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2688节 全新的奥地利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688节 全新的奥地利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2688节 全新的奥地利

热闹非凡的中式酒宴结束,奥地利新编第1军第3师第8团第2营的上尉军官马塞尔·科勒吃得肚子饱饱,离开了酒店,找着了停放路边的自行车,上车踩回家。

马塞尔·科勒正是刘玉璞少校的部下,有机会得到了请柬,是作为“兄弟”来参加这个婚礼,并得到了一百个银币的谢礼,连带着喜糖、喜饼和花生,觉得有点沉甸甸。

他是个典型的红毛番,金发碧眼,因为长期的训练而肌肉结实,身材挺拔,他也穿着燕尾服与西裤,因为喝了中国的烧酒而觉得身体很热,不由得解开夹克的扣子。

今天看到的这场婚礼,场面很大,让他大为感慨!

中国的权贵与奥地利的权贵结合在一起,还有那位中国太子爷的出席,让维也纳城里能来的人统统来了,非富即贵,争相讨好这位太子爷,而且太子爷在婚礼上所讲的中奥亲善的话,表明了中国人愿意加强与奥地利的关系,加大对奥地利的投资,所以得让父亲也加码投资!

他回到了在维也纳多瑙河边的父母的住宅,本是前朝官员的一处豪宅,现被他父亲奥利维亚·科勒买下。

奥利维亚·科勒在前朝时不过是个小商人,他信奉上帝,老老实实经营着自己的小本买卖---为奥地利的军队马匹提供燕麦饲料,换言之没啥了不起。

不过他作为土生土长的维也纳人,在维出纳城里熟头熟路,人面很广。

前朝倒台,奥地利的官府和军队重组,奥地利人皆有疑惑,这时,奥利维亚·科勒抓住了机会,积极参与事务,成为了为奥地利新军提供面粉和禽类,承包了军队的军粮生意。

之后,他一路巴结新朝,也因为他的为人老实,生意越做越大,还做起了水泥生产和钢铁冶炼的生意来!

水泥生产---古代运力有限,不可能把生产出来的水泥万里迢迢地从东方运到西方,那么只能是技术输出,在奥地利设厂。

颜常武的眼界高,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他愿意多买柴火来把火烧旺!”

买的柴火从何而来?

有中国的柴火,也有外国人的柴火!

因此在奥地利设水泥厂和钢铁冶炼厂,中国人愿意向红毛番转让相关的技术和工艺秘密,帮助奥地利人建立起相关的产业。

当时有人疑惑,这种做法是否会培养竞争对手,使中国丧失相关产业的领导地位?

对此,颜常武回应道,引入了强大的竞争对手,反而会给中国人一种鞭策,“谁也不能懈怠,谁也不能睡懒觉,因为睡完懒觉起来可能就死亡了”。

他说,中国人应该去接受竞争,应该去学习、只有大家都发展起来了,才能把创新的火烧得更大、更旺。

说得冠冕堂皇,私底下他是这么说亲信们说的:“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钱都赚光,这样会没朋友的!”

上阵全是我们中国人去打,这哪行啊!

亲信们心领神会,在治理奥地利时,诚心跟随新朝的白皮,就有肉吃!

中国人攻陷维也纳,中国皇帝兼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主要控制区是奥地利。

奥地利是中欧大国,实力强劲,之前中国人与奥地利人狠狠相斗,打生打死。

但战争结束后,奥地利在经过短暂的波动后,迅速臣服,没有出现国外的路易十四和罗马教宗希望看到的奥地利遍地烽火打成一片的情景。

原因有很多,比如神圣罗马帝国皇后是玛格丽特·特蕾莎,她的父亲是带有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血统的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母亲是奥地利公主玛丽亚·安娜,颜常武说得很明明白白,他与玛格丽特·特蕾莎皇后生的孩子将会继承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

如此就安定了人心,始终是奥地利皇室统治奥地利,且国内大部分官员还是奥地利人,奥地利人犯不着冒杀头的风险去造反。

关键是中国人的统治并不严苛,他们尊重奥地利民众,尊重宗教,愿意与奥地利人分享好处。

奥利维亚·科勒就是其中的一个既得利益者,他积极跟随新朝,从中得到了不菲的利益。

当马塞尔·科勒回到家,发现父亲还没回来,一问,原来他下午去了商会开会和学习,然后与朋友们吃晚饭。

“学习?”

没错,中国特色带到了奥地利,与官府关系越深,越需要学习。

贯彻上级下发达的政策与法律法规,让更多的人明白,加强沟通与理解。

没过多久,奥利维亚·科勒回来了,这是个大腹便便的中年油腻男,地中海式的头发,长着一个红红的大鼻子,看上去貌不惊人。

但他发家的速度惊人,中国人来此后,他就成为了商场上的头面人物。

父子俩在厅内的中国式红木沙发里坐下,这是奥利维亚·科勒为了讨好中国客人到家里作客而特意购买的,夏天时坐着凉爽,冬天时铺上皮毛就很好用。

马塞尔·科勒说起今天的这件婚礼,奥利维亚·科勒表示欣慰:“无论是皇后陛下的婚礼还是今天的婚礼,都意味着中国的军事贵族与我国传统贵族力量的进一步结合,我国至少能再维持五十年稳定!”

“是的,父亲大人,我们可以加大我们的投资!”马塞尔·科勒建议道。

“没错,你说得对,我会考虑的!”奥利维亚·科勒点头同意,然后他说起今天下午的开会与学习,从公文包里拿出资料给儿子看看。

“男工、女工、童工……”

“最低劳动保障和劳动合同!”

“保险金……”

“八小时工作制,十二小时工作制……”

马塞尔·科勒仔细地看过,听父亲说道:“当局要求全面推行这些政策,很快就有相应的法律出来了。”

资料上列明每一名工人一天最多只能上十二个小时的班,不分男女工,再多就属于‘加班’,工厂主要付加班费,而且以小时为计量单位的加班费比正常的每小时平均工资还要高出一截。

女工的工作时间只能在十二个小时以内,包括加班时间;童工是八个小时,每日的最大工作时间是十小时。两个时间工作制很好的给女工和童工套上了一层防护网。

接着是最低劳动保障制度和各行业最低劳动保障制度的确立,设定了最低工资和保险金。

工厂主跟自己手下的工人签订的有劳动合同,按照合同,工厂主就必须为自己手下的工人买保险,虽然人均费用很低。但是如果工人因为意外而受伤,甚至伤残,那么由奥地利官府成立的保险公司就可以代替工厂主支付主要的赔偿金。

其实保险业最初是由白皮建立的,远在公元12世纪,冰岛就出现了保险业,能够投保者出现火灾及家畜死亡损失进行赔偿,到了15世纪大航海时代,海上保险业更是风靡一时,不仅可以对船只进行保险,还能对船员也进行保险。

但象奥地利这种工厂雇员保险,则是头一回出现。

马塞尔·科勒赞叹道:“这些都是善政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