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385节 清流误国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385节 清流误国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385节 清流误国

东南府颜大少得子,又推出诸多措施政策,天下骚动,传到大明帝都,众说纷纭。

有人赞其宅心仁厚,这些人都是收了东南府贿赂的官员所说的。

有人说颜大少沽名钓誉,是妒忌颜大少的人说的。

有人深感痛心,东南府不过是海外一个明人地方政权,他们居然有此福利分给百姓!

对比大明各处民不聊生之景,东南府能够出台此福利,必有巨额收入支持,居然不进献朝廷,不为朝廷为忧,可恶之极,不臣之心昭然欲揭!

持此态度的人不少,尤以吏科给事中(谏官)熊开元尤为激烈,直言颜掌武乃是“活曹操”一枚!

熊开元者,字玄年,号鱼山,湖北嘉鱼陆溪口人,明天启五年进士,除崇明知县,调繁吴江,崇祯四年起,征授吏科给事中,素有清名,不畏权贵。

想干就干,即上弹章弹劾东南伯、福建海防副总兵、龙虎将军颜常武,指斥其为世间枭雄,拥有家资巨万,却不思报国,不顾君恩!

又蓄养大军,野心日增,气焰嚣张,岂是为臣之道?

还行舆论欲上位,借生子之事,行措施收买人心,曰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不臣之意、反迹明显,朝廷不可坐视不理。

如今其影响大明东南沿海,直达长江以北、黄河以南,不需要长久以往,只怕近在咫尺,朝廷江南顿成沦陷之地!

堪为“北黄台吉南颜常武”,皆大明之死敌也!

熊开元激愤无比,认为江浙、福建、两广地方官员、各卫所乃养虎为患,任其势力坐大,难辞其咎!

因此他着重弹劾两广总督熊文灿、福建巡抚邹维琏(他本来给弹劾下台,岂料朝廷无人敢任闽抚,居然他的弹劾就不了了之,依旧坐在其位),认定他们尸位素餐,碌碌无为,处处对东南府容忍退让,正是助长东南府的狼子野心,应该去职!

接着,为表明自己不是光说不练,他也给出了解决方法,一是加强沿海地区军备,整顿军队,弹压防备东南军;二是断了东南府贸易,不得输出丝绸、瓷器和茶叶等,不得进口其稻米和糖烟酒,以断其财路;三是不准东南府商船靠岸,迁海民入内地,斩其羽翼。

如此,他东南府化外之地,一岛之大,能有多少力量,不须朝廷大军进剿,三年必可见其烟消云散之日!

好家伙,一个弹章连攻三个大员,此折一出,朝廷震撼!

清流搏击,最是有力,朝中诸臣振奋,群起响应,有当代大儒刘宗周带头,连同户部尚书侯恂(这厮是侯方域(《桃花扇》的主角)的老子)、刑部右侍郎张慎言、太常卿宋师襄、礼科给事中卢兆龙、工科给事中王都等一齐呐喊助威,声势浩大,前所未有!

这些大臣,都是清流出身,眼中揉不得半点沙子,誓将板倒东南府。

这东南府太招人妒了,督军颜常武年龄不过是二十有三,却已为一府之主,有几百万家资,战船上百,雄兵数万,雄霸东南之地,大家岂能容他!

皆以为若不早制,将来尾大不掉!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趁其立足不久,羽翼尚未丰满之时,痛下杀手,绝不留情。

……

弹章如雪片飞来,有道理,有干货,崇祯皇帝看过后,却不置可否,将奏折转给首辅温体仁,要他给意见。

温体仁前不久才攻掉上任首辅周廷儒,坐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宝座,还没坐热,就摊上这桩公案,只觉得首辅的宝座都是钉子,坐到扎扎痛。

私底下,他气到大骂熊开元是“熊队友”!

这么有调调的三字经自然来自东南府颜大少,有许多名词传过海峡那边,例如马甲、灌水、顶、坑爹、吊丝、高富帅、白富美、土豪、童鞋等,嗯,颜大少就是土豪,现在谏臣们要打土豪,分田地,抢财富!

照温首辅看来,其实颜大少是个好孩子,他立誓不反大明,不闹事,从不滋拢大陆(是的,做的那些欺行霸市的事情,都是大明中那些坚定的爱国者助他一臂之力,他都不用出手,就算是出手,也是黑手----他的情报局干的湿活),虽然不向朝廷纳贡送银子,可他向朝中的大臣们送啊,不仅送,送得还很多,温体仁就拿了不少。

感动啊!他乖得就象个学堂里的优秀生,根本不象北边的那个黄台吉童鞋,又抢又杀的,也没见到这帮清流这么义愤填膺。

旁白:清流其实更恨颜大少,想想,清流十几年寒窗乃至于几十年窗寒,一路考到进士举人秀才什么的,辛辛苦苦,挣得不多,官职不高,颜大少却是白手起家,海贼出身,一下子就达到了人生顶峰,俯看他们,怎么不让他们妒恨,现在有了机会,就要将这等不公平之事摆平,否则哪能表现出我们读书人的高贵!

可是要是动了颜大少,温体仁苦笑不已,他绝非不知事体的大臣,深知东南府的可怖,如果说黄台吉只在北方闹事,给孙承宗遏制住,黄台吉是疥癣之疾,则颜大少是腹心之患,他的舰队可以尽毁大明沿海腴肥之地,甚至战舰直入长江,切断漕运、海运,那还得了!

没有漕运、海运,帝都喝西北风去啊。

温体仁借助清流之力板倒周廷儒,清流内斗可以,但对上那些雄兵在握的枭雄,纯属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

他们所谓的“主战”思想,主要源于非理性的激情,而不是理性的思考。他们虽然终日“言战”,但是却从来提不出合理的作战计划。他们筹备钱粮不懂,排兵布阵不会,让他们冲锋陷阵更是不可能。即便如此,这还是不妨碍他们口若悬河,吐沫横飞,恨不得要用自己的“唇枪舌剑”把可恶的东南府和北虏给说死去,却不清楚战争之难,一旦兵败,则万劫不复。

韩非子说得对“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清流误国,把国家大针方针搅得一团糟!

治国如烹小鲜,政治就是一种妥协,完全可以对东南府妥协,因为他们并不想反大明,虽然妥协令朝廷面子上可能挂不住,但是却能保住基本盘,也保留了卧薪尝胆的机会。如果一味宣扬不妥协,会使国家失去最后存续的机会。

不仅不能动颜大少,就连熊文灿和邹维琏也要保,难呐!

温体仁深知厉害,一旦熊文灿去职,大明东南之地将再无制颜常武之人!(不是说老熊打仗厉害,而是他是颜常武的举主,对颜有恩,颜常武顾虑名声,不能乱来)

现在朝廷对付北虏和农民流寇两线作战已是举步维艰,力不从心,这帮清流居然还想开辟新战线!

嫌大明朝死得不够快?

可是温体仁不能反对清流的上书,因为颜大少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已被公认为活曹操!

清流现在是政治正确,占尽上风,温体仁敢挡,连他也保不住自己的名位。

于是温体仁大耍两面派,上朝表示诸臣(清流)所言甚善,当行之!

不过兹事体大,须从长计较,不能打草惊蛇,先做好准备再行开战。

暗地里着师爷修书一封,由心腹家人连夜送往关外给督师宁远的孙承宗。

孙承宗接到书信,打开一看,大惊失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