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2238节 征服南非的秘笈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238节 征服南非的秘笈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2238节 征服南非的秘笈

两中华为子民们提供平价盐,也就是说卖盐不挣钱,而盐税,在以前的历朝历代都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北华靠的是老三样即茶叶、瓷器和丝绸发财,南华则用食糖、朗姆酒与烟草来支撑财政。

军队动用军费大量采购糖果、朗姆酒与烟草分配给三军,陆军独得香烟,皇帝有这么一句话是:“让小子们把烟点起来,任何敌人都得完蛋!”

香烟是公认的鼓舞士气的“良药”,有时补给没上来时,有烟抽的话,甚至可以不吃饭!

只要供应上得来,每个士兵的香烟“标配”是一周二包,每包有二十支香烟,而军官则是翻倍,而在小卖部里还平价出售雪茄烟和烟丝。

除了抽香烟,军官们抽雪茄烟的很多,而士兵们则在班中一根大碌竹轮着来抽烟丝。

大碌竹是水烟筒的俗名,是用粗竹竿制成的、长约两三尺的一种烟具,直径7厘米,竹筒中部插一小铜管或小竹管,是点烟丝的地方,竹筒内装着水,上部开口处用于吸烟。据说,这样吸烟,烟要先经过水的过滤,少了许多毒素,故而比吸旱烟科学,在粤西地区非常流行。

其实吸水烟不属罕见,阿拉伯水烟早在中东地区流行,且阿拉伯水烟的烟具相当考究上档次,但与大碌竹同一种吸烟范畴。

水烟筒一般为私有公用,茶余饭后,战斗间小憩,群聚一处,一根烟筒这个吸完另一个又吸,边吸烟边谈天,“咕咚咕咚”之声不绝于耳,别有一番情趣。

大碌竹在粤西明朝时已经流传开来,跟粤西人祖先军人身份背景有关。粤西这边,从历史上移民而来的军人较多,气候恶劣,常需要与老天斗智斗勇,当地民风较彪悍,不服王化,让戎边的军人们很苦闷。

后来到明朝,中国引入烟叶,进入两广及云南的军队中,军人常以吸烟打发军队生活的无聊与疲惫,用来解闷,水烟筒渐渐在粤西盛行。

由于人多烟筒少,大家需要聚在一起分享,打仗需要提神,干活也需要提神,这种习俗很受军人后裔的粤西人民欢迎,因此迅速流行开来。

还有就是粤西、广西包括云南,无论是在大山里,或是在海边,树多草多蚊虫多,吸水烟也有驱赶蚊虫的作用。据一名古代医师记载:“师旅深入瘴地,无不染病,独一营安然无恙,问其所以,刚众皆服烟。”

服烟就是抽水烟,大家都知道抽二手烟是人都受不了,抽到二手烟的蚊虫就直接鬲屁,不死都飞不动,扑通扑通地往地上掉!

所以吸烟可以避免携带传染病毒的蚊虫叮咬,这个秘方逐渐从军队传到了民间。

另外就是粤西地区气温高,湿气重,易上火,抽水烟筒有去湿降燥的功效,哪怕有纸烟抽,但粤西人始终觉得水烟筒更加适应本地气候,所以这种习惯依然在民间长盛不衰,纸烟没办法完全替代,这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

百万华人下南洋,当中就有不少的粤西人,他们为东南亚带去了大碌竹,大家一看,嗬,抽大碌竹比较科学、烟丝比香烟便宜多了(BS一下那些过度包装)、还有烟丝劲冲,够力,抽起来过瘾。

爽!

优点这么多,结果就在南华流行起来,南华军中带着大碌竹走遍世界各地!

大碌竹在南非大行其道,军官亦不禁止,认为可以干掉那些讨厌的蚊虫!

所以啊,南华军能够在气势炎热、蚊虫肆虐的非洲站稳脚跟,是有其秘笈的,大家不可不察!

五百鬼祐豹明白过来了,他就有意识地动用一部分的军费购买大量便宜的劣质烟丝,引进大碌竹,把倭人变成烟鬼。

效果立竿见影,部队的士气上来了,生病率下降了。

这是真事!

后来所有的皇协军都装备了大碌竹,他们抽不起香烟与雪茄烟,但烟丝还负担得起,效果更是杠杠的。

除了香烟,还有就是供应给南华军的巧克力糖,南华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可产地,军队有义务参加可可的销售,遂大量购买可可制糖,成分包括:可可脂、蔗糖、牛奶、燕麦粉(渗进来让糖果在夏天坚固不溶)、香料等,味道可口,属于高热量野战食品。士兵们可直接食用巧克力棒,亦可将其溶于水,当作饮料饮用。由于所有的人都喜欢吃巧克力,南华军也把巧克力糖当作鼓励士气的好东西。

由于太好吃了,以致于研究部门接受了一个命令就是让巧克力糖变得难吃,不然仗还没打,就把预定作为救命粮的巧克力糖给吃光了!

用香烟与巧克力糖来鼓励士气,加上其它补给,补给真是好太多,可以说南华军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夺取南非黄金之地,离不开这些一流水平的补给。

在南非战争的中后期,参战的皇协军更多的是印度人、安南人与缅甸人等,他们更适应南非的气侯。

参战的南华军则多用两广之兵,两广的军队由于语言文化相同,战场上凝聚力强,剽悍的民风养成了他们在战场上不怕死的精神,而且就像别人说“两广的兵油”一样,临战应变能力很高,机动灵活,作战手段不拘一格,最令对手头疼,在中华各省军队序列中排列上游。

他们适应南非的气侯,在南非复杂的环境下如鱼得水,中华各省的军队哪怕拥有胜过两广之兵的战斗力,不能象两广军队适应气候,有适应南非气候的某省军队,又不能象两广之兵这么能打,所以用两广之兵打南非确实用对了人!

他们有了充足的补给与休息,遂行铁锤---铁砧战术,就是出击,然后回城休整,再出击,不断攻击黑皮。

结果士气高昂,非战斗减员少,战斗力强大,最终在二年后,南非黑皮被消灭殆尽,残留的黑皮微不足道。

中国人占据山口、河谷地等交通要道,五万南华军与八万皇协军牢牢地控制了南非这块宝藏之地。

南非只有黄种人,用某只小强洋洋得意的话来说:“南非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领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