

但是北京不慌!

漕运主要运送南北货各种物资和部分粮食,如今大明南方的全部税收和部分粮食,实际上走的是海运!

每年南方户部收缴了税粮之后,就会雇佣东南舰队护航,直送到天津那里,从没出过错!

东南舰队很有职业道德,除了运输费,只收半成的“漂没”,再不多收,反正肯定按足量交货。

其实海运比漕运更合算,经济效益高,问题是“漂没”足令皇帝要吐血!

海上风浪莫测,更难估摸的是人心,你要是运十万两银子走海运,那些黑心的官员们敢百分百地漂没了这笔钱!

漕运也有漂没,可百分百的漂没则风险太大,毕竟大海茫茫,什么都好说,而大运河有底,可以找得到蛛丝马迹。

说起来大明官府心黑胜贼,而身为海贼的东南府却是正经无比地做生意!

崇祯皇帝这些年才渐渐明白过来这层道理。

他瞅了瞅那些激昂陈词的清流们,心中升起阵阵的厌烦!

他又有明悟:浊流好过清流啊,不象清流那样哪壶不开提哪壶!

象浊流官员们都是一言不发,他们对于皇帝顾忌的东西,从来都是聪明地绕开,当做没看到。

贵为皇帝,也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浊流官员不揭人短,而清流官员,则专找痛处说个没完没了,却拿不出什么好主意去解决问题。

打,拿什么去打,那边暂署闽抚的福建布政使陈敏吾上奏说他是个文官,不会打仗!

而福建海防总兵则上奏说没有闽抚的指挥,出兵是名不正言不顺,无法打仗!

朝中浊流官员们聪明得很,坚决不肯出任闽抚。

至于清流,尽会跳脚,他们专职骂人,当然不会做闽抚,崇祯皇帝目光阴郁地看过他们,很有一种从他们当中挑一个出来任闽抚的冲动!

清流官员们才不管皇帝心中想什么,越说越带劲,越说越不堪。

然后内阁诸相、兵部、吏部通通躺枪挨骂!

内阁、各部拿不出好办法去节制东南府,任由坐大,可谓是“纸糊三阁老!”六部则是“泥塑六尚书了”!

兵部无能之极,什么敌人都无法解决!

吏部则对东南府要求给自家官员升职报告大开绿灯,是不是收钱了?

内阁首辅薛国观不过是说了一句话“且从长计较”,结果被喷了一脸都是!

骂他尸位素餐是轻的,一些年轻气盛的谏官,甚至直斥其为阉狗!

薛国观,字家相,号宾廷,陕西西安府韩城县(今陕西省韩城市)人。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进士,授莱州府推官。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擢户部给事中,数有建白。

崇祯即位后,薛国观奉命巡视北疆,严查将吏克扣兵饷事。后因先前曾附魏忠贤,被南京御史袁耀然弹劾,罢职归里。

崇祯九年(1636),任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后升任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户部尚书,进文渊阁,再加少保、吏部尚书,进武英殿,为首辅。

能够卷土重来,自有他的能耐,只是一时依附九千岁,结果就成了他一生中洗不掉的耻辱。

可是那时不傍九千岁,连命都没有了,薛国观并不是真的跟魏公公一伙的,都是迫于形式,不得不低头而已。

清流是有骨气,与魏公公斗个你死我活的,斗是斗个爽了,可朝廷还要人办事的啊!

朝堂为之一空,那么事情谁来处理?!

当初就是凭借这个说法打动了崇祯皇帝,崇祯也说了前事不究,没想到薛国观照样被人拉出来打靶!

说得堂堂首辅脸色铁青,这骂人不揭短的,清流忒够可恶。

次辅姚明恭终究不忍,站出来启奏皇帝道:“臣有本奏!”

姚明恭,字玄卿,号昆斗,人称“姚阁老“,蕲水县(今湖北浠水县)巴河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授庶吉士,初任詹事,礼部右待郎。

崇祯十二年(1639年)入阁,加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任户部尚书参与机要。

明恭宅心仁厚,曾致信告诫其弟居恭(任剑州牧)“洁已爱民,虚心听狱,严胥役,禁家奴。”

他与熊文灿关系很好,因着这层关系,本不欲出声,但现在不得不出来说话道:“东南府孙承宗有信来,说关于罪犯逃窜至两边之事,可作‘引渡’!”

“即大明罪犯逃到东南府,由闽省派人前往台湾进行交涉,按其罪行,严重该当杀头者可以把他们捉回来,普通罪犯则留在东南府服刑进行劳动改造!”

他的话出口,引发清流狂喷:“我早就说过他与东南府勾结在一起了!”

姚明恭不受影响,继续道:“至于熊文灿,东南府不能把他交出来,乃是尽孝,亲亲相隐!”

此话倒是有理,清流不能否认,气焰为之减弱。

原来在古代,百善孝为先,若父有过,子可代父服刑,是为“美德”!

亲亲相隐,乃是古代刑律的一项原则,亲属之间有罪则应该互相隐瞒,不告发和不作证,同样是为美德,反之则论罪。

大家心忖:“老熊还真的找了个好女婿啊!”

当天的朝会在乱哄哄中结束,哪怕清流心有不甘,但苦B的明朝又闹出大漏子,清流也不能再抓住熊文灿不放,事情不了了之。

苏州巡抚八百里加急:苏、松、湖地区大雨滂沱,淹没地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