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587节 大明官员的德性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587节 大明官员的德性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587节 大明官员的德性

陈敏吾如此肆无忌惮,盖因现在闽省他是老大!

原闽抚丁魁楚调任粤督,一时间闽抚出缺,一如既往地,堂堂封疆大臣地位的福建巡抚没人肯干!

吏部酝酿人选,个个都不肯去。

清流没这个本事坐这个位置,因为闽抚必与东南府打交道,如果清流看不过眼,禁止民众与海贼做生意,不用东南府去炮轰他,民众烧了他的抚衙!

事至今天,台湾与福建密不可分,贸易和人员往来频繁,两岸船行如鲫,闽省人到台湾做工,台湾人到闽省旅游、贸易,往来不禁。

清流知道这等情况,眼不见为净。

至于那些“浊流”官员,清楚闽抚的位置足以发得不清不楚,可也是烫屁股得很,君不见前有熊文灿后有丁魁楚,弹劾他们的奏折不与他们身高相等也有半人高!

现在有这么一个说法,朝廷没将丁某人给治罪,是需要他给朝廷送银子,如果朝廷对付北虏和流寇局势缓和,那么丁魁楚休矣!

这个位置就是个炕,去了快活一阵子,到时死都不知道怎么死!

叫这个去,这个不肯去,叫那个去,把头摇得象拨浪鼓,崇祯皇帝没奈何之下,只好让陈敏吾暂署闽抚位置,这一暂就没个结束,同时弹劾他的奏折,正向与人高的高度进发!

陈敏吾知道朝中形势之后,一咬牙,干脆直接与东南府做起了生意来!

做成的一单大生意是福建水师二万人,以一年十万银元的代价连人带船都租给了东南府,船只、人员有部分在闽省警戒,其余的要不北上到了宁远、天津,还有部分可靠的到了交趾、暹罗,更远的到了东南亚。

且慢,朝廷下拨给福建水师的薪水不再发给他们,他们的薪水由东南府来发,如此地方官员们高兴、福建水师的人也高兴,东南府也高兴,皆大欢喜!

就连朝廷方面也可以交代得过去啊,闽省地区没有海贼,风平浪静,多好!

再有福建水师的修船费用----由东南府负责,同时,闽抚抚衙向朝廷要一份修船费用,不给东南府,而是福建地方官将们瓜分。

收益中陈敏吾一人就吞了四成,福建水师总兵吞了二成,其余四成由大大小小的官佐分享!

再有接受商人的孝敬,陈敏吾收获丰厚,以及东南府的卖猪仔生意,也绕不过陈敏吾,每年都有买路钱,按人头交到陈敏吾的手里。

他不嫌钱多,准备组建商船队,从贸易中分一杯羹。

因此他要讨好东南府,而熊文灿到来,无疑让陈敏吾处于有利地位,还有什么比讨好“老长官”更有力的事,别人盼都盼不来呢!

陈敏吾当亲爹一样地侍奉熊文灿,到得福州,熊文灿禁不住他的热情相邀,上岸喝酒,结果,除了陈敏吾,还有福建布政使司左右参政、福州知府、福建海防总兵、福建都司、臬司、学政纷至沓来,争先恐后地讨好老熊!

已成钦犯的老熊身穿便装,却高高在上,下边那些官员向他敬酒,无耻地吹棒他,为他鸣不平,站在他这一边,大骂朝廷待他不公----这些官员吃谁的饭?

粤语话哉“吃碗面反碗底”,意思指吃里扒外,忘恩负义,就是他们这些大明官员的最好写照!

一连三天,老熊都无法离开,天天喝得大醉呕吐。

东南府派去保卫他的军官见不是路,赶快禀报肖长荣,肖长荣也着了紧,带着卫队上了岸,直闯进闽省抚衙里,将老熊“抢走”!

“熊小主正在海峡那边等着见她的父亲,诸位不想让熊小主久等吧!”肖长荣对那些还依依不舍的大明官员说道。

“不敢当,不敢当!肖司令请自便!”官员们这才放人。

肖长荣离开时,对于明朝官员的德性,不禁摇头。

在东南府,早就没了公款吃喝-----说是公家,实际上是颜常武的私企,哪有员工能够赚老板的便宜!

东南府大员视察,自有规矩,叫到官员才上前,其余的官员不必理会,更不用说没有官身的亲戚朋友堂而皇之地占据高位,那将职位不保!

……

休息了一晚的老熊过海,在高雄码头上见到了自已的女儿。

女儿熊永媚凤冠霞披,衣裳绣凤,雍容华贵,一如皇家妃子!

她容光焕发,明艳不可方物,自她出嫁之后,到今天才重见父亲,不由得亲情泛滥,忍不住想扑到父亲怀中或者给父亲跪下了。

看她的举止欲动,旁边的孙承宗咳嗽一声!

如此惊醒了熊家父女,今时不同往日了,熊永媚站得笔直地地道:“父亲安好!”

熊文灿点头道:“很好,老夫非常好!”

众目睽睽之下,熊永媚珠泪就在眼眶流动,却不能多说什么。

于是大家登车,熊永媚自己坐一辆车,老熊都没资格来坐女儿的车了,他与孙承宗同坐一辆马车。

关上车门,车子开动,熊文灿开玩笑地道:“稚绳公,要是我早来,你的位置就是我的了!”

“不然!”孙承宗微笑道“东南府有‘回避’制度,你或许在其它地方任职,但不会在台湾,除非你们父女俩调走一个。”

“好!”熊文灿舒服地往椅背上一靠道:“稚绳公,好多年都没见过你了!”

“是啊!”孙承宗感慨地道:“我们终究殊途同归,走在了一道。”

“大明……”这两个曾任大明高官的人一起叹息。

“陛下不容易!”孙承宗虽然被崇祯罢归,却无怨恨之心,反为崇祯说话。

“他是好心,可他走了一步臭棋,而老熊我,则走了一步好棋!”熊文灿笑道。

“你说得很对!”孙承宗会意地道,他沉重地说着:“阉党虽坏,却是朝廷的一个平衡所在,一旦没了阉党,清流上台,反倒让国家遭遇大劫!”

他冷笑道:“例如当代大儒刘起东,所上的《面恩预矢责难之义以致君尧舜疏!》实乃迂腐可以!”

被孙承宗抨击的刘起东,乃大明名臣刘宗周,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

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

刘宗周与东林党交往密切,天启年间,阉党疯狂,他受到****,待崇祯皇帝起,诛阉党,启用东林党,刘宗周乃上《面恩预矢责难之义以致君尧舜疏》,希望崇祯“超然远览,以尧舜之学,行尧舜之道”,崇祯认为这是迂阔之言。

崇祯求治心急,人才、饷粮、流寇、边患等常萦绕在心,希望群臣能拿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刘宗周却认为这些都是刑名之术,近于功利,人主应以仁义为本。

他认为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急功近利,是无法解决国家的根本问题的。他希望能从皇帝本人做起,先修德治心,亲近儒臣,这才是为治的根本。

呵呵,关外老野猪皮在吼叫,关内农民端着饭碗要吃的,刘宗周这位儒学大师却拿不出怎么样弄来银子的法子,反要崇祯修身、慎德,亲近东林党,哦哦,东林党都不如阉党,至少阉党敢虎口拨牙,从江南弄点银子来支持军饷!

东林党,阉党,孰忠孰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