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2311节 社团分子跪了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311节 社团分子跪了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2311节 社团分子跪了

社团分子不能不跪!

再这样打下去,人都打没了,东西也没了,就算打跑了东方的异教徒,那也没有什么意义。

如今是愚昧年代,大家都没有进化,征服是明火执仗,无人指责。

唐·科科奥尼与一众社团分子首领以及他们的门徒走进了巴勒莫城,到了原总督府,现在南华军的司令部向陈乔报到。

城里的民众见证了这一幕,还有那些西班牙贵族们(这些人因为有可能会得到赎金而受到优待,且南华军有意让他们见识一下他们办不到的事情,我南华帝国却能够办得到)。

他们见到之前何等神秘、高傲的社团分子进城,贵族们吃惊不小。

原来这些农民头、屠夫、商人等人物,就是令他们曾头痛万分的社团分子啊!

不得不说,贵族们对于东方异教徒的佩服又增多了一层。

这是历史性的一幕,陈乔接见了社团分子的首领们,双方简单会唔后,决定唐·科科奥尼出任南华帝国西西里绥靖公署的副主任,其他首领担任委员。

绥靖一词中国古已有之,乃安抚、保持地方平静的意思,南华帝国在新占区设立绥靖公署即安抚当地民众,同时组建新皇协军,凡属军事或绥靖范围,如“剿匪”、自卫、构筑工事与辖境内水陆警察、保安团队,以及地方自卫武力之调遣,整训、运用概由绥靖公署办理。

如唐·科科奥尼作为地方实力派,出任绥靖公署的职务,则可以起到稳定西西里地方的作用。、

如果地方不稳,则找唐·科科奥尼负责,他不敢不尽心。

而且他只要是从了,那么就会在西班牙人当中播下怀疑的种子,即使中国人守不住西西里岛,西班牙人还乡,都不会信任唐·科科奥尼。唐·科科奥尼也知道厉害,但他没办法抗拒大军,只能强颜欢笑,虚与委蛇。

让首领们感到稍稍开怀的是南华军没有破坏城内外的教堂,就连巴勒莫大教堂也没有彻底破坏,眼下组织了修补。

陈乔向唐·科科奥尼问起库尔图瓦·费德里科的下落,毕竟是他击破了阿三皇协军,让阿三们耿耿于怀。

哦,他没有归队,不见踪影!

由于陈乔对唐·科科奥尼说过既往不咎,库尔图瓦·费德里科并无生命危险,没必要骗他。

于是就去查,一查就清楚了库尔图瓦·费德里科已挂,气得唐·科科奥尼恼火地道:“西班牙人都是骗子!”

他与西班牙人之间看不顺眼,亏他们意呆利人与西班牙人还是同教的兄弟,反倒是东方的异教徒更可靠。

这在欧洲是很司空见惯的事情,比如天主教法国就曾与新教的英国、荷兰称兄道弟,共同对付天主教的西班牙、奥地利以及意呆利,而东正教的希腊人先是相信包头佬,再就是站在不信教的南华帝国这一边,打死也不信罗马教宗,哪怕他们都拜同一个上帝!

因此,南华军与唐·科科奥尼可以合作,西西里暂归南华帝国。

如今欧战渐渐火暴,在陆地,南华陆军采取短促突击的方式,向奥地利的边境防线展开攻击,有时还攻了进去,战事很大。

地中海上炮声轰隆,南华舰队与白皮舰队追逐,陆战队攻击海岸线,或有人说海军上将程玉组织人马去打罗马城,破掉天主教的老巢,捉了罗马教皇,立不世之功。

程玉则借用了一句经典道:“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

三国时,孙权居心不良,想陷害曹操于不义,上书劝曹操称帝,曹操头脑很清醒地说了这句话。

而程玉久随皇帝,知道皇帝有“一王不弑他国之王”的仁义,程玉真要是捉到了罗马教皇,不一定是大功,很可能是大过。

万一罗马教皇挂掉,程玉就成为众矢之的,同时功高震主,不打也罢。

不仅是他,就连西平留守,二皇子颜煜也没下令部队全面进攻,他在等,等皇帝的到来,主持欧战。

那么,皇帝怎么还不来呢?

皇帝没来,是因为两个地方出了妖蛾子。

……

大明,南京,皇宫。

这里也有一个皇帝朱和坪,他是颜常武与大明公主朱真真的儿子,从母姓,登基为帝。

只不过两中华的臣民们说起来,皇帝就是一个,那就是南华帝国皇帝、兼大明东南王颜常武。

大明的皇帝朱和坪的名声远远比不上其父,虽不象颜常武英明神武,但他来个萧规曹随,仿照南华,以民为本,也就坐稳了皇位。

如今大明四海升平,国势蒸蒸日上,本应是大好局面,朱和坪却陷入狂怒之中!

因为提督东厂的曹大海公公秘奏大运河沿岸官吏勾结地方豪族,将朝廷颁下的赈灾钱粮,贪墨大半,以至民不聊生,民众流离失所,有胆大者更啸聚一方,虽不至于揭竿造反,也行地方武装割据,衙门失能!

中国有条出了名的京杭大运河,前明时期,大运河承担着把江南钱粮运往北京的漕运功能,很是兴旺发达。

新明之后,定都南京,北京作为陪都,既使海运大盛,漕运反倒兴旺。

盖因古代交通落后,漕运是船运,省时省力,以人畜之力运输物资哪及船运。

发展大运河两岸省经济,让漕运并无衰退,有大量的人口依靠漕运为食。

自去冬以来大运河沿岸省份雨水稀少,今春也没多少雨水,各处干旱,太湖水位下降五米,而洞庭湖则干脆可以在湖上跑马,运河缺水以致于堵塞,漕运几乎断绝!

运河沿岸的五十万漕夫,已经连续数月生计无着,还不止是他们受到影响,地方农民无水种粮,沦为饥民,嗷嗷待哺。

若在前明时期,那就是大灾荒了,但朱和坪遇到这样情况,让他以为自己能够比崇祯皇帝要处理得好。

道理很简单,他有钱,有粮!

不象崇祯皇帝那穷b,朱和坪积极发展经济,严格税收---一些官员曾劝谏要他不与民争利,行太祖旧制即商税三十税一,被他严词拒绝,曰敢言者一概罢官,收不上税的官员一概处置,从此才没有敢对收税说三道四的。

朝廷的财政收入丰盈,国库收入越来越多。

而且学南华那边大搞金融,就算国库没钱,只要发行国债什么的,很快就有钱了。

农业则大干快上,积极兴修水利,提高科技含金量,粮食产量不断上升。

虽说人口增多,粮食产量跟不上人口增多,但海外输入米面源源不断,各处建立国储粮库,一旦遇灾,发下钱粮,赈灾救民,本是易事。

朱和坪也以为是易事,万万没想到那些官员居然贪污了赈灾钱粮,置皇帝于不仁不义的地步,让灾民活不下去,江山甚至动摇!

亏大明学南华对官员行高薪养廉,可是看看那些官员们,肉食者做出了什么勾当来,朱和坪出离愤怒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