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2313节 忠贤若在,事不至此!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313节 忠贤若在,事不至此!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2313节 忠贤若在,事不至此!

“忠贤若在,事不至此!”马士英看着御史高天明写来的奏折,冷笑不止!

“魏忠贤是谁啊?”内阁次辅杨天生喝着西湖龙井,闲闲地问道。

攫欝攫。这西湖龙井,乃是朱和坪御赐,公家的支出是没有的。

颜常武何等的人物,将很多公务上的漏洞给堵死了,谁都占不到他的便宜。

但内阁有面子,朱和坪就御赐好茶。

听到杨天生的话,众人齐翻白眼,心忖你这个次辅所对应的协办大学士真是买来的,或者如东南王颜常武叫嚷的什么“冲卡送的”!

连大名鼎鼎的九千岁都不知道,真是枉为协办大学士了。

大明内阁,尤其是前明,非进士不得入阁,入阁后多有“某某阁殿大学士”的加衔,概莫能外。

杨天生的入阁倒是严重违反了这条规律,他是海盗出身,入阁后,见其它阁员都有大学士的加衔,他没有就要求给,吵闹的孩子有糖吃,结果给了个“协办大学士”的头衔给他,可是他对于大明诸多的历史人物并不知晓,换作其他阁员,肯定知道忠贤是何等人物。

巘戅追书看戅。刘孔昭就给他谈起了九千岁,哦哦,原来如此,这下他来了兴致,仔细看看高天明的奏折上有关九千岁的事情来。

就是东林党蒙蔽崇祯皇帝朱由检,要知道崇祯皇帝他哥天启皇帝临终前召见当时还是信王的朱由检,总共就嘱托他两件事情,一件事要朱由检照顾好自己的皇后和后宫宫人,另外一件就是要他重用魏忠贤,他对魏忠贤的评价是“恪谨忠贞,可计大事”。

然而崇祯皇帝上台后,东林党大臣们狂给魏忠贤上眼药,抹黑他,结果崇祯皇帝听信谗言,杀掉了魏忠贤。

倘若崇祯皇帝当初没有火急火燎的杀掉魏忠贤,而是听取他哥哥天启皇帝的忠告,好好用魏忠贤。以崇祯皇帝的勤政和能力,在加上魏忠贤这个狠角色的帮助,在大明王朝风雨飘摇之际,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魏忠贤对当时的皇权和时局来说,魏忠贤的作用就特别的明显,他在处理“大事”方面的清醒和果决,尤其是在维护大局、知人善任、赏罚分明的关键问题上做的一点都不差。

#21434#21437#32#36861#20070#30475#32#122#104#117#105#115#104#117#107#97#110#46#99#111#109#32#21434#21437#12290在天启年间,边防的将领们从来都没有为粮饷发愁过,而筹备粮饷的人正是魏忠贤,但魏忠贤并没有像崇祯皇帝那样,从穷苦百姓身上掏银子,而是向商户和矿主收税,此举不仅没有增加农民的负担,同时增加了国家税收,军饷有了保证。

钱的问题解决了,人的问题,魏忠贤一样处理的很到位,比如守护辽东的名将孙承宗、**星,袁崇焕等,都是魏忠贤提拔任用的。

魏忠贤主张薄收农业税,重收工商税,让普通百姓有活路。

一开始高天明就聪明地矛头直指东林党!

攻东林党就是打死老虎,要知道东南王将东林党定为逆党!

同时,崇祯皇帝没错,是东林党蒙蔽了他。

还有,天启皇帝为魏忠贤背书,要知道,新明大修前明史,个个皇帝都是英明神武的!

东南王颜常武极为大气,如他“一王不弑他国之王”,还有在他的指示下将前明皇帝都写成了好皇帝,天启皇帝是好的,说魏忠贤好,魏忠贤就是好的。

高天明顺着来写,比如东南王薄收农业税,重收工商税,正是忠贤所为!

昔前明时,江南外贸、商业大盛,往往收不起税来,正是东林党的阻挠。

魏忠贤是打压文官集团,制衡“东林党”的一把好手。

东南王主政,将东林党给废了,工商税也就收起来了。

明摆着高天明很下了一通功夫,他归纳总结了前明时期的贸易额,大明不是没钱,表明了魏忠贤有先见之明哦。

御史高天明很幸运地,他明摆着是TJ这边的人,搁前明时属于“阉党!”

现在没有“阉党”可言,毕竟TJ能够干政乃是东南王颜常武的决定,他决定了TJ掌握情报、监察军政事务,但没有审判权,大明TJ也就正式有了地位。

文官也是东南王时期的既得利益者,前明内阁是没有正式编制的,新明则确定了内阁的中枢地位。

……

“忠贤若在,事不至此!”杨天生一拍桌子,嘿嘿笑道:“看来我等得为九千岁给伸冤哦!”

在场的阁员都是老狐狸了,个个眼观鼻,鼻观心,不接他这茬。

马士英将此折先转到都察院,让他们自己人看个究竟。

很快地,御史来忠华上表,严厉反驳御史高天明的奏折。

天启时对后金作战取得大捷,取得宁远大捷,老野猪皮因此而亡,还有之后的宁锦大捷,可是这些都是“投笔从戎”的袁崇焕打的,和魏忠贤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此时大明掌权的是魏忠贤,如果没有魏忠贤居中调停,“运筹帷幄之中”,焉能决胜千里之外。

实则不然,魏忠贤没有捣乱,别干扰袁崇焕的工作就不错了,指望魏忠贤帮忙抗金,那还是算了吧。

还有增加国家税收,明末国家财政赤字,早在天启初年魏忠贤尚未掌权的时候,就开始改革了。如盐税、关税、巡按公费、房产税契、典铺酌分等各种各样的“杂税”,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弥补了日益增多的军费窟窿。

因此,改革税制和魏忠贤没啥太大的关系。魏忠贤掌权之后,只是将关税加派到二十万两,对于关外的军费来说,如同杯水车薪。

至于打击贪污**,说魏忠贤实行反腐,大力打击明朝的贪官污吏,使“吏治得以清明”。

然而,魏忠贤以反腐反贪为名,大肆排除异己,是有私心的。他们打压东林党人及其他不听从阉党命令的人,在客观上确实整顿了吏治,可是魏忠贤一党又成为了新的贪官污吏,比之前的东林党还变本加厉。

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堆阉党的所作所为,那是罄竹难书。

因此,魏忠贤打压贪官污吏,不但没有整顿吏治,使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反而使老百姓陷入更深的水深火热之中。

……

以两个御史打檑台开始,文官集团与TJ集团你来我往的互递奏折,斗得激烈,朝廷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