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498节 王巡抚的动作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498节 王巡抚的动作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498节 王巡抚的动作

要说大明国运实在糟糕,各地兵火连年,灾害频繁。 X

福建好不了多少,山多平原少,要不旱灾要不水涝,以旱灾居多,这不,又旱上了!

入夏以来,闽省大旱,土地龟烈,大地冒烟,作物都给旱死了。

虽说推行了种蕃薯,但旱得厉害,连蕃薯苗都蔫了,挖出来的蕃薯小个头。

说实在话,明朝人认为蕃薯是喂猪的,在东南府种蕃薯,要不是颜大少崇高的威望,大伙儿差点要造反了!

而在大明闽省,大伙儿要米吃,要饭吃!

王道纯年中甫到任,就面临着民间缺粮少米的窘境,不禁挠头。

果然,闽抚不好当,不说对付东南府,就连民政都遇到麻烦。

他也不是神仙,不能无中生有变出米来。

郁闷,王巡抚来了个微服私访。

穿成青衫书生状,带了一个清客名康先生的,在几个便衣保镖的保护下在傍晚从抚衙侧门出去。

去到大街上转转,但见得人来人往,购销两旺,市面并不萧条哪有半点受灾的样子?!

特别去看了街道上的米店,接近一两银子一斗米,价格呈上扬之势。

怀着心事信步走,到了最热闹的设在闽江边的食肆,但见得生意红火至极,华灯初上,已挤满了食客,吆三喝四,划拳吃酒,大块朵颐,不亦乐乎!

闽江上更有花船穿棱,传来阵阵的霏霏之音,颇有一种“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架势。

王道纯与康先生找了一处较大的食肆坐下吃晚饭,但见得那些食肆的招牌统统写有“正宗东南菜!”

康先生叫人过来点菜,令他与王巡抚诧异的是负责点菜的乃是个年轻女子

须知在明朝封建社会,女子都较少抛头露面,而环顾江边食肆有许多女子在干活。

“正宗东南菜?是什么东南菜啊?”王道纯问道。

“这位客官,我们东南菜乃是东南府那边请来的大师傅,有蚵仔煎、东南牛肉羹、筒仔米糕、东南肉圆、油炸花枝、烧酒螺、薯条等等!”那个延客的年轻女咨客麻利地道:“包客官你满意!”

“牛肉羹?”王道纯双眸一凝,问道。

“咳,都是死牛,死牛!”女咨客反应很快地道,补充一句道:“经官府备案的哦!”

王道纯晒然一笑,他绝非不晓事的官员,牛肉羹天天做,哪来这么多的死牛。

不过他没有追问,叫女咨客择拿手的上几样来。

上菜很快,王道纯与康先生品尝东南美食,听市井人说。

果然,听到了一些东西,一个说东南府近年来生意大好,在东南亚进展顺利,占有大量岛屿。

“他们拿岛出来拍卖,只要有钱,就能够做一个岛主,传之子孙!”有人说道,顿时一片羡慕之声。

“最赚钱的开种植园,种植各种农作物,象水稻、玉米、茶叶、花生、甘蔗、烟草、椰子等等,只要努力干活,肯定有得赚!”有客人说道。

别人问道:“不怕卖不出去吗?”

“哪能呢!”那人嘿嘿笑道:“大陆各处歉收,你种出来粮食有多少收多少!至于钱嘛,不成问题,红毛番给我们运银子来,买我们的丝绸茶叶和瓷器!”

“是啊,米价又涨了!”有人说道。

“看来东南府又准备运很多人到东南亚去了!”王道纯听人羡慕地道。

“对,有灾没灾东南府总是赚的!”大家羡慕地道。

“这东南府怎么这么多粮食啊?”有人不解地问道。

“人家有很大的储备库,一座就有五百万石粮食,有二座,都在台湾行省,听说爪哇地区正兴建二座新储备库,人家都蓄得满满的,听闻东南府总理陈衷纪亲自担任粮库的总管,查到谁敢弄虚作假,一概处死!”

“吓,这么多粮食?!那不等于隋朝的洛口仓了吗?”

隋朝时期,沿大运河修建了许多粮仓,洛口仓是其中之一,蓄粮惊人,可容粮食2400万担,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粮仓。

引发食客们的共鸣,大家痛骂大明的贪官污吏把粮食都给弄没了,其实大明的制度完善,官有官仓,民有义仓存放粮食,可惜的是官府将粮仓当成了牟利的重要场所,官仓只见老鼠不见米。

别人骂官府,王道纯是唾面自干,他更关心的是为什么米涨价东南府运人离开大陆。

就他看来,一叶知秋,为什么江边食肆有许多女子在干活,是男劳动力短缺!

这东南府把大陆的男丁都给搬走了,岂不是让大陆成了无源之水?

当时王道纯不动声色,回抚衙后派多人打探消息。

很快地,康先生归纳总结各处得来的消息后禀报王道纯道:“巡抚大人,他们是以粮食引诱民众,只要去东南亚就有粮食吃,就有地分!”

难怪如此!

听详细点,东南府在各州县设点,诱惑民众前往东南亚,他们的粮食多极了,从来都是满满的。

“嗯!”王道纯点头道,很快抚衙向各州县发令,要求为了民生,平抑米价,不许屯积粮食。

这条法令鬼才理他,各路粮商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而各地官府同样是阴奉阳违,这是当然的!

如此良机,不发财的话就没天理了。

巡抚怎么说,大家就反向操作,才能发财。

等到七月,闽省各处受旱已成定局,王道纯遂发令要各地知府和同知齐赴省城福州议事。

孰料那些官员到达福州后,知府们都给王道纯集体留住,而同知们则到抚衙接受任务,那就是回到属地,负责打击投机倒把,捉拿那些哄抬物价的无良商人,扣押他们粮食,用来赈灾!

不得不说王道纯的出手相当老辣狠厉,他打着大义旗帜,把所有屯积粮食的人一网打尽,包括卖粮的粮商,还有,东南府的粮食也给扣起来!

东南府的人申诉也无用,官府振振有词地道:“说过不许屯积粮食,为什么明知故犯?”

为了赈灾,东南府敢动用炮舰打上门?不要名声了?

越是大官,越讲名声,东南府被王道纯来君子可欺之以方了,他料定东南府不敢动武。

使用同知而不是知府办差,盖因各地知府都给东南府喂饱了,而知府与同知一衙为官,往往不和,用同知办差,最是有力!

王道纯是新官上任,朝廷扶上马送一程是必然的,他闹出这等大事,声明一半粮食赈闽省的灾,一半粮食送给朝廷,穷疯了的崇祯皇帝哪直夸王道纯有能力,一到任就有办法!

有朝廷撑着他,谁都奈何不了他。

同知们得到王道纯得到事后有保荐的保证,想想知府吃得饱饱的,而他们同知平时没什么油水,这回有了机会哪还不卯足劲儿去办差。

出动衙役,查封粮店,搜索仓库。

官府雷厉风行,各地被搞到鸡飞狗跳,共缴获大米达到惊人的三百万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